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ixiawenxue.org,谋定天下之扶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面的惠宗(朱允炆)也好,成祖也好,自己都受不了这种日子,于是早朝的规矩便渐渐废弛了下来。朱允炆没当几年皇帝,且不去说他。至于成祖,一向是乾纲独断,有事情自己拍板就行了,实在没把握自己会去找阁臣商议,用不着早朝。把早朝时间由5点推迟到了7点不说,小叫那种也很少了,更多的只是每月初一十五弄个大叫,大家意思一下就行。这样每月就那么一两天要熬一下,百官顶得住,皇帝也能顶得住。
等到仁宗、宣宗的时候,百官们的日子更好过了。仁宗也好、宣宗也好,人都特别好,轻易不发脾气,更不会动不动就砍人脑袋。而且这两位皇帝还有一项优点,特别会替大臣着想,例如看到年迈的大臣行走不便,便会赐他乘轿子进宫。这两朝的百官日子好过的很,小叫已经基本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类似于御前会议的形势。碰到事情,皇帝会把相关大臣召进皇宫,大家坐下来商议。文官们日子过的舒心了,便也倾力回报,这才有历史上的仁宣之治。
再到后面武宗、穆宗、熹宗年间,情形不一样了,这几位皇帝都喜欢躲在皇宫里面,不喜欢上朝。这个时候事情便反过来了,变成了文官们开始哀求皇帝上朝,“陛下,求求你上次朝吧!”
到了本朝,崇祯天子登基之后,事情再次发生惊天大逆转,崇祯皇帝一向以太祖为典范,动辄就要以太祖时的法则行事。于是,早朝的事情转了一圈之后,又回到了原点。百官们又要每天大半夜的便起身赶去早朝,而且是天天如此,换谁也受不了啊!
便说这次,崇祯用完早点以后,看看时间已经到了卯时,旁边的王承恩便轻轻的走了过来,开口道:“万岁爷,早朝的时候到了,今儿个大朝会。”
崇祯点了点头。王承恩便扯着嗓子喊道:“万岁爷上朝咯。”
既然是大朝会,一个月两次的装B时间,仪仗等东西便免不了,古人全依靠这个彰显身份呢。宫门外候着的仪仗人员一听此话,便开始忙活起来,该奏乐的便开始奏乐,该准备御辇的准备御辇,该举仪仗的便开始举起仪仗。
虽然乾清宫离太和门不过百来丈,抬脚就到,不过规矩便是规矩。崇祯上了御辇,众人便浩浩荡荡的往太和门而来。
太和门外的广场上,乌泱泱的一片,百官早就再此等候。滴水成冰的天气,又在外面的露天广场上,连个遮风的地方都没有,官员们一个个冻的脑子发麻,感觉不会再想问题了。
太和殿门口,老早就已经有一张龙椅摆在那里。等到丹乐一起,数名锦衣卫从左右走了过来,来到龙椅前面的台阶上,分左右站定。紧接着,又走上来几名太监,各自捧着拂尘等,分别在龙椅左右站定。再接下来又,走出来两名宫娥,各举着一柄团扇,在龙椅后站定。
三声净鞭响起,旁边导礼官一声呼喝:“皇帝驾到,百官觐见!”崇祯便从太和殿内转了出来。与此同时,前头的几位国公和阁臣便带头拜了下去,后面的百官也跟着跪拜行礼。
待到百官一拜四叩行礼完毕,丹乐也刚好停了下来。
崇祯便站在龙椅前,开口道:“诸卿家平身。”
旁边导礼官便大声复述道:“陛下有旨,诸卿家平身。”
等到百官站起身子之后,崇祯便开始长篇大论,滔滔不绝的说了起来。无非是和后世的月会一样,总结下这段时间大家做得如何如何,接下来又当如何如何之类的。
前排的官员们一举一动都在崇祯眼里,便只能忍住寒冷,装作听的津津有味。后排的小喽啰官员们,听又听不到,冻又冻的要死,心里都在说“圣上快点完吧!圣上快点完吧!”这么多官员一起画圈圈诅咒,说不定历史上大明朝的灭亡,就和此事脱不了干系。
等到崇祯训完话,大朝会便算是告一段落,导礼官又是一声“百官辞驾”。
百官再次行礼之后,没有实权,无事可干的散官勋贵们便纷纷退了出来,回家睡回笼觉去。后面的没资格参加小朝会的小喽啰官员,便也纷纷回衙门办事。
正四品以上的实权官员,便又跟着崇祯进了太和殿,这才开始正式的朝会。
众人站定以后,旁边净鞭三响,导礼官便在一边喊道:“百官有事起奏,无事退朝喽!”
