笔下文学 www.bixiawenxue.org,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在李素这样堪比节奏大师的把控之下,后续的给甜枣缓解自然是水到渠成。
九月初六,大朝会上,一切如李素所料,因为前面几天朝廷显得“过于偏袒想要背信突围的士子”,这一派倒是好受些了。但另一边原本已经支持了科举制的保守派,又激发出了一定的反抗。
当然了,正如一切保守派攻击改革派都会重点从人品上攻击,而非从政策上攻击,这一次也不例外。
所有提意见的人,都不敢说科举不好,只是说这一次的科举中,那些可能突围的人,似乎人品不好。其中最重要的点,就是“背信弃义,伪诺无行”。
李素当然不用亲自开口,他在朝堂上的马仔会帮他开口,强调“无信是个别现象,不能怪科举制度”。
同时话锋一转,强调“如今这一切的闹大,也是之前政出数门、为科举保驾护航的职权部门责任不清,管理重叠所致”。
要是一开始就保护好那些“没有围场情况的郡的寒门士子”,也就是那些没有任何信用承诺义务的考生,那朝廷也不至于采取临时措施一刀切保护、把那些背信的考生也保护了进去。
总之,话题兜兜转转,最后就被李素如愿引导到了两个点上:首先,目前的九卿和下面各级衙门分权,确实太混乱了,不适合新时期的管理需求。
同时,李素也把最后一个关键时刻抛出来让大家皆大欢喜的糖果,即重新调整全体官员俸禄、确保权责和薪俸一定匹配,不让老实人做实事的人吃亏。
这套组合拳当然不是今天临时提出的,而是早在一个多月前、刘备刚登基不久时就开始讨论了。
只是讨价还价了一个半月,如今李素觉得该是两边给甜枣、息事宁人的关键时刻,才最终让这只鞋落地。这样一个时机最终拿出来,抵抗才最小效果也最好。
同样因为这个改革涉及到的人很多,所以今天朝会上发生的事儿,几乎在散会后立刻成了长安城内全部读书人街谈巷议的重磅新闻。
……
“听说了么,朝廷又宣布了一轮新的改革了,契机是觉得之前各个衙门政出数门,互相推诿,而且管事儿多的俸禄却低,还是沿用几百年前的薪俸制度。”
“没想到改官的契机竟然是这个,朝廷到底还是一碗水端平,也没过分偏袒那些背信弃义的小人,终究是才德兼重,确权明责。”
这些谈论一开始是一些抛头露面的小官们在聊,很快蔓延到赶考的读书人之间,所有人都挤着去看最新的公告。
孙资、贾逵这段时间原本一直在偷偷摸摸抓紧埋头苦读数学,不过这两天听说朝中风向有可能惩戒“背信弃义”的考生,所以又有点不安,暂时有点学不进去。也就偶尔出来散散心换换脑子。
听说了同年考生们的议论后,他们也挤着去看新闻。
一边看,他们就听到很多考生在赞美朝廷、意淫中举之后的美好人生。
“真是圣天子在朝啊,俸禄比原先加了那么多,关键是更公平了。这样的人做官才不至于家人都养不体面还得贪。当初灵帝时候那种市面行情,买官上任不回本就有鬼了!”
孙资定睛细看,发现如今朝中最高的大司马、大将军、太傅等“上公”级别的职务,年俸居然加到了一千万钱。而且以后除了荒年粮价暴涨时、要发必要的口粮之外,其他都发钱、锦等高价值密度的硬通货。
“年俸一千万钱?而且确保其中九百万发钱、锦或金银,粮食折价三百钱一石,官员口粮配给部分绝不涨价。这待遇确实优厚了不少倍啊。
原先最高不过‘秩万石’,按三百钱一石折钱,等于是三百万钱。大将军一级涨到了三倍多薪俸。”孙资看这儿这些数据,暗暗感慨。
贾逵指着下面几条反驳说:“大将军这级按比例涨得还算少了,好歹大将军原本就万石。下面那些原本位低事重的才算正式翻身了,至少不贪也能活下去。”
只见公告上写着:
上公:太傅、大司马、大将军、丞相。原:秩万石,现:秩一千万钱。
三公:太尉、司徒、司空、尚书令、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原:秩万石,现:秩八百万钱。
上卿:礼部尚书(原宗正、太常奉祀官合并)、尚书仆射、中书令、侍中、卫将军、总督数州诸军事。原:秩五千石,现:秩六百万钱。
九卿:吏部尚书(少府改)、兵部尚书(太仆、卫尉合并)、刑部尚书(廷尉改)、户部尚书(大司农拆)、民部尚书(大司农拆)、工部尚书(将作大匠)、文部尚书(太常诸文教官拆)、使部尚书(大鸿胪改)、执金吾(原执金吾、城门校尉合并)、前后左右将军、中书仆射、各州布政使/防御使。原:秩三千石,现:秩五百万钱。
