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ixiawenxue.org,度鬼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师姐说到这外丹炼制的时候,讲到了丹药对于我们国家科技的推动,这不仅让我想到了炼金术,我问她,这炼金与炼丹是否也有相联系的地方呢。
师姐沉默了一会,说出了其中的联系,也是让我大开了眼界。
炼丹家不但通过火法炼成能使人“长生”的神丹,还能利用神丹“点铁成金”。葛洪《抱朴子?金丹篇》说:“神丹既成,不但长生,又可作黄金。”为什么要点化黄金?魏伯阳在《周易参同契》中称:“金性不败朽,故为万宝物。”自然界中的金、银、玉石等矿物,其性质稳定,不易发生朽坏变化,故炼丹家认为人类服用金、银、玉等“不败朽”的物质,就能将其性质转移到人体,可以使血肉之躯也同样“不败朽”,进而引发出通过炼丹方法以升炼金银,即将汞(水银)与铅、铜、铁等贱金属按不同比例配方烧炼成黄色或白色的金或银。
所以外丹术又称金丹术或黄白术。外丹术点化金银在思想认识上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这充分反映在葛洪的《抱朴子?黄白篇》中:“变化者,乃夭地之自然,何嫌金银之不可以异物作乎?”他列举了驴马相交偶尔生骡及驱驻(驴)、熔铅化作黄丹及胡粉等事例,提出自然界各种物质不但可以变化,而且其变化无极的观点;但却根本忽视了事物转化的条件,将变化绝对化了。其实炼丹家通过飞砂炼汞法所点化而成的金银,虽然其色泽与金银相似,但它们并非真正的金银,而是作为药用的合金,称药金、药银。
这种药金、药银在古代还是比较贵重的。所谓“金成者,药成也。”在古代炼丹家看来,所炼神丹能否点化金银被视为修炼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点金不成,需要按照卦交变化调整火候,反复烧炼,经九转而成丹。因其有点化功效,又称之为“丹母”。
除了这些,外丹还与火药有很密切的联系。火药最早是中国人发明的,在西汉时期的道家典籍《淮南子》中就有关于火药成分之一——硫磺的记载。在《神农本草经》中,硫磺和硝石被作为可治病的上品药物列了出来。硝石也是一种矿物,出产于四川、甘肃一带。它是一种强氧化剂,在加热时能放出氧,容易发烟发火,所以也被人称为烟硝或火硝。由于硝石的化学性质活泼,能和许多物质发生作用,所以方士在炼丹中,常用硝石来改变其他药品的性质。
西汉时淳于意曾用硝石治疗王美人的疾病。炼丹家们又在他们长期的炼丹实践中将硝石、硫磺、雄黄和松脂、油脂、木炭等材料不断地混合、煅烧,这就使火药的发明成为必然。
炼丹家们还对硫磺的各种特性进行了“实验”观察和研究,他们发现,硫不仅能和铜铁起化合反应,而且能制伏神奇的水银(汞)。硫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很容易着火,跟空气中的氧起化合反应,这使人们很难制伏它。古人为了驯服它这种暴烈的性格,就尝试着对硫磺进行“伏火”处理。
所谓“伏火”原本也是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炼丹家们根据中医理论中的阴阳、五行和脏象经络之说,认为硝石和硫磺都是阳物,因为它们都能着火,会有阳火之毒,能败人五脏。为了使人服食之后不仅没有任何毒性,而且能滋润五脏,使人体内五脏之气和合混融,助益长寿,就必须设法制伏火毒,这就是“伏火”。“伏火”的具体方法也很简单,就是“以毒攻毒”,用火烧一下,火毒也就自然被消除。
方士们在炼丹的实践中,渐渐发现硫磺、硝石、木炭三种东西混在一起,弄得不好,就要引起燃烧甚至爆炸。这种情况发生得多了,自然会引起方士的注意。于是就有人专门进行这类试验,不断积累经验,改进配方。由于硫磺和硝石都是能治病的药,又因为它们和木碳合在一起会发火,因此人们就把这三样东西的混合物叫做火药,意思就是“发火的药”。由于这种混合物颜色接近黑色,所以通常又被人称为黑火药。关于黑火药配方和燃烧的最早记载,出自唐代初年著名中医、“药王”、养生家兼炼丹家孙思邈所著的《丹经内伏硫磺法》一书。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轻工业火药原始配方的记载。它描述了对硫磺的伏火方法:把沙罐或销银锅埋进土里,罐口或锅口与地面齐平,周围要用土夯实,把硝、硫各二两放进去。然后用火烧皂角子三杖,不要烧成灰,而烧成炭就行,再一个个放入罐或锅中。这时,刚刚烧过的皂角子带着余火与硝石和硫磺接触,硝和硫就会自动燃烧起来。等待焰烟冒完之后,用木炭堆到罐口上加热,就得到了一服黑火药的配方。这里,黑火药的三种主要成分都已齐备:硝、硫和炭。只因为炭没有研碎,未与硝、硫充分均匀混合,因此反应不够剧烈。加之“伏火”的目的在于防止和避免发生剧烈的燃烧和爆炸,一些措施也只使反应出现燃后冒出紫青焰火的结果。这也和后来的烟花爆竹的发明有关吧。
师姐所说的外丹之法看起来是够神奇的,可这外丹如何去治服那小鬼呢?说到这里,师姐就指着跑马场里的一种突起说,当初就是在那里做的法。
