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ixiawenxue.org,盛唐风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br /> 至少可以对着书讲,或是让人对着书念,效果都会好很多。
步离看着那些书也是两眼发直,忽然接话:“当日罗敦爷爷也说过,若是能换几卷汉家的书回去,他便一年不喝酒也没关系。
梁亥特的好汉若是只知挽弓不懂道理,就只能世世代代猎狐。”
“正是如此。
如果我们不读书不识字不知礼,那么子孙后代就只能像我们一样卖命厮杀,永远过不上太平日子。
比这更可怕的是,我们今天所有的努力可能都会白费,不要说造福子孙,就算是让后代记住我们都没那么容易。
宋大分不清南齐北齐,可教你一身本事的叔父,乃是老柱国贺拔岳的部下。
他们年轻的时候梁朝尚在,从父辈嘴里也能知道南齐为何。
到了你这便只能记住陈叔宝,怕是连梁武帝为谁都搞不清楚,这怎么也是说不过去。”
宋宝有些不好意思地干笑几声:“让乐郎君笑话了,都怪咱脑瓜子不好使。”
“不!咱们神武大名鼎鼎的铁飞燕,谁敢说你脑子不好使?
恰恰相反,你比大多数人都要聪慧,若是学文也一准有所成就。
只不过是少年时没读过书,靠着口传心授记忆,自然就容易讹误错漏,记不住前朝也不奇怪。”
徐家闾的庄客这当也都听明白徐乐的意思,知识不能光靠口耳相传,最终还是得变成文字编纂成书。
人的记忆会错会遗忘,写在绢帛、羊皮又或者纸张上的文字则不会。
没人愿意自己的事迹被遗忘,但也没人能阻止这种事发生。
就像宋宝闹得笑话,自己也没法避免。
谁让自家命不好,赶上这么个年头也就只好认了。
可是自己的子孙理应有更好的出路,至少得记住自己的祖先,记住自家祖上曾经的荣光。
众人再看向那些书籍的时候,眼神已经变了。
既不是只顾着看卷轴处的琉璃,更不是把它们当成破烂,而是聚精会神看着,生怕宝贝有所缺损。
如果徐乐一开始就用军令简单粗暴传达,也一样可以完成目的,速度上可能更快。
但那也就是高压手段,士兵只会听从,不会明白其中含意。
如今掰开揉碎讲明白,这些军将也就了解了书籍的珍贵之处。
这时候就不是主将要他们保护书卷,而是他们从骨子里就愿意保护这些书,生怕他们受了伤损。
此时此刻,这些书已经不是简单的书卷,而是自家儿孙改变命运的希望。
徐乐说道:“咱们今日得再多财宝绢帛,迟早也会花销干净。
这些书却可以传承后代,让我们的子孙读书知礼,更重要的是,给他们更多的选择,让他们有一条不需要上阵厮杀也能获取功名的路。”
宋宝也听得入了神,忽然说道:“乐郎君这话是不错,可我听人讲过,大隋科举有名无实。
那些念书的得先有当官的举荐才能去考,不能自己投碟,考来考去最后还是世家的那帮人。
那些世家高门,都有自己人,怎么也轮不到咱们,到时候该咋还是咋。
咱们苦哈哈就算认了字也还是得卖命求生,还不如不识字。
想得少些,心里还能舒服点,否则还不得活活憋屈死?”
“宋大这话也有道理,不过你也说了,那是杨家的科举。
现如今已经不是杨家天下了,这规矩也该改一改。”
改?
这怎么改?
宋宝的话到喉咙,又被他生生忍住没有说出口。
不对劲!这话绝不能问,徐乐也不该答。
倘若他真的回答出来,自己这个提问且听到答案之人,说不定就要面临大祸。
自己虽然不读书,但是这个道理是明白的。
考科举就得识字,可不管是书还是教书的,都在世家手里拿捏着。
就像山泽林地一样,这些书籍也是世家高门重要的财富。
之前察举的时候,世家靠掌握地方,能够垄断官员出身。
大隋那个高官举荐士子科举的制度,和之前的察举也没什么不同。
即便如此,还惹得世家大为不满,在旁推波助澜把大隋天下搞成今天这副模样。
李渊自己就是北地世家首领,如今李唐王朝能够迅速发展也得世家之力甚多。
他做了皇帝之后,理应和世家更为亲善才对,不大可能动摇其根基。
就算他想改,也没那么容易。
天下间多的是自己这种不识字的,拿什么去考科举?
除非是宋宝看向那些书,心中隐约升起一个念头。
世家没法控制弓刀武艺传播,才导致武人的功名之路不受世家掌握。
如果有朝一日,这些书也像弓刀一样四处传播,再有人在各处讲学,那么世家对于文人也就无从控制。
失去文官武将的世家,是不是就他激灵灵打了个冷颤,这些书在他眼中,已经变成了寒光闪闪的刀剑、弓矢,锋芒毕露光华夺目。
它们指向的目标,正是天下世家高门的胸膛咽喉。
一旦发射出去,那些一无所能,只凭出身就能过好日子的人,怕是就要从高空落入泥沼。
不过自古来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何况是要毁了人的根基?
