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ixiawenxue.org,盛唐风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山林间,数骑骏马四蹄趟开全力驰骋。
两名骑士外加一个俘虏,所控制的马匹总数则超过十匹。
听上去这似乎有点困难,但是对于训练有素的骑兵来说,这其实算不了什么。
徐乐和李世民两人虽然脱离了险境,但是并没有脱去披挂,依旧是保持具装状态前进。
两人已经换了一次马,就连徐乐都没有骑乘吞龙,而是骑在一匹相对普通的战马上,让吞龙得以恢复体力。
有条件的前提下换马,是爱惜脚力让战马保持体力的常规手段。
一般来说为了保证速度,这种情况下都会脱去甲胄布衣乘马,把盔甲放到另一匹马身上。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分摊重量,不让坐骑负重太过。
可是徐乐和李世民都没有采取这个操作,哪怕因此导致速度变慢,对战马也有影响,依旧坚持披挂而行。
徐乐一直坚持,只要没回到军营,就不能说安全。
大家都是人,不能把对手想的太容易糊弄。
结社率年纪轻轻就能带领八千金狼骑来到联军中督战,除了证明他是始毕可汗的爱子之外,也说明了突厥大汗对自己儿子能力的信任。
始毕可汗作为草原枭雄,绝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好父亲,更不会为了所谓骨肉亲情,就拿自己称雄草原的本钱开玩笑。
他让结社率带领金狼骑,肯定是后者有这个本领。
一个能被始毕可汗认可的首领,可能欠缺经验但绝不会缺乏智慧。
自己能够设计声东击西,对方未尝就不能来个螳螂捕蝉。
总归是小心无大错。
大胆和豪迈从来不等于鲁莽,恰恰相反,徐乐的心思反倒是比许多武将更为缜密。
哪怕是那些有智将称号的统帅,论起心思深沉细腻,也未必就能赶上徐乐。
回程的路线也是之前精心挑选好的,故意放过了便于骑兵驰骋的大路,而是相对隐蔽的林间小路。
这条路要穿过森林,并不是骑兵的理想选择。
道路本身也不是正规的路,而是猎户、樵夫自己趟出来的路。
道路情况不理想,更不利于骑兵交战。
不过对于眼下的徐乐、李世民来说倒是正合适。
徐乐一边催动坐骑一边看着李世民,心中升起一个念头:二郎变了。
虽然两人分别时间不长,还不足以改变一个人心性品行,但是二郎身上的变化还是可以清晰发现。
如果是过去的二郎,现在一定非常兴奋。
因为刚刚打了这么个胜仗,阵斩朔方军统帅梁师都,活捉薛仁杲,让突厥人面皮尽失,怎么看都是一场辉煌胜利。
以二郎的心性,肯定会兴奋到不能自已,一路上都得念叨个没完。
可是现在的二郎一句话不说,只是专心地观察四周环境,时刻防备可能出现的暗算。
如果不知道的,还以为这一战打败了,又或者两人之间闹了什么别扭。
要说李世民这种态度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对,一个合格的军将就该像他现在这样。
那种兴奋到说个没完的,只能证明心性还不够成熟。
要兴奋也得回到军营再兴奋,这不是地方。
再说身为武人离不开厮杀,要是每次打完仗都兴奋个没完,其实对人对己都没有好处。
话虽如此,李世民这种表现还是让徐乐觉得奇怪,甚至感觉到一丝丝不舒服。
总觉得眼前的二郎就像是一个正常的主帅和自己部将在行军,而不是两个手足兄弟刚刚在敌人地盘上大闹一通然后回转住处。
这里面的差异外人大概没什么感觉,只有局中人才能体会到那种别扭。
徐乐不知道李世民因何如此,不过也不想猜。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外人也不好去干涉。
再说他又没做错什么,自己更不该说话。
就现在这种处境,多加点小心总是好的。
在出发之前徐乐已经做好了安排,韩约等人负责袭烧突厥军营,点火之后立刻撤退。
不管是否成功也别管自己的处境如何都不许接应,哪怕看着自己被围攻也别过来助战。
这样安排就是为了把损失降低到最小,免得因为一个意外把全军都给搭上。
这就导致了自己回去的路只能自己走,不会有任何伴当接应。
