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ixiawenxue.org,跑出我人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苏祖这边优化了一下动作,大家和他一起跑一下感觉一下。”李志忠笑着说道,接着又望向章裴孟、文勇易和苏丙天几人,“你们在跑动中也可以自己多观察一下,从起步到加速,途中跑和最后的冲刺。”
起跑线前,苏祖看着有些疑惑不解的几人,笑了笑,道:“我改动了一下跑动技术,麻烦你们陪我跑几趟看看。”
几人方才猜测苏祖就在改动着什么,大家还不太了解,现在听苏祖这么一说,登时明白了过来。
一声各就各位之后,几人同时俯身在了起跑线前。
哨音响起。
在起步的一瞬间,苏祖和文勇易相差不大,文勇易毕竟是当前国内起步速度最快的几人,60米更是除了苏祖意外国内最快的。
章裴孟的起步速度因为身高的关系,一直没有一个特别理想的起步加速,他是相对长于后半程。
而苏丙天,现在还比较年轻,没有完整的技术风格,起跑上遵循的是他以前在体校教练教的那套,更有点类似于跨栏运动员。
四人一起跑出去,苏祖很意外地发现,他这一趟在前三十米几乎和文勇易差不多的速度,略快与章裴孟和苏丙天。
一直跑道了五十米的距离,才逐渐和其他三人拉开了距离。
而当冲过终点线之后,和其他三人拉开的差距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终点线前,李志忠按下了秒表时间,看到苏祖望了过来,出声报出了秒表上的时间,“9秒95。”
“9秒95?”
苏祖轻出了一口气,眉头顿时皱了起来。
按照老李这种专业教练的秒表计时,手记的时间肯定控制在了0.2秒之内。这样一算的话,这一趟他最快不过才跑了10秒10左右。
“方才控制在了44步?”李志忠沉吟了一阵问道。
“43步多点吧。”
苏祖回想了一下冲过终点线最后瞬间的步幅,离终点线大概有半步足有的距离。
“这样不是短期内就能见效的,你现在至少还得重头开始适应一下步幅,尽可能精确一些。等到适应了新的节奏,才可能恢复到原来的水平,至于说再次突破……”
李志忠说到这里没有再继续,言下之意已经很清楚。
短跑改变节奏对于运动员来说是一个很困难的事情,而且以苏祖当前的水平想要再次突破,即便重新优化动作,改变节奏也不一定就能跑得比现在还快。
这一点苏祖其实也知道,增加和缩短步幅,其实对于一个习惯了固定步幅和步频的运动员来说,并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每一步是稍微跨越的距离大一下,还是在最后冲刺的时候,不自觉的就跨了大步,速度或快或慢都是有讲究的。
他这趟跑下来的感觉可以说是完全没有节奏,其中中途有几步步幅上去了,但最后几步的时候,步幅并没有控制好,又降了下来。
能够这样在跑动中变幻了几次步幅,还跑出了大概相当于点击10秒10的成绩,已经是因为苏祖是当前最顶级的百米实力水平的原因。
但苏祖同样更明白,他现在不得不考虑优化步幅的事情,他原来的步幅经常是45步和46步,这是当前大部分短跑选手的主流步数。
但比起后世的牙买加闪电的41步,他想要形成有力的竞争必须,将步幅再减少一到两步。
以他的身高控制在43步和44步,是他身体和步频都可以接受的一个数字。
短时间内想要开始缩减步数是很难做到的,肯定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李志忠对于苏祖的每一步训练都了如指掌,一早就很清楚苏祖是一个非常有主见的人。而且这些年的训练学习,苏祖对于短跑训练上的认知,也超过了大多数运动员,比起一个专业的教练并差不到哪里去。
甚至因为是运动员出身,在某种角度上来说,他了解的东西,比一个纯粹的教练更清晰和透彻。
