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ixiawenxue.org,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敲定了各郡长官和开府幕僚的人选后,李素又花了好几天,集中忙活后续的人事工作,把他要调动的官员一个个喊来谈心,当面了解对方的现状、志趣,摸清对方的沟通特性,分门别类安置。
磨刀不误砍柴工嘛,把人事工作做扎实了,身边班底才更充实更磨合,将来更多的日常工作才可以有序地交给工具人们去做。
而李素自己就可以腾出手来,只处理大战略和那些需要新想法、创意的工作里面,高屋建瓴查漏补缺。
忙完这些,转眼已是十二月初,李素琢磨着日常钱粮民政工作都梳理得差不多了,就打算出去走走,到都江堰和犍为郡视察一下,看看那些高科技种田项目,这两年发展得如何,有没有什么可以补强的地方。
诸葛瑾之前就跟李素说过,今年因为原本要投入“扩大再生产”的纺织业瓷器业资本,被拿去救济关中赈灾了,很多产能有过剩。虽然长远来看这些过剩是不要紧的,但短时间内能多找到点活儿给工匠们干,多少也能奶回一口血。
出去视察,顺带也是稍微游山玩水一下。人就是这样,在外面奔波久了想宅着,宅家陪老婆一个半月,又想出去浪一浪。
腊月初二,李素吩咐邓芝帮他准备车马护卫先去都江堰。护卫不用太多,精干就行,反正是自己的辖区,有典韦在身边就不怕。
邓芝是习惯了给李素当秘书,很快打点停当,还准备放下手头的活儿,跟着李素一起去。
不过李素制止了他:“伯苗,你要习惯自己的新身份,你可是我幕僚中来得最早的一批了。王甫王累都刚才没十天,正需要你带着他们做事熟悉情况。你就留在成都,我不在的时候代替我料理回复。”
邓芝这才转换过角色来,问道:“那使君带谁鞍马奔走?”
李素想了想:“我带甄尧就行了,他别的不会,打点吃喝玩乐安排行程还是很在行的,人尽其用嘛。”
“……”邓芝一阵无语,暗忖这样描述自己的幕僚属吏真的好么。
不过还别说,这种帮闲人才历朝历代都是需要的,就像电视剧里高俅、和珅之流干的活儿。
历史上刘备身边也不缺这样的人才,比如鲁郡刘琰,是刘备当豫州牧的时候来投效的,刘备名义上任命他为文学从事,其实就是个吃喝玩乐从事,负责帮刘备安排接着奏乐接着舞。
不过刘琰也不能算完全没有文学之才,他有一个特长,善于给没有曲子的汉赋编曲编舞。桓帝时的汉赋名家王延寿的作品《鲁灵光殿赋》,刘琰就给它配了曲子舞蹈,教会了自己府上婢女,然后唱跳给刘备看。
让大领导玩得开心,也算是对国家政治有帮助的,刘琰就靠着这些帮闲玩乐功劳,在刘备称帝的时候当了一郡太守,都乡侯。后来刘禅时期另有高位,最高做到车骑将军。最后因为胡乱猜疑打老婆(怀疑他晚年新娶的年轻老婆跟刘禅有奸情),被刘禅果断斩了(弃市),以正朝纲。
这一世刘备当然不需要刘琰那样只会吃喝玩乐的下属了,因为刘备已经见识了更多更奢华的享受,估计刘琰如今在给袁术帮闲吧,谁让他是豫州人呢。
……
废话少说,李素人尽其用地带上了吃喝玩乐专业的甄尧,一路巡查领地,先去了都江堰。李素一年多没有走访蜀郡民间体察民情了,看看也觉得挺新鲜的。
为了了解民间产能过剩情况,李素故意少带随从,也没有提前通知都安县的官员,他不想看假大空的政绩工程。
李素微服带着随从在都安县城外面逛着,初步走访的结果还挺让他满意的。
都安县几年前还是一个小县,如今因为是都江堰所在地,城外丘陵只要地势不是非常崎岖的地方,都见缝插针开了工场。尤其是那些地势较高、汲水灌溉不便而无法种田的,或者是青城山脚下的坡地,都成了工业用地。
