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边关告急 (2/2)
笔下文学 www.bixiawenxue.org,木兰无长兄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至于让使团吃亏。”
古弼和刘洁等人倒觉得事情也许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可怕,钦汗城的驻军还没有传回消息,使团也没有消息,一切都是猜测,而猜测就没有北燕如今确切的战报来的紧急。
所有人都劝说拓跋焘先处理北燕的战况,先把龙城拿下,灭了北燕,而凉国那边可以派出一支大军去钦汗城打探消息顺便迎亲,如果无事最好,有事就直接拿着圣谕以替使团报仇的理由发兵,逼迫北凉投降。
一个是战争,一个是外交,都是博弈,谁输谁赢,最终看的还是实力。
一天连得两个坏消息,拓跋焘根本无法继续再朝会了,他看了看满朝文武,斟酌一下后,又重新回到了御座之上。
众臣知道他要做出结论,已经做好了“舌战”的准备。但人人也都知道拓跋焘如今的心情极坏,一旦劝谏的不好,很可能被拓跋焘成为发泄的倒霉蛋。
拓跋焘看了看崔浩,又看了看古弼,开口说出百官们耳朵听出老茧的一句话。
“朕要御驾亲征,亲自前往北燕,以解龙城之危。”
百官:(痛哭流涕)……不可以啊陛下!危险啊陛下!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啊!
众将领:(摩拳擦掌)选我选我选我!
“众位不用再劝谏我,此时我御驾亲征是最合适的。如今已过秋收,粮草丰盈,除龙城外,北燕和魏国之间的道路已经被打通,粮道无虞,有出征,必定能鼓舞士气。高句丽国小力弱,见我御驾亲征,一定会闻风散胆,退避到辽水之后……”
拓跋焘言之切切。
“我心意已决,各位不必多言。我走之前,会立拓跋晃为太子,令其监国。”
拓跋焘拖延已久的问题今日突然被解决,百官大吃一惊,立刻有人看向贺赖家的族人。
贺赖家出身的官员面色不乱,似乎早已经有了这样的心理准备。
百官的内心已经快要崩溃了,拓跋晃如今才五岁,他监国?说是监国,实际上就是在龙椅上放个摆设,掌着他父亲的印信,没事盖盖章罢了。
拓跋晃很少在百官面前出现,连宗室都接触的少,这下他们一想到要开始各种哄小孩,顿时皱起了一张哭脸。
崔浩和古弼两人则是已经在心里预测起来,到底谁会留下来辅助监国。
照理说,出征这种事应该是崔浩随军,古弼辅国,但现在秋收的事情已经结束,崔浩留下来为太子立威才是迫在眉睫,毕竟太子年幼,负责辅助的大臣必须要有足够的能力和魄力。
古弼能力是有,但性格固执,手段不如崔浩圆滑,并不是最好的人选。
拓跋焘也是这么靠了了一番,才做出自己的选择。
“大军出征后,令太常崔浩、尚书令刘洁、宜都王穆寿辅佐太子,窦太后掌管二十四军殿虎符,守卫京城。文武百官需各司其职,由太子主持朝政,裁决日常事务。”
百官:(内流满面)可是他才不到五岁啊陛下!
众将领:(头痛)怎么又是窦太后掌虎符啊!天天向老太太回报军事郁闷坏了有木有啊!
拓跋焘御驾亲征之意已决,剩下来的时间就在讨论随军的人选、后勤的安排、大军北上沿路的补给、抽调的民夫等等。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立刻有不少官员知道这两天他们吃住大概都要在宫里了,还有些将领盘算着家中还有多少私兵可以一起随军前往,家里那些子侄可以去混个军功云云。
这场朝会一直进行到中午,所有人饿的头晕眼花之际,拓跋焘终于下令在宫中摆饭,留下一干相关的官员在宫中继续仪事,其他官员散朝各司其职,整个国家机器开始迅速的转动起来。
这时代的人通常只用两餐,朝食和晚食,偏偏拓跋焘老是容易饿,宫中一直三餐,跟着他议事的官员也都养成了三餐的习惯,一群人食不知髓的吃吃喝喝,却听到外面通传平原公赫连定被请来了。
‘就知道陛下不可能就这么眼看着花木兰有危险不管。’
崔浩眯了眯眼,若无其事的夹起一块五味脯。
赫连定被急召而来,自己也莫名其妙。
他在西宫里住了许久,感觉自己都要住废了,除了陪着拓跋焘打打猎就是平日里在平城到处走走,西秦那边的军队和部将都是靠书信来往,有时候他甚至觉得自己跟拓跋焘养在后宫里的那些女人没什么区别。
哦,还是有区别的,他可以四处跑跑。
拓跋焘正在大块吃肉,见到赫连定进来了,筷子一丢,还带着一张大油嘴就上去迎接。
赫连定行过礼后,被满嘴油腻的拓跋焘拉到席前,当着所有在场重臣的面,拓跋焘开口说道:
“我还是不大放心北凉那边,如今使团消息并未传回平城,我担心我亲征北燕后北凉有所异动……”
赫连定倏地抬起头错愕地看向拓跋焘。
他话里是什么意思?