周廷儒上次求见崇祯不成,回去后便私下联络了大批东林同党,正要就着这个早朝的机会钉死毛文龙。
听到导礼官喊声响起,便手捧象笏站出班来,开口道:“臣周廷儒有本上奏。”
面的惠宗(朱允炆)也好,成祖也好,自己都受不了这种日子,于是早朝的规矩便渐渐废弛了下来。朱允炆没当几年皇帝,且不去说他。至于成祖,一向是乾纲独断,有事情自己拍板就行了,实在没把握自己会去找阁臣商议,用不着早朝。把早朝时间由5点推迟到了7点不说,小叫那种也很少了,更多的只是每月初一十五弄个大叫,大家意思一下就行。这样每月就那么一两天要熬一下,百官顶得住,皇帝也能顶得住。
等到仁宗、宣宗的时候,百官们的日子更好过了。仁宗也好、宣宗也好,人都特别好,轻易不发脾气,更不会动不动就砍人脑袋。而且这两位皇帝还有一项优点,特别会替大臣着想,例如看到年迈的大臣行走不便,便会赐他乘轿子进宫。这两朝的百官日子好过的很,小叫已经基本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类似于御前会议的形势。碰到事情,皇帝会把相关大臣召进皇宫,大家坐下来商议。文官们日子过的舒心了,便也倾力回报,这才有历史上的仁宣之治。
再到后面武宗、穆宗、熹宗年间,情形不一样了,这几位皇帝都喜欢躲在皇宫里面,不喜欢上朝。这个时候事情便反过来了,变成了文官们开始哀求皇帝上朝,“陛下,求求你上次朝吧!”
到了本朝,崇祯天子登基之后,事情再次发生惊天大逆转,崇祯皇帝一向以太祖为典范,动辄就要以太祖时的法则行事。于是,早朝的事情转了一圈之后,又回到了原点。百官们又要每天大半夜的便起身赶去早朝,而且是天天如此,换谁也受不了啊!
便说这次,崇祯用完早点以后,看看时间已经到了卯时,旁边的王承恩便轻轻的走了过来,开口道:“万岁爷,早朝的时候到了,今儿个大朝会。”
崇祯点了点头。王承恩便扯着嗓子喊道:“万岁爷上朝咯。”
既然是大朝会,一个月两次的装B时间,仪仗等东西便免不了,古人全依靠这个彰显身份呢。宫门外候着的仪仗人员一听此话,便开始忙活起来,该奏乐的便开始奏乐,该准备御辇的准备御辇,该举仪仗的便开始举起仪仗。
虽然乾清宫离太和门不过百来丈,抬脚就到,不过规矩便是规矩。崇祯上了御辇,众人便浩浩荡荡的往太和门而来。
太和门外的广场上,乌泱泱的一片,百官早就再此等候。滴水成冰的天气,又在外面的露天广场上,连个遮风的地方都没有,官员们一个个冻的脑子发麻,感觉不会再想问题了。
太和殿门口,老早就已经有一张龙椅摆在那里。等到丹乐一起,数名锦衣卫从左右走了过来,来到龙椅前面的台阶上,分左右站定。紧接着,又走上来几名太监,各自捧着拂尘等,分别在龙椅左右站定。再接下来又,走出来两名宫娥,各举着一柄团扇,在龙椅后站定。
三声净鞭响起,旁边导礼官一声呼喝:“皇帝驾到,百官觐见!”崇祯便从太和殿内转了出来。与此同时,前头的几位国公和阁臣便带头拜了下去,后面的百官也跟着跪拜行礼。
待到百官一拜四叩行礼完毕,丹乐也刚好停了下来。
崇祯便站在龙椅前,开口道:“诸卿家平身。”
旁边导礼官便大声复述道:“陛下有旨,诸卿家平身。”
等到百官站起身子之后,崇祯便开始长篇大论,滔滔不绝的说了起来。无非是和后世的月会一样,总结下这段时间大家做得如何如何,接下来又当如何如何之类的。
前排的官员们一举一动都在崇祯眼里,便只能忍住寒冷,装作听的津津有味。后排的小喽啰官员们,听又听不到,冻又冻的要死,心里都在说“圣上快点完吧!圣上快点完吧!”这么多官员一起画圈圈诅咒,说不定历史上大明朝的灭亡,就和此事脱不了干系。
等到崇祯训完话,大朝会便算是告一段落,导礼官又是一声“百官辞驾”。
百官再次行礼之后,没有实权,无事可干的散官勋贵们便纷纷退了出来,回家睡回笼觉去。后面的没资格参加小朝会的小喽啰官员,便也纷纷回衙门办事。
正四品以上的实权官员,便又跟着崇祯进了太和殿,这才开始正式的朝会。
众人站定以后,旁边净鞭三响,导礼官便在一边喊道:“百官有事起奏,无事退朝喽!”
周廷儒上次求见崇祯不成,回去后便私下联络了大批东林同党,正要就着这个早朝的机会钉死毛文龙。
听到导礼官喊声响起,便手捧象笏站出班来,开口道:“臣周廷儒有本上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