(未完待续)
师姐说到这外丹炼制的时候,讲到了丹药对于我们国家科技的推动,这不仅让我想到了炼金术,我问她,这炼金与炼丹是否也有相联系的地方呢。
师姐沉默了一会,说出了其中的联系,也是让我大开了眼界。
炼丹家不但通过火法炼成能使人“长生”的神丹,还能利用神丹“点铁成金”。葛洪《抱朴子?金丹篇》说:“神丹既成,不但长生,又可作黄金。”为什么要点化黄金?魏伯阳在《周易参同契》中称:“金性不败朽,故为万宝物。”自然界中的金、银、玉石等矿物,其性质稳定,不易发生朽坏变化,故炼丹家认为人类服用金、银、玉等“不败朽”的物质,就能将其性质转移到人体,可以使血肉之躯也同样“不败朽”,进而引发出通过炼丹方法以升炼金银,即将汞(水银)与铅、铜、铁等贱金属按不同比例配方烧炼成黄色或白色的金或银。
所以外丹术又称金丹术或黄白术。外丹术点化金银在思想认识上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这充分反映在葛洪的《抱朴子?黄白篇》中:“变化者,乃夭地之自然,何嫌金银之不可以异物作乎?”他列举了驴马相交偶尔生骡及驱驻(驴)、熔铅化作黄丹及胡粉等事例,提出自然界各种物质不但可以变化,而且其变化无极的观点;但却根本忽视了事物转化的条件,将变化绝对化了。其实炼丹家通过飞砂炼汞法所点化而成的金银,虽然其色泽与金银相似,但它们并非真正的金银,而是作为药用的合金,称药金、药银。
这种药金、药银在古代还是比较贵重的。所谓“金成者,药成也。”在古代炼丹家看来,所炼神丹能否点化金银被视为修炼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点金不成,需要按照卦交变化调整火候,反复烧炼,经九转而成丹。因其有点化功效,又称之为“丹母”。
除了这些,外丹还与火药有很密切的联系。火药最早是中国人发明的,在西汉时期的道家典籍《淮南子》中就有关于火药成分之一——硫磺的记载。在《神农本草经》中,硫磺和硝石被作为可治病的上品药物列了出来。硝石也是一种矿物,出产于四川、甘肃一带。它是一种强氧化剂,在加热时能放出氧,容易发烟发火,所以也被人称为烟硝或火硝。由于硝石的化学性质活泼,能和许多物质发生作用,所以方士在炼丹中,常用硝石来改变其他药品的性质。
西汉时淳于意曾用硝石治疗王美人的疾病。炼丹家们又在他们长期的炼丹实践中将硝石、硫磺、雄黄和松脂、油脂、木炭等材料不断地混合、煅烧,这就使火药的发明成为必然。
炼丹家们还对硫磺的各种特性进行了“实验”观察和研究,他们发现,硫不仅能和铜铁起化合反应,而且能制伏神奇的水银(汞)。硫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很容易着火,跟空气中的氧起化合反应,这使人们很难制伏它。古人为了驯服它这种暴烈的性格,就尝试着对硫磺进行“伏火”处理。
所谓“伏火”原本也是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炼丹家们根据中医理论中的阴阳、五行和脏象经络之说,认为硝石和硫磺都是阳物,因为它们都能着火,会有阳火之毒,能败人五脏。为了使人服食之后不仅没有任何毒性,而且能滋润五脏,使人体内五脏之气和合混融,助益长寿,就必须设法制伏火毒,这就是“伏火”。“伏火”的具体方法也很简单,就是“以毒攻毒”,用火烧一下,火毒也就自然被消除。
方士们在炼丹的实践中,渐渐发现硫磺、硝石、木炭三种东西混在一起,弄得不好,就要引起燃烧甚至爆炸。这种情况发生得多了,自然会引起方士的注意。于是就有人专门进行这类试验,不断积累经验,改进配方。由于硫磺和硝石都是能治病的药,又因为它们和木碳合在一起会发火,因此人们就把这三样东西的混合物叫做火药,意思就是“发火的药”。由于这种混合物颜色接近黑色,所以通常又被人称为黑火药。关于黑火药配方和燃烧的最早记载,出自唐代初年著名中医、“药王”、养生家兼炼丹家孙思邈所著的《丹经内伏硫磺法》一书。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轻工业火药原始配方的记载。它描述了对硫磺的伏火方法:把沙罐或销银锅埋进土里,罐口或锅口与地面齐平,周围要用土夯实,把硝、硫各二两放进去。然后用火烧皂角子三杖,不要烧成灰,而烧成炭就行,再一个个放入罐或锅中。这时,刚刚烧过的皂角子带着余火与硝石和硫磺接触,硝和硫就会自动燃烧起来。等待焰烟冒完之后,用木炭堆到罐口上加热,就得到了一服黑火药的配方。这里,黑火药的三种主要成分都已齐备:硝、硫和炭。只因为炭没有研碎,未与硝、硫充分均匀混合,因此反应不够剧烈。加之“伏火”的目的在于防止和避免发生剧烈的燃烧和爆炸,一些措施也只使反应出现燃后冒出紫青焰火的结果。这也和后来的烟花爆竹的发明有关吧。
师姐所说的外丹之法看起来是够神奇的,可这外丹如何去治服那小鬼呢?说到这里,师姐就指着跑马场里的一种突起说,当初就是在那里做的法。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