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ixiawenxue.org,七十年代纪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住去市房管所询问。
房管所管得就是房子这一块,机关单位、工厂想在城里建房子都得找房管所批准,有些居民住房问题也是找房管所,她上班后听人说的。
果然,到了房管所门口,真是热闹得不像话。
“别,别,别闹啊!要是有房子分,我肯定先紧着你们,快把菜刀放下来。”这是拿着菜刀威胁房管所分房的。
“喂喂喂,我这没后门啊,不收礼,不收礼,快拿回去,一麻袋土豆值好几块钱呢,收不起,收不起。”这是走后门送礼想让房管所分房先考虑自己家的。
“再怎么问我,没房子就是没房子!”这是倚仗权势想对房管所施压的。
……
要不是他们吵吵嚷嚷都是为了房子,齐淑芳真以为自己走错地方了,这热闹程度和旧货商店、副食品店不相上下啊!
这种情况,自己能找到房子吗?
齐淑芳有点怀疑,等人群退散了,硬着头皮上前说明来意。
房管所的工作人员每个人都很认真负责,听齐淑芳说自己找房子住,是不想给单位增加负担,顿时十分热情,有这种想法的都是进步分子。于是,所长派了对附近房源比较熟悉的陈大婶帮助她,“你找这里,是找对人啦,附近有没有租房卖房,我最清楚了。不过,要是申请公房,你得和你对象一起来登记,然后排队等,现在所里没有公房可分。”
很多职工都来找房管所,为了安排他们的住房,所以他们得掌握所有出租卖房等消息。
房子、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古彭市所有公房都归他们管,就是那些建国前就属于公房的房子和建国后没收的房子,然后分配给居民,那些准备出租、或者卖掉的房子则是私人所有。
齐淑芳奇怪地道:“既然有房源,刚刚那些人怎么吵嚷着分房?”
城里职工收入虽然只有几十块钱,但和物价相比,完全能养得起一家人,自然也能租得起房子,怎么没人问房管所有没有房子出租?
陈大婶笑道:“他们啊都等着单位分房呢!不知道从哪里听来一句闲话,以为有房子可分,一窝蜂地跑过来威胁利诱。其实,单位分房,应该找他们单位房管科做主,根本不是我们房管所的工作,而且,哪个单位分房不是论资排辈。公房倒是归我们管,可是刚才我就跟你说过,夫妻双职工的先申请,然后排队等,现在没有空房子。”
“单位没有房子分,也可以自己租房吧?”
“当然可以。但很多人宁愿等国家建房,靠组织分房,要单位给房,而不是自己租房或者买房,自己买房或者租房不保险。”自己买的房子国家说收就收了,房管所手底下的公房大多数都是收上来的呀,分给职工居住也得收房租。
齐淑芳有点明白了,接着她又听陈大婶说并不是所有单位都有能力建房,然后分给下面的职工居住,只有效益特别好的工厂或者机关单位才有能力。
陈大婶年纪已有五十余岁,头发花白,和蔼可亲,没有年轻人的浮躁,也很用心,拿着自己记录各种信息的本子问齐淑芳:“你想租房还是买房?租房想租什么地方的?买房想买多大的?有没有限制?”从齐淑芳的衣着打扮上能看出来她生活条件优越,陈大婶才有此问。
“我倾向于买房子。不过我想先看看,等我爱人回来了再做决定买不买。”齐淑芳想了又想,还是得等贺建国回来商量商量,自己越过他就做主买房,有点不太好。
“行!”
“国家分配给居民的房子,也能自由买卖?”齐淑芳觉得自己得确定一下。
“能!能自由交换住房,也能自由买卖。国家允许买卖的房子大多数都属于私人拥有,就是当初没有列入没收行列的那些房子。”陈大婶解释道。
哦?