副卿:九部少卿/侍郎,黄门侍郎(... -->>
在李素这样堪比节奏大师的把控之下,后续的给甜枣缓解自然是水到渠成。
九月初六,大朝会上,一切如李素所料,因为前面几天朝廷显得“过于偏袒想要背信突围的士子”,这一派倒是好受些了。但另一边原本已经支持了科举制的保守派,又激发出了一定的反抗。
当然了,正如一切保守派攻击改革派都会重点从人品上攻击,而非从政策上攻击,这一次也不例外。
所有提意见的人,都不敢说科举不好,只是说这一次的科举中,那些可能突围的人,似乎人品不好。其中最重要的点,就是“背信弃义,伪诺无行”。
李素当然不用亲自开口,他在朝堂上的马仔会帮他开口,强调“无信是个别现象,不能怪科举制度”。
同时话锋一转,强调“如今这一切的闹大,也是之前政出数门、为科举保驾护航的职权部门责任不清,管理重叠所致”。
要是一开始就保护好那些“没有围场情况的郡的寒门士子”,也就是那些没有任何信用承诺义务的考生,那朝廷也不至于采取临时措施一刀切保护、把那些背信的考生也保护了进去。
总之,话题兜兜转转,最后就被李素如愿引导到了两个点上:首先,目前的九卿和下面各级衙门分权,确实太混乱了,不适合新时期的管理需求。
同时,李素也把最后一个关键时刻抛出来让大家皆大欢喜的糖果,即重新调整全体官员俸禄、确保权责和薪俸一定匹配,不让老实人做实事的人吃亏。
这套组合拳当然不是今天临时提出的,而是早在一个多月前、刘备刚登基不久时就开始讨论了。
只是讨价还价了一个半月,如今李素觉得该是两边给甜枣、息事宁人的关键时刻,才最终让这只鞋落地。这样一个时机最终拿出来,抵抗才最小效果也最好。
同样因为这个改革涉及到的人很多,所以今天朝会上发生的事儿,几乎在散会后立刻成了长安城内全部读书人街谈巷议的重磅新闻。
……
“听说了么,朝廷又宣布了一轮新的改革了,契机是觉得之前各个衙门政出数门,互相推诿,而且管事儿多的俸禄却低,还是沿用几百年前的薪俸制度。”
“没想到改官的契机竟然是这个,朝廷到底还是一碗水端平,也没过分偏袒那些背信弃义的小人,终究是才德兼重,确权明责。”
这些谈论一开始是一些抛头露面的小官们在聊,很快蔓延到赶考的读书人之间,所有人都挤着去看最新的公告。
孙资、贾逵这段时间原本一直在偷偷摸摸抓紧埋头苦读数学,不过这两天听说朝中风向有可能惩戒“背信弃义”的考生,所以又有点不安,暂时有点学不进去。也就偶尔出来散散心换换脑子。
听说了同年考生们的议论后,他们也挤着去看新闻。
一边看,他们就听到很多考生在赞美朝廷、意淫中举之后的美好人生。
“真是圣天子在朝啊,俸禄比原先加了那么多,关键是更公平了。这样的人做官才不至于家人都养不体面还得贪。当初灵帝时候那种市面行情,买官上任不回本就有鬼了!”
孙资定睛细看,发现如今朝中最高的大司马、大将军、太傅等“上公”级别的职务,年俸居然加到了一千万钱。而且以后除了荒年粮价暴涨时、要发必要的口粮之外,其他都发钱、锦等高价值密度的硬通货。
“年俸一千万钱?而且确保其中九百万发钱、锦或金银,粮食折价三百钱一石,官员口粮配给部分绝不涨价。这待遇确实优厚了不少倍啊。
原先最高不过‘秩万石’,按三百钱一石折钱,等于是三百万钱。大将军一级涨到了三倍多薪俸。”孙资看这儿这些数据,暗暗感慨。
贾逵指着下面几条反驳说:“大将军这级按比例涨得还算少了,好歹大将军原本就万石。下面那些原本位低事重的才算正式翻身了,至少不贪也能活下去。”
只见公告上写着:
上公:太傅、大司马、大将军、丞相。原:秩万石,现:秩一千万钱。
三公:太尉、司徒、司空、尚书令、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原:秩万石,现:秩八百万钱。
上卿:礼部尚书(原宗正、太常奉祀官合并)、尚书仆射、中书令、侍中、卫将军、总督数州诸军事。原:秩五千石,现:秩六百万钱。
九卿:吏部尚书(少府改)、兵部尚书(太仆、卫尉合并)、刑部尚书(廷尉改)、户部尚书(大司农拆)、民部尚书(大司农拆)、工部尚书(将作大匠)、文部尚书(太常诸文教官拆)、使部尚书(大鸿胪改)、执金吾(原执金吾、城门校尉合并)、前后左右将军、中书仆射、各州布政使/防御使。原:秩三千石,现:秩五百万钱。
副卿:九部少卿/侍郎,黄门侍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