北凉有事?
拓跋焘拍了拍赫连定的肩膀,接着说道:“我准备让赫连公回西秦去,率领西秦兵马屯兵北凉以南,再另派一支大军前往钦汗城,随时准备迎接回使团。要使团无事,钦汗城的人马就是迎亲的队伍,如果使团有事,它就是前往北凉的先锋。”
“陛下,北凉的情况现在还不清楚,使团到底有没有事也不明白,贸然屯兵,会不会……”
西秦是一个小国,夹在夏国、刘宋和北凉之间,毗邻夏国的秦州和北凉的广武,离姑臧很近,不过五日的路程。
灭了胡夏后,西秦就成了离平城最远的一块领地,它位置显要,百姓又贫困,一直成了魏国的难题,如今地方上的安全都是靠赫连定原本的嫡系人马在维持,魏国为了表示对赫连定的信任,只派了地方官员治理当地,西秦的安阳更是赫连定的封地。
愿意放赫连定回去,表示拓跋焘完全信任赫连定的忠诚,愿意像启用其他拓跋家宗亲一样差遣他,将他真正当成魏国的将领。
赫连定心中五味杂陈,看了看连筷子都拿不住了的魏国大臣们,再看着一脸一嘴油着实可笑的拓跋焘,平日的毒舌利齿竟像是坏了,完全没有开口为自己做争取一下去西秦的可能。
他只是看着拓跋焘,等着他做出决定。
“花木兰的虎贲军皆是精兵,我一个都损失不起。北凉若真想用这种小聪明来试探我,就要做好灭国的准备。”
拓跋焘自从袁放提出那一番富国论,其实早想打北凉,无奈国中都担心多线对战国力消耗太大,所以只能作罢。
如今得知花木兰可能出事,北魏使团里的人也许全部会死在北凉的阴谋之下,拓跋焘哪里还坐得住?
可他只有一个,北面有兄弟要救,西边又有臣子很可能陷入危机,他只能选择一边,虽然说有些对不起花木兰,但事情有轻重缓急,库莫提和拓跋丕不知道还能撑多久,北燕离平城要近得多,他速战速决才是正紧。
赫连定曾经打下西秦,就是为了灭掉北凉来作为晋升之资,只不过因为赫连明珠的安危才献出西秦换取妹妹的自由,西秦的兵马都是久战之士,根本不需要操练,也熟悉北凉的地理,自然是最合适的人选。
但魏国的官员们不可能完全信任赫连定,哪怕拓跋焘如何心意已决,他们都有各种理由表示西秦不需要屯兵,或者不需要赫连定冒着危险亲去。
这其中的意思谁的听得懂,拓跋焘和赫连定都是人精,拓跋焘选择在吃饭的时候提起此事本来就是试探,而官员们哪里不知道拓跋焘为何要这时候说这样的话?于是局势一下子僵硬起来。
此事的崔浩刚刚咽下最后一块五味脯,这道菜是他的最爱,可惜只有宫中这位御厨做的最好,所以无论什么大臣给他打眼色,他都先把五味脯先吃完了再说。
‘凉了就可油腻了。’
崔浩丢下筷子,看着从满嘴油急到满脸油的拓跋焘,缓缓开口。
“众位无非是担心赫连公一去不复返罢了。”他掏出帕子按了按嘴,语不惊人死不休,“其实这件事也容易的很……”
拓跋焘眼睛亮亮地看向崔浩。
“赫连公主也到了婚龄了,陛下爱慕公主已久,赫连公何不考虑考虑联姻?我大魏的后戚视同宗室,依旧可以掌兵,赫连公以前是夏国王亲,世人会有疑虑是人之常情,但你若和陛下成为姻亲,那就是一家人了。”
陛下的大舅子可比“战败国的王爷”有说服力的多。
‘干得漂亮!’
