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ixiawenxue.org,大唐孽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加工成白糖就可以了。
“这个甘蔗汁晒干之后再运回长安,倒也不是不可以。”
程处默想了想,基本上认可了这种做法。
“对了,我们的地,都在广州府哪个地方?”
“在番禺县,广州府最好的地都在那一片,楚王府和房府的甘蔗地,也都是在那一片。”
“行,明天带我去看看吧。”
……
“西湖美景三月天哪。春雨如酒柳如烟哪……”
当广州的甘蔗苗正在享受着春日的滋润的时候,长安城周边的不少地里,棉花这种新鲜玩意也都纷纷被各家勋贵种植。
石养就一边哼着歌,一边给自家的棉花地添加一些农家肥。
去年的时候,依靠着种植新式的南洋水稻和水稻鱼的养殖,石养家的收入水平,一下子上了一个新台阶。
原本他今年是想继续扩大水稻鱼的养殖规模,不过当他了解到好多邻居都有这个想法的时候,他果断的选择了楚王府管事新推荐的棉花种植。
目前的棉花种子,总共也就只能种上一万来亩,再加上李宽分了一大半出去给到闻风而上的长安城勋贵,自己种的也就三千来亩。
李宽希望楚王府成为大唐最大的棉布商,但是并没有兴趣成为最大的棉花种植商。
“石富,你们家石良和石文在襄州有什么信捎回来没?”
隔壁地里石富也在忙着给棉田施肥,两人是老相识了,便时不时的会一边干活,一边聊天。
“就上个月收到一封信,说是已经在襄州安顿下来了,正忙着开荒,让家里不用担心,其他的就没什么的动静了。”
所谓的家书抵万金。
这个年代,可没有电话和互联网,一旦离家,要再把消息带回去,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当然,这个也要看谁了。
像是李宽这种,想什么时候让人带信回去都是没问题的。
“放心,听说关中有几万人去到襄州开荒种植南洋水稻,朝廷非常重视,肯定会安排好的。”
石富家的两个弟弟会报名移民襄州,还是受到石养的话语的触发。
所以两家人时不时的都会说到这个话题。
“楚王殿下亲自离京巡视南洋水稻的种植情况,我倒不是特别担心石良他们会种不好水稻,我就是有点担心人生地不熟,他们会不会被当地人欺负,会不会生病什么的。”
石富这话倒是说得很实在。
这年头,宗族观念是非常强的,在大部分的地方,都是帮亲不帮理的。
你一个外地人,要是和本地人起了冲突,十有八九是要吃亏的。
“你放心,观狮山书院的好多学员都跟着移民队伍一起出发的,有他们在,没有人敢乱来。再说了,楚王殿下到时候也是要去襄州的,襄州离长安也不算特别远,你就等着他们的好消息过来吧。”
石养这话虽然有一定的安慰成分在里头,不过倒也算是他的真心话。
趁着朝廷大力推广南洋水稻的机会,去到襄州把每户一百亩的永业田给开荒出来,以后子子孙孙都受用无穷。
再说了,石富家兄弟多,石良、石文两兄弟在那还有照应,再加上一起去的还有石家村的其他好几户人家,这个风险和收益比起来,实在是不算什么。
“借你吉言了,希望如此吧。”
……
渭南县林家村。
林狗蛋看着一筐筐被装上马车的茶叶,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这几年,林家村可谓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子里家家户户都种上了茶叶。
虽然渭南县离长安城还有点距离,不过只要上了官道,就有水泥路可走,倒也不耽误新茶的售卖。
