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ixiawenxue.org,北美大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新朝廷八部八院的事务专业性大大增强了,这就要求经学出身、研究道德文章的官员们,必须对自己所管辖的实务,有充分的了解,户部的有新的户籍系统和统计方法,工部的有各种营造和工业的发展了解,漕部要懂得治河与灌溉水利,农部至少要懂得天时和因地制宜等学问。
以清代落后的科学和管理知识,显然是不足以撑起这么庞大的实务性政府的,好在白南早有准备,带来了一些材料。这些材料都有浅显易懂的特点,而且白南并没有将一些特别精深和关键的内容放在其中。很多也就是大的框架性的内容。指望户部的尚书学了一个月就懂得了什么先进先出、会计三大报表,那是有些不现实的。但是最少要做到有了解。
按照新朝廷的准备计划,为了弥补新的朝廷体制需要的大量官员,朝廷将开恩科,选贤任能。科举的改革也是极为巨大的,首先取消童子试,所有考生直接在本府进行会试,会试通过后还需进行面试,面试中包括背景审查。会试通过后,便正式授予举人,这个时候,举人老爷们就能够进行两个选择了,一个是直接进入当地政府,成为一名实习公职人员,转正之后属于公员,此时他们没有品级,不过再进一步就能成为从五品的官员。而特别优秀者,可以直接提拔至从五品。
第二个选择,举人可以参加殿试,过程也是笔试和面试,殿试通过者,是为进士,不过名义上不设状元、榜眼和探花。进士直接供职朝廷中央。不过也是从无品级的公员开始做。
另一个重大变化是,无论地方会试还是京城殿试,所有考生必须提前填报自己的意向单位。而在考试的试题中,也会体现一定的专业性。这一点就有些像最早隋唐时期的科举了。不过这个专业考题不会太艰深。而且更大部分上还都是策论。考题会一定程度上仿照大唐公务员考试,涵盖内容比较广,数学一类的内容都会涉及。
通过科举的考生,不一定会分配到自己填报的机关,也有可能直接调剂到其他单位,甚至是去到不同的地方。
这么一来,八股取士等于完全被废除了。对于广大的考生而言,这无异是一个响雷。不过朝廷的决断,他们没有多少权力置喙,想当官就只能适应政策,如此而已。
至于现在朝廷的组成,其实多少就有些儿戏了。永琰作为预备皇帝,加上袁守侗等已经被确定为首相和殿阁学士的核心官员,跟着大唐远总指的人一起,拿着一份名单勾勾点点,其实基本上还都是看资历来的,不过也存在一些态度良好、十分配合大唐工作的人士。受到了一些提拔。不是所有的职位都被填满了,一些职位还要留给那些响应新朝廷号召的地方大员。
另外在封爵的问题上,由于八旗制度彻底被废除。所以八旗的宗室爵位显然就没有价值了,只留下了功臣爵位,进行了些许调整。王爵为血缘内封爵,暂且不提。实际存在的也只有公侯伯子男几个爵位。爵位以下则设置尊位士君,用于嘉奖做出突出贡献的人,不一定是官员。所有爵位为终身爵位,不世袭,这是站在大唐的立场上考虑的,未来如果清被唐取代。那么一堆末代贵族显然是不能接受的。
爵位没有实职,仅是荣誉称号。不过有俸禄。而永琰在封爵这个问题上,获得了极大的自由。他从这里开始感觉到自己作为一位皇帝的权力甘美,于是永琰开始大封爵位。首相袁守侗,一步登天,受封公爵,殿阁学士中蔡新、梁国治两名殿阁学士,则受封侯爵。刘墉也捡了一个男爵。而广及新朝廷中的各位官员,其中有四分之一获得了爵位,不过显然永琰也是悠着了一点,没敢封得太厉害,不然估计到最后就没得封了。