拓跋焘的眼睛更亮了,换成眼巴巴地看向赫连定。
谁料赫连定怔怔想了一会儿,摇了摇头。
“此时我得同我妹妹商议,我不想强迫她。”
……
大臣们掐死赫连定的心都有。
典型的得了便宜还卖乖啊!
“如果是这样,那也简单。”崔浩将帕子放下,继续说道:“我国宫中也有几位到了婚龄的公主,赫连公妻室尚空,几位公主都美貌可人,配赫连公也不算吃亏。”
说来说去,都是要联姻而已。
也是拓跋焘器量大,一般换了其他的国主,早就把赫连明珠强娶了去,或者硬塞个公主给赫连定了,哪里能让他逍遥到今天。
赫连定心中其实知道这一天迟早会到来,却不知道竟然不是拓跋焘提出来,而是来自于这样的局面。
拓跋焘明显无法完全掌控手下的臣属,他想要把自己送到西秦去,是为了震慑北凉,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以便救下虎贲军和花木兰。
但对于这些大臣来说,花木兰和虎贲军的安危却没有那么重要,拓跋焘想要两线动兵,对于魏国来说很危险,如果自己带着西秦的兵马独立了,那就更危险了,简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所以他们需要足够的好处,足够的分量,能得到他们支持和肯定。
赫连定一方面欣赏这种君臣保持平等的博弈方式,一方面又对魏国大臣们胁迫自己一定要以“卖身”的形式缔结盟约而感到厌烦。
昔年南凉国主将亲生女儿嫁给西秦王子,最后又落到什么下场?
真要做得出这样决定的人,根本就不在乎什么亲人的安危,更别说是这种交易一般的联姻。
拓跋焘确实一直想娶赫连明珠,倒不是因为自己非常喜欢她,而是他确实需要赫连定的能力,如今这样不敢用又想用的局面太烦了。
偏偏赫连定又是个性子古怪之人,和花木兰、崔浩都不相同,无法以利诱之,或者以共同的信念并肩前行。
他到现在都不知道赫连定到底要什么。
见到赫连定犹豫,拓跋焘虽然有些失望,但还是不愿最后事与愿违,反倒引起矛盾,只好打了个圆场:
“屯兵的事情还没上朝议论,如今只是商议,诸位都多商量商量,不必急着下结论……”
他烦恼地摸了摸下巴,摸到一手油才想起来自己现在大概仪表不整,伸手向宦官要了块热帕子,借擦脸把此事揭了过去。
崔浩见没有逼婚成功,心里微微有些遗憾,还有些怒拓跋焘太容易退让。
他连上墙的梯子都给他扶好了,结果他看了看还是下来了!
不过如果拓跋焘不是这样的性格,崔浩这样的人也不会尽心尽力为他谋划,正是因为拓跋焘总是先重情重义后考虑问题,魏国才不至于成为所有大臣争权夺利的战场。
大部分人虽然争权斗得不可开交,在大节上但都还能保持一致,为了辅佐拓跋焘、辅佐魏国而使尽全力。
就是太可惜了啊。
众人有的还没有吃完,因为这件事隐隐有些尴尬,拓跋焘借口要去如厕,拉着赫连定退离了席位,拽着他到了后室僻静之处,有些无赖地说道:
“我现在真需要你去西秦,你就不能让明珠和我做个戏吗?先定下婚约,让她进了宫就是,我反正要御驾亲征去北燕的,一时半会儿也没办法和你妹妹翻云那个……呃,你懂的……”
赫连定瞪得他有些接不下去,停了停又说:“到时候回来再找个寇道长来卜一下,就说不合适什么的……”
“我不懂。”
赫连定好整以暇地开口。
“哈?”
拓跋焘傻眼。
“我不懂,为何陛下确定我去了西秦,发兵北凉就能获胜?北凉不比北燕,精兵强将众多,姑臧城高又坚实,举西秦和秦州之力,人马也不足两万,哪里打得下姑臧?”
