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ixiawenxue.org,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倍以上。”
“那将是多么庞大的能量啊!”
另一个话题就是王浩。
王浩已经很久没有出现在媒体记者面前了,他出现就担任了航天飞船工业公司的董事长,实在是有些太过于突然。
“王浩担任董事长,有点儿不可想象,即便是湮灭科技公司,他也只挂名顾问职位,几乎不参与任何事务。”
“可能是因为,湮灭粒子技术就是王浩在带队做研究吧?”
“那是必然的,但做研究不一定要担任董事长吧?”
“公开信息是,王浩是唯一的个人股东,拥有十个点的股份,应该是因为这个吧?”
“不过,持股有什么用?航天飞船工业公司可不是湮灭科技公司,他们是研究技术的,类似于航天局,根本不可能实现正收益……”
“话说回来,王浩还真是有钱,个人投入百亿资金啊!”
不少记者跟着感慨。
去年的《福布斯》榜单上,王浩以270亿美元的资产排名世界富豪榜第79位,他的资产主要是超导材料公司的股份,同时,他持有的其他制造业和科技公司的股份。
后者只占据不到百亿美元,也是由妻子苏映雪打理的。
《福布斯》也只能调查到这些公开信息,王浩的其他资产就都是保密性质的了。
另外,必须考虑的一点是,湮灭科技公司已经成为世界上最赚钱的公司,王浩团队研究出了强湮灭力场。
那么王浩个人是否有公司的分红?
这是不清楚的。
如果王浩能得到可观的分红,或持有一些‘内部股份’,他的身家肯定会更上一层楼。
当记者们闹哄哄的讨论时,王浩的身影出现在了会场门口,他是走在一行人的中间位置。
记者们瞬间停止了交谈。
一大堆的摄像机以及其他电子设备全部对准了王浩,王浩朝着现场人群挥了挥手,随后走向主席台的中间位置。
王浩的旁边是王学文和曹东明。
王学文和曹东明都是五十多岁的院士,也是光压发动机项目团队的主任研究员,他们可以算是‘2、3号人物’。
再旁边,就是航天飞船工业公司的决策层了,包括经理、顾问以及其他董事成员。
这些董事都是合作企业,包括湮灭科技公司的代表。
等所有人都坐好以后,新闻官开口让现场安静下来,随后就把话语权交给了王浩。
“大家好!”
王浩对着话筒说了一句,然后继续道,“欢迎大家的到来,这次是航天飞船工业公司组建以来第一次发布会,公司上下都很重视,我们也会说一些实际的东西。”
“那么首先,我来谈一下研发方向。”
“很多人应该看到了公告,我们在研发上的主要方向,就是以湮灭粒子技术为核心,来拓展研究航天领域的科技。”
“同时,公司未来的业务会围绕航天领域展开,包括载人航天、临近星球的探索、其他星球的资源开采,等等。”
“当然,那是未来。”
“当前我们的目标是,制造一艘以湮灭粒子为核心能源的大型航天飞船!”
王浩的话语回荡整个会场。
所有人一片沉默。
那种沉默中带有极度震惊的气氛,让会场像是即将爆炸的火药一般,很快……
爆炸来了!
“呼啦~~~”
会场快速陷入一片沸腾。
王浩简短的话语透露出的信息太多了,首先就是很关键的一点,他们确实掌握了湮灭粒子技术。
不止是制造,而且是控制。
这实在太出乎意料了。
另外,王浩还谈起了公司的业务,谈到了‘其他星球的资源开采’?不是在开玩笑吧?
最后说的短期目标,是制造一艘大型航天飞船。
这反倒让人很容易接受,毕竟已经掌握了湮灭粒子技术,还有什么能源技术能比的上湮灭粒子更有效率呢?
那已经是理论极限了!
会场的沸腾持续了几分钟,才在新闻官的喊声中安静下来。
所有记者重新看向了王浩。
王浩继续开口道,“我也关注到了舆论,相信大家对湮灭粒子技术感到好奇,我这里明确一点,我们确实掌握了这项技术,并且能实现稳定控制!”
