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ixiawenxue.org,清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圣驾停留开平卫三日,旋即启程,道往大宁。
天子仪仗过处,里中父老路旁迎驾,奉稻麦高粱。闻有耄耋老者,朱棣立刻召见。
老者被子孙搀扶,颤巍巍行至驾前,朱棣翻身下马,以示对老人的尊重。随扈文武纷纷下马,向老人行礼。
老者须发皆白,双目已有些浑浊,口齿倒还清晰。
“使不得!”满口的牙齿已经脱落,双手苍老枯瘦,活似干枯的树皮。被朱棣扶着,竟不知该如何是好,“陛下,可千万使不得!”
“耆老受得。”朱棣笑道,“这是朕的儿子,还有朕的孙子。瞻壑,过来,见过耆老。”
朱瞻壑身着盘龙常服,稳稳当当走到朱棣身边,向老者行礼。
“老人家康泰。”
朱瞻壑的礼仪极好,便是礼官也挑不出丁点毛病。白胖的小脸,说话时,脸颊隐约浮现出两个酒窝,
老者愈发激动,路边。看到这一幕的百姓无不跪拜在地,脸颊泛红,山呼万岁之声不绝。
“圣德仁厚之君,圣天子!”
今日之后,永乐帝在民间的声望必将迈上新台阶。
老者奉上的稻谷高粱被妥善收藏,丰盈的麦穗昭示着丰年的喜悦。
自朱棣登基,南北边塞不平,各省府州县水旱蝗灾不断。北疆边塞之地,曾以荒凉著称的大宁宣府却连年丰收,官仓堆满。今年秋收,需将陈年谷麦从仓中运出,方能送入新粮。
“丰年时节,三司州县可曾借口杂税,盘剥于民?”
白彦回领宦官放下轻便木椅,朱棣搀扶老人坐下,自己坐到老人一旁,张口询问税收之事。
“回陛下,并无。”老者年事已高,脑袋却不糊涂。听天子问起,没有半分犹豫,“仰赖陛下圣明仁德,多年减免粮税,草民一家十余丁口,已是连续三年家有富余。“
“如此便好。”朱棣欣慰道,“如此,方不违高皇帝爱民之政。”
听到这里,孟清和长出一口气,高度紧张的神经瞬间松弛。
大宁已设布政使司,每年两季税粮自当由其掌管。但他仍是大宁镇守,万一有人趁他不在,对税粮下手,或巧借明目征收苛捐杂税,他也逃不脱责任。
想起大宁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之前所为,孟清和暗暗咬牙。
早就想收拾他们,一直寻不到合适的机会,又要顾忌皇帝的脸面,只能先放下。若因一时犹豫反被其累,他冤不冤?
经过和老者一番谈话,朱棣心情大好,又询问不少民情。
老者回答时,随扈史官奋笔疾书,生恐落下一句话。
伴驾的翰林学士胡广却眼神微闪,在永乐帝询问老者,大宁官员民间官声如何时,瞅准机会,把孟清和拎了出来。
“臣听闻,兴宁伯自出任大宁镇守,开农田兴互市,同草原牧民多有往来,在民间声望极佳。敢问耆老,可有此事?”
听到此言,朱棣眼中没了笑意。孟清和心中一跳,暗道不好。当初,此人就在永乐帝跟前给他上眼药,说他“尾大不掉,恐生异心”。现如今,又说他“同草原牧民多有往来,在民间声望极佳”,这是不遗余力要置他于死地!
沈瑄的脸色沉了下来,朱高煦抱起朱瞻壑,拍拍儿子的后背,看着胡广的眼神,活似在看一个死人。惹谁不好,偏偏惹兴宁伯,找死啊。
“不敢瞒这位官人,自朝廷派兴宁伯镇守大宁,草民等的日子确是越来越好。”老者笑呵呵说道,“然草民等都清楚,这是仰赖天子恩德,若无圣德天子,怎会有镇守这样的好官,草民等又如何过上今天的日子?”
胡广完全没料到,一个乡野老人会说出这样一番话。
按照老者的意思,兴宁伯是朝廷委派的官员,感激他,不就是感念朝廷,感恩天子?
是误打误撞,还是刻意?