齐淑芳很快就明白了,肯定是因为这些房子比较简陋,或者面积比较小,又或者属于贫苦百姓,所以国家没有没收,上海市的棚户区就是这样。
她跟着陈大婶出了房管所,问往哪里看房子。
陈大婶问明她的工作单位,笑道:“铁路局和火车站附近没有什么好房子,那边铁路职工多,又有家属一起,就算原来的房主也都和人换房子住了。我不建议你在那附近租房或者购房,主要是因为火车鸣笛声太响了,影响睡眠。”
“您的意思呢?”齐淑芳觉得太有道理了,虚心请教。
长相漂亮的人总是比一般人吃香,陈大婶给她介绍了三处打算卖掉的房子,一处是市政府附近,那边都是国家干部、职工,安全有保障,一处在郊区,位于凤凰山脚下,和纪念塔相邻,一处百货大楼附近,比较繁华。
这三处房子虽然不是有钱人的豪华大房子,但都是独门独院,很普通的独门独院,有正房、有偏房和厨房、厕所,也有水电,完全符合齐淑芳的要求。
齐淑芳决定先看看房子的状况怎么样,可惜到了第一处,房主已经和买家说好了。
住在附近的职工手里都有钱,正为住房发愁,忽然有人卖房,而且是独门独院,不用和别人挤住在一起,谁愿意错过?许多人都去询问,最终被一位市委办公室的干部收入囊中,作价二百块和一百斤粮,正准备去房管所过户。
陈大婶对齐淑芳摊了摊手,“咱们看看别的吧。”
齐淑芳只能遗憾放弃这处房子。
百货大楼附近的房子也没她的份儿,到时也被人定下了,由此可见市区住房的紧张程度。
最后只剩下凤凰山脚下那处,这处房子比前两处都宽敞许多,如果说前两处住房属于贫苦百姓,那么这一处的主人就是中等人家,三间砖混瓦房,左右各有两间偏房,厨房、厕所都很干净,看起来没超过三十年历史,水电通畅,环境优美。
“俺当年花了一麻袋粮食买下这个房子,现在俺想卖了,不要钱,只要粮食。”房主是个退伍老兵,人称老周,因为要求粮食,房子到现在没卖出去。
他缺粮,市里那个居民不缺粮?
齐淑芳问他要多少粮食才肯卖房子,现在她了解到市里的行情,改变主意,决定不等贺建国回来再买了,担心在他回来之前,连这套房子都没有了。
老周觉得这件事有门,摸了摸花白的板寸,狡黠地道:“俺不要白米细面,细粮俺吃不起,没多长时间就吃完了。俺要粗粮,玉米面、红薯干、地豆子啥都行。要是玉米面,俺要五百斤,红薯干、地豆子就比着这个数目算。”
“五百斤?你直接去抢好了!”陈大婶脱口而出,正式职工一个月才有几斤粮食?五百斤差不多是一两年的粮食标准了。
“俺是兵,俺不抢,俺不要群众一针一线!”老周义正言辞地拒绝陈大婶的建议。
齐淑芳一笑:“周老伯,你怎么想着卖房了?”