他说着站了起来。
当记者们疑惑的时候,就见王浩满脸严肃认真的说道,“湮灭粒子技术的发现,源自一次非常严重的科研事故。”
“任何全新的科技,有发现才能够有研究、有进步。所以,接下来,我们为那次事故所牺牲的伟大科学家布朗-普利尔先生默哀一分钟……”
王浩是很认真的默哀。
现场所有人也都站了起来,他们也都跟着低头默哀,同时,也不由得对于王浩的做法感到敬佩。
湮灭粒子现象的发现,源自于阿迈瑞肯对湮灭射线研究过程中的一次科研事故。
当时只有普利尔牺牲了。
普利尔也被认为是科研牺牲的英雄,但他的‘英雄’只是在学术界传播,并没有扩展到普通舆论群体。
这主要就是因为,湮灭粒子也只是一项理论。
现在不同了。
航天飞船工业公司宣布掌握了湮灭粒子技术,那么普利尔就不再是‘学术领域’的英雄,而是真正能再入史册、为人类科研事业贡献生命的伟大人物。
好多人为此感慨不已。
同时,阿迈瑞肯记者的心情很复杂,一方面,他们为普利尔的牺牲发现新物理现象感到骄傲。
另一方面……
为什么我们的科学家牺牲了,明明是我们最先进行的实验,结果种花家快速掌握了湮灭粒子技术?
这就太难受了!
为什么呢?
他们不由得回忆起来,“最开始是出现了科研事故,结果调查没有任何的结论。”
“王浩组建团队进行复刻实验,在没有明确结论的情况下,我们的科学家就认为是正反物质抵消现象。”
“后来王浩团队提出了湮灭粒子理论,结果没有人相信。”
“我们依旧支持研究反物质技术,决策层相信了一个招摇撞骗的印-度人,就出现了第二次爆炸事故。”
“现在,王浩团队掌握了湮灭粒子技术……”
这一系列过程,仔细回想起来就更难受了。
应该怪谁呢?
(本章完)
倍以上。”
“那将是多么庞大的能量啊!”
另一个话题就是王浩。
王浩已经很久没有出现在媒体记者面前了,他出现就担任了航天飞船工业公司的董事长,实在是有些太过于突然。
“王浩担任董事长,有点儿不可想象,即便是湮灭科技公司,他也只挂名顾问职位,几乎不参与任何事务。”
“可能是因为,湮灭粒子技术就是王浩在带队做研究吧?”
“那是必然的,但做研究不一定要担任董事长吧?”
“公开信息是,王浩是唯一的个人股东,拥有十个点的股份,应该是因为这个吧?”
“不过,持股有什么用?航天飞船工业公司可不是湮灭科技公司,他们是研究技术的,类似于航天局,根本不可能实现正收益……”
“话说回来,王浩还真是有钱,个人投入百亿资金啊!”
不少记者跟着感慨。
去年的《福布斯》榜单上,王浩以270亿美元的资产排名世界富豪榜第79位,他的资产主要是超导材料公司的股份,同时,他持有的其他制造业和科技公司的股份。
后者只占据不到百亿美元,也是由妻子苏映雪打理的。
《福布斯》也只能调查到这些公开信息,王浩的其他资产就都是保密性质的了。
另外,必须考虑的一点是,湮灭科技公司已经成为世界上最赚钱的公司,王浩团队研究出了强湮灭力场。
那么王浩个人是否有公司的分红?
这是不清楚的。
如果王浩能得到可观的分红,或持有一些‘内部股份’,他的身家肯定会更上一层楼。
当记者们闹哄哄的讨论时,王浩的身影出现在了会场门口,他是走在一行人的中间位置。
记者们瞬间停止了交谈。
一大堆的摄像机以及其他电子设备全部对准了王浩,王浩朝着现场人群挥了挥手,随后走向主席台的中间位置。
王浩的旁边是王学文和曹东明。
王学文和曹东明都是五十多岁的院士,也是光压发动机项目团队的主任研究员,他们可以算是‘2、3号人物’。
再旁边,就是航天飞船工业公司的决策层了,包括经理、顾问以及其他董事成员。
这些董事都是合作企业,包括湮灭科技公司的代表。
等所有人都坐好以后,新闻官开口让现场安静下来,随后就把话语权交给了王浩。
“大家好!”