而永琰自认为得意而且大爽的举动,在于他对于封疆大吏的封爵,力度更加强大。在广州大战天地会的桂林,被他认为是有功之臣、贤臣,直接给封了一个公爵。两广总督萨载、两湖总督三宝、陕甘总督勒尔谨被封了子爵,四川总督文绶(在京)被授予男爵。连刚死了的云贵总督图思德也追封了一个侯爵。
驻防将军方面,几乎人人有份。甚至在山海关刚刚跟唐军打过仗的福康安,永琰也直接给封了一个伯爵。除了逃跑什么都没做的和隆武,也得了一个子爵。在这一点上,永琰有着充分的报复快感。不过白南和远征军上下并没有对此有什么特别感触,既然永琰这么开心,那就这么开心下去吧。
白南也多少明白永琰的打算,他不过一个十九岁的少年,而且本身也没有什么潜质和能力,容易预测。他通过大封满族官员,希望能够得到这些满族官员的支持,避免被满人认为是汉人的皇帝、投降的皇帝。他希望,这些具有实权的官员,能够入京对他进行襄助。对唐人和汉人官员的势力,进行制衡。
永琰曾经隐晦地向白南提出,如今京城人烟稀少,无京师之气象,希望能够移民丁口,充填京城。而永琰打算使用的移民,就是盛京、江宁、荆州、杭州、福州、广州、成都和西安等地满城内八旗的子弟。不过永琰又很怕这些人来了京城之后,转眼又被白南给拐卖到海外去了。
其实白南对于永琰的这个打算,并不反对。永琰如果能召集二十万满人入京,即便白南答应不将他们流放,在眼皮子底下也易于控制了。而且,白南从来就没有什么种族完全灭绝的打算。后世的满汉几无分别,所以还是要靠民族融合的。政策上,他会要求永琰完全放弃八旗制度和允许满汉通婚,京城内外两城,他会完全打开界限,让满汉乃至其他民族在此杂居。
不过,白南倒也挺怀疑,永琰是否能从别的地方的满城将二十万人迁移到京城来。(未完待续)
新朝廷八部八院的事务专业性大大增强了,这就要求经学出身、研究道德文章的官员们,必须对自己所管辖的实务,有充分的了解,户部的有新的户籍系统和统计方法,工部的有各种营造和工业的发展了解,漕部要懂得治河与灌溉水利,农部至少要懂得天时和因地制宜等学问。
以清代落后的科学和管理知识,显然是不足以撑起这么庞大的实务性政府的,好在白南早有准备,带来了一些材料。这些材料都有浅显易懂的特点,而且白南并没有将一些特别精深和关键的内容放在其中。很多也就是大的框架性的内容。指望户部的尚书学了一个月就懂得了什么先进先出、会计三大报表,那是有些不现实的。但是最少要做到有了解。
按照新朝廷的准备计划,为了弥补新的朝廷体制需要的大量官员,朝廷将开恩科,选贤任能。科举的改革也是极为巨大的,首先取消童子试,所有考生直接在本府进行会试,会试通过后还需进行面试,面试中包括背景审查。会试通过后,便正式授予举人,这个时候,举人老爷们就能够进行两个选择了,一个是直接进入当地政府,成为一名实习公职人员,转正之后属于公员,此时他们没有品级,不过再进一步就能成为从五品的官员。而特别优秀者,可以直接提拔至从五品。
第二个选择,举人可以参加殿试,过程也是笔试和面试,殿试通过者,是为进士,不过名义上不设状元、榜眼和探花。进士直接供职朝廷中央。不过也是从无品级的公员开始做。
另一个重大变化是,无论地方会试还是京城殿试,所有考生必须提前填报自己的意向单位。而在考试的试题中,也会体现一定的专业性。这一点就有些像最早隋唐时期的科举了。不过这个专业考题不会太艰深。而且更大部分上还都是策论。考题会一定程度上仿照大唐公务员考试,涵盖内容比较广,数学一类的内容都会涉及。