如果这时候有伏兵出现,处境并不见得比荒草... -->>
山林间,数骑骏马四蹄趟开全力驰骋。
两名骑士外加一个俘虏,所控制的马匹总数则超过十匹。
听上去这似乎有点困难,但是对于训练有素的骑兵来说,这其实算不了什么。
徐乐和李世民两人虽然脱离了险境,但是并没有脱去披挂,依旧是保持具装状态前进。
两人已经换了一次马,就连徐乐都没有骑乘吞龙,而是骑在一匹相对普通的战马上,让吞龙得以恢复体力。
有条件的前提下换马,是爱惜脚力让战马保持体力的常规手段。
一般来说为了保证速度,这种情况下都会脱去甲胄布衣乘马,把盔甲放到另一匹马身上。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分摊重量,不让坐骑负重太过。
可是徐乐和李世民都没有采取这个操作,哪怕因此导致速度变慢,对战马也有影响,依旧坚持披挂而行。
徐乐一直坚持,只要没回到军营,就不能说安全。
大家都是人,不能把对手想的太容易糊弄。
结社率年纪轻轻就能带领八千金狼骑来到联军中督战,除了证明他是始毕可汗的爱子之外,也说明了突厥大汗对自己儿子能力的信任。
始毕可汗作为草原枭雄,绝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好父亲,更不会为了所谓骨肉亲情,就拿自己称雄草原的本钱开玩笑。
他让结社率带领金狼骑,肯定是后者有这个本领。
一个能被始毕可汗认可的首领,可能欠缺经验但绝不会缺乏智慧。
自己能够设计声东击西,对方未尝就不能来个螳螂捕蝉。
总归是小心无大错。
大胆和豪迈从来不等于鲁莽,恰恰相反,徐乐的心思反倒是比许多武将更为缜密。
哪怕是那些有智将称号的统帅,论起心思深沉细腻,也未必就能赶上徐乐。
回程的路线也是之前精心挑选好的,故意放过了便于骑兵驰骋的大路,而是相对隐蔽的林间小路。
这条路要穿过森林,并不是骑兵的理想选择。
道路本身也不是正规的路,而是猎户、樵夫自己趟出来的路。
道路情况不理想,更不利于骑兵交战。
不过对于眼下的徐乐、李世民来说倒是正合适。
徐乐一边催动坐骑一边看着李世民,心中升起一个念头:二郎变了。
虽然两人分别时间不长,还不足以改变一个人心性品行,但是二郎身上的变化还是可以清晰发现。
如果是过去的二郎,现在一定非常兴奋。
因为刚刚打了这么个胜仗,阵斩朔方军统帅梁师都,活捉薛仁杲,让突厥人面皮尽失,怎么看都是一场辉煌胜利。
以二郎的心性,肯定会兴奋到不能自已,一路上都得念叨个没完。
可是现在的二郎一句话不说,只是专心地观察四周环境,时刻防备可能出现的暗算。
如果不知道的,还以为这一战打败了,又或者两人之间闹了什么别扭。
要说李世民这种态度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对,一个合格的军将就该像他现在这样。
那种兴奋到说个没完的,只能证明心性还不够成熟。
要兴奋也得回到军营再兴奋,这不是地方。
再说身为武人离不开厮杀,要是每次打完仗都兴奋个没完,其实对人对己都没有好处。
话虽如此,李世民这种表现还是让徐乐觉得奇怪,甚至感觉到一丝丝不舒服。
总觉得眼前的二郎就像是一个正常的主帅和自己部将在行军,而不是两个手足兄弟刚刚在敌人地盘上大闹一通然后回转住处。
这里面的差异外人大概没什么感觉,只有局中人才能体会到那种别扭。
徐乐不知道李世民因何如此,不过也不想猜。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外人也不好去干涉。
再说他又没做错什么,自己更不该说话。
就现在这种处境,多加点小心总是好的。
在出发之前徐乐已经做好了安排,韩约等人负责袭烧突厥军营,点火之后立刻撤退。
不管是否成功也别管自己的处境如何都不许接应,哪怕看着自己被围攻也别过来助战。
这样安排就是为了把损失降低到最小,免得因为一个意外把全军都给搭上。
这就导致了自己回去的路只能自己走,不会有任何伴当接应。
如果这时候有伏兵出现,处境并不见得比荒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