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ixiawenxue.org,木兰无长兄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贺穆兰和素和君在南园那边耽误太久,待换了衣服回返,已经是正午时分了。北面虽然和南面分开,但朝中关系错综复杂,南边闯进去外人的消息一出来,北面的鲜卑人们也都知道了。
待知道是候官曹(白鹭官的衙门)的素和君带人办差,这些鲜卑大族的子弟立刻一个个明面上讳莫如深,私下却在猜测南面那些世家女子们是不是有给拓跋焘看中的,否则为何连素和君都出动了,而且一点都不担心被发现。
鲜卑人其实非常仰慕汉人的文化,即使会被人排挤,也有许多鲜卑人学习汉学、学汉人穿戴汉人衣冠、想法子娶到汉家姑娘为妻。几位拓跋宗室崇敬汉人到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作汉字,不叫“拓跋x”,叫“元x”,以为风雅。
其实许多鲜卑人不是不想娶汉族高门,可人家就是看不上他们,仅有几次通婚,也大多没有以好结尾收场,久而久之,鲜卑人也就不拿那热脸贴冷屁股了。
可要说汉人若是愿意嫁女或者娶鲜卑妇,不说别的,排队求娶的鲜卑大族大概能一直排到城门口去,大把愿意散尽家财为家中继承人定亲的。
一时间,许多鲜卑子弟心中痒痒,就指望着拓跋焘做出“模范带头”作用,只要拓跋焘能娶到五姓女了,那他们也就能有个典范,才敢厚着脸皮去各家试试求亲。
如今已经不同先帝和代国的时期,民间早就有大量鲜卑人和汉人通婚,也就贵族们端着举着,遮遮掩掩,谁也不肯迈出这第一步。
这下子,人人看向素和君和贺穆兰的神色更加复杂。还有人甚至胡乱猜测,拓跋焘是不是为了让花木兰和崔浩化干戈为玉帛,想要给他求娶个崔家女,否则为何素和君非要带着花木兰去露脸?
素和君是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也许猜得到也懒得理,他们帮独孤诺惹下一堆麻烦,素和君真是骂娘的心都有,贺穆兰也知道自己给素和君添了麻烦,加之素和君对王慕云很有些小蹊跷,让她没有了之前的谈笑风生。
这一切持续的时间很短,因为正午快到的时候,窦太后来了。
窦太后是一个十分传奇的女人,她家是浑源的豪族,年轻时家族里建造墓地违背了该有的规制,这事原本许多人也都偷偷干,为了先人住的舒服些,多挖了几尺,多用了几根好黄杨,原本只要没人检举,是谁也不管的。
但窦太后家族原本就是大户,自然惹了不少红眼,这事一被翻出来,立刻惹祸,这种事历来说大可大说小可小,她家惹下的是大祸,先帝当时身体经常不适,最忌惮这种事情,于是她家下葬的公公被鞭尸,家中的丈夫和男丁全部被诛尽,她和两个女儿幸免于难,被送入宫中做了官婢。
窦氏这样犯妇的身份,即使在官婢里也是地位很低的,但她出身大族,原本就高贵有度,又做了许多年的掌家娘子,见过她的人都知道她不会做犯妇太久。
果不其然,窦氏识文断字,性格恬静,又稳重老练,很快就得到了许多嫔妃的看重,在宫中也得到从上到下众口一词的好评,就连先帝拓跋嗣都起了好奇之心,召她觐见。
窦氏“操行纯备,进退以礼”让拓跋嗣留了意,当时还不是太子的拓跋焘已经是板上钉钉的继承人人选,杜嫔早就欣赏窦氏的人品,哭求拓跋嗣将窦氏给拓跋焘做保母,窦氏就这么到了拓跋焘的身边。
拓跋焘十二岁被立为太子,母亲去世,窦氏接过母职。她天性仁厚,对拓跋寿就似自己的儿子一样,拓跋焘跟着窦氏得到了母亲般的宠爱,对窦氏情感如同亲生母亲,和她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又因为窦氏汉族的身份,对汉学和汉人产生了极大的好感,也对汉臣极为信任,这都是窦氏的功劳。
拓跋焘登基之后,封窦太后为“保太后”,没过几年,干脆从“保太后”变为“皇太后”,和母亲一样孝顺。他每次出征的时候,调动京畿防御的虎符都是交在窦太后手上,人人都知道窦太后随时可以调动几万大军,即使拓跋焘御驾亲征,也不敢有任何异动,犹如大魏的定海神针一般。