城墙显然来不及扩建,无法把工业区和商业区都包到城里,但这里是成都平原腹地,非常和平,也没必要扩建城墙。
工场本身就形成了一个个新的村落,李素鼓励民间自营的茶楼兼澡堂也是随处可见,几乎发展到了每一座五百台织机以上的大工场,都会有自己配套的茶楼澡堂。
见自己治下的百姓,经过几年的调教,终于都深度参与到了商业社会中,李素也是非常欣慰,这也是一种对生产力的释放嘛。
“前面是杨氏的一家织锦工坊吧?走,过去看看,到茶楼里喝杯茶,顺便问问百姓今年找活干难不难。”
李素拿折扇一指,甄尧表示立刻去安排。甄尧很会,他也不清场扰民,只是让护卫亲随扮演成普通行商,先去占桌子,至少占一整圈九张桌子都确保是自己人,才把李素往里请。又清净又安全还不扰民。
看来这甄尧平时也没少培养“微服欺男霸女”的能力,是个好帮闲。
李素走进茶楼,甄尧已经给每桌都点上了好茶,还有刚流行起来的汤包和蒸菜,因为出手阔绰,茶楼当然很乐意伺候这些外来富商。
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关注即送现金、点币!
“几位是来买蜀锦还是棉布的吧?出手这般阔绰,此行一定生意兴隆。”茶楼的老板娘亲自过来给李素等人泡茶,还一边陪着笑拍马屁。
李素很低调,今天特地拿了把没有任何装饰的普通白纸折扇,偶尔便于遮脸,所以他也不觉得有人认识他。闻言之后随口问道:“哦?来这里的有钱人,都是买蜀锦和棉布的?”
老板娘抹了抹桌上的水渍,麻利地说:“多半如此吧,这些蒸菜可不便宜,都是侯爷府上几个月前才流出来的‘温火宴’。若是开工场大户,自己单单来吃饭,也就点些兔肉腊鸡冷盘,泡着热汤泡饭。
这些即点即上的蒸菜,那都是跟进货的外地豪商谈买卖才吃呢,我们也不多做,客官你们今天点的,差点儿就把咱一上午备的温火菜都点完了。”
李素微微一笑,对这种无形赞美也不往心里去。
甄尧今天点的几道蒸菜,除了汤包之外,其他也不稀奇,无非是豆豉凤爪、豆豉粉蒸排骨、豉油拆烩蒸羊羔。这些菜的特色,就在于跟后世广州早茶扬州早茶的点心一样,可以在蒸笼上始终热着,哪怕文火蒸一上午也不会烂,或者说就是越酥烂口感越好。
而在茶楼里出品这些点心,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节省客人的时间,不像别的热菜要等随时点单再烧,反而比后世外卖料理包都快速,点了单直接就能上了——这一点凡是吃过广式早茶的人都不陌生。
可别小看这个“快”字,在汉末乃至三国两晋,“快”也是生活奢华极致享受的一个卖点,对于谈生意的人来说,也很能讲排场长面子。
君不见西晋石崇王恺斗富的那个胜者石崇,他家一道绿豆面粥,就为石崇争取到了豪奢之名、写进了《世说新语》里。因为别人家的绿豆粥要熬很久才能上,所以客人拜访时往往要坐小半个时辰之后,才会上绿豆粥。
石崇家可以客人坐下没五分钟,婢女就端上绿豆粥。这就让人以为“石崇莫非是为了宴客摆排场,所以确保家里始终煮着一锅绿豆粥,如果没人来煮烂煮过头了,就赏给下人喝然后再煮一锅”,然后成就了石崇的超级富豪之名。
但这事儿说白了,也就是因为需求量太小,所以“保证随时随地有工夫热菜”这个享受,成了富豪才能维持的体面。但只要商业社会发达了,大家错峰需求,商家也就能有计划地提前蒸笼蒸着,也不怕烧柴烧太多燃料费亏本,反正蜀郡各地的茶楼澡堂如今都是本地百姓集资缴纳柴火的合作社模式,每个人缴一担柴,起码能享受到三担柴的效能。