可想而知,如果真有人这么想,必然面临世家的疯狂反扑,其凶残程度绝不在战场之下。
这件事自己绝不能掺和其中,否则必然粉身碎骨万劫不复!
br /> 至少可以对着书讲,或是让人对着书念,效果都会好很多。
步离看着那些书也是两眼发直,忽然接话:“当日罗敦爷爷也说过,若是能换几卷汉家的书回去,他便一年不喝酒也没关系。
梁亥特的好汉若是只知挽弓不懂道理,就只能世世代代猎狐。”
“正是如此。
如果我们不读书不识字不知礼,那么子孙后代就只能像我们一样卖命厮杀,永远过不上太平日子。
比这更可怕的是,我们今天所有的努力可能都会白费,不要说造福子孙,就算是让后代记住我们都没那么容易。
宋大分不清南齐北齐,可教你一身本事的叔父,乃是老柱国贺拔岳的部下。
他们年轻的时候梁朝尚在,从父辈嘴里也能知道南齐为何。
到了你这便只能记住陈叔宝,怕是连梁武帝为谁都搞不清楚,这怎么也是说不过去。”
宋宝有些不好意思地干笑几声:“让乐郎君笑话了,都怪咱脑瓜子不好使。”
“不!咱们神武大名鼎鼎的铁飞燕,谁敢说你脑子不好使?
恰恰相反,你比大多数人都要聪慧,若是学文也一准有所成就。
只不过是少年时没读过书,靠着口传心授记忆,自然就容易讹误错漏,记不住前朝也不奇怪。”
徐家闾的庄客这当也都听明白徐乐的意思,知识不能光靠口耳相传,最终还是得变成文字编纂成书。
人的记忆会错会遗忘,写在绢帛、羊皮又或者纸张上的文字则不会。
没人愿意自己的事迹被遗忘,但也没人能阻止这种事发生。
就像宋宝闹得笑话,自己也没法避免。
谁让自家命不好,赶上这么个年头也就只好认了。
可是自己的子孙理应有更好的出路,至少得记住自己的祖先,记住自家祖上曾经的荣光。
众人再看向那些书籍的时候,眼神已经变了。
既不是只顾着看卷轴处的琉璃,更不是把它们当成破烂,而是聚精会神看着,生怕宝贝有所缺损。
如果徐乐一开始就用军令简单粗暴传达,也一样可以完成目的,速度上可能更快。
但那也就是高压手段,士兵只会听从,不会明白其中含意。
如今掰开揉碎讲明白,这些军将也就了解了书籍的珍贵之处。
这时候就不是主将要他们保护书卷,而是他们从骨子里就愿意保护这些书,生怕他们受了伤损。
此时此刻,这些书已经不是简单的书卷,而是自家儿孙改变命运的希望。
徐乐说道:“咱们今日得再多财宝绢帛,迟早也会花销干净。
这些书却可以传承后代,让我们的子孙读书知礼,更重要的是,给他们更多的选择,让他们有一条不需要上阵厮杀也能获取功名的路。”
宋宝也听得入了神,忽然说道:“乐郎君这话是不错,可我听人讲过,大隋科举有名无实。
那些念书的得先有当官的举荐才能去考,不能自己投碟,考来考去最后还是世家的那帮人。
那些世家高门,都有自己人,怎么也轮不到咱们,到时候该咋还是咋。
咱们苦哈哈就算认了字也还是得卖命求生,还不如不识字。
想得少些,心里还能舒服点,否则还不得活活憋屈死?”
“宋大这话也有道理,不过你也说了,那是杨家的科举。
现如今已经不是杨家天下了,这规矩也该改一改。”
改?
这怎么改?
宋宝的话到喉咙,又被他生生忍住没有说出口。
不对劲!这话绝不能问,徐乐也不该答。
倘若他真的回答出来,自己这个提问且听到答案之人,说不定就要面临大祸。
自己虽然不读书,但是这个道理是明白的。
考科举就得识字,可不管是书还是教书的,都在世家手里拿捏着。
就像山泽林地一样,这些书籍也是世家高门重要的财富。
之前察举的时候,世家靠掌握地方,能够垄断官员出身。
大隋那个高官举荐士子科举的制度,和之前的察举也没什么不同。
即便如此,还惹得世家大为不满,在旁推波助澜把大隋天下搞成今天这副模样。
李渊自己就是北地世家首领,如今李唐王朝能够迅速发展也得世家之力甚多。
他做了皇帝之后,理应和世家更为亲善才对,不大可能动摇其根基。
就算他想改,也没那么容易。
天下间多的是自己这种不识字的,拿什么去考科举?
除非是宋宝看向那些书,心中隐约升起一个念头。
世家没法控制弓刀武艺传播,才导致武人的功名之路不受世家掌握。
如果有朝一日,这些书也像弓刀一样四处传播,再有人在各处讲学,那么世家对于文人也就无从控制。
失去文官武将的世家,是不是就他激灵灵打了个冷颤,这些书在他眼中,已经变成了寒光闪闪的刀剑、弓矢,锋芒毕露光华夺目。
它们指向的目标,正是天下世家高门的胸膛咽喉。
一旦发射出去,那些一无所能,只凭出身就能过好日子的人,怕是就要从高空落入泥沼。
不过自古来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何况是要毁了人的根基?
可想而知,如果真有人这么想,必然面临世家的疯狂反扑,其凶残程度绝不在战场之下。
这件事自己绝不能掺和其中,否则必然粉身碎骨万劫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