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ixiawenxue.org,杜家小娘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西。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给亲近的亲戚准备东西呢?
前些天去看二哥,前天给两个亲姑姑送中秋礼都没见婆媳两个这么积极。谁能想到这些东西都是送给一个糟老头的。
呃,准确的说是和尚。
是滴!和尚!
传说中那个发现山中水道的喜乐大师!
自从山中水道开始建设以来,喜乐大师便长住山水寺。这次中秋佳节喜乐大师决定为国祈福,开坛讲佛一个月。
杜奶奶和杜娘这么积极就是为了听一个老和尚讲课。
据说喜乐大师比县城瞎眼的神算子还神,掐指一算就能知道你心里想的啥,偶尔还能乐善好施的满足一下你的小愿望。通古今,晓未来,简直神的不能神!只要入了大师的眼,走向人生巅峰不在话下。
当然前提你是大师看的顺眼的人,大师愿意帮你实现愿望。
对此,杜小喜咂咂嘴,这到底是和尚还是道士啊?
据说喜乐大师不喜金银财宝,不收香油钱,但是如果是自家辛勤所得的成果,喜乐大师多数不会拒绝。
杜老爹很犯难,他一杀猪的,辛勤所得自然是猪肉,可和尚不吃肉啊!更何况杜老爹心里有点小忐忑,别那大师把自家老娘忽悠了,普度众生的范围扩展到猪身上,让他放下杀猪刀,失业了。
法会从八月初一开始,八月十五这天肯定是人最多的,十六家里要招待两个姑姑,前些日子铺子里又太繁忙,最终杜奶奶决定十八这日去山水寺。
十八这日天还没亮,一家人早早收拾好,全家总动员奔向山水寺。
杜小喜窝在杜娘的怀里接着睡,几个小哥哥小侄子也窝在被窝里睡的香甜,杜大哥几个则用推车推着自家的礼物。一大家子和同村几户同去的人家会合后,浩浩荡荡的奔向山水寺。
山水寺是山水县名头最大的寺庙,自从喜乐大师跑到山水寺清修之后,山水寺的门槛都不知道换了多少回。好在木工们天天盼着给寺里换门槛,这也是一种功德。
山水寺位于山水县城北的一座高山上,杜家村在城西,一行人摇摇晃晃两个多时辰才赶到山水寺所在的山下。
此时来进香的队伍已经从山上排到山下,蜿蜒数十里。
这些人大多是个杜家一样,一大早赶过来的,山上那些排在前面的则是昨天没轮到,又不肯离开便夜里直接住在山下。
杜老爹和杜大哥几个把车上的东西搬下来,牛车和推车寄放在山下的小沙尼那里,一大家子人也跟着排在大队伍之后。
排在杜家前面是一家七口,一对老夫妻,一对年轻夫妻,外加一个年纪稍长的妇人护着两个小孩子。扭头见杜家一大家子过来,其中的老太太热情的和杜奶奶打招呼。
“老姐姐,打哪儿来啊!”
杜奶奶见对方面善,瞥见他们带来的东西也多是家中种植的谷物,笑着回道:“县城西边的杜家村。”
老太太顿时热络起来:“哎呦,我家外甥女儿就嫁进杜家村,外甥女婿叫杜康。”
杜奶奶闻言也跟着兴奋起来:“是康哥儿家的秀娥啊!康哥儿喊我一声二、奶奶。”
“自家人!自家人!”
两老太太没两句话就聊在了一起。
西。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给亲近的亲戚准备东西呢?
前些天去看二哥,前天给两个亲姑姑送中秋礼都没见婆媳两个这么积极。谁能想到这些东西都是送给一个糟老头的。
呃,准确的说是和尚。
是滴!和尚!
传说中那个发现山中水道的喜乐大师!
自从山中水道开始建设以来,喜乐大师便长住山水寺。这次中秋佳节喜乐大师决定为国祈福,开坛讲佛一个月。
杜奶奶和杜娘这么积极就是为了听一个老和尚讲课。
据说喜乐大师比县城瞎眼的神算子还神,掐指一算就能知道你心里想的啥,偶尔还能乐善好施的满足一下你的小愿望。通古今,晓未来,简直神的不能神!只要入了大师的眼,走向人生巅峰不在话下。
当然前提你是大师看的顺眼的人,大师愿意帮你实现愿望。
对此,杜小喜咂咂嘴,这到底是和尚还是道士啊?
据说喜乐大师不喜金银财宝,不收香油钱,但是如果是自家辛勤所得的成果,喜乐大师多数不会拒绝。
杜老爹很犯难,他一杀猪的,辛勤所得自然是猪肉,可和尚不吃肉啊!更何况杜老爹心里有点小忐忑,别那大师把自家老娘忽悠了,普度众生的范围扩展到猪身上,让他放下杀猪刀,失业了。
法会从八月初一开始,八月十五这天肯定是人最多的,十六家里要招待两个姑姑,前些日子铺子里又太繁忙,最终杜奶奶决定十八这日去山水寺。
十八这日天还没亮,一家人早早收拾好,全家总动员奔向山水寺。
杜小喜窝在杜娘的怀里接着睡,几个小哥哥小侄子也窝在被窝里睡的香甜,杜大哥几个则用推车推着自家的礼物。一大家子和同村几户同去的人家会合后,浩浩荡荡的奔向山水寺。
山水寺是山水县名头最大的寺庙,自从喜乐大师跑到山水寺清修之后,山水寺的门槛都不知道换了多少回。好在木工们天天盼着给寺里换门槛,这也是一种功德。
山水寺位于山水县城北的一座高山上,杜家村在城西,一行人摇摇晃晃两个多时辰才赶到山水寺所在的山下。
此时来进香的队伍已经从山上排到山下,蜿蜒数十里。
这些人大多是个杜家一样,一大早赶过来的,山上那些排在前面的则是昨天没轮到,又不肯离开便夜里直接住在山下。
杜老爹和杜大哥几个把车上的东西搬下来,牛车和推车寄放在山下的小沙尼那里,一大家子人也跟着排在大队伍之后。
排在杜家前面是一家七口,一对老夫妻,一对年轻夫妻,外加一个年纪稍长的妇人护着两个小孩子。扭头见杜家一大家子过来,其中的老太太热情的和杜奶奶打招呼。
“老姐姐,打哪儿来啊!”
杜奶奶见对方面善,瞥见他们带来的东西也多是家中种植的谷物,笑着回道:“县城西边的杜家村。”
老太太顿时热络起来:“哎呦,我家外甥女儿就嫁进杜家村,外甥女婿叫杜康。”
杜奶奶闻言也跟着兴奋起来:“是康哥儿家的秀娥啊!康哥儿喊我一声二、奶奶。”
“自家人!自家人!”
两老太太没两句话就聊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