“俺没老婆,也没家人,就俺一个老头子和捡来的一个小娃子住这套房子,邻居说俺暴殄天物。可是俺的房子不是公房,俺可不想上交!俺知道他们想要俺的房子,在俺跟前说了好多次,可是俺不想给他们,俺也不想租给人。俺今年七十多了,不知道能活到哪一天,俺知道俺死了,俺家的娃子肯定守不住这套房子,所以俺就想卖了。俺不要一分钱,俺有工作,俺有工资,俺就要五百斤玉米面,还得答应让俺和俺娃子住两间偏房直到俺死。俺死之后,俺申请让俺娃子顶替俺的工作,以后住单位的宿舍或者分的房子,不住在这里。”
有这个要求?齐淑芳皱眉。
她就是不想和人混住在一个院子里才想买房,可是老周的条件偏偏是住两间房。
老周没有改变主意的意思,看着齐淑芳,“丫头,五百斤玉米面用不着一次付清,你先付给俺二百斤,以后每年给俺一百斤,三年后结清就行。俺看你是个实诚人,俺也跟你说实在话,俺不图钱,俺就想带俺家娃子好好过日子。”
齐淑芳很纠结。
她一方面怕错过这套房子就找不到合适的了,一方面又不想与外人同住,而且她敬佩老周浴血奋战的历史,却不了解他养子的品行。
至于老周要的粮食,她很理解,也不担心自己拿不出来。
这段时间她已经把玉米棒子上的玉米粒都搓下来装麻袋了,掂量过后,估计有八、九百斤,一斤玉米能出九两多甚至九两七八的玉米面,损耗较低,完全够付买房的费用。
“周老伯,我想考虑考虑。我爱人快回来了,我想和他商量商量,您看怎么样?您要是不急着卖,您就给我半个月的时间,您要是急着卖,就当我这话没说。”齐淑芳想趁着这半个月看看有没有别的房子,如果实在没有合适的,就买这套。
“行,俺不急,来看房子的人就你没甩袖子离开,俺给你一个月的时间考虑,一个月后你不买,俺再找别的买家。”老周非常善解人意地答应了。
齐淑芳感激万分,也有点羞愧。
无论有多么羞愧,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齐淑芳还是昧着良心和老周做了约定。
陈大婶手里暂时没有别的房源,不过她答应齐淑芳再替她寻找,如果找到卖房子的一定联系她,也让她经常来房管所,以免自己找不到她。
奔波一天,几乎一无所获。
眼看着五点多钟了,齐淑芳无精打采地推着自行车回家,穿街过巷,忽然看到有两个人鬼鬼祟祟地在无人巷内交头接耳,巷口还有个十来岁的少年望风。她不想多管闲事,正准备离开,目光瞥到巷内二人手里银光闪闪,放开精神力仔细一看,原来是私下交易,一个中年人用一小袋银元向一个小青年换了一小袋粮食。
目测,银元有三四十个,粮食约莫三四十斤。
交出粮食拿着银元的小青年很快就离开了巷子,剩下中年人满脸喜色地对少年道:“阿翔,咱们又有粮食吃了。”
“这么点,够你吃么?”少年不像他那么高兴,“咱家有四口人,四口人一个月至少得一百斤粮食,这才四十斤,只够半个月。咱家剩下的袁大头都被你拿出来换粮食了,那人要价那么高,以后拿什么换?被人发现了肯定倒霉!”
中年人叹气,“钱物是死的,粮食能活命,我知道袁大头到银行能换一块钱一个,可是就算咱们敢去么?能去么?不如直接换粮食,贵就贵点,黑市粮食哪有不贵的。先把眼前半个月熬过去,让我再想办法。要是实在没办法了,我就把咱家藏下来的几件东西拿到黑市换粮食,黑市有很多识货的人,肯定愿意换。”
两人一边说,一边往巷外探头探脑,骤然看到不远处的齐淑芳,两人的脸都白了,尤其是少年,可以说是面无人色,慌慌张张地拉着中年人就跑。
齐淑芳没有追赶他们的意思,耸耸肩,骑车走了。
接下来每逢休息天,她就进城来找房子,可惜没有找到合适的,难道真得买下老周的房子?用粮食买,再让老周和养子两人继续住?
找房子的时候,她没忘去火车站等贺建国,决定等贺建国回来一起商量买与不买。
她不知道贺建国的归期,但她知道贺建国的工作地点,按照有那个地点到古彭市的车次来等就行了,作为铁路职工,特别容易查到车次以及到站时间。
走出火车站,贺建国一眼就看到齐淑芳了,她满脸笑容地朝自己走来。
眉如柳、肤胜雪,乌黑流光的大辫子垂在身后,朴素的衣着掩不住满身风华气度。
还是自己的老婆最好看!没有人能比得上!贺建国愣愣地随着人流往前走,直到齐淑芳走到自己的跟前,才猛地回过神,“淑芳,你怎么知道我今天到?”