&n... -->>
敲定了各郡长官和开府幕僚的人选后,李素又花了好几天,集中忙活后续的人事工作,把他要调动的官员一个个喊来谈心,当面了解对方的现状、志趣,摸清对方的沟通特性,分门别类安置。
磨刀不误砍柴工嘛,把人事工作做扎实了,身边班底才更充实更磨合,将来更多的日常工作才可以有序地交给工具人们去做。
而李素自己就可以腾出手来,只处理大战略和那些需要新想法、创意的工作里面,高屋建瓴查漏补缺。
忙完这些,转眼已是十二月初,李素琢磨着日常钱粮民政工作都梳理得差不多了,就打算出去走走,到都江堰和犍为郡视察一下,看看那些高科技种田项目,这两年发展得如何,有没有什么可以补强的地方。
诸葛瑾之前就跟李素说过,今年因为原本要投入“扩大再生产”的纺织业瓷器业资本,被拿去救济关中赈灾了,很多产能有过剩。虽然长远来看这些过剩是不要紧的,但短时间内能多找到点活儿给工匠们干,多少也能奶回一口血。
出去视察,顺带也是稍微游山玩水一下。人就是这样,在外面奔波久了想宅着,宅家陪老婆一个半月,又想出去浪一浪。
腊月初二,李素吩咐邓芝帮他准备车马护卫先去都江堰。护卫不用太多,精干就行,反正是自己的辖区,有典韦在身边就不怕。
邓芝是习惯了给李素当秘书,很快打点停当,还准备放下手头的活儿,跟着李素一起去。
不过李素制止了他:“伯苗,你要习惯自己的新身份,你可是我幕僚中来得最早的一批了。王甫王累都刚才没十天,正需要你带着他们做事熟悉情况。你就留在成都,我不在的时候代替我料理回复。”
邓芝这才转换过角色来,问道:“那使君带谁鞍马奔走?”
李素想了想:“我带甄尧就行了,他别的不会,打点吃喝玩乐安排行程还是很在行的,人尽其用嘛。”
“……”邓芝一阵无语,暗忖这样描述自己的幕僚属吏真的好么。
不过还别说,这种帮闲人才历朝历代都是需要的,就像电视剧里高俅、和珅之流干的活儿。
历史上刘备身边也不缺这样的人才,比如鲁郡刘琰,是刘备当豫州牧的时候来投效的,刘备名义上任命他为文学从事,其实就是个吃喝玩乐从事,负责帮刘备安排接着奏乐接着舞。
不过刘琰也不能算完全没有文学之才,他有一个特长,善于给没有曲子的汉赋编曲编舞。桓帝时的汉赋名家王延寿的作品《鲁灵光殿赋》,刘琰就给它配了曲子舞蹈,教会了自己府上婢女,然后唱跳给刘备看。
让大领导玩得开心,也算是对国家政治有帮助的,刘琰就靠着这些帮闲玩乐功劳,在刘备称帝的时候当了一郡太守,都乡侯。后来刘禅时期另有高位,最高做到车骑将军。最后因为胡乱猜疑打老婆(怀疑他晚年新娶的年轻老婆跟刘禅有奸情),被刘禅果断斩了(弃市),以正朝纲。
这一世刘备当然不需要刘琰那样只会吃喝玩乐的下属了,因为刘备已经见识了更多更奢华的享受,估计刘琰如今在给袁术帮闲吧,谁让他是豫州人呢。
……
废话少说,李素人尽其用地带上了吃喝玩乐专业的甄尧,一路巡查领地,先去了都江堰。李素一年多没有走访蜀郡民间体察民情了,看看也觉得挺新鲜的。
为了了解民间产能过剩情况,李素故意少带随从,也没有提前通知都安县的官员,他不想看假大空的政绩工程。
李素微服带着随从在都安县城外面逛着,初步走访的结果还挺让他满意的。
都安县几年前还是一个小县,如今因为是都江堰所在地,城外丘陵只要地势不是非常崎岖的地方,都见缝插针开了工场。尤其是那些地势较高、汲水灌溉不便而无法种田的,或者是青城山脚下的坡地,都成了工业用地。
城墙显然来不及扩建,无法把工业区和商业区都包到城里,但这里是成都平原腹地,非常和平,也没必要扩建城墙。