他看着拓跋焘。
“我虽愿意为陛下效力,但也不愿意白白送了性命,打这种送死的仗。”
“我在北凉有安排。”
拓跋焘沉默了片刻,终于还是和盘托出。
“这件事许多人不知道,其实源破羌并不在使团里。北凉派系林立,诸族混居,有许多对沮渠蒙逊早有反意,源破羌此去在北凉召集他父王的旧部,我让他在北凉附近便宜行事,藏在北凉联系北凉各方人马,算算时间,如今他大概已经联络到了鲜卑诸族,也取出了南凉昔日的宝藏,正在北凉招兵买马。”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除此之外,昙无谶大师向我表了北凉佛门的心思,他们准备改投魏国,愿帮我国攻凉,我顺水推舟,答应了那边的使者,他们恐怕也会有些动作,用来向我证明他们有和我交易的能力……”
“陛下竟和佛门……”
赫连定错愕,不是说拓跋焘和道门走的最近吗?
寇谦之到现在还住在后宫里呢,能眼睁睁看着昙无谶传教?
“什么佛门、道门,都是小孩子过家家自己骗自己的东西……”拓跋焘不以为然地说,“信就有用,不信什么力量都没有。”
道门和儒生们又不是笨蛋,这里也不是北凉,佛门想要在这里兴盛,可不仅仅需要他的支持。
能用都用了,管用就好。
退一万步说,若真的尾大不掉,他就……
灭佛。
“我明白了,如果源将军在北凉真有动作,佛门又能策反一批人,倒确实有取胜的可能。”
赫连定点了点头。
“是吧?那赫连明珠的事……”
拓跋焘脸上神采奕奕,期望地看着赫连定。
“不过我还是得回去和明珠商量商量……”
拓跋焘忍不住抬脚踹人了。
“说了这么多,你就不能给点痛快的!”
就你妹妹金贵?
后宫等老子把脖子都等长了的美人一大把!
赫连定露出一个歉意的笑容。
‘你玩我呢是吧?是吧?是吧?!’
面对这样油盐不进的赫连定,拓跋焘只想振臂高呼一句:
——老子要当昏君!
至于让使团吃亏。”
古弼和刘洁等人倒觉得事情也许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可怕,钦汗城的驻军还没有传回消息,使团也没有消息,一切都是猜测,而猜测就没有北燕如今确切的战报来的紧急。
所有人都劝说拓跋焘先处理北燕的战况,先把龙城拿下,灭了北燕,而凉国那边可以派出一支大军去钦汗城打探消息顺便迎亲,如果无事最好,有事就直接拿着圣谕以替使团报仇的理由发兵,逼迫北凉投降。
一个是战争,一个是外交,都是博弈,谁输谁赢,最终看的还是实力。
一天连得两个坏消息,拓跋焘根本无法继续再朝会了,他看了看满朝文武,斟酌一下后,又重新回到了御座之上。
众臣知道他要做出结论,已经做好了“舌战”的准备。但人人也都知道拓跋焘如今的心情极坏,一旦劝谏的不好,很可能被拓跋焘成为发泄的倒霉蛋。
拓跋焘看了看崔浩,又看了看古弼,开口说出百官们耳朵听出老茧的一句话。
“朕要御驾亲征,亲自前往北燕,以解龙城之危。”
百官:(痛哭流涕)……不可以啊陛下!危险啊陛下!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啊!
众将领:(摩拳擦掌)选我选我选我!
