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ixiawenxue.org,星际文化大使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测是其他智慧生命的文化入侵,方舟文娱正是它们攻略人类的桥头堡。不管听上去有多么的不靠谱,都有人说得信誓旦旦。让人不得不佩服艺术家们的离奇脑洞。但在乔淑雅看来,这些解释还真是虽不中亦不远矣。
音乐界讨论得热火朝天,建筑界却陷入了诡异的沉默,原因无非是信息量太大,大家还没反应过来呢。这倒不是说建筑方面的知识比音乐更复杂,而是说这些建筑类书籍所涵盖的知识面非常广,比如地理。历史。风水,礼制。很多建筑大师,特别是联盟裔人。都不禁头晕眼花,如同在看天书。
当然,如果不求甚解,只求把建筑技艺学到手。还是很容易的。用星际时代的工具建造木建筑,岂止是事半功倍。数年的工期甚至能缩到数天。但建筑师又不是房地产开发商,更不是包工头,怎么可能满足于照着图纸把房子盖起来就万事大吉?
建筑学与其说是科学,不如说是美学。地球时代的建筑师或许还要做做受力分析。顾及一下合理性和可行性,但星际时代就算你想建个浮空岛都没有问题。这种情况下,建筑师的自由度和想象空间几乎是无限的。他们因此也更注重那些无形的东西。比如如何将自己的风格和理念表达出来,并准确地传达给看到建筑的所有人。
所以当他们接触到一个新的风格和流派的时候。也会不由自主地去体会它的风格和理念。对于木建筑来说,最浅显的就是自然美。它不需要粘合剂,不需要钉铆,不需要任何违反力学原理的高科技手段,仅靠各种精巧的木结构,就能搭建出不同空间和用途的建筑,将艺术性和实用性完美地结合起来。这在星际时代的建筑师看来是非常不可思议和独具匠心的。
当然,中国古代建筑的奥妙远远不止于此,每个细节其实都折射出整个民族的文化和三观,比如尊卑分明、天人合一、中庸、含蓄……不仅是狭义的建筑本身,广义上包括雕刻、壁画、园林、家具等各个方面都隐藏着无数的学问。即便在地球时代,很多人穷其一生仅研究某一个微小的领域,都未必能够登堂入室。
帝国的建筑师这方面就比较占便宜,因为国家本身也是帝制,对于礼制、尊卑的理解甚至比新中国的人都要深刻。但这也不代表他们能轻易地理解很多古老的文化内涵,比如阴阳、五行、八卦,但这些思想几乎融入到了所有的建筑细节中。
所以,可想而知,建筑师们但凡有点时间也都用在了攻读这些高深著作上,哪有地球时间胡侃呢?若是有些许心得体会还好说,问题是自己都还懵懵懂懂呢,拿什么来指点别人、说服别人?
至于为什么大家都忙着研究这个,还不是因为太子殿下急着修园子?按他的理解,全息全景图都有了,招来皇家工程队走起不就成了?谁知那些建筑师一个个都摇头说干不了。
当初没有图纸的时候,仅凭乔淑雅的描述,他们花了三年时间才建成了一栋三层的明心居。因为碰到的许多问题都毫无前例可循,只能自己想办法解决。有人还特意询问乔淑雅为何连钉子都不能用,她煞有介事地回了句“金克木”——那是什么鬼?
这回太子殿下的要求更高啦,那么大个园子就给个景观图,内部和细部如何完全不造啊。恰逢方舟图文的专业著作上架,他们就纷纷告罪说要先进修一番再说。乔明宇心说等你们进修完了,老姐早回来了,说不定都要出嫁了,这园子是要建到夫家去吗?于是大手一挥,还是全世界招标吧!时间就定在半年后,想扬名立万、出人头地的,还等什么?
