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ixiawenxue.org,明末传奇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内帘官虽然风光,但也是很辛苦的,试卷太多,短短十天的时间要全部评判出来,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有时候看的头昏眼花,饭都吃不下去,但也要坚持。
相比较来说,最为辛苦的还是誊录官和对读官,他们早就开始做事情了,第一场考试结束之后,誊录官就要开始誊抄试卷了,所有的文章他们都要誊抄一边,将考生的试卷密封归卷,考官看到的文章,全部都是经过他们誊抄的,这样就能够有效预防在文章上面做出什么明确的记号,对读官的职责是校对,看看是不是有誊抄错误的地方,若是发现了错误,必须要及时的修改。
乡试历经这么多年,已经算是制度完备了,不过真的想要作假,还是没有问题的,若是能够贿赂到主考官,那就可以约定在文章的多少字数做下特定的记号等等,让考官知道这篇文章是谁写出来的。
阅卷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同考官,十名同考官首先开始阅卷,从中挑选出来好文章,放到一边,其余不好的文章,放到另外一边,第二个层次是副主考,对同考官挑选出来的文章进行再次的审阅,剔除一部分之后,余下3,的交给主考官,第三个层次就是主考官,看过层层挑选出来的文章,决定录取的举人以及名次。
贡院的考试刚刚结束,阅卷就开始了。
七千多试卷,意味着每天需要看七百张左右的试卷,业也就是文章,分配到是个同考官的手中,每人有七十张试卷,足足七十篇文章,还要从中间挑选出来优秀的试卷,怕就是神仙也完不成这么艰难的任务。
所以第一场考试八股文的文章,就成为了重点。
第一场考试的试卷,每个同考官每天需要审阅二十张左右,虽然也是很辛苦的,但毕竟能够完成任务的,从中挑选出来优秀的文章还是可以,而且八股文的格式统一,只要认真看其中的内容就好了,不过这也表示考官没有太多精力看其他试卷,这就预示着第二场和第三场的试卷,基本就是陪衬了,没有谁会去认真看,时间和精力上面都来不及。
一向不大关心政事的董其昌,突然来了精神,特别关注这一次的乡试,考官每天看的文章在四十篇左右,从中大概能够挑选出来十篇不错的文章,合起来也到了百篇文章左右,董其昌竟然绝大部分都看过了。
这让所有考官都感觉到吃惊,也隐隐感觉到不寻常。
南直隶两千多考生,能够被录取为举人的只有一百五十人,接近二十人之中才有一人中举,竞争是非常激烈的,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南直隶的读书人太多,也是进士人数最多的地方,这里的举人,很大一部分都能够通过会试,直接参加殿试。
南北两边读书人的差距,主要就体现在了南直隶和浙江,这两个地方的读书人太厉害。
董其昌的敬业,让其他的考官也不敢疏忽了,阅卷的速度加快,但挑选出来的文章,含金量高了很多。
到阅卷的第五天,董其昌看到的文章,的确是好文章了。
副主考魏呈润一样的认真,挑选出来的文章,他要过滤一遍,接着给主考官董其昌,对于录取哪些举人,他也是有建议权,有些时候甚至是有决定权的。
一切都要靠文章来说话。
从阅卷的第六天开始,就是录取举人的时间了。
到了这个时候,董其昌、魏呈润和十名同考官,进入到冲刺的阶段,每一篇被挑选出来的试卷,或者说是文章,他们都要在上面署名,以备今后查阅。
董其昌的桌上摆着十份试卷,这是千挑万选出来的文章,毫无疑问,南直隶乡试的解元,将在这十篇文章之中产生。
略显疲惫的董其昌,看了看下首正在仔细看文章的魏呈润,慢慢开口了。
“魏大人,本官之意见,这十篇文章,悉数都可以被录取,乡试之解元,也在这十人制里面产生,不知道你对此有无异议。”
“下官没有异议。”
“很好,这篇文章你仔细看看,本官已经看了三遍,此篇文章,从尧舜禹汤,一直说到我朝的朱熹,大胆做出了评价,特别是这段话,本官特别赞赏,西汉文章,如子云、相如之雄伟,此天地遒劲之气,得于阳与刚之美者也,此天地之义气也。刘向、匡衡之渊懿,此... -->>
