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交割 (1/2)
笔下文学 www.bixiawenxue.org,混在1275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贾某人死了。”
借口有些劳累,李庭芝让刘禹安排一间僻静的屋子,两人来到城下的那所大宅子,刘禹走在后边,刚刚将房门带上,就听到了这么一个消息。
一件明载史籍的事情,他自然不会流露出什么惊诧之相,然而这付平静的面容在李庭芝看来就有些意思了,被人这么盯着总会有些不自然,刘禹赶忙摆摆手。
“相公莫乱猜,不关小子的事。”
“某知道,是陈与权的首尾。”
李庭芝指了指身边让他坐下,刘禹有些好奇他找自己会是何事,同贾似道之死又会有什么关系,默然了一会,李庭芝才重又睁开眼。
“消息是福建传来的,说是行至漳州,水土不服暴病而亡,连贬所都未至。其属吏翁应龙,幕僚廖莹中、王廷追毁文字,除名,勒停,送韶州羁管,又籍其临安、台州之家,当真好手段。”
这件事情是不是陈宜中授意的,史书没有记载,不过要说他毫无嫌疑,也不尽然,因为贾某若是起复,威胁最大的就是他,只不过刘禹还是不明白这和李庭芝兴兵到此有何关系。
“在他们的眼里,某亦是贾氏一党。”
原来如此,以两人的渊源,外人做这种猜测也属正常,刘禹要是不熟知历史,也很可能不会同他推心置腹,更何况是他人。
“非是某恋栈,这个边帅,李某早就不想做了,处处受制日日提心,子青你看看,是不是又老了许多?”李庭芝指着发白的鬓角,自嘲道。
“相公言重了,公乃东南柱石,朝堂上下哪个不知,岂......”
刘禹正准备出言宽慰,还没说完就被打断了。
“子青可知,两淮当面,宿州、颖州、徐州敌军云集,淮西已达八万之众,淮东亦有五万之多,军报每日里雪片似地飞来,任谁看了都会如坐针毡,若是他们此时换了某,倒也轻省了。”
“果真如此,方是国之不幸。”
刘禹能想像他的心情,明知敌人的动作,偏偏什么都不能做,弄点粮食还得偷偷摸摸,不是忧国之人,哪会如此?可是现在发现自身难保了,难免不会有些紧张,说倒底还是为了国家,不过,朝廷真的会做傻事?当然不会,陈宜中没那么蠢,这个烫手山芋别人也不会去接,想到这里他不由得叹了口气。
“子青,元人大举在即,你去与不去都是一样,何苦还要走上一遭?”
“拖得一时是一时吧,无论如何忽必烈兴兵总要有个借口,朝堂诸公不欲与他口实罢了。”
元人还没做好准备,宋人根本没有准备,光靠几个人的努力,又能改变什么?朝堂上下心存侥幸,就是普通民众又有哪个愿意再起刀兵?这些边关军报送上去,最好的结果不过是充耳不闻,严重些的更会被认为是心怀叵测。
“相公多虑了,你这位子,纵观朝野上下,不是小子狂妄,敢坐、想坐、坐得住的,只有刘某,诸公皆是怕死之辈,贾某之事,以某看到此为止了,陈相他们还顾不上这些。”
刘禹的大言不惭没有让李庭芝取笑,这小子的狂妄不是一天两天了,相反,李庭芝倒是很欣赏他的直率,当然最主要的还是他展现出来的能力。
“那位赵副使,子青见过了吧,此人究竟如何?”
“非是庸臣,不过初临江州,元人不会给他太多时间,所以有些话,相公还须当面与他分说,元人的动作不妨也透露一二,事关身家性命,此人应该会听得进去。”
刘禹知道自己的份量,同样的话在李庭芝的嘴里说出来,效果可能会更好,因此他并没有将元人的动向告诉赵应定,怕吓倒了他。
元人一旦南下,江州势必首当其冲,身后的池州残破,太平州也是差不多,江州就成了事实上的江南屏障,刘禹隐隐想到了李庭芝大举而来的真正用意,就是在即将到来的战事中,坚定这些沿江守臣的心。
对于刘禹的判断,李庭芝一向都很看重,闻言点点头就闭上了眼睛。他也是昼夜兼程赶的路,身体已经有些熬不住了,一放松下来,疲累感便接踵而至,刘禹见状,放轻了脚步,他准备出门去叫那些亲兵来,让李大帅好好休息一下。
“子青,你说若是某真的意图鄂州,可有胜算么?”