这个世界上,逼格最高的品牌到底还是帝国皇室,但人家衣食住行都是御制,不假他人,这就叫“为自己代言”。甚至连建筑师、乐师、画师都是自己培养的,而且终身不能为其他人服务。所以太子殿下肯穿其他品牌的衣服,才让外界如此轰动,浮想联翩。而这次他竟然肯把圆明园委托给外人来修建,就更加不可思议了。这莫非是皇室刻意展示亲民的姿态?或者是帝国开始缓步改良的信号?
就在政治界人士胡思乱想的时候,建筑界却沸腾了。圆明园这么伟大的工程,如果能参与建设,绝对会青史留名,何况它还是皇家园林。本以为肯定没外人什么事,谁知太子殿下如此体察民心,特准公开招标,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建筑界盛宴,走过路过不能错过!
于是乎,不论是帝国的、联盟的、有名的、没名的建筑师们,甚至建筑系的学生们,都开始积极地筹备起来,方舟图文的建筑类书籍一时间洛阳纸贵,也让谭臻对乔淑雅的先见之明佩服得五体投地——其实只是巧合而已。
不过谭臻也有一个不解之处,这有关建筑的书,建筑师来买自然是理所当然,你们研究考古、文学、历史、政治、社会学的来凑热闹,是几个意思?
这当然不是无理取闹,而是不少人发现,这些看似只与建筑有关的书籍中,实际上隐藏了很多大家一直在猜测和争论的重大秘密。
比如梁思成先生的《中国建筑史》,封面上就明晃晃地写着“中国”二字,让人想忽略都难,这其中会不会和时尚界目前流行的“中国风”或“华夏风”相关?翻翻内容,更是让人的世界观碎成渣渣。这哪里是建筑史,分明是文明史,它描绘的看似是建筑形式的演变,实则是社会的组织形式、物质条件的演变。它就仿佛是一条沿着时间轴徐徐展开的画卷,朝代的更替,人心的变迁,都清晰地呈现在观众的面前。而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水土,不同的风貌,更将一片辽阔的大地,填充上无数生动的色彩,让每一个领略到这番风光的人都发自内心地相信,这个世界真的存在。
这或许就是我们一直在追寻的人类的起源之地——每个人都不禁得出这样的结论。(未完待续)
测是其他智慧生命的文化入侵,方舟文娱正是它们攻略人类的桥头堡。不管听上去有多么的不靠谱,都有人说得信誓旦旦。让人不得不佩服艺术家们的离奇脑洞。但在乔淑雅看来,这些解释还真是虽不中亦不远矣。
音乐界讨论得热火朝天,建筑界却陷入了诡异的沉默,原因无非是信息量太大,大家还没反应过来呢。这倒不是说建筑方面的知识比音乐更复杂,而是说这些建筑类书籍所涵盖的知识面非常广,比如地理。历史。风水,礼制。很多建筑大师,特别是联盟裔人。都不禁头晕眼花,如同在看天书。
当然,如果不求甚解,只求把建筑技艺学到手。还是很容易的。用星际时代的工具建造木建筑,岂止是事半功倍。数年的工期甚至能缩到数天。但建筑师又不是房地产开发商,更不是包工头,怎么可能满足于照着图纸把房子盖起来就万事大吉?
建筑学与其说是科学,不如说是美学。地球时代的建筑师或许还要做做受力分析。顾及一下合理性和可行性,但星际时代就算你想建个浮空岛都没有问题。这种情况下,建筑师的自由度和想象空间几乎是无限的。他们因此也更注重那些无形的东西。比如如何将自己的风格和理念表达出来,并准确地传达给看到建筑的所有人。
所以当他们接触到一个新的风格和流派的时候。也会不由自主地去体会它的风格和理念。对于木建筑来说,最浅显的就是自然美。它不需要粘合剂,不需要钉铆,不需要任何违反力学原理的高科技手段,仅靠各种精巧的木结构,就能搭建出不同空间和用途的建筑,将艺术性和实用性完美地结合起来。这在星际时代的建筑师看来是非常不可思议和独具匠心的。
当然,中国古代建筑的奥妙远远不止于此,每个细节其实都折射出整个民族的文化和三观,比如尊卑分明、天人合一、中庸、含蓄……不仅是狭义的建筑本身,广义上包括雕刻、壁画、园林、家具等各个方面都隐藏着无数的学问。即便在地球时代,很多人穷其一生仅研究某一个微小的领域,都未必能够登堂入室。
帝国的建筑师这方面就比较占便宜,因为国家本身也是帝制,对于礼制、尊卑的理解甚至比新中国的人都要深刻。但这也不代表他们能轻易地理解很多古老的文化内涵,比如阴阳、五行、八卦,但这些思想几乎融入到了所有的建筑细节中。
所以,可想而知,建筑师们但凡有点时间也都用在了攻读这些高深著作上,哪有地球时间胡侃呢?若是有些许心得体会还好说,问题是自己都还懵懵懂懂呢,拿什么来指点别人、说服别人?