无论原因为何,孟清和都能成功脱身。
胡广心下不甘,还想说什么,却被夏元吉截住话头,错过机会,再难开口。
“臣观乡民献上谷穗颇佳,可筛选为粮种……”
经过刚刚一番应对,在场众人都看出老者不凡。
胡广十分懊恼,还是过于急躁了。
以为只是个庶人,不曾想,历经元末战乱,在北疆之地生活数代,五世同堂,衣食丰足,如何会是寻常之人?
但事已至此,后悔已经来不及。
这时他才明白,天子不是被他的话挑起怀疑,而是对他产生了不满。思及天子刚才的目光,胡广脸色不由得发白。
朱高煦收起嘴角的冷笑,转向孟清和,“胡学士不过是出头椽子,躲在他后边的人,轻易不会被抓住把柄,兴宁伯还需当心。”
“谢殿下提醒。”
朱瞻壑拍拍朱高煦的胳膊,“父王,放儿下来。”
“不累?”
“儿不累。”朱瞻壑认真道,“儿年纪渐长,不应累到父王。”
满身大红的年画娃娃,端正神情,一板一眼,怎么看都喜感。
朱高煦很感动,儿子知道关心爹了啊!
不料想,这份感动只维持两秒,就被三头身一拳打破。
“少保。”朱瞻壑走到孟清和身前,仰头道,“我尚幼,待壮时,必效仿皇祖父,惩治奸人。“
翻译过来,我现在年纪还小,有人欺负少保,我还没有办法。等我长大了,再有人不开眼,一定为少保出气。敢起刺,通通拍死!
感动的换成了孟清和。
朱高煦磨碎后槽牙,到底谁是这混小子亲爹?!
沈瑄一直没出声,视线略过三头身,直接“杀”向三头身亲爹。
“殿下武艺高超,步马娴熟,他日校场一战,如何?”
朱高煦瞬间石化,找他单挑?这是为何?
“赵王殿下言,殿下久无对手很是寂寞。”沈瑄笑道,“殿下同赵王殿下果真兄弟情深。”
朱高煦:“……”
兄弟?哪门子的兄弟?!背后-插—刀兄弟!如果朱高燧当面,朱高煦不敢肯定,是否会控制不住,拔-刀和兄弟对砍。
孟清和只当没听到沈瑄所言,蹲□,笑眯眯向朱瞻壑道谢,继续感动中。
朱瞻壑则是闪着星星眼,父王要同定国公切磋?儿早就期待这一天呐!
朱高煦仰望蓝天,终于泪流满面。
亲儿子,亲儿子啊……
圣驾中途不能停留太久,召见老者,不过盏茶时间。
老者被儿孙搀扶退至路旁,朱棣跃身上马,朱高煦沈瑄回到各自岗位,朱瞻壑没再要求骑马,而是乖乖听话,乘马辇。
“少保同我一起。”
“世子先上辇,下官随后。”孟清和将朱瞻壑交给宦官,道,“劳烦黄少监。”
等朱瞻壑上了马辇,孟清和立刻转身,叫来一名眼熟的宦官,低声吩咐两句,随手递过一枚银锭,“劳烦了。”
宦官手一翻,银锭瞬间落进袖子里,笑道:“伯爷尽管放心,咱家一定办得妥帖。”
孟清和点点头,转身登上马辇。
车亭内,坐褥花毯均为锦缎制成,槛座略高,软座铺红毯。矮桌楔入车板,茶壶茶杯皆为竹制,为永乐五年,西南番邦贡品。
孟清和算不得雅人,看不出这套茶具好在哪里,只是觉得,在马车上,用竹子总比用瓷器琉璃安全些。
路况不好,车行颠簸,瓷器易碎,哪怕铺了坐褥皮毯,被热茶溅到也不是小事。
车亭内空间不小,靠车壁立有两只矮柜,红漆,底座雕有祥纹,每槅饰以铜花叶片,牢牢楔入车壁之内,同车亭仿似一体。不是见宦官从柜中取物,压根不会发现眼前有两只柜子。
朱瞻壑端正坐着,矮几上是几盘精致的糕点。
“少保一起用点心?”