“众位不用再劝谏我,此时我御驾亲征是最合适的。如今已过秋收,粮草丰盈,除龙城外,北燕和魏国之间的道路已经被打通,粮道无虞,有出征,必定能鼓舞士气。高句丽国小力弱,见我御驾亲征,一定会闻风散胆,退避到辽水之后……”
拓跋焘言之切切。
“我心意已决,各位不必多言。我走之前,会立拓跋晃为太子,令其监国。”
拓跋焘拖延已久的问题今日突然被解决,百官大吃一惊,立刻有人看向贺赖家的族人。
贺赖家出身的官员面色不乱,似乎早已经有了这样的心理准备。
百官的内心已经快要崩溃了,拓跋晃如今才五岁,他监国?说是监国,实际上就是在龙椅上放个摆设,掌着他父亲的印信,没事盖盖章罢了。
拓跋晃很少在百官面前出现,连宗室都接触的少,这下他们一想到要开始各种哄小孩,顿时皱起了一张哭脸。
崔浩和古弼两人则是已经在心里预测起来,到底谁会留下来辅助监国。
照理说,出征这种事应该是崔浩随军,古弼辅国,但现在秋收的事情已经结束,崔浩留下来为太子立威才是迫在眉睫,毕竟太子年幼,负责辅助的大臣必须要有足够的能力和魄力。
古弼能力是有,但性格固执,手段不如崔浩圆滑,并不是最好的人选。
拓跋焘也是这么靠了了一番,才做出自己的选择。
“大军出征后,令太常崔浩、尚书令刘洁、宜都王穆寿辅佐太子,窦太后掌管二十四军殿虎符,守卫京城。文武百官需各司其职,由太子主持朝政,裁决日常事务。”
百官:(内流满面)可是他才不到五岁啊陛下!
众将领:(头痛)怎么又是窦太后掌虎符啊!天天向老太太回报军事郁闷坏了有木有啊!
拓跋焘御驾亲征之意已决,剩下来的时间就在讨论随军的人选、后勤的安排、大军北上沿路的补给、抽调的民夫等等。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立刻有不少官员知道这两天他们吃住大概都要在宫里了,还有些将领盘算着家中还有多少私兵可以一起随军前往,家里那些子侄可以去混个军功云云。
这场朝会一直进行到中午,所有人饿的头晕眼花之际,拓跋焘终于下令在宫中摆饭,留下一干相关的官员在宫中继续仪事,其他官员散朝各司其职,整个国家机器开始迅速的转动起来。
这时代的人通常只用两餐,朝食和晚食,偏偏拓跋焘老是容易饿,宫中一直三餐,跟着他议事的官员也都养成了三餐的习惯,一群人食不知髓的吃吃喝喝,却听到外面通传平原公赫连定被请来了。
‘就知道陛下不可能就这么眼看着花木兰有危险不管。’
崔浩眯了眯眼,若无其事的夹起一块五味脯。
赫连定被急召而来,自己也莫名其妙。
他在西宫里住了许久,感觉自己都要住废了,除了陪着拓跋焘打打猎就是平日里在平城到处走走,西秦那边的军队和部将都是靠书信来往,有时候他甚至觉得自己跟拓跋焘养在后宫里的那些女人没什么区别。
哦,还是有区别的,他可以四处跑跑。
拓跋焘正在大块吃肉,见到赫连定进来了,筷子一丢,还带着一张大油嘴就上去迎接。
赫连定行过礼后,被满嘴油腻的拓跋焘拉到席前,当着所有在场重臣的面,拓跋焘开口说道:
“我还是不大放心北凉那边,如今使团消息并未传回平城,我担心我亲征北燕后北凉有所异动……”
赫连定倏地抬起头错愕地看向拓跋焘。
他话里是什么意思?
北凉有事?
拓跋焘拍了拍赫连定的肩膀,接着说道:“我准备让赫连公回西秦去,率领西秦兵马屯兵北凉以南,再另派一支大军前往钦汗城,随时准备迎接回使团。要使团无事,钦汗城的人马就是迎亲的队伍,如果使团有事,它就是前往北凉的先锋。”
“陛下,北凉的情况现在还不清楚,使团到底有没有事也不明白,贸然屯兵,会不会……”
西秦是一个小国,夹在夏国、刘宋和北凉之间,毗邻夏国的秦州和北凉的广武,离姑臧很近,不过五日的路程。
灭了胡夏后,西秦就成了离平城最远的一块领地,它位置显要,百姓又贫困,一直成了魏国的难题,如今地方上的安全都是靠赫连定原本的嫡系人马在维持,魏国为了表示对赫连定的信任,只派了地方官员治理当地,西秦的安阳更是赫连定的封地。
愿意放赫连定回去,表示拓跋焘完全信任赫连定的忠诚,愿意像启用其他拓跋家宗亲一样差遣他,将他真正当成魏国的将领。
赫连定心中五味杂陈,看了看连筷子都拿不住了的魏国大臣们,再看着一脸一嘴油着实可笑的拓跋焘,平日的毒舌利齿竟像是坏了,完全没有开口为自己做争取一下去西秦的可能。
他只是看着拓跋焘,等着他做出决定。
“花木兰的虎贲军皆是精兵,我一个都损失不起。北凉若真想用这种小聪明来试探我,就要做好灭国的准备。”
拓跋焘自从袁放提出那一番富国论,其实早想打北凉,无奈国中都担心多线对战国力消耗太大,所以只能作罢。
如今得知花木兰可能出事,北魏使团里的人也许全部会死在北凉的阴谋之下,拓跋焘哪里还坐得住?