而如今贺穆兰跟着素和君去迎接这位传奇人物,看到的却只是一个气度极好的老太太,她头发花白,看起来约有五十岁了,走起路来不需要人搀扶,衣着也很朴素,只有头上带着一顶鲜卑官帽,显示她的身份。
花木兰辞官之前见过很多次窦太后,她当年陪驾在太延五年(辞官前五年)出征凉国的时候,柔然可汗吴提曾经效仿他的父亲,率领大军攻打大魏,已经南下很远的地方了,人人都希望窦太后带着太子避难,这位老人却斥责留守的大将都是“胆小鬼”,亲自拿起战刀指挥司空长孙道生等人带兵出征抵御柔然人,很快就击退了柔然人。
而那时花木兰是克柔然的名将,奉命率兵从西线回返,还没到前线柔然人就已经被打回去了,得到了窦太后的接见之后,又重新率兵前往凉国。
至于辞官之前,窦太后也问过她愿不愿意留在宫中,要不要她帮她寻找合适的婚事等等,花木兰的印象里她是个很宽和慈祥的老人,而如今五十岁的窦太后,依然是个看起来大度有容的老太太。
贺穆兰在打量窦太后,却没想到窦太后也在打量她。
拓跋焘从不瞒着窦太后任何事,自然也把花木兰是个女人的事情告诉了窦太后。窦太后自己便是个有见识的女人,自然不会因为花木兰是个女人对她有什么异样的情绪,但她把拓跋焘当做儿子,把拓跋晃当做孙子,自然有所有老人的脾性,那就是希望最好的都是自家的。
拓跋焘对花木兰没有任何男女的爱意,窦太后也不觉得这样的女子蹉跎在后宫争宠有意思,待在看到花木兰的长相,即使知道这是个英雄,也觉得实在是太普通了点,率先就丢掉了她也许能和拓跋焘产生点火花的想法。
她自己的养子她自己知道,拓跋焘喜欢的是丰/乳/肥/臀的丰满姑娘,最好脾气温柔又大度,越漂亮越好,他直接的很,不爱你侬我侬。
等拓跋焘这边注定没啥好果子,窦太后又在想着花木兰这样的女人适不适合当“保母”,拓跋晃已经快一岁了,按照拓跋焘的意思,明年过完年就要宣布立储的事情,那贺夫人肯定是要死了,保母人选却还没有定下来。
虽说花木兰会打仗,但大魏会打仗的人实在太多了,可这世上能给未来皇帝做“母亲”的人,只能有一个。
这个“母亲”做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这个国家的未来,要比能打仗的将军重要的多。
拓跋焘似乎并没有这个意思,但窦太后自己是保母出身,知道坐上这个位子有多么不容易,把一个太子平平安安的养大又有多难。鲜卑人的保母几乎和亲母没有区别,行走宫廷内外也是可以,所以这个位置分外要有信得过的人才能担任。
她如今已经五十多岁了,还能活多久也不知道,不可能时时刻刻照拂着孙子,便只能寄望有一个聪明伶俐的能护着孙辈... -->>
贺穆兰和素和君在南园那边耽误太久,待换了衣服回返,已经是正午时分了。北面虽然和南面分开,但朝中关系错综复杂,南边闯进去外人的消息一出来,北面的鲜卑人们也都知道了。
待知道是候官曹(白鹭官的衙门)的素和君带人办差,这些鲜卑大族的子弟立刻一个个明面上讳莫如深,私下却在猜测南面那些世家女子们是不是有给拓跋焘看中的,否则为何连素和君都出动了,而且一点都不担心被发现。
鲜卑人其实非常仰慕汉人的文化,即使会被人排挤,也有许多鲜卑人学习汉学、学汉人穿戴汉人衣冠、想法子娶到汉家姑娘为妻。几位拓跋宗室崇敬汉人到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作汉字,不叫“拓跋x”,叫“元x”,以为风雅。
其实许多鲜卑人不是不想娶汉族高门,可人家就是看不上他们,仅有几次通婚,也大多没有以好结尾收场,久而久之,鲜卑人也就不拿那热脸贴冷屁股了。
可要说汉人若是愿意嫁女或者娶鲜卑妇,不说别的,排队求娶的鲜卑大族大概能一直排到城门口去,大把愿意散尽家财为家中继承人定亲的。
一时间,许多鲜卑子弟心中痒痒,就指望着拓跋焘做出“模范带头”作用,只要拓跋焘能娶到五姓女了,那他们也就能有个典范,才敢厚着脸皮去各家试试求亲。
如今已经不同先帝和代国的时期,民间早就有大量鲜卑人和汉人通婚,也就贵族们端着举着,遮遮掩掩,谁也不肯迈出这第一步。
这下子,人人看向素和君和贺穆兰的神色更加复杂。还有人甚至胡乱猜测,拓跋焘是不是为了让花木兰和崔浩化干戈为玉帛,想要给他求娶个崔家女,否则为何素和君非要带着花木兰去露脸?