似曾相识的一句话,将孟清和的记忆带回数年之前。
在前往南京的路上,一样在世子车亭里,还是燕王世子的朱高炽,温和的笑着,让宦官将一盘点心送到他面前。... -->>
圣驾停留开平卫三日,旋即启程,道往大宁。
天子仪仗过处,里中父老路旁迎驾,奉稻麦高粱。闻有耄耋老者,朱棣立刻召见。
老者被子孙搀扶,颤巍巍行至驾前,朱棣翻身下马,以示对老人的尊重。随扈文武纷纷下马,向老人行礼。
老者须发皆白,双目已有些浑浊,口齿倒还清晰。
“使不得!”满口的牙齿已经脱落,双手苍老枯瘦,活似干枯的树皮。被朱棣扶着,竟不知该如何是好,“陛下,可千万使不得!”
“耆老受得。”朱棣笑道,“这是朕的儿子,还有朕的孙子。瞻壑,过来,见过耆老。”
朱瞻壑身着盘龙常服,稳稳当当走到朱棣身边,向老者行礼。
“老人家康泰。”
朱瞻壑的礼仪极好,便是礼官也挑不出丁点毛病。白胖的小脸,说话时,脸颊隐约浮现出两个酒窝,
老者愈发激动,路边。看到这一幕的百姓无不跪拜在地,脸颊泛红,山呼万岁之声不绝。
“圣德仁厚之君,圣天子!”
今日之后,永乐帝在民间的声望必将迈上新台阶。
老者奉上的稻谷高粱被妥善收藏,丰盈的麦穗昭示着丰年的喜悦。
自朱棣登基,南北边塞不平,各省府州县水旱蝗灾不断。北疆边塞之地,曾以荒凉著称的大宁宣府却连年丰收,官仓堆满。今年秋收,需将陈年谷麦从仓中运出,方能送入新粮。
“丰年时节,三司州县可曾借口杂税,盘剥于民?”
白彦回领宦官放下轻便木椅,朱棣搀扶老人坐下,自己坐到老人一旁,张口询问税收之事。
“回陛下,并无。”老者年事已高,脑袋却不糊涂。听天子问起,没有半分犹豫,“仰赖陛下圣明仁德,多年减免粮税,草民一家十余丁口,已是连续三年家有富余。“
“如此便好。”朱棣欣慰道,“如此,方不违高皇帝爱民之政。”
听到这里,孟清和长出一口气,高度紧张的神经瞬间松弛。
大宁已设布政使司,每年两季税粮自当由其掌管。但他仍是大宁镇守,万一有人趁他不在,对税粮下手,或巧借明目征收苛捐杂税,他也逃不脱责任。
想起大宁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之前所为,孟清和暗暗咬牙。
早就想收拾他们,一直寻不到合适的机会,又要顾忌皇帝的脸面,只能先放下。若因一时犹豫反被其累,他冤不冤?
经过和老者一番谈话,朱棣心情大好,又询问不少民情。
老者回答时,随扈史官奋笔疾书,生恐落下一句话。
伴驾的翰林学士胡广却眼神微闪,在永乐帝询问老者,大宁官员民间官声如何时,瞅准机会,把孟清和拎了出来。
“臣听闻,兴宁伯自出任大宁镇守,开农田兴互市,同草原牧民多有往来,在民间声望极佳。敢问耆老,可有此事?”
听到此言,朱棣眼中没了笑意。孟清和心中一跳,暗道不好。当初,此人就在永乐帝跟前给他上眼药,说他“尾大不掉,恐生异心”。现如今,又说他“同草原牧民多有往来,在民间声望极佳”,这是不遗余力要置他于死地!
沈瑄的脸色沉了下来,朱高煦抱起朱瞻壑,拍拍儿子的后背,看着胡广的眼神,活似在看一个死人。惹谁不好,偏偏惹兴宁伯,找死啊。
“不敢瞒这位官人,自朝廷派兴宁伯镇守大宁,草民等的日子确是越来越好。”老者笑呵呵说道,“然草民等都清楚,这是仰赖天子恩德,若无圣德天子,怎会有镇守这样的好官,草民等又如何过上今天的日子?”
胡广完全没料到,一个乡野老人会说出这样一番话。
按照老者的意思,兴宁伯是朝廷委派的官员,感激他,不就是感念朝廷,感恩天子?
是误打误撞,还是刻意?