在拿捏训练计划和强度上,只有运动员自身才是最了解自己的。这一点在职业运动员早期其实都不明显,但是到了职业生涯的中后期大部分人其实即便没有专门的指导教练,他们也能够很好地完成训练计划。
李志忠现在给苏祖指定的训练计划,多数其实只是一个明面的计划,其实细节上的执行和完成,经常也是以苏祖为主。
在场边的章裴孟和苏丙天两人看着苏祖和李志忠相互讨论着各种训练计划,眼睛有些发直。
章裴孟还好些,毕竟做过苏祖的训练搭档,苏祖和李志忠沟通意见相左的情况他也遇到过。
而苏丙天则是完全不敢想象,运动员在和教练讨论训练计划,而且看样子李志忠隐隐还是以苏祖的意见为主。
他在体校时候的训练,就是教练说这样练那就这样练,那样练那就那样练,运动员哪里有话语权。即便强度过大,练得受伤了或者太累支撑不住,也别无他法。
他是一个训练态度非常好的少年,执行力强,布置下来的训练任务就会认真去完成,但还真的未曾思考过这些训练任务是否完全在自己的身体承受范围之内。
这个时候,他有点明白方才张平秋说的那句,运动员需要自己动脑思考的意义。
这一点不只是比赛,而且是在日常的训练中,就需要学习和累积各种知识,形成对自己一个十分体系的认知。
李志忠和苏祖两人聊天间偶尔蹦出的一些英文单词更是打破了他原来的认知,他和苏祖差不多都是初中被选上进入体校的。
但是现在看来,苏祖的知识面和对运动学的认识远超过了他们的想象。而且,这位李志忠教练也完全不像他了解到的很多教练那样专断独行。
苏丙天知道,即便是体校对他非常不错的宁教练,在面对训练任务和训练计划的时候,也是不容他质疑半分的。
这一点其实苏祖自己都没有发觉,但从走上竞技体育这条路时,他也是一片空白。
他比同样年龄的少年人多的一点就是,他知道怎么去做到专业。从第一次进国家队青训开始,那时候听课学习各种体育教育,运动人体科学,运动训练等等,这些年一边学习一边实践,不知不觉之间他掌握的训练经验技巧,其实并不比其他人少。
而且因为是运动员,能够亲自验证的缘故,很多有用的或者合适自身的他吸收过来,整个认知渐渐超过了不少人。
像李志忠提出的交叉训练水中跑步,开始苏祖还是按照李志忠说的训练方式进行,但几次以后,苏祖其实就渐渐地摸到了最合适自己的训练方式。
无论是水中空踩迈步,还是加了几个哑铃进行强化摆臂训练,苏祖都在按照符合自身情况的方向前进。
李志忠心下明白,一个有天赋还懂得思考的运动员,他的职业生涯如果不遭遇重大伤病,必然是光辉灿烂。
而且即便这个运动员天赋一般,在自己的职业生涯未能取得特别好的成绩,但真正如果有过深入的思考,从训练到比赛,结合一个运动员和教练的角度,往往在他进入到了教练行业后,很快就能够风生水起,成为顶尖的优秀教练。
/> “苏祖这边优化了一下动作,大家和他一起跑一下感觉一下。”李志忠笑着说道,接着又望向章裴孟、文勇易和苏丙天几人,“你们在跑动中也可以自己多观察一下,从起步到加速,途中跑和最后的冲刺。”
起跑线前,苏祖看着有些疑惑不解的几人,笑了笑,道:“我改动了一下跑动技术,麻烦你们陪我跑几趟看看。”
几人方才猜测苏祖就在改动着什么,大家还不太了解,现在听苏祖这么一说,登时明白了过来。
一声各就各位之后,几人同时俯身在了起跑线前。
哨音响起。
在起步的一瞬间,苏祖和文勇易相差不大,文勇易毕竟是当前国内起步速度最快的几人,60米更是除了苏祖意外国内最快的。
章裴孟的起步速度因为身高的关系,一直没有一个特别理想的起步加速,他是相对长于后半程。
而苏丙天,现在还比较年轻,没有完整的技术风格,起跑上遵循的是他以前在体校教练教的那套,更有点类似于跨栏运动员。
四人一起跑出去,苏祖很意外地发现,他这一趟在前三十米几乎和文勇易差不多的速度,略快与章裴孟和苏丙天。
一直跑道了五十米的距离,才逐渐和其他三人拉开了距离。
而当冲过终点线之后,和其他三人拉开的差距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终点线前,李志忠按下了秒表时间,看到苏祖望了过来,出声报出了秒表上的时间,“9秒95。”
“9秒95?”
