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ixiawenxue.org,烈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宜去!”
“你动动脑子!”朱平安说的越发不留情面,就连一旁的王品也有点看不下去了,一个劲的咳嗽提醒朱平安措辞。
“鞑子的主力是他们的骑兵,所仰仗也是骑兵的机动性强、行动出其不意,辽镇和宣大就算铸成了铜墙铁壁,难道我大明的广袤疆域还能都竖起一道城墙,抵御鞑虏进攻吗?”
朱平安大步走到王品屋中挂着的一幅大明疆域图前,随手解下腰间的佩刀,以刀柄指向地图上的一片地域。“这里,难道就不可以南下吗?”
“蒙古?”杨廷麟和王品都是一声惊呼。
“崇祯八年,林丹汗病逝。蒙古陷入内乱。喀尔喀和科尔沁都投靠了满清,察哈尔部也没坚持多长时间,林丹汗的继承者额哲很快便成为满清的手下败将,自此漠南蒙古十六部全部投靠满清,奉皇太极为可汗。满清为何不能绕道蒙古,自边墙突入南进?”
“别告诉我,宁远之兵和朝鲜*队可以侧击清军后翼!”朱平安看着想要急着发言的杨廷麟补充道。
“朝鲜国已经被迫投降,朝鲜国边境便有一万满清精锐铁骑严阵以待。再说宁远,两位觉得宁远守将包括辽镇诸将有偷袭满清的胆魄吗?”
杨廷麟张了张嘴,最终还是幽幽的叹了口气,闭上了嘴巴。
“再说回这张图样。毕懋康毕老大人研发这种火铳,恐怕连他自己都为一时其中蕴含的意义!”朱平安拍拍自己的胸口,“我大明军队对阵满清骑兵,历来以守为主,攻城野战之类的更是少之又少。马政败坏,大明便缺少骑兵,辽镇的关宁铁骑人数太少,虽然精锐,但由于将领的怯懦,以及出于对万一战败之后朝廷的惩罚的恐惧,于是便从来都没有过主动出击的战例。所以,这样的骑兵除了空耗钱粮等物资,装点下门面之外,实在是没有一点用处!”
“所以,这便显示出火铳的重要性来!”
朱平安看看杨廷麟,“杨大人‘知兵’,应该知道火铳兵的设计速度缓慢无比,而这种火铳就能将射击速度提高一到两倍!”
面对朱平安阴不阴阳不阳的讥讽,王品虽然听不出来,可杨廷麟却是只能暗自苦笑。“知兵”,简直是荒唐!
朝廷对于关外满清的提防也确实谨慎,关外的消息也能间或传回一些。宁远和山海关便发来急报,关外兵马调动频频,看来是要有所行动,万一清军主力南下,大明必然要做出应对。皇帝责成内阁下旨,命宣大总督卢象昇加强戒备,严防清军入寇。
但同时,朝中也再度传出了两种声音,主站和主和。主和派人数不懂,却大都是朝中的文官领袖,他们审时度势,认为目前主要要解决的便是乱匪引发的内患,只有先解决了乱匪,朝廷才有余力对付关外的满清。
而杨廷麟却是不折不扣的主战派,曾在公开或者私下场合多次抨击如今的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杨嗣昌。也因此,才被杨嗣昌以一句“知兵”而派到了卢象昇的军中。
杨廷麟打死也不会相信朱平安是特意以“知兵”来嘲笑自己,因此,每当朱平安说出这两个字,杨廷麟只好打碎牙齿往肚子里咽。
“大人试想一下,如果我大明军中可以装备此种火铳,那每次杀伤的鞑子便可以成倍的增长。鞑子男丁稀少,打死一个便少一个,要想在生养、训练出一名男丁士卒,至少需要十五年之功,远远不如我大明补充兵力之速度。”
朱平安伸出手指,“满清军队以牛录为基本单位。满清初建时,不到两百牛录,各牛录人员参差不齐,但满洲兵卒约在三万到四万之间。时至今日,满清牛录数应该不到三百,按照每牛录两百人计算,满清壮丁应该在六万左右。其他如关外汉军八旗、蒙古八旗等兵力,至少可以在动员五万余人。也就是说他们可征发的总兵力在十万之上,但绝不可能全部用于作战。应该是有两成到三成的兵力留守……!”
听着朱平安滔滔不绝的讲述,杨廷麟陷入到一种癫狂的状态中。朝堂之上的各位大佬,说起关外事情,便是通篇的之乎者也,哪里有如此精辟的分析,现在看来,所谓满清铁骑的厉害,倒是有大半是被官员们吹嘘出来的。
想到这里,杨廷麟额头上的汗水涔涔而下。
“哦,对了,还有件事情!”朱平安最后补充道:“坚城固守决不可用。杨大人似乎忘了一件事情。崇祯五年,孔有德、耿忠明在登莱发动叛乱,虽被朝廷平息,但孔、耿二贼却率领手下残兵退往关外,如今孔有德已是满清恭顺王。有一点,下官要提醒杨大人,孔有德本人便精通火炮制造,想来此时,满清军中依然配备有了不逊于我大明军中的火炮了!”
话刚说完,“扑通”一声,杨廷麟顿时栽倒在地。
宜去!”
