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ixiawenxue.org,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在兵农分离的募兵制实施之前,华夏大地上的军阀,除了西凉军那种不事生产光靠抢的禽兽以外,其他诸侯多多少少都得尊重农时,春秋耕作收割,冬夏农闲用兵。
这样,才能让自己的领地有可持续发展性,不至于竭泽而渔。
尤其是195年,建安元年,随着天下汉臣诸侯名义上重新听命于皇帝,无法兴无名之师互相攻伐,这种收敛就愈发明显了。
从正月下旬,到三月过半,整整两个月的春耕季,以及春耕前的开荒准备期,所有州牧都在种田,没有挑事。
李素自然也不能例外,他在成都每天除了吃喝玩乐泡澡搓背,就是料理日常公务、劝农整顿,一派无为而治。
直到三月下旬,李素才结束了无为而治,有了一些动作。
首先,是他在三月十六的时候,就派了信使,正式给刘备上书,劝刘备在自己后方的部分州试行“废牧立使”,陈明利害。信送到之后,刘备自然会在长安组织讨论,形成公论,然后送去雒阳请皇帝批准——
刘协正月里就已经从弘农起驾去雒阳了。河南尹朱儁自194年下半年开始,花了不少钱修缮雒阳宫殿,年底的时候已经初步修复了。
虽然没有灵帝时那么奢华,很多装饰性的东西破坏了之后也没重建,但至少已经没有断壁残垣,废墟垃圾也都清理掉了。修复后的皇宫只能说是简朴而干净,颇有简约风,住肯定是没问题的。
刘备想在自己的统治区内实施民政改革,而且理由充分,有“为了防止国家再陷入军阀割据”这个大义名分,刘协当然不可能阻止了,也没借口、没实力阻止。所以这事儿也就是往返走个过场,主要时间都花在信使赶路上,不出两个月肯定会有定论。
李素的信使三月十六离开成都,四月初八抵达长安,刘备会商讨论、让钟繇荀攸刘巴都谏言献策,花了六七天工夫。四月十五派钟繇从长安出发,带着刘备阵营的共同意见去朝见皇帝。
钟繇因为是文官,不能跟快马信使那样没日没夜赶路,所以走得慢点,长安到雒阳七百多里路走了十天,十八日到华阴,二十日到弘农,二十五到雒阳。
刘协接见后,拿着钟繇呈递的刘备表章,问董承、段煨和朱儁,还有作为三公的杨彪、蔡邕、赵温,让他们都发表意见:
“诸卿,皇叔表奏右将军李素由益州牧调任雍州牧,并力陈当年刘焉逆贼‘废使立牧’之失当,建议在益州等无战乱的内地州重新废除州牧,另设三使,以为试点,观望对于上述各州渐渐消弭军阀割据之患的效果,卿等以为如何?”
在掌握兵权的三人当中,段煨跟刘备关系相对最若即若离,毕竟段煨当初在泾原之战中就已经决心投靠刘备求个安定了。后来是机缘巧合董承得势,段煨又不得不回自己的根据地弘农,才跟董承一起留在中枢。
所以刘协垂询时,段煨第一个表示:“陛下,臣一介武夫,不懂民政。但自先帝以来,天下大乱,凡祸乱天下的军阀诸侯,无不是刻意强化自己的兵权,没听说有在自己管辖州郡内削弱兵权、制约自己手脚的。
何况汉中王此论并未要求推行天下,只求在他管辖数州内施行,也不虞其他心怀犹豫疑虑的州牧猜忌,可见其心在公、所倡稳重。”
刘协没有表情地点点头,然后点名让董承开口。
董承是如今朝中将领跟刘备关系最戒备的一个——也谈不上敌意,纯粹只是戒备,因为刘备的武力太强大了,让董承忍不住猜疑恐惧。
所以董承委婉地说道:“汉中王此论确实为公,只是实施之际,难免有些……让人看不明白。他若是觉得各州不该再设州牧,为何在李素建议以后不再新设州牧的同时,又赶着让李素调任雍州牧?雍州不也是内地无需防范蛮夷外敌的州,那也是朝廷腹心所在,要是按汉中王的建议,雍州首先该设置三使。”
没想到董承刚说到这儿,三公当中作为知兵权威的太尉杨彪出言反驳了:“车骑将军此言差矣,雍州如何能说是无需防备边患的内地州?郭汜在武都,与雍州安定郡的朝廷守军隔陇山对峙。
我以为,汉中王在雍州暂时继续设置州牧,也是为了更快更便捷地调度资源消灭郭汜这个祸国余孽。而且北地郡、冯翊郡与河套诸胡邻接,也未彻底扫平。从中平五年须卜骨都侯以休屠各部叛汉以来,雍州早就有边患了,无非之前休屠各部并未真正大举入寇。”
杨彪这番话,让董承的反对不太站得住脚,他本来也就是强词夺理想方设法找借口,本来就不严密。
董承暗忖:“哼,你儿子当了大行令,都不来雒阳赴任,反而留在长安、或为刘备出使四方。杨彪,你这不忠之心,简直昭然若揭!”