苏祖轻出了一口气,眉头顿时皱了起来。
按照老李这种专业教练的秒表计时,手记的时间肯定控制在了0.2秒之内。这样一算的话,这一趟他最快不过才跑了10秒10左右。
“方才控制在了44步?”李志忠沉吟了一阵问道。
“43步多点吧。”
苏祖回想了一下冲过终点线最后瞬间的步幅,离终点线大概有半步足有的距离。
“这样不是短期内就能见效的,你现在至少还得重头开始适应一下步幅,尽可能精确一些。等到适应了新的节奏,才可能恢复到原来的水平,至于说再次突破……”
李志忠说到这里没有再继续,言下之意已经很清楚。
短跑改变节奏对于运动员来说是一个很困难的事情,而且以苏祖当前的水平想要再次突破,即便重新优化动作,改变节奏也不一定就能跑得比现在还快。
这一点苏祖其实也知道,增加和缩短步幅,其实对于一个习惯了固定步幅和步频的运动员来说,并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每一步是稍微跨越的距离大一下,还是在最后冲刺的时候,不自觉的就跨了大步,速度或快或慢都是有讲究的。
他这趟跑下来的感觉可以说是完全没有节奏,其中中途有几步步幅上去了,但最后几步的时候,步幅并没有控制好,又降了下来。
能够这样在跑动中变幻了几次步幅,还跑出了大概相当于点击10秒10的成绩,已经是因为苏祖是当前最顶级的百米实力水平的原因。
但苏祖同样更明白,他现在不得不考虑优化步幅的事情,他原来的步幅经常是45步和46步,这是当前大部分短跑选手的主流步数。
但比起后世的牙买加闪电的41步,他想要形成有力的竞争必须,将步幅再减少一到两步。
以他的身高控制在43步和44步,是他身体和步频都可以接受的一个数字。
短时间内想要开始缩减步数是很难做到的,肯定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李志忠对于苏祖的每一步训练都了如指掌,一早就很清楚苏祖是一个非常有主见的人。而且这些年的训练学习,苏祖对于短跑训练上的认知,也超过了大多数运动员,比起一个专业的教练并差不到哪里去。
甚至因为是运动员出身,在某种角度上来说,他了解的东西,比一个纯粹的教练更清晰和透彻。
在拿捏训练计划和强度上,只有运动员自身才是最了解自己的。这一点在职业运动员早期其实都不明显,但是到了职业生涯的中后期大部分人其实即便没有专门的指导教练,他们也能够很好地完成训练计划。
李志忠现在给苏祖指定的训练计划,多数其实只是一个明面的计划,其实细节上的执行和完成,经常也是以苏祖为主。
在场边的章裴孟和苏丙天两人看着苏祖和李志忠相互讨论着各种训练计划,眼睛有些发直。
章裴孟还好些,毕竟做过苏祖的训练搭档,苏祖和李志忠沟通意见相左的情况他也遇到过。
而苏丙天则是完全不敢想象,运动员在和教练讨论训练计划,而且看样子李志忠隐隐还是以苏祖的意见为主。
他在体校时候的训练,就是教练说这样练那就这样练,那样练那就那样练,运动员哪里有话语权。即便强度过大,练得受伤了或者太累支撑不住,也别无他法。
他是一个训练态度非常好的少年,执行力强,布置下来的训练任务就会认真去完成,但还真的未曾思考过这些训练任务是否完全在自己的身体承受范围之内。
这个时候,他有点明白方才张平秋说的那句,运动员需要自己动脑思考的意义。
这一点不只是比赛,而且是在日常的训练中,就需要学习和累积各种知识,形成对自己一个十分体系的认知。
李志忠和苏祖两人聊天间偶尔蹦出的一些英文单词更是打破了他原来的认知,他和苏祖差不多都是初中被选上进入体校的。
但是现在看来,苏祖的知识面和对运动学的认识远超过了他们的想象。而且,这位李志忠教练也完全不像他了解到的很多教练那样专断独行。
苏丙天知道,即便是体校对他非常不错的宁教练,在面对训练任务和训练计划的时候,也是不容他质疑半分的。
这一点其实苏祖自己都没有发觉,但从走上竞技体育这条路时,他也是一片空白。
他比同样年龄的少年人多的一点就是,他知道怎么去做到专业。从第一次进国家队青训开始,那时候听课学习各种体育教育,运动人体科学,运动训练等等,这些年一边学习一边实践,不知不觉之间他掌握的训练经验技巧,其实并不比其他人少。
而且因为是运动员,能够亲自验证的缘故,很多有用的或者合适自身的他吸收过来,整个认知渐渐超过了不少人。
像李志忠提出的交叉训练水中跑步,开始苏祖还是按照李志忠说的训练方式进行,但几次以后,苏祖其实就渐渐地摸到了最合适自己的训练方式。
无论是水中空踩迈步,还是加了几个哑铃进行强化摆臂训练,苏祖都在按照符合自身情况的方向前进。
李志忠心下明白,一个有天赋还懂得思考的运动员,他的职业生涯如果不遭遇重大伤病,必然是光辉灿烂。
而且即便这个运动员天赋一般,在自己的职业生涯未能取得特别好的成绩,但真正如果有过深入的思考,从训练到比赛,结合一个运动员和教练的角度,往往在他进入到了教练行业后,很快就能够风生水起,成为顶尖的优秀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