可他只有一个,北面有兄弟要救,西边又有臣子很可能陷入危机,他只能选择一边,虽然说有些对不起花木兰,但事情有轻重缓急,库莫提和拓跋丕不知道还能撑多久,北燕离平城要近得多,他速战速决才是正紧。
赫连定曾经打下西秦,就是为了灭掉北凉来作为晋升之资,只不过因为赫连明珠的安危才献出西秦换取妹妹的自由,西秦的兵马都是久战之士,根本不需要操练,也熟悉北凉的地理,自然是最合适的人选。
但魏国的官员们不可能完全信任赫连定,哪怕拓跋焘如何心意已决,他们都有各种理由表示西秦不需要屯兵,或者不需要赫连定冒着危险亲去。
这其中的意思谁的听得懂,拓跋焘和赫连定都是人精,拓跋焘选择在吃饭的时候提起此事本来就是试探,而官员们哪里不知道拓跋焘为何要这时候说这样的话?于是局势一下子僵硬起来。
此事的崔浩刚刚咽下最后一块五味脯,这道菜是他的最爱,可惜只有宫中这位御厨做的最好,所以无论什么大臣给他打眼色,他都先把五味脯先吃完了再说。
‘凉了就可油腻了。’
崔浩丢下筷子,看着从满嘴油急到满脸油的拓跋焘,缓缓开口。
“众位无非是担心赫连公一去不复返罢了。”他掏出帕子按了按嘴,语不惊人死不休,“其实这件事也容易的很……”
拓跋焘眼睛亮亮地看向崔浩。
“赫连公主也到了婚龄了,陛下爱慕公主已久,赫连公何不考虑考虑联姻?我大魏的后戚视同宗室,依旧可以掌兵,赫连公以前是夏国王亲,世人会有疑虑是人之常情,但你若和陛下成为姻亲,那就是一家人了。”
陛下的大舅子可比“战败国的王爷”有说服力的多。
‘干得漂亮!’
拓跋焘的眼睛更亮了,换成眼巴巴地看向赫连定。
谁料赫连定怔怔想了一会儿,摇了摇头。
“此时我得同我妹妹商议,我不想强迫她。”
……
大臣们掐死赫连定的心都有。
典型的得了便宜还卖乖啊!
“如果是这样,那也简单。”崔浩将帕子放下,继续说道:“我国宫中也有几位到了婚龄的公主,赫连公妻室尚空,几位公主都美貌可人,配赫连公也不算吃亏。”
说来说去,都是要联姻而已。
也是拓跋焘器量大,一般换了其他的国主,早就把赫连明珠强娶了去,或者硬塞个公主给赫连定了,哪里能让他逍遥到今天。
赫连定心中其实知道这一天迟早会到来,却不知道竟然不是拓跋焘提出来,而是来自于这样的局面。
拓跋焘明显无法完全掌控手下的臣属,他想要把自己送到西秦去,是为了震慑北凉,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以便救下虎贲军和花木兰。
但对于这些大臣来说,花木兰和虎贲军的安危却没有那么重要,拓跋焘想要两线动兵,对于魏国来说很危险,如果自己带着西秦的兵马独立了,那就更危险了,简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所以他们需要足够的好处,足够的分量,能得到他们支持和肯定。
赫连定一方面欣赏这种君臣保持平等的博弈方式,一方面又对魏国大臣们胁迫自己一定要以“卖身”的形式缔结盟约而感到厌烦。
昔年南凉国主将亲生女儿嫁给西秦王子,最后又落到什么下场?