素和君是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也许猜得到也懒得理,他们帮独孤诺惹下一堆麻烦,素和君真是骂娘的心都有,贺穆兰也知道自己给素和君添了麻烦,加之素和君对王慕云很有些小蹊跷,让她没有了之前的谈笑风生。
这一切持续的时间很短,因为正午快到的时候,窦太后来了。
窦太后是一个十分传奇的女人,她家是浑源的豪族,年轻时家族里建造墓地违背了该有的规制,这事原本许多人也都偷偷干,为了先人住的舒服些,多挖了几尺,多用了几根好黄杨,原本只要没人检举,是谁也不管的。
但窦太后家族原本就是大户,自然惹了不少红眼,这事一被翻出来,立刻惹祸,这种事历来说大可大说小可小,她家惹下的是大祸,先帝当时身体经常不适,最忌惮这种事情,于是她家下葬的公公被鞭尸,家中的丈夫和男丁全部被诛尽,她和两个女儿幸免于难,被送入宫中做了官婢。
窦氏这样犯妇的身份,即使在官婢里也是地位很低的,但她出身大族,原本就高贵有度,又做了许多年的掌家娘子,见过她的人都知道她不会做犯妇太久。
果不其然,窦氏识文断字,性格恬静,又稳重老练,很快就得到了许多嫔妃的看重,在宫中也得到从上到下众口一词的好评,就连先帝拓跋嗣都起了好奇之心,召她觐见。
窦氏“操行纯备,进退以礼”让拓跋嗣留了意,当时还不是太子的拓跋焘已经是板上钉钉的继承人人选,杜嫔早就欣赏窦氏的人品,哭求拓跋嗣将窦氏给拓跋焘做保母,窦氏就这么到了拓跋焘的身边。
拓跋焘十二岁被立为太子,母亲去世,窦氏接过母职。她天性仁厚,对拓跋寿就似自己的儿子一样,拓跋焘跟着窦氏得到了母亲般的宠爱,对窦氏情感如同亲生母亲,和她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又因为窦氏汉族的身份,对汉学和汉人产生了极大的好感,也对汉臣极为信任,这都是窦氏的功劳。
拓跋焘登基之后,封窦太后为“保太后”,没过几年,干脆从“保太后”变为“皇太后”,和母亲一样孝顺。他每次出征的时候,调动京畿防御的虎符都是交在窦太后手上,人人都知道窦太后随时可以调动几万大军,即使拓跋焘御驾亲征,也不敢有任何异动,犹如大魏的定海神针一般。
而如今贺穆兰跟着素和君去迎接这位传奇人物,看到的却只是一个气度极好的老太太,她头发花白,看起来约有五十岁了,走起路来不需要人搀扶,衣着也很朴素,只有头上带着一顶鲜卑官帽,显示她的身份。
花木兰辞官之前见过很多次窦太后,她当年陪驾在太延五年(辞官前五年)出征凉国的时候,柔然可汗吴提曾经效仿他的父亲,率领大军攻打大魏,已经南下很远的地方了,人人都希望窦太后带着太子避难,这位老人却斥责留守的大将都是“胆小鬼”,亲自拿起战刀指挥司空长孙道生等人带兵出征抵御柔然人,很快就击退了柔然人。
而那时花木兰是克柔然的名将,奉命率兵从西线回返,还没到前线柔然人就已经被打回去了,得到了窦太后的接见之后,又重新率兵前往凉国。
至于辞官之前,窦太后也问过她愿不愿意留在宫中,要不要她帮她寻找合适的婚事等等,花木兰的印象里她是个很宽和慈祥的老人,而如今五十岁的窦太后,依然是个看起来大度有容的老太太。
贺穆兰在打量窦太后,却没想到窦太后也在打量她。
拓跋焘从不瞒着窦太后任何事,自然也把花木兰是个女人的事情告诉了窦太后。窦太后自己便是个有见识的女人,自然不会因为花木兰是个女人对她有什么异样的情绪,但她把拓跋焘当做儿子,把拓跋晃当做孙子,自然有所有老人的脾性,那就是希望最好的都是自家的。
拓跋焘对花木兰没有任何男女的爱意,窦太后也不觉得这样的女子蹉跎在后宫争宠有意思,待在看到花木兰的长相,即使知道这是个英雄,也觉得实在是太普通了点,率先就丢掉了她也许能和拓跋焘产生点火花的想法。
她自己的养子她自己知道,拓跋焘喜欢的是丰/乳/肥/臀的丰满姑娘,最好脾气温柔又大度,越漂亮越好,他直接的很,不爱你侬我侬。
等拓跋焘这边注定没啥好果子,窦太后又在想着花木兰这样的女人适不适合当“保母”,拓跋晃已经快一岁了,按照拓跋焘的意思,明年过完年就要宣布立储的事情,那贺夫人肯定是要死了,保母人选却还没有定下来。
虽说花木兰会打仗,但大魏会打仗的人实在太多了,可这世上能给未来皇帝做“母亲”的人,只能有一个。
这个“母亲”做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这个国家的未来,要比能打仗的将军重要的多。
拓跋焘似乎并没有这个意思,但窦太后自己是保母出身,知道坐上这个位子有多么不容易,把一个太子平平安安的养大又有多难。鲜卑人的保母几乎和亲母没有区别,行走宫廷内外也是可以,所以这个位置分外要有信得过的人才能担任。
她如今已经五十多岁了,还能活多久也不知道,不可能时时刻刻照拂着孙子,便只能寄望有一个聪明伶俐的能护着孙辈...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