内帘官虽然风光,但也是很辛苦的,试卷太多,短短十天的时间要全部评判出来,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有时候看的头昏眼花,饭都吃不下去,但也要坚持。
相比较来说,最为辛苦的还是誊录官和对读官,他们早就开始做事情了,第一场考试结束之后,誊录官就要开始誊抄试卷了,所有的文章他们都要誊抄一边,将考生的试卷密封归卷,考官看到的文章,全部都是经过他们誊抄的,这样就能够有效预防在文章上面做出什么明确的记号,对读官的职责是校对,看看是不是有誊抄错误的地方,若是发现了错误,必须要及时的修改。
乡试历经这么多年,已经算是制度完备了,不过真的想要作假,还是没有问题的,若是能够贿赂到主考官,那就可以约定在文章的多少字数做下特定的记号等等,让考官知道这篇文章是谁写出来的。
阅卷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同考官,十名同考官首先开始阅卷,从中挑选出来好文章,放到一边,其余不好的文章,放到另外一边,第二个层次是副主考,对同考官挑选出来的文章进行再次的审阅,剔除一部分之后,余下3,的交给主考官,第三个层次就是主考官,看过层层挑选出来的文章,决定录取的举人以及名次。
贡院的考试刚刚结束,阅卷就开始了。
七千多试卷,意味着每天需要看七百张左右的试卷,业也就是文章,分配到是个同考官的手中,每人有七十张试卷,足足七十篇文章,还要从中间挑选出来优秀的试卷,怕就是神仙也完不成这么艰难的任务。
所以第一场考试八股文的文章,就成为了重点。
第一场考试的试卷,每个同考官每天需要审阅二十张左右,虽然也是很辛苦的,但毕竟能够完成任务的,从中挑选出来优秀的文章还是可以,而且八股文的格式统一,只要认真看其中的内容就好了,不过这也表示考官没有太多精力看其他试卷,这就预示着第二场和第三场的试卷,基本就是陪衬了,没有谁会去认真看,时间和精力上面都来不及。
一向不大关心政事的董其昌,突然来了精神,特别关注这一次的乡试,考官每天看的文章在四十篇左右,从中大概能够挑选出来十篇不错的文章,合起来也到了百篇文章左右,董其昌竟然绝大部分都看过了。
这让所有考官都感觉到吃惊,也隐隐感觉到不寻常。
南直隶两千多考生,能够被录取为举人的只有一百五十人,接近二十人之中才有一人中举,竞争是非常激烈的,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南直隶的读书人太多,也是进士人数最多的地方,这里的举人,很大一部分都能够通过会试,直接参加殿试。
南北两边读书人的差距,主要就体现在了南直隶和浙江,这两个地方的读书人太厉害。
董其昌的敬业,让其他的考官也不敢疏忽了,阅卷的速度加快,但挑选出来的文章,含金量高了很多。
到阅卷的第五天,董其昌看到的文章,的确是好文章了。
副主考魏呈润一样的认真,挑选出来的文章,他要过滤一遍,接着给主考官董其昌,对于录取哪些举人,他也是有建议权,有些时候甚至是有决定权的。
一切都要靠文章来说话。
从阅卷的第六天开始,就是录取举人的时间了。
到了这个时候,董其昌、魏呈润和十名同考官,进入到冲刺的阶段,每一篇被挑选出来的试卷,或者说是文章,他们都要在上面署名,以备今后查阅。
董其昌的桌上摆着十份试卷,这是千挑万选出来的文章,毫无疑问,南直隶乡试的解元,将在这十篇文章之中产生。
略显疲惫的董其昌,看了看下首正在仔细看文章的魏呈润,慢慢开口了。
“魏大人,本官之意见,这十篇文章,悉数都可以被录取,乡试之解元,也在这十人制里面产生,不知道你对此有无异议。”
“下官没有异议。”
“很好,这篇文章你仔细看看,本官已经看了三遍,此篇文章,从尧舜禹汤,一直说到我朝的朱熹,大胆做出了评价,特别是这段话,本官特别赞赏,西汉文章,如子云、相如之雄伟,此天地遒劲之气,得于阳与刚之美者也,此天地之义气也。刘向、匡衡之渊懿,此...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