一只脚刚刚跨出门槛,身后就传来了李庭芝的声音,这个问题不难回答,可是谁都... -->>
“贾某人死了。”
借口有些劳累,李庭芝让刘禹安排一间僻静的屋子,两人来到城下的那所大宅子,刘禹走在后边,刚刚将房门带上,就听到了这么一个消息。
一件明载史籍的事情,他自然不会流露出什么惊诧之相,然而这付平静的面容在李庭芝看来就有些意思了,被人这么盯着总会有些不自然,刘禹赶忙摆摆手。
“相公莫乱猜,不关小子的事。”
“某知道,是陈与权的首尾。”
李庭芝指了指身边让他坐下,刘禹有些好奇他找自己会是何事,同贾似道之死又会有什么关系,默然了一会,李庭芝才重又睁开眼。
“消息是福建传来的,说是行至漳州,水土不服暴病而亡,连贬所都未至。其属吏翁应龙,幕僚廖莹中、王廷追毁文字,除名,勒停,送韶州羁管,又籍其临安、台州之家,当真好手段。”
这件事情是不是陈宜中授意的,史书没有记载,不过要说他毫无嫌疑,也不尽然,因为贾某若是起复,威胁最大的就是他,只不过刘禹还是不明白这和李庭芝兴兵到此有何关系。
“在他们的眼里,某亦是贾氏一党。”
原来如此,以两人的渊源,外人做这种猜测也属正常,刘禹要是不熟知历史,也很可能不会同他推心置腹,更何况是他人。
“非是某恋栈,这个边帅,李某早就不想做了,处处受制日日提心,子青你看看,是不是又老了许多?”李庭芝指着发白的鬓角,自嘲道。
“相公言重了,公乃东南柱石,朝堂上下哪个不知,岂......”
刘禹正准备出言宽慰,还没说完就被打断了。
“子青可知,两淮当面,宿州、颖州、徐州敌军云集,淮西已达八万之众,淮东亦有五万之多,军报每日里雪片似地飞来,任谁看了都会如坐针毡,若是他们此时换了某,倒也轻省了。”
“果真如此,方是国之不幸。”
刘禹能想像他的心情,明知敌人的动作,偏偏什么都不能做,弄点粮食还得偷偷摸摸,不是忧国之人,哪会如此?可是现在发现自身难保了,难免不会有些紧张,说倒底还是为了国家,不过,朝廷真的会做傻事?当然不会,陈宜中没那么蠢,这个烫手山芋别人也不会去接,想到这里他不由得叹了口气。
“子青,元人大举在即,你去与不去都是一样,何苦还要走上一遭?”
“拖得一时是一时吧,无论如何忽必烈兴兵总要有个借口,朝堂诸公不欲与他口实罢了。”
元人还没做好准备,宋人根本没有准备,光靠几个人的努力,又能改变什么?朝堂上下心存侥幸,就是普通民众又有哪个愿意再起刀兵?这些边关军报送上去,最好的结果不过是充耳不闻,严重些的更会被认为是心怀叵测。
“相公多虑了,你这位子,纵观朝野上下,不是小子狂妄,敢坐、想坐、坐得住的,只有刘某,诸公皆是怕死之辈,贾某之事,以某看到此为止了,陈相他们还顾不上这些。”
刘禹的大言不惭没有让李庭芝取笑,这小子的狂妄不是一天两天了,相反,李庭芝倒是很欣赏他的直率,当然最主要的还是他展现出来的能力。
“那位赵副使,子青见过了吧,此人究竟如何?”
“非是庸臣,不过初临江州,元人不会给他太多时间,所以有些话,相公还须当面与他分说,元人的动作不妨也透露一二,事关身家性命,此人应该会听得进去。”
刘禹知道自己的份量,同样的话在李庭芝的嘴里说出来,效果可能会更好,因此他并没有将元人的动向告诉赵应定,怕吓倒了他。
元人一旦南下,江州势必首当其冲,身后的池州残破,太平州也是差不多,江州就成了事实上的江南屏障,刘禹隐隐想到了李庭芝大举而来的真正用意,就是在即将到来的战事中,坚定这些沿江守臣的心。
对于刘禹的判断,李庭芝一向都很看重,闻言点点头就闭上了眼睛。他也是昼夜兼程赶的路,身体已经有些熬不住了,一放松下来,疲累感便接踵而至,刘禹见状,放轻了脚步,他准备出门去叫那些亲兵来,让李大帅好好休息一下。
“子青,你说若是某真的意图鄂州,可有胜算么?”
一只脚刚刚跨出门槛,身后就传来了李庭芝的声音,这个问题不难回答,可是谁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