真要做得出这样决定的人,根本就不在乎什么亲人的安危,更别说是这种交易一般的联姻。
拓跋焘确实一直想娶赫连明珠,倒不是因为自己非常喜欢她,而是他确实需要赫连定的能力,如今这样不敢用又想用的局面太烦了。
偏偏赫连定又是个性子古怪之人,和花木兰、崔浩都不相同,无法以利诱之,或者以共同的信念并肩前行。
他到现在都不知道赫连定到底要什么。
见到赫连定犹豫,拓跋焘虽然有些失望,但还是不愿最后事与愿违,反倒引起矛盾,只好打了个圆场:
“屯兵的事情还没上朝议论,如今只是商议,诸位都多商量商量,不必急着下结论……”
他烦恼地摸了摸下巴,摸到一手油才想起来自己现在大概仪表不整,伸手向宦官要了块热帕子,借擦脸把此事揭了过去。
崔浩见没有逼婚成功,心里微微有些遗憾,还有些怒拓跋焘太容易退让。
他连上墙的梯子都给他扶好了,结果他看了看还是下来了!
不过如果拓跋焘不是这样的性格,崔浩这样的人也不会尽心尽力为他谋划,正是因为拓跋焘总是先重情重义后考虑问题,魏国才不至于成为所有大臣争权夺利的战场。
大部分人虽然争权斗得不可开交,在大节上但都还能保持一致,为了辅佐拓跋焘、辅佐魏国而使尽全力。
就是太可惜了啊。
众人有的还没有吃完,因为这件事隐隐有些尴尬,拓跋焘借口要去如厕,拉着赫连定退离了席位,拽着他到了后室僻静之处,有些无赖地说道:
“我现在真需要你去西秦,你就不能让明珠和我做个戏吗?先定下婚约,让她进了宫就是,我反正要御驾亲征去北燕的,一时半会儿也没办法和你妹妹翻云那个……呃,你懂的……”
赫连定瞪得他有些接不下去,停了停又说:“到时候回来再找个寇道长来卜一下,就说不合适什么的……”
“我不懂。”
赫连定好整以暇地开口。
“哈?”
拓跋焘傻眼。
“我不懂,为何陛下确定我去了西秦,发兵北凉就能获胜?北凉不比北燕,精兵强将众多,姑臧城高又坚实,举西秦和秦州之力,人马也不足两万,哪里打得下姑臧?”
他看着拓跋焘。
“我虽愿意为陛下效力,但也不愿意白白送了性命,打这种送死的仗。”
“我在北凉有安排。”
拓跋焘沉默了片刻,终于还是和盘托出。
“这件事许多人不知道,其实源破羌并不在使团里。北凉派系林立,诸族混居,有许多对沮渠蒙逊早有反意,源破羌此去在北凉召集他父王的旧部,我让他在北凉附近便宜行事,藏在北凉联系北凉各方人马,算算时间,如今他大概已经联络到了鲜卑诸族,也取出了南凉昔日的宝藏,正在北凉招兵买马。”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除此之外,昙无谶大师向我表了北凉佛门的心思,他们准备改投魏国,愿帮我国攻凉,我顺水推舟,答应了那边的使者,他们恐怕也会有些动作,用来向我证明他们有和我交易的能力……”
“陛下竟和佛门……”
赫连定错愕,不是说拓跋焘和道门走的最近吗?
寇谦之到现在还住在后宫里呢,能眼睁睁看着昙无谶传教?
“什么佛门、道门,都是小孩子过家家自己骗自己的东西……”拓跋焘不以为然地说,“信就有用,不信什么力量都没有。”
道门和儒生们又不是笨蛋,这里也不是北凉,佛门想要在这里兴盛,可不仅仅需要他的支持。
能用都用了,管用就好。
退一万步说,若真的尾大不掉,他就……
灭佛。
“我明白了,如果源将军在北凉真有动作,佛门又能策反一批人,倒确实有取胜的可能。”
赫连定点了点头。
“是吧?那赫连明珠的事……”
拓跋焘脸上神采奕奕,期望地看着赫连定。
“不过我还是得回去和明珠商量商量……”
拓跋焘忍不住抬脚踹人了。
“说了这么多,你就不能给点痛快的!”
就你妹妹金贵?
后宫等老子把脖子都等长了的美人一大把!
赫连定露出一个歉意的笑容。
‘你玩我呢是吧?是吧?是吧?!’
面对这样油盐不进的赫连定,拓跋焘只想振臂高呼一句:
——老子要当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