“娃他爹,今年这春茶卖完,家里头找大唐皇家钱庄借贷的那些银币就都可以还上了呢,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啊。”
林三娘子如今早已嫁给了林狗蛋,大儿子都已经三岁多了。
作为林家村最先尝试到种茶好处的林狗蛋,在听了茶商吕掌柜的建议之后,就向大唐皇家银行借了两百个银币,将自家的茶园规模扩大了一倍。
如今,林狗蛋已经是林家村最大的茶叶种植户了,家中单单购买的帮忙种茶的奴隶就有三个,大小也算是一个小地主,实现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次阶层跨越。
“不着急还,那些贷款都是有期限的,只要到期归还就行了。我前段时间也去长安城西市里走了一趟,那茶砖的售卖很是火热,有不少外地客商都在西市卖茶砖,我准备今年再买几十亩地,全部种上茶树。”
林狗蛋已经不是当初那个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的穷小子了。
眼光也比当初强了不知道要多少。
“那……那……”
林三娘子那了半天,也没有说出个所以然来。
家里一直都是林狗蛋当家,从最近几年的情况来看,扩大茶园的做法,一直都是正确的。
就连她的娘家也因为及时学习林狗蛋的做法,种了几亩茶树,收入水平大大的改善。
如今的茶叶价格,虽然不像刚开始种植那几年那么贵,但是种茶和种粟米比起来,还是要挣钱很多。
再加上他们家也有种茶的丰富经验,林三娘子实在是想不出反对的理由。
“三娘子,你放心。这种茶的事情啊,我跟吕掌柜和宋掌柜都是聊过的,他们都觉得可以继续扩大,因为现在不但是关中人喜欢喝茶,就连草原上的胡人,好多也开始喝茶了。据说长安城每年运往凉州的茶砖就不知道有几万斤呢。”
林狗蛋当年很讲信义的将茶叶卖给了宋掌柜,不仅没有让他失去吕掌柜这另外一个茶商,反而得到两人的青睐。
现在,林狗蛋的茶园,所有的新茶都是一半卖给宋掌柜,一半卖给吕掌柜。
他们两个依靠着贩卖茶叶发家致富的商人,倒也把林狗蛋当起了朋友,时不时的会借着收购茶叶的机会,坐下来小酌几杯。
“好吧,不过我觉得这欠的钱,还是要尽快的还请,要不然这睡觉都睡的不踏实呢。”
林三娘子的这个想法,应该是很多农户的想法。
不习惯欠人钱啊。
其实,凭本事欠钱,有什么好睡不着的?
加工成白糖就可以了。
“这个甘蔗汁晒干之后再运回长安,倒也不是不可以。”
程处默想了想,基本上认可了这种做法。
“对了,我们的地,都在广州府哪个地方?”
“在番禺县,广州府最好的地都在那一片,楚王府和房府的甘蔗地,也都是在那一片。”
“行,明天带我去看看吧。”
……
“西湖美景三月天哪。春雨如酒柳如烟哪……”
当广州的甘蔗苗正在享受着春日的滋润的时候,长安城周边的不少地里,棉花这种新鲜玩意也都纷纷被各家勋贵种植。
石养就一边哼着歌,一边给自家的棉花地添加一些农家肥。
去年的时候,依靠着种植新式的南洋水稻和水稻鱼的养殖,石养家的收入水平,一下子上了一个新台阶。
原本他今年是想继续扩大水稻鱼的养殖规模,不过当他了解到好多邻居都有这个想法的时候,他果断的选择了楚王府管事新推荐的棉花种植。
目前的棉花种子,总共也就只能种上一万来亩,再加上李宽分了一大半出去给到闻风而上的长安城勋贵,自己种的也就三千来亩。
李宽希望楚王府成为大唐最大的棉布商,但是并没有兴趣成为最大的棉花种植商。
“石富,你们家石良和石文在襄州有什么信捎回来没?”