“你动动脑子!”朱平安说的越发不留情面,就连一旁的王品也有点看不下去了,一个劲的咳嗽提醒朱平安措辞。
“鞑子的主力是他们的骑兵,所仰仗也是骑兵的机动性强、行动出其不意,辽镇和宣大就算铸成了铜墙铁壁,难道我大明的广袤疆域还能都竖起一道城墙,抵御鞑虏进攻吗?”
朱平安大步走到王品屋中挂着的一幅大明疆域图前,随手解下腰间的佩刀,以刀柄指向地图上的一片地域。“这里,难道就不可以南下吗?”
“蒙古?”杨廷麟和王品都是一声惊呼。
“崇祯八年,林丹汗病逝。蒙古陷入内乱。喀尔喀和科尔沁都投靠了满清,察哈尔部也没坚持多长时间,林丹汗的继承者额哲很快便成为满清的手下败将,自此漠南蒙古十六部全部投靠满清,奉皇太极为可汗。满清为何不能绕道蒙古,自边墙突入南进?”
“别告诉我,宁远之兵和朝鲜*队可以侧击清军后翼!”朱平安看着想要急着发言的杨廷麟补充道。
“朝鲜国已经被迫投降,朝鲜国边境便有一万满清精锐铁骑严阵以待。再说宁远,两位觉得宁远守将包括辽镇诸将有偷袭满清的胆魄吗?”
杨廷麟张了张嘴,最终还是幽幽的叹了口气,闭上了嘴巴。
“再说回这张图样。毕懋康毕老大人研发这种火铳,恐怕连他自己都为一时其中蕴含的意义!”朱平安拍拍自己的胸口,“我大明军队对阵满清骑兵,历来以守为主,攻城野战之类的更是少之又少。马政败坏,大明便缺少骑兵,辽镇的关宁铁骑人数太少,虽然精锐,但由于将领的怯懦,以及出于对万一战败之后朝廷的惩罚的恐惧,于是便从来都没有过主动出击的战例。所以,这样的骑兵除了空耗钱粮等物资,装点下门面之外,实在是没有一点用处!”
“所以,这便显示出火铳的重要性来!”
朱平安看看杨廷麟,“杨大人‘知兵’,应该知道火铳兵的设计速度缓慢无比,而这种火铳就能将射击速度提高一到两倍!”
面对朱平安阴不阴阳不阳的讥讽,王品虽然听不出来,可杨廷麟却是只能暗自苦笑。“知兵”,简直是荒唐!
朝廷对于关外满清的提防也确实谨慎,关外的消息也能间或传回一些。宁远和山海关便发来急报,关外兵马调动频频,看来是要有所行动,万一清军主力南下,大明必然要做出应对。皇帝责成内阁下旨,命宣大总督卢象昇加强戒备,严防清军入寇。
但同时,朝中也再度传出了两种声音,主站和主和。主和派人数不懂,却大都是朝中的文官领袖,他们审时度势,认为目前主要要解决的便是乱匪引发的内患,只有先解决了乱匪,朝廷才有余力对付关外的满清。
而杨廷麟却是不折不扣的主战派,曾在公开或者私下场合多次抨击如今的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杨嗣昌。也因此,才被杨嗣昌以一句“知兵”而派到了卢象昇的军中。
杨廷麟打死也不会相信朱平安是特意以“知兵”来嘲笑自己,因此,每当朱平安说出这两个字,杨廷麟只好打碎牙齿往肚子里咽。
“大人试想一下,如果我大明军中可以装备此种火铳,那每次杀伤的鞑子便可以成倍的增长。鞑子男丁稀少,打死一个便少一个,要想在生养、训练出一名男丁士卒,至少需要十五年之功,远远不如我大明补充兵力之速度。”
朱平安伸出手指,“满清军队以牛录为基本单位。满清初建时,不到两百牛录,各牛录人员参差不齐,但满洲兵卒约在三万到四万之间。时至今日,满清牛录数应该不到三百,按照每牛录两百人计算,满清壮丁应该在六万左右。其他如关外汉军八旗、蒙古八旗等兵力,至少可以在动员五万余人。也就是说他们可征发的总兵力在十万之上,但绝不可能全部用于作战。应该是有两成到三成的兵力留守……!”
听着朱平安滔滔不绝的讲述,杨廷麟陷入到一种癫狂的状态中。朝堂之上的各位大佬,说起关外事情,便是通篇的之乎者也,哪里有如此精辟的分析,现在看来,所谓满清铁骑的厉害,倒是有大半是被官员们吹嘘出来的。
想到这里,杨廷麟额头上的汗水涔涔而下。
“哦,对了,还有件事情!”朱平安最后补充道:“坚城固守决不可用。杨大人似乎忘了一件事情。崇祯五年,孔有德、耿忠明在登莱发动叛乱,虽被朝廷平息,但孔、耿二贼却率领手下残兵退往关外,如今孔有德已是满清恭顺王。有一点,下官要提醒杨大人,孔有德本人便精通火炮制造,想来此时,满清军中依然配备有了不逊于我大明军中的火炮了!”
话刚说完,“扑通”一声,杨廷麟顿时栽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