“我每隔三天就等你三天,一直在等你回来呀!”终于等到了,齐淑芳高兴不已。
住去市房管所询问。
房管所管得就是房子这一块,机关单位、工厂想在城里建房子都得找房管所批准,有些居民住房问题也是找房管所,她上班后听人说的。
果然,到了房管所门口,真是热闹得不像话。
“别,别,别闹啊!要是有房子分,我肯定先紧着你们,快把菜刀放下来。”这是拿着菜刀威胁房管所分房的。
“喂喂喂,我这没后门啊,不收礼,不收礼,快拿回去,一麻袋土豆值好几块钱呢,收不起,收不起。”这是走后门送礼想让房管所分房先考虑自己家的。
“再怎么问我,没房子就是没房子!”这是倚仗权势想对房管所施压的。
……
要不是他们吵吵嚷嚷都是为了房子,齐淑芳真以为自己走错地方了,这热闹程度和旧货商店、副食品店不相上下啊!
这种情况,自己能找到房子吗?
齐淑芳有点怀疑,等人群退散了,硬着头皮上前说明来意。
房管所的工作人员每个人都很认真负责,听齐淑芳说自己找房子住,是不想给单位增加负担,顿时十分热情,有这种想法的都是进步分子。于是,所长派了对附近房源比较熟悉的陈大婶帮助她,“你找这里,是找对人啦,附近有没有租房卖房,我最清楚了。不过,要是申请公房,你得和你对象一起来登记,然后排队等,现在所里没有公房可分。”
很多职工都来找房管所,为了安排他们的住房,所以他们得掌握所有出租卖房等消息。
房子、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古彭市所有公房都归他们管,就是那些建国前就属于公房的房子和建国后没收的房子,然后分配给居民,那些准备出租、或者卖掉的房子则是私人所有。
齐淑芳奇怪地道:“既然有房源,刚刚那些人怎么吵嚷着分房?”
城里职工收入虽然只有几十块钱,但和物价相比,完全能养得起一家人,自然也能租得起房子,怎么没人问房管所有没有房子出租?
陈大婶笑道:“他们啊都等着单位分房呢!不知道从哪里听来一句闲话,以为有房子可分,一窝蜂地跑过来威胁利诱。其实,单位分房,应该找他们单位房管科做主,根本不是我们房管所的工作,而且,哪个单位分房不是论资排辈。公房倒是归我们管,可是刚才我就跟你说过,夫妻双职工的先申请,然后排队等,现在没有空房子。”
“单位没有房子分,也可以自己租房吧?”
“当然可以。但很多人宁愿等国家建房,靠组织分房,要单位给房,而不是自己租房或者买房,自己买房或者租房不保险。”自己买的房子国家说收就收了,房管所手底下的公房大多数都是收上来的呀,分给职工居住也得收房租。
齐淑芳有点明白了,接着她又听陈大婶说并不是所有单位都有能力建房,然后分给下面的职工居住,只有效益特别好的工厂或者机关单位才有能力。
陈大婶年纪已有五十余岁,头发花白,和蔼可亲,没有年轻人的浮躁,也很用心,拿着自己记录各种信息的本子问齐淑芳:“你想租房还是买房?租房想租什么地方的?买房想买多大的?有没有限制?”从齐淑芳的衣着打扮上能看出来她生活条件优越,陈大婶才有此问。
“我倾向于买房子。不过我想先看看,等我爱人回来了再做决定买不买。”齐淑芳想了又想,还是得等贺建国回来商量商量,自己越过他就做主买房,有点不太好。
“行!”
“国家分配给居民的房子,也能自由买卖?”齐淑芳觉得自己得确定一下。
“能!能自由交换住房,也能自由买卖。国家允许买卖的房子大多数都属于私人拥有,就是当初没有列入没收行列的那些房子。”陈大婶解释道。
哦?