隔壁地里石富也在忙着给棉田施肥,两人是老相识了,便时不时的会一边干活,一边聊天。
“就上个月收到一封信,说是已经在襄州安顿下来了,正忙着开荒,让家里不用担心,其他的就没什么的动静了。”
所谓的家书抵万金。
这个年代,可没有电话和互联网,一旦离家,要再把消息带回去,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当然,这个也要看谁了。
像是李宽这种,想什么时候让人带信回去都是没问题的。
“放心,听说关中有几万人去到襄州开荒种植南洋水稻,朝廷非常重视,肯定会安排好的。”
石富家的两个弟弟会报名移民襄州,还是受到石养的话语的触发。
所以两家人时不时的都会说到这个话题。
“楚王殿下亲自离京巡视南洋水稻的种植情况,我倒不是特别担心石良他们会种不好水稻,我就是有点担心人生地不熟,他们会不会被当地人欺负,会不会生病什么的。”
石富这话倒是说得很实在。
这年头,宗族观念是非常强的,在大部分的地方,都是帮亲不帮理的。
你一个外地人,要是和本地人起了冲突,十有八九是要吃亏的。
“你放心,观狮山书院的好多学员都跟着移民队伍一起出发的,有他们在,没有人敢乱来。再说了,楚王殿下到时候也是要去襄州的,襄州离长安也不算特别远,你就等着他们的好消息过来吧。”
石养这话虽然有一定的安慰成分在里头,不过倒也算是他的真心话。
趁着朝廷大力推广南洋水稻的机会,去到襄州把每户一百亩的永业田给开荒出来,以后子子孙孙都受用无穷。
再说了,石富家兄弟多,石良、石文两兄弟在那还有照应,再加上一起去的还有石家村的其他好几户人家,这个风险和收益比起来,实在是不算什么。
“借你吉言了,希望如此吧。”
……
渭南县林家村。
林狗蛋看着一筐筐被装上马车的茶叶,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这几年,林家村可谓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子里家家户户都种上了茶叶。
虽然渭南县离长安城还有点距离,不过只要上了官道,就有水泥路可走,倒也不耽误新茶的售卖。
“娃他爹,今年这春茶卖完,家里头找大唐皇家钱庄借贷的那些银币就都可以还上了呢,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啊。”
林三娘子如今早已嫁给了林狗蛋,大儿子都已经三岁多了。
作为林家村最先尝试到种茶好处的林狗蛋,在听了茶商吕掌柜的建议之后,就向大唐皇家银行借了两百个银币,将自家的茶园规模扩大了一倍。
如今,林狗蛋已经是林家村最大的茶叶种植户了,家中单单购买的帮忙种茶的奴隶就有三个,大小也算是一个小地主,实现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次阶层跨越。
“不着急还,那些贷款都是有期限的,只要到期归还就行了。我前段时间也去长安城西市里走了一趟,那茶砖的售卖很是火热,有不少外地客商都在西市卖茶砖,我准备今年再买几十亩地,全部种上茶树。”
林狗蛋已经不是当初那个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的穷小子了。
眼光也比当初强了不知道要多少。
“那……那……”
林三娘子那了半天,也没有说出个所以然来。
家里一直都是林狗蛋当家,从最近几年的情况来看,扩大茶园的做法,一直都是正确的。
就连她的娘家也因为及时学习林狗蛋的做法,种了几亩茶树,收入水平大大的改善。
如今的茶叶价格,虽然不像刚开始种植那几年那么贵,但是种茶和种粟米比起来,还是要挣钱很多。
再加上他们家也有种茶的丰富经验,林三娘子实在是想不出反对的理由。
“三娘子,你放心。这种茶的事情啊,我跟吕掌柜和宋掌柜都是聊过的,他们都觉得可以继续扩大,因为现在不但是关中人喜欢喝茶,就连草原上的胡人,好多也开始喝茶了。据说长安城每年运往凉州的茶砖就不知道有几万斤呢。”
林狗蛋当年很讲信义的将茶叶卖给了宋掌柜,不仅没有让他失去吕掌柜这另外一个茶商,反而得到两人的青睐。
现在,林狗蛋的茶园,所有的新茶都是一半卖给宋掌柜,一半卖给吕掌柜。
他们两个依靠着贩卖茶叶发家致富的商人,倒也把林狗蛋当起了朋友,时不时的会借着收购茶叶的机会,坐下来小酌几杯。
“好吧,不过我觉得这欠的钱,还是要尽快的还请,要不然这睡觉都睡的不踏实呢。”
林三娘子的这个想法,应该是很多农户的想法。
不习惯欠人钱啊。
其实,凭本事欠钱,有什么好睡不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