无论原因为何,孟清和都能成功脱身。
胡广心下不甘,还想说什么,却被夏元吉截住话头,错过机会,再难开口。
“臣观乡民献上谷穗颇佳,可筛选为粮种……”
经过刚刚一番应对,在场众人都看出老者不凡。
胡广十分懊恼,还是过于急躁了。
以为只是个庶人,不曾想,历经元末战乱,在北疆之地生活数代,五世同堂,衣食丰足,如何会是寻常之人?
但事已至此,后悔已经来不及。
这时他才明白,天子不是被他的话挑起怀疑,而是对他产生了不满。思及天子刚才的目光,胡广脸色不由得发白。
朱高煦收起嘴角的冷笑,转向孟清和,“胡学士不过是出头椽子,躲在他后边的人,轻易不会被抓住把柄,兴宁伯还需当心。”
“谢殿下提醒。”
朱瞻壑拍拍朱高煦的胳膊,“父王,放儿下来。”
“不累?”
“儿不累。”朱瞻壑认真道,“儿年纪渐长,不应累到父王。”
满身大红的年画娃娃,端正神情,一板一眼,怎么看都喜感。
朱高煦很感动,儿子知道关心爹了啊!
不料想,这份感动只维持两秒,就被三头身一拳打破。
“少保。”朱瞻壑走到孟清和身前,仰头道,“我尚幼,待壮时,必效仿皇祖父,惩治奸人。“
翻译过来,我现在年纪还小,有人欺负少保,我还没有办法。等我长大了,再有人不开眼,一定为少保出气。敢起刺,通通拍死!
感动的换成了孟清和。
朱高煦磨碎后槽牙,到底谁是这混小子亲爹?!
沈瑄一直没出声,视线略过三头身,直接“杀”向三头身亲爹。
“殿下武艺高超,步马娴熟,他日校场一战,如何?”
朱高煦瞬间石化,找他单挑?这是为何?
“赵王殿下言,殿下久无对手很是寂寞。”沈瑄笑道,“殿下同赵王殿下果真兄弟情深。”
朱高煦:“……”
兄弟?哪门子的兄弟?!背后-插—刀兄弟!如果朱高燧当面,朱高煦不敢肯定,是否会控制不住,拔-刀和兄弟对砍。
孟清和只当没听到沈瑄所言,蹲□,笑眯眯向朱瞻壑道谢,继续感动中。
朱瞻壑则是闪着星星眼,父王要同定国公切磋?儿早就期待这一天呐!
朱高煦仰望蓝天,终于泪流满面。
亲儿子,亲儿子啊……
圣驾中途不能停留太久,召见老者,不过盏茶时间。
老者被儿孙搀扶退至路旁,朱棣跃身上马,朱高煦沈瑄回到各自岗位,朱瞻壑没再要求骑马,而是乖乖听话,乘马辇。
“少保同我一起。”
“世子先上辇,下官随后。”孟清和将朱瞻壑交给宦官,道,“劳烦黄少监。”
等朱瞻壑上了马辇,孟清和立刻转身,叫来一名眼熟的宦官,低声吩咐两句,随手递过一枚银锭,“劳烦了。”
宦官手一翻,银锭瞬间落进袖子里,笑道:“伯爷尽管放心,咱家一定办得妥帖。”
孟清和点点头,转身登上马辇。
车亭内,坐褥花毯均为锦缎制成,槛座略高,软座铺红毯。矮桌楔入车板,茶壶茶杯皆为竹制,为永乐五年,西南番邦贡品。
孟清和算不得雅人,看不出这套茶具好在哪里,只是觉得,在马车上,用竹子总比用瓷器琉璃安全些。
路况不好,车行颠簸,瓷器易碎,哪怕铺了坐褥皮毯,被热茶溅到也不是小事。
车亭内空间不小,靠车壁立有两只矮柜,红漆,底座雕有祥纹,每槅饰以铜花叶片,牢牢楔入车壁之内,同车亭仿似一体。不是见宦官从柜中取物,压根不会发现眼前有两只柜子。
朱瞻壑端正坐着,矮几上是几盘精致的糕点。
“少保一起用点心?”
似曾相识的一句话,将孟清和的记忆带回数年之前。
在前往南京的路上,一样在世子车亭里,还是燕王世子的朱高炽,温和的笑着,让宦官将一盘点心送到他面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