可惜这话是不能说出来的,说出来就彻底撕破脸了,也就只能心里想想。
其他两位三公... -->>
在兵农分离的募兵制实施之前,华夏大地上的军阀,除了西凉军那种不事生产光靠抢的禽兽以外,其他诸侯多多少少都得尊重农时,春秋耕作收割,冬夏农闲用兵。
这样,才能让自己的领地有可持续发展性,不至于竭泽而渔。
尤其是195年,建安元年,随着天下汉臣诸侯名义上重新听命于皇帝,无法兴无名之师互相攻伐,这种收敛就愈发明显了。
从正月下旬,到三月过半,整整两个月的春耕季,以及春耕前的开荒准备期,所有州牧都在种田,没有挑事。
李素自然也不能例外,他在成都每天除了吃喝玩乐泡澡搓背,就是料理日常公务、劝农整顿,一派无为而治。
直到三月下旬,李素才结束了无为而治,有了一些动作。
首先,是他在三月十六的时候,就派了信使,正式给刘备上书,劝刘备在自己后方的部分州试行“废牧立使”,陈明利害。信送到之后,刘备自然会在长安组织讨论,形成公论,然后送去雒阳请皇帝批准——
刘协正月里就已经从弘农起驾去雒阳了。河南尹朱儁自194年下半年开始,花了不少钱修缮雒阳宫殿,年底的时候已经初步修复了。
虽然没有灵帝时那么奢华,很多装饰性的东西破坏了之后也没重建,但至少已经没有断壁残垣,废墟垃圾也都清理掉了。修复后的皇宫只能说是简朴而干净,颇有简约风,住肯定是没问题的。
刘备想在自己的统治区内实施民政改革,而且理由充分,有“为了防止国家再陷入军阀割据”这个大义名分,刘协当然不可能阻止了,也没借口、没实力阻止。所以这事儿也就是往返走个过场,主要时间都花在信使赶路上,不出两个月肯定会有定论。
李素的信使三月十六离开成都,四月初八抵达长安,刘备会商讨论、让钟繇荀攸刘巴都谏言献策,花了六七天工夫。四月十五派钟繇从长安出发,带着刘备阵营的共同意见去朝见皇帝。
钟繇因为是文官,不能跟快马信使那样没日没夜赶路,所以走得慢点,长安到雒阳七百多里路走了十天,十八日到华阴,二十日到弘农,二十五到雒阳。
刘协接见后,拿着钟繇呈递的刘备表章,问董承、段煨和朱儁,还有作为三公的杨彪、蔡邕、赵温,让他们都发表意见:
“诸卿,皇叔表奏右将军李素由益州牧调任雍州牧,并力陈当年刘焉逆贼‘废使立牧’之失当,建议在益州等无战乱的内地州重新废除州牧,另设三使,以为试点,观望对于上述各州渐渐消弭军阀割据之患的效果,卿等以为如何?”
在掌握兵权的三人当中,段煨跟刘备关系相对最若即若离,毕竟段煨当初在泾原之战中就已经决心投靠刘备求个安定了。后来是机缘巧合董承得势,段煨又不得不回自己的根据地弘农,才跟董承一起留在中枢。
所以刘协垂询时,段煨第一个表示:“陛下,臣一介武夫,不懂民政。但自先帝以来,天下大乱,凡祸乱天下的军阀诸侯,无不是刻意强化自己的兵权,没听说有在自己管辖州郡内削弱兵权、制约自己手脚的。
何况汉中王此论并未要求推行天下,只求在他管辖数州内施行,也不虞其他心怀犹豫疑虑的州牧猜忌,可见其心在公、所倡稳重。”
刘协没有表情地点点头,然后点名让董承开口。
董承是如今朝中将领跟刘备关系最戒备的一个——也谈不上敌意,纯粹只是戒备,因为刘备的武力太强大了,让董承忍不住猜疑恐惧。
所以董承委婉地说道:“汉中王此论确实为公,只是实施之际,难免有些……让人看不明白。他若是觉得各州不该再设州牧,为何在李素建议以后不再新设州牧的同时,又赶着让李素调任雍州牧?雍州不也是内地无需防范蛮夷外敌的州,那也是朝廷腹心所在,要是按汉中王的建议,雍州首先该设置三使。”
没想到董承刚说到这儿,三公当中作为知兵权威的太尉杨彪出言反驳了:“车骑将军此言差矣,雍州如何能说是无需防备边患的内地州?郭汜在武都,与雍州安定郡的朝廷守军隔陇山对峙。
我以为,汉中王在雍州暂时继续设置州牧,也是为了更快更便捷地调度资源消灭郭汜这个祸国余孽。而且北地郡、冯翊郡与河套诸胡邻接,也未彻底扫平。从中平五年须卜骨都侯以休屠各部叛汉以来,雍州早就有边患了,无非之前休屠各部并未真正大举入寇。”
杨彪这番话,让董承的反对不太站得住脚,他本来也就是强词夺理想方设法找借口,本来就不严密。
董承暗忖:“哼,你儿子当了大行令,都不来雒阳赴任,反而留在长安、或为刘备出使四方。杨彪,你这不忠之心,简直昭然若揭!”
可惜这话是不能说出来的,说出来就彻底撕破脸了,也就只能心里想想。
其他两位三公...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