至于为什么大家都忙着研究这个,还不是因为太子殿下急着修园子?按他的理解,全息全景图都有了,招来皇家工程队走起不就成了?谁知那些建筑师一个个都摇头说干不了。
当初没有图纸的时候,仅凭乔淑雅的描述,他们花了三年时间才建成了一栋三层的明心居。因为碰到的许多问题都毫无前例可循,只能自己想办法解决。有人还特意询问乔淑雅为何连钉子都不能用,她煞有介事地回了句“金克木”——那是什么鬼?
这回太子殿下的要求更高啦,那么大个园子就给个景观图,内部和细部如何完全不造啊。恰逢方舟图文的专业著作上架,他们就纷纷告罪说要先进修一番再说。乔明宇心说等你们进修完了,老姐早回来了,说不定都要出嫁了,这园子是要建到夫家去吗?于是大手一挥,还是全世界招标吧!时间就定在半年后,想扬名立万、出人头地的,还等什么?
这个世界上,逼格最高的品牌到底还是帝国皇室,但人家衣食住行都是御制,不假他人,这就叫“为自己代言”。甚至连建筑师、乐师、画师都是自己培养的,而且终身不能为其他人服务。所以太子殿下肯穿其他品牌的衣服,才让外界如此轰动,浮想联翩。而这次他竟然肯把圆明园委托给外人来修建,就更加不可思议了。这莫非是皇室刻意展示亲民的姿态?或者是帝国开始缓步改良的信号?
就在政治界人士胡思乱想的时候,建筑界却沸腾了。圆明园这么伟大的工程,如果能参与建设,绝对会青史留名,何况它还是皇家园林。本以为肯定没外人什么事,谁知太子殿下如此体察民心,特准公开招标,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建筑界盛宴,走过路过不能错过!
于是乎,不论是帝国的、联盟的、有名的、没名的建筑师们,甚至建筑系的学生们,都开始积极地筹备起来,方舟图文的建筑类书籍一时间洛阳纸贵,也让谭臻对乔淑雅的先见之明佩服得五体投地——其实只是巧合而已。
不过谭臻也有一个不解之处,这有关建筑的书,建筑师来买自然是理所当然,你们研究考古、文学、历史、政治、社会学的来凑热闹,是几个意思?
这当然不是无理取闹,而是不少人发现,这些看似只与建筑有关的书籍中,实际上隐藏了很多大家一直在猜测和争论的重大秘密。
比如梁思成先生的《中国建筑史》,封面上就明晃晃地写着“中国”二字,让人想忽略都难,这其中会不会和时尚界目前流行的“中国风”或“华夏风”相关?翻翻内容,更是让人的世界观碎成渣渣。这哪里是建筑史,分明是文明史,它描绘的看似是建筑形式的演变,实则是社会的组织形式、物质条件的演变。它就仿佛是一条沿着时间轴徐徐展开的画卷,朝代的更替,人心的变迁,都清晰地呈现在观众的面前。而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水土,不同的风貌,更将一片辽阔的大地,填充上无数生动的色彩,让每一个领略到这番风光的人都发自内心地相信,这个世界真的存在。
这或许就是我们一直在追寻的人类的起源之地——每个人都不禁得出这样的结论。(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