齐淑芳很快就明白了,肯定是因为这些房子比较简陋,或者面积比较小,又或者属于贫苦百姓,所以国家没有没收,上海市的棚户区就是这样。
她跟着陈大婶出了房管所,问往哪里看房子。
陈大婶问明她的工作单位,笑道:“铁路局和火车站附近没有什么好房子,那边铁路职工多,又有家属一起,就算原来的房主也都和人换房子住了。我不建议你在那附近租房或者购房,主要是因为火车鸣笛声太响了,影响睡眠。”
“您的意思呢?”齐淑芳觉得太有道理了,虚心请教。
长相漂亮的人总是比一般人吃香,陈大婶给她介绍了三处打算卖掉的房子,一处是市政府附近,那边都是国家干部、职工,安全有保障,一处在郊区,位于凤凰山脚下,和纪念塔相邻,一处百货大楼附近,比较繁华。
这三处房子虽然不是有钱人的豪华大房子,但都是独门独院,很普通的独门独院,有正房、有偏房和厨房、厕所,也有水电,完全符合齐淑芳的要求。
齐淑芳决定先看看房子的状况怎么样,可惜到了第一处,房主已经和买家说好了。
住在附近的职工手里都有钱,正为住房发愁,忽然有人卖房,而且是独门独院,不用和别人挤住在一起,谁愿意错过?许多人都去询问,最终被一位市委办公室的干部收入囊中,作价二百块和一百斤粮,正准备去房管所过户。
陈大婶对齐淑芳摊了摊手,“咱们看看别的吧。”
齐淑芳只能遗憾放弃这处房子。
百货大楼附近的房子也没她的份儿,到时也被人定下了,由此可见市区住房的紧张程度。
最后只剩下凤凰山脚下那处,这处房子比前两处都宽敞许多,如果说前两处住房属于贫苦百姓,那么这一处的主人就是中等人家,三间砖混瓦房,左右各有两间偏房,厨房、厕所都很干净,看起来没超过三十年历史,水电通畅,环境优美。
“俺当年花了一麻袋粮食买下这个房子,现在俺想卖了,不要钱,只要粮食。”房主是个退伍老兵,人称老周,因为要求粮食,房子到现在没卖出去。
他缺粮,市里那个居民不缺粮?
齐淑芳问他要多少粮食才肯卖房子,现在她了解到市里的行情,改变主意,决定不等贺建国回来再买了,担心在他回来之前,连这套房子都没有了。
老周觉得这件事有门,摸了摸花白的板寸,狡黠地道:“俺不要白米细面,细粮俺吃不起,没多长时间就吃完了。俺要粗粮,玉米面、红薯干、地豆子啥都行。要是玉米面,俺要五百斤,红薯干、地豆子就比着这个数目算。”
“五百斤?你直接去抢好了!”陈大婶脱口而出,正式职工一个月才有几斤粮食?五百斤差不多是一两年的粮食标准了。
“俺是兵,俺不抢,俺不要群众一针一线!”老周义正言辞地拒绝陈大婶的建议。
齐淑芳一笑:“周老伯,你怎么想着卖房了?”