通过科举的考生,不一定会分配到自己填报的机关,也有可能直接调剂到其他单位,甚至是去到不同的地方。
这么一来,八股取士等于完全被废除了。对于广大的考生而言,这无异是一个响雷。不过朝廷的决断,他们没有多少权力置喙,想当官就只能适应政策,如此而已。
至于现在朝廷的组成,其实多少就有些儿戏了。永琰作为预备皇帝,加上袁守侗等已经被确定为首相和殿阁学士的核心官员,跟着大唐远总指的人一起,拿着一份名单勾勾点点,其实基本上还都是看资历来的,不过也存在一些态度良好、十分配合大唐工作的人士。受到了一些提拔。不是所有的职位都被填满了,一些职位还要留给那些响应新朝廷号召的地方大员。
另外在封爵的问题上,由于八旗制度彻底被废除。所以八旗的宗室爵位显然就没有价值了,只留下了功臣爵位,进行了些许调整。王爵为血缘内封爵,暂且不提。实际存在的也只有公侯伯子男几个爵位。爵位以下则设置尊位士君,用于嘉奖做出突出贡献的人,不一定是官员。所有爵位为终身爵位,不世袭,这是站在大唐的立场上考虑的,未来如果清被唐取代。那么一堆末代贵族显然是不能接受的。
爵位没有实职,仅是荣誉称号。不过有俸禄。而永琰在封爵这个问题上,获得了极大的自由。他从这里开始感觉到自己作为一位皇帝的权力甘美,于是永琰开始大封爵位。首相袁守侗,一步登天,受封公爵,殿阁学士中蔡新、梁国治两名殿阁学士,则受封侯爵。刘墉也捡了一个男爵。而广及新朝廷中的各位官员,其中有四分之一获得了爵位,不过显然永琰也是悠着了一点,没敢封得太厉害,不然估计到最后就没得封了。
而永琰自认为得意而且大爽的举动,在于他对于封疆大吏的封爵,力度更加强大。在广州大战天地会的桂林,被他认为是有功之臣、贤臣,直接给封了一个公爵。两广总督萨载、两湖总督三宝、陕甘总督勒尔谨被封了子爵,四川总督文绶(在京)被授予男爵。连刚死了的云贵总督图思德也追封了一个侯爵。
驻防将军方面,几乎人人有份。甚至在山海关刚刚跟唐军打过仗的福康安,永琰也直接给封了一个伯爵。除了逃跑什么都没做的和隆武,也得了一个子爵。在这一点上,永琰有着充分的报复快感。不过白南和远征军上下并没有对此有什么特别感触,既然永琰这么开心,那就这么开心下去吧。
白南也多少明白永琰的打算,他不过一个十九岁的少年,而且本身也没有什么潜质和能力,容易预测。他通过大封满族官员,希望能够得到这些满族官员的支持,避免被满人认为是汉人的皇帝、投降的皇帝。他希望,这些具有实权的官员,能够入京对他进行襄助。对唐人和汉人官员的势力,进行制衡。
永琰曾经隐晦地向白南提出,如今京城人烟稀少,无京师之气象,希望能够移民丁口,充填京城。而永琰打算使用的移民,就是盛京、江宁、荆州、杭州、福州、广州、成都和西安等地满城内八旗的子弟。不过永琰又很怕这些人来了京城之后,转眼又被白南给拐卖到海外去了。
其实白南对于永琰的这个打算,并不反对。永琰如果能召集二十万满人入京,即便白南答应不将他们流放,在眼皮子底下也易于控制了。而且,白南从来就没有什么种族完全灭绝的打算。后世的满汉几无分别,所以还是要靠民族融合的。政策上,他会要求永琰完全放弃八旗制度和允许满汉通婚,京城内外两城,他会完全打开界限,让满汉乃至其他民族在此杂居。
不过,白南倒也挺怀疑,永琰是否能从别的地方的满城将二十万人迁移到京城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