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ixiawenxue.org,不败军神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听到伏龙芝提起政治委员,米哈伊尔顿时觉得有些尴尬,等伏龙芝又说了几句话走开后,他才向吴畏解释了起来。
北俄军队起源于波将金号事件后的水兵队,而当时事件发生的原因就是士兵自发反抗军官的剥削和压迫。
关于“自发”这个说法,吴畏是当面得到了乌里扬诺夫的肯定的。事实上俄共虽然的确在军队中发展自己的组织,但是当时还没有强大到可以影响士兵发动兵变的程度。
更何况当时乌里扬诺夫也在船上,船上不比路地,如果兵变失败,他可没有马车可以藏。
所以叶卡捷琳娜支持兵变并且清洗旧式军官后,按照吴畏的建议,在基层当中设立士兵委员会,充当士兵与军官之间沟通的桥梁,以避免重复旧式军队中的那种官兵矛盾。
本来按照吴畏的想法,这个士兵委员会应该是模仿美军士官长制度的。但是后来叶卡捷琳娜大批接受金水河战役后的俄国战俘后,这个制度就被执行得走了样。更糟糕的是,当时吴畏直接回北京了,没人对新组建的北俄军队进行指导。
没了吴屠夫,乌里扬诺夫也不能吃带毛猪,所以很自然的开始按照自己的想法来继续执行这个制度。叶卡捷琳娜和斯托雷平当时千头万绪,也顾不上去关心部队的建军思路。事实上当时的他们也意识不到这么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乌里扬诺夫等人的工作开展得非常成功,有了希望和理想的士兵们爆发了极强的战斗力,一路从西伯利亚打过乌拉尔山,并且在吴畏的指挥下在逆境中攻占叶卡捷琳堡,横扫斯韦尔德洛夫斯克地区,将俄国遇东边的工业重镇收入囊中,给北俄政府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时吴畏虽然是陆军总司令,但是他的警卫工作是由自己的警卫营负责的,平时打交道的也都是各级军官,当然不可能注意到基层军队的制设情况。
后来随着北俄军队的扩张,士兵委员会制度也固定了下来,最强大的时候,几乎每个连队都有士兵委员会在活动。
但是很快这种现象就引起了其他政治力量的注意,事实上想不注意也不行,当时的士兵委员会并没有成熟的规章制度,全靠基层士兵们的推举产生。很容易混入各种目地的人员。然后不可避免的与军官们产生冲突,甚至影响到作战命令的传达。
北俄军队当中,俄共的力量是相当强大的,像布隆施泰因、米哈伊尔、约瑟夫等高级将领都是俄共出身,因为布隆施泰因曾经是叶卡捷琳娜第一任警卫部队长官的原因,叶卡捷琳娜对俄共的军官也一直非常信任,布隆施泰因之后的第二任长官是约瑟夫,现在的长官叶戈罗夫等人都是布党成员,事实上这几任警卫长官对于保护叶卡捷琳娜也的确尽心尽力。叶卡捷琳娜被困乌拉尔山的时候,约瑟夫就曾经多次亲身参战,为了皇后的安全死战不退。
所以部队基层发生的异动还没有从正规渠道传递到总司令部的时候,布隆施泰因等领军在外的高级将领们就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并且尝试着自己解决。
其中米哈伊尔所在的近卫军团因为离权力中心最近,反应也最快,在乌里扬诺夫等人的支持下,约瑟夫迅速成立了调查委员会,一面肃清士兵委员会中的害群之马,坚决打击来自基层的不合理要求,一面对士兵委员们展开培训,让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
因为这种事情谁都没有干过,所以约瑟夫抽调了大量的俄共干部来进行这项工作,这些干部大多出身贫苦,又有在基层发动群众的经验,知道怎么和统治阶级打交道,所以工作成绩显著。很快这种方式就在全军推行了下去。
但是很快这种作法的另一个弊端就显露出来,因为培训工作大多数由布党主持,不可避免的在培训过程当中加入了大量俄共的宣传材料,直接后果就是三大军团中有相当一部分士兵委员加入了俄共,尤其是乌里扬诺夫的多数派,使得布党的信徒迅速增加。
这种情况被谢苗等非俄共将领注意到后,很快反映到了最高层面,然后迅速加剧了斯托雷平和乌里扬诺夫之间的矛盾。
斯托雷平要发展国力,就必须大力促进工业化进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工人数量的增长就是最重要的附加成果,在这个时代,工业自动化的概念还没人知道,基本上所有的工业产品都要靠人堆,要发展工业,首先就得有工人。