“俺没老婆,也没家人,就俺一个老头子和捡来的一个小娃子住这套房子,邻居说俺暴殄天物。可是俺的房子不是公房,俺可不想上交!俺知道他们想要俺的房子,在俺跟前说了好多次,可是俺不想给他们,俺也不想租给人。俺今年七十多了,不知道能活到哪一天,俺知道俺死了,俺家的娃子肯定守不住这套房子,所以俺就想卖了。俺不要一分钱,俺有工作,俺有工资,俺就要五百斤玉米面,还得答应让俺和俺娃子住两间偏房直到俺死。俺死之后,俺申请让俺娃子顶替俺的工作,以后住单位的宿舍或者分的房子,不住在这里。”
有这个要求?齐淑芳皱眉。
她就是不想和人混住在一个院子里才想买房,可是老周的条件偏偏是住两间房。
老周没有改变主意的意思,看着齐淑芳,“丫头,五百斤玉米面用不着一次付清,你先付给俺二百斤,以后每年给俺一百斤,三年后结清就行。俺看你是个实诚人,俺也跟你说实在话,俺不图钱,俺就想带俺家娃子好好过日子。”
齐淑芳很纠结。
她一方面怕错过这套房子就找不到合适的了,一方面又不想与外人同住,而且她敬佩老周浴血奋战的历史,却不了解他养子的品行。
至于老周要的粮食,她很理解,也不担心自己拿不出来。
这段时间她已经把玉米棒子上的玉米粒都搓下来装麻袋了,掂量过后,估计有八、九百斤,一斤玉米能出九两多甚至九两七八的玉米面,损耗较低,完全够付买房的费用。
“周老伯,我想考虑考虑。我爱人快回来了,我想和他商量商量,您看怎么样?您要是不急着卖,您就给我半个月的时间,您要是急着卖,就当我这话没说。”齐淑芳想趁着这半个月看看有没有别的房子,如果实在没有合适的,就买这套。
“行,俺不急,来看房子的人就你没甩袖子离开,俺给你一个月的时间考虑,一个月后你不买,俺再找别的买家。”老周非常善解人意地答应了。
齐淑芳感激万分,也有点羞愧。
无论有多么羞愧,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齐淑芳还是昧着良心和老周做了约定。
陈大婶手里暂时没有别的房源,不过她答应齐淑芳再替她寻找,如果找到卖房子的一定联系她,也让她经常来房管所,以免自己找不到她。
奔波一天,几乎一无所获。
眼看着五点多钟了,齐淑芳无精打采地推着自行车回家,穿街过巷,忽然看到有两个人鬼鬼祟祟地在无人巷内交头接耳,巷口还有个十来岁的少年望风。她不想多管闲事,正准备离开,目光瞥到巷内二人手里银光闪闪,放开精神力仔细一看,原来是私下交易,一个中年人用一小袋银元向一个小青年换了一小袋粮食。
目测,银元有三四十个,粮食约莫三四十斤。
交出粮食拿着银元的小青年很快就离开了巷子,剩下中年人满脸喜色地对少年道:“阿翔,咱们又有粮食吃了。”
“这么点,够你吃么?”少年不像他那么高兴,“咱家有四口人,四口人一个月至少得一百斤粮食,这才四十斤,只够半个月。咱家剩下的袁大头都被你拿出来换粮食了,那人要价那么高,以后拿什么换?被人发现了肯定倒霉!”
中年人叹气,“钱物是死的,粮食能活命,我知道袁大头到银行能换一块钱一个,可是就算咱们敢去么?能去么?不如直接换粮食,贵就贵点,黑市粮食哪有不贵的。先把眼前半个月熬过去,让我再想办法。要是实在没办法了,我就把咱家藏下来的几件东西拿到黑市换粮食,黑市有很多识货的人,肯定愿意换。”
两人一边说,一边往巷外探头探脑,骤然看到不远处的齐淑芳,两人的脸都白了,尤其是少年,可以说是面无人色,慌慌张张地拉着中年人就跑。
齐淑芳没有追赶他们的意思,耸耸肩,骑车走了。
接下来每逢休息天,她就进城来找房子,可惜没有找到合适的,难道真得买下老周的房子?用粮食买,再让老周和养子两人继续住?
找房子的时候,她没忘去火车站等贺建国,决定等贺建国回来一起商量买与不买。
她不知道贺建国的归期,但她知道贺建国的工作地点,按照有那个地点到古彭市的车次来等就行了,作为铁路职工,特别容易查到车次以及到站时间。
走出火车站,贺建国一眼就看到齐淑芳了,她满脸笑容地朝自己走来。
眉如柳、肤胜雪,乌黑流光的大辫子垂在身后,朴素的衣着掩不住满身风华气度。
还是自己的老婆最好看!没有人能比得上!贺建国愣愣地随着人流往前走,直到齐淑芳走到自己的跟前,才猛地回过神,“淑芳,你怎么知道我今天到?”
“我每隔三天就等你三天,一直在等你回来呀!”终于等到了,齐淑芳高兴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