王浩对着话筒说了一句,然后继续道,“欢迎大家的到来,这次是航天飞船工业公司组建以来第一次发布会,公司上下都很重视,我们也会说一些实际的东西。”
“那么首先,我来谈一下研发方向。”
“很多人应该看到了公告,我们在研发上的主要方向,就是以湮灭粒子技术为核心,来拓展研究航天领域的科技。”
“同时,公司未来的业务会围绕航天领域展开,包括载人航天、临近星球的探索、其他星球的资源开采,等等。”
“当然,那是未来。”
“当前我们的目标是,制造一艘以湮灭粒子为核心能源的大型航天飞船!”
王浩的话语回荡整个会场。
所有人一片沉默。
那种沉默中带有极度震惊的气氛,让会场像是即将爆炸的火药一般,很快……
爆炸来了!
“呼啦~~~”
会场快速陷入一片沸腾。
王浩简短的话语透露出的信息太多了,首先就是很关键的一点,他们确实掌握了湮灭粒子技术。
不止是制造,而且是控制。
这实在太出乎意料了。
另外,王浩还谈起了公司的业务,谈到了‘其他星球的资源开采’?不是在开玩笑吧?
最后说的短期目标,是制造一艘大型航天飞船。
这反倒让人很容易接受,毕竟已经掌握了湮灭粒子技术,还有什么能源技术能比的上湮灭粒子更有效率呢?
那已经是理论极限了!
会场的沸腾持续了几分钟,才在新闻官的喊声中安静下来。
所有记者重新看向了王浩。
王浩继续开口道,“我也关注到了舆论,相信大家对湮灭粒子技术感到好奇,我这里明确一点,我们确实掌握了这项技术,并且能实现稳定控制!”
他说着站了起来。
当记者们疑惑的时候,就见王浩满脸严肃认真的说道,“湮灭粒子技术的发现,源自一次非常严重的科研事故。”
“任何全新的科技,有发现才能够有研究、有进步。所以,接下来,我们为那次事故所牺牲的伟大科学家布朗-普利尔先生默哀一分钟……”
王浩是很认真的默哀。
现场所有人也都站了起来,他们也都跟着低头默哀,同时,也不由得对于王浩的做法感到敬佩。
湮灭粒子现象的发现,源自于阿迈瑞肯对湮灭射线研究过程中的一次科研事故。
当时只有普利尔牺牲了。
普利尔也被认为是科研牺牲的英雄,但他的‘英雄’只是在学术界传播,并没有扩展到普通舆论群体。
这主要就是因为,湮灭粒子也只是一项理论。
现在不同了。
航天飞船工业公司宣布掌握了湮灭粒子技术,那么普利尔就不再是‘学术领域’的英雄,而是真正能再入史册、为人类科研事业贡献生命的伟大人物。
好多人为此感慨不已。
同时,阿迈瑞肯记者的心情很复杂,一方面,他们为普利尔的牺牲发现新物理现象感到骄傲。
另一方面……
为什么我们的科学家牺牲了,明明是我们最先进行的实验,结果种花家快速掌握了湮灭粒子技术?
这就太难受了!
为什么呢?
他们不由得回忆起来,“最开始是出现了科研事故,结果调查没有任何的结论。”
“王浩组建团队进行复刻实验,在没有明确结论的情况下,我们的科学家就认为是正反物质抵消现象。”
“后来王浩团队提出了湮灭粒子理论,结果没有人相信。”
“我们依旧支持研究反物质技术,决策层相信了一个招摇撞骗的印-度人,就出现了第二次爆炸事故。”
“现在,王浩团队掌握了湮灭粒子技术……”
这一系列过程,仔细回想起来就更难受了。
应该怪谁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