俄工的基础就是工人阶级,斯托雷平的工作成效越显著,俄工可供开拓的土壤就越丰富。
这样说起... -->>
听到伏龙芝提起政治委员,米哈伊尔顿时觉得有些尴尬,等伏龙芝又说了几句话走开后,他才向吴畏解释了起来。
北俄军队起源于波将金号事件后的水兵队,而当时事件发生的原因就是士兵自发反抗军官的剥削和压迫。
关于“自发”这个说法,吴畏是当面得到了乌里扬诺夫的肯定的。事实上俄共虽然的确在军队中发展自己的组织,但是当时还没有强大到可以影响士兵发动兵变的程度。
更何况当时乌里扬诺夫也在船上,船上不比路地,如果兵变失败,他可没有马车可以藏。
所以叶卡捷琳娜支持兵变并且清洗旧式军官后,按照吴畏的建议,在基层当中设立士兵委员会,充当士兵与军官之间沟通的桥梁,以避免重复旧式军队中的那种官兵矛盾。
本来按照吴畏的想法,这个士兵委员会应该是模仿美军士官长制度的。但是后来叶卡捷琳娜大批接受金水河战役后的俄国战俘后,这个制度就被执行得走了样。更糟糕的是,当时吴畏直接回北京了,没人对新组建的北俄军队进行指导。
没了吴屠夫,乌里扬诺夫也不能吃带毛猪,所以很自然的开始按照自己的想法来继续执行这个制度。叶卡捷琳娜和斯托雷平当时千头万绪,也顾不上去关心部队的建军思路。事实上当时的他们也意识不到这么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乌里扬诺夫等人的工作开展得非常成功,有了希望和理想的士兵们爆发了极强的战斗力,一路从西伯利亚打过乌拉尔山,并且在吴畏的指挥下在逆境中攻占叶卡捷琳堡,横扫斯韦尔德洛夫斯克地区,将俄国遇东边的工业重镇收入囊中,给北俄政府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时吴畏虽然是陆军总司令,但是他的警卫工作是由自己的警卫营负责的,平时打交道的也都是各级军官,当然不可能注意到基层军队的制设情况。
后来随着北俄军队的扩张,士兵委员会制度也固定了下来,最强大的时候,几乎每个连队都有士兵委员会在活动。
但是很快这种现象就引起了其他政治力量的注意,事实上想不注意也不行,当时的士兵委员会并没有成熟的规章制度,全靠基层士兵们的推举产生。很容易混入各种目地的人员。然后不可避免的与军官们产生冲突,甚至影响到作战命令的传达。
北俄军队当中,俄共的力量是相当强大的,像布隆施泰因、米哈伊尔、约瑟夫等高级将领都是俄共出身,因为布隆施泰因曾经是叶卡捷琳娜第一任警卫部队长官的原因,叶卡捷琳娜对俄共的军官也一直非常信任,布隆施泰因之后的第二任长官是约瑟夫,现在的长官叶戈罗夫等人都是布党成员,事实上这几任警卫长官对于保护叶卡捷琳娜也的确尽心尽力。叶卡捷琳娜被困乌拉尔山的时候,约瑟夫就曾经多次亲身参战,为了皇后的安全死战不退。
所以部队基层发生的异动还没有从正规渠道传递到总司令部的时候,布隆施泰因等领军在外的高级将领们就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并且尝试着自己解决。
其中米哈伊尔所在的近卫军团因为离权力中心最近,反应也最快,在乌里扬诺夫等人的支持下,约瑟夫迅速成立了调查委员会,一面肃清士兵委员会中的害群之马,坚决打击来自基层的不合理要求,一面对士兵委员们展开培训,让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
因为这种事情谁都没有干过,所以约瑟夫抽调了大量的俄共干部来进行这项工作,这些干部大多出身贫苦,又有在基层发动群众的经验,知道怎么和统治阶级打交道,所以工作成绩显著。很快这种方式就在全军推行了下去。
但是很快这种作法的另一个弊端就显露出来,因为培训工作大多数由布党主持,不可避免的在培训过程当中加入了大量俄共的宣传材料,直接后果就是三大军团中有相当一部分士兵委员加入了俄共,尤其是乌里扬诺夫的多数派,使得布党的信徒迅速增加。
这种情况被谢苗等非俄共将领注意到后,很快反映到了最高层面,然后迅速加剧了斯托雷平和乌里扬诺夫之间的矛盾。
斯托雷平要发展国力,就必须大力促进工业化进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工人数量的增长就是最重要的附加成果,在这个时代,工业自动化的概念还没人知道,基本上所有的工业产品都要靠人堆,要发展工业,首先就得有工人。
俄工的基础就是工人阶级,斯托雷平的工作成效越显著,俄工可供开拓的土壤就越丰富。
这样说起...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