工场本身就形成了一个个新的村落,李素鼓励民间自营的茶楼兼澡堂也是随处可见,几乎发展到了每一座五百台织机以上的大工场,都会有自己配套的茶楼澡堂。
见自己治下的百姓,经过几年的调教,终于都深度参与到了商业社会中,李素也是非常欣慰,这也是一种对生产力的释放嘛。
“前面是杨氏的一家织锦工坊吧?走,过去看看,到茶楼里喝杯茶,顺便问问百姓今年找活干难不难。”
李素拿折扇一指,甄尧表示立刻去安排。甄尧很会,他也不清场扰民,只是让护卫亲随扮演成普通行商,先去占桌子,至少占一整圈九张桌子都确保是自己人,才把李素往里请。又清净又安全还不扰民。
看来这甄尧平时也没少培养“微服欺男霸女”的能力,是个好帮闲。
李素走进茶楼,甄尧已经给每桌都点上了好茶,还有刚流行起来的汤包和蒸菜,因为出手阔绰,茶楼当然很乐意伺候这些外来富商。
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关注即送现金、点币!
“几位是来买蜀锦还是棉布的吧?出手这般阔绰,此行一定生意兴隆。”茶楼的老板娘亲自过来给李素等人泡茶,还一边陪着笑拍马屁。
李素很低调,今天特地拿了把没有任何装饰的普通白纸折扇,偶尔便于遮脸,所以他也不觉得有人认识他。闻言之后随口问道:“哦?来这里的有钱人,都是买蜀锦和棉布的?”
老板娘抹了抹桌上的水渍,麻利地说:“多半如此吧,这些蒸菜可不便宜,都是侯爷府上几个月前才流出来的‘温火宴’。若是开工场大户,自己单单来吃饭,也就点些兔肉腊鸡冷盘,泡着热汤泡饭。
这些即点即上的蒸菜,那都是跟进货的外地豪商谈买卖才吃呢,我们也不多做,客官你们今天点的,差点儿就把咱一上午备的温火菜都点完了。”
李素微微一笑,对这种无形赞美也不往心里去。
甄尧今天点的几道蒸菜,除了汤包之外,其他也不稀奇,无非是豆豉凤爪、豆豉粉蒸排骨、豉油拆烩蒸羊羔。这些菜的特色,就在于跟后世广州早茶扬州早茶的点心一样,可以在蒸笼上始终热着,哪怕文火蒸一上午也不会烂,或者说就是越酥烂口感越好。
而在茶楼里出品这些点心,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节省客人的时间,不像别的热菜要等随时点单再烧,反而比后世外卖料理包都快速,点了单直接就能上了——这一点凡是吃过广式早茶的人都不陌生。
可别小看这个“快”字,在汉末乃至三国两晋,“快”也是生活奢华极致享受的一个卖点,对于谈生意的人来说,也很能讲排场长面子。
君不见西晋石崇王恺斗富的那个胜者石崇,他家一道绿豆面粥,就为石崇争取到了豪奢之名、写进了《世说新语》里。因为别人家的绿豆粥要熬很久才能上,所以客人拜访时往往要坐小半个时辰之后,才会上绿豆粥。
石崇家可以客人坐下没五分钟,婢女就端上绿豆粥。这就让人以为“石崇莫非是为了宴客摆排场,所以确保家里始终煮着一锅绿豆粥,如果没人来煮烂煮过头了,就赏给下人喝然后再煮一锅”,然后成就了石崇的超级富豪之名。
但这事儿说白了,也就是因为需求量太小,所以“保证随时随地有工夫热菜”这个享受,成了富豪才能维持的体面。但只要商业社会发达了,大家错峰需求,商家也就能有计划地提前蒸笼蒸着,也不怕烧柴烧太多燃料费亏本,反正蜀郡各地的茶楼澡堂如今都是本地百姓集资缴纳柴火的合作社模式,每个人缴一担柴,起码能享受到三担柴的效能。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