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ixiawenxue.org,拈花一笑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不要叫我才女
以前,如果有网上的朋友,喜欢叫我美女,我就说,不如叫我‘才女‘吧,我喜欢。可是,现在,我再不会如此说。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女在我眼中变成了贬义。
诸君请看现在,才女满天飞,可是,哪一个真正有才?我那天看新浪排名第一的博客,一个总是被人灌以如此称呼的某"才女",她的博客看得我索然无味,甚至好笑。这样,每天喝杯茶聊聊天也能写在博客,毫无一点文学可读性,天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追捧,不过,当然,人家早就是明星,当然有人追捧。
徐小姐在我眼中的定义,充其量是明星,说她能当导演吧,我没看过她导的戏,所以不加评论,倒是看过她当年和佟大为主演的《我爱你》,勉强过得去。
另一个所谓的台湾才女,最近亦很活跃,我曾满怀崇敬的看过她的文字,结果让我倒尽胃口。另外,不得不说的是,以前很喜欢她清新自然的歌风,可惜那天听她的新歌,已经嫁为人妇,人老珠黄了,还故作小女孩般忸怩态,听得我作呕。
凤凰台的某名主播,我曾亲眼在天河看过她签书的情景,仿佛明星。然而,我昨天弄到她的一本书看,其书作序的是余秋雨先生,不得不佩服余秋雨的笔力,可是,陈小姐的手法,对比余大师,真像是三岁小孩子的涂鸦。说真的,不过,总算通顺。
天天在网上写东西,也见识过无数所谓的才女。
西陆首页有条,西陆才女XXX征婚了!我狂吐!如此东西有人称为才女,那么我岂不是李清照再世?晕死。
亦有些所谓的才女,在红袖白鹿见识过,只懂风花雪月,或是故作抽象高深,很多人捧之,这是我离开的原因。然而这些人现在也消失了。
不过,其实亦有真正的才女的。如三毛,那沙漠中的英灵,那永远的天涯侠女。又如席慕蓉,很喜欢她的抒情诗,尽管我曾不喜欢她的民族观,曾写过一篇文章来说。亦欣赏席娟,尽管不喜欢言情小说,可是她的《交错时光的爱恋》,我却看了再看,实在写得极好。
不过,唉,还是不要叫我才女了,到现在,我讨厌这个称呼,因为,不愿意与某些人相类别。
要叫,叫我的名字,我的名字叫小锶。
喜欢元曲
喜欢元曲,喜欢它那种接近百姓的风格,喜欢它的纯真自然。
元曲没有宋词那种过于雅致的感觉,元曲更接近于生活,唱出了百姓的喜怒哀乐,而又朗朗上口,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其实元曲本就是在唐诗宋词的基础上创建出来的。它承继了押韵的风气,只是平仄方面没有像宋词那么计较,而且除个别调子有固定格式,一般加字减字是随意的,就不像唐诗宋词没一种都有固定句式。只是元曲对押韵要求更高,有的作品甚至一韵到底。
简单地说,元曲,只是简单的一句还是两三句,却通篇连韵,读来朗朗上口。有的甚至很直白,很口语化,这就是元曲。
我喜欢创作元曲多于宋词,真的,我讨厌宋词那种死按平仄,更多时候缚住了思路的发展。而元曲,我可以一下子就写得出来了,因为我本身就连新诗也极喜欢押韵,对于这元曲的一般要求通篇押韵,对于我是小菜一碟。
应该来说,只要你写下来的调子很顺,让人读起来像唱歌一样,那么你写元曲就有根底了,这是我的个人理解。
很多元曲是从元剧中选出来的,一句元曲就能让你了解作者的一种心情,如著名的关汉卿、卢致、马致远,都是元曲大家。
关汉卿的《窦娥冤》是元剧中的极品,里面许多经典句,抽出来,就是一首极妙的元曲。
如这一首《碧玉萧》--
席上尊前,衾枕奈无缘。柳底花边,诗曲已多年。向人前敢言,自心中祷告天。情意坚,每日空相见。天!甚时节成姻眷。
完全是一个深受相思之苦的女子口吻,然而读来却感情真意切,感同身受。
而张可久的这一首更妙,完全是闺中乐趣。《山坡羊·闺思》--
云松螺髻,香温鸳被,掩春闺一觉伤春睡。柳花飞,少琼姬,一声"雪下呈祥瑞",团圆梦儿生唤起。"谁?不做美!呸!却是你!"
完全是一个熟睡中的美少妇,刚被惊醒后的娇态,她正在做惷梦,却想不到被小丫鬟吵醒了,于是这个场景,在... -->>
不要叫我才女
以前,如果有网上的朋友,喜欢叫我美女,我就说,不如叫我‘才女‘吧,我喜欢。可是,现在,我再不会如此说。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女在我眼中变成了贬义。
诸君请看现在,才女满天飞,可是,哪一个真正有才?我那天看新浪排名第一的博客,一个总是被人灌以如此称呼的某"才女",她的博客看得我索然无味,甚至好笑。这样,每天喝杯茶聊聊天也能写在博客,毫无一点文学可读性,天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追捧,不过,当然,人家早就是明星,当然有人追捧。
徐小姐在我眼中的定义,充其量是明星,说她能当导演吧,我没看过她导的戏,所以不加评论,倒是看过她当年和佟大为主演的《我爱你》,勉强过得去。
另一个所谓的台湾才女,最近亦很活跃,我曾满怀崇敬的看过她的文字,结果让我倒尽胃口。另外,不得不说的是,以前很喜欢她清新自然的歌风,可惜那天听她的新歌,已经嫁为人妇,人老珠黄了,还故作小女孩般忸怩态,听得我作呕。
凤凰台的某名主播,我曾亲眼在天河看过她签书的情景,仿佛明星。然而,我昨天弄到她的一本书看,其书作序的是余秋雨先生,不得不佩服余秋雨的笔力,可是,陈小姐的手法,对比余大师,真像是三岁小孩子的涂鸦。说真的,不过,总算通顺。
天天在网上写东西,也见识过无数所谓的才女。
西陆首页有条,西陆才女XXX征婚了!我狂吐!如此东西有人称为才女,那么我岂不是李清照再世?晕死。
亦有些所谓的才女,在红袖白鹿见识过,只懂风花雪月,或是故作抽象高深,很多人捧之,这是我离开的原因。然而这些人现在也消失了。
不过,其实亦有真正的才女的。如三毛,那沙漠中的英灵,那永远的天涯侠女。又如席慕蓉,很喜欢她的抒情诗,尽管我曾不喜欢她的民族观,曾写过一篇文章来说。亦欣赏席娟,尽管不喜欢言情小说,可是她的《交错时光的爱恋》,我却看了再看,实在写得极好。
不过,唉,还是不要叫我才女了,到现在,我讨厌这个称呼,因为,不愿意与某些人相类别。
要叫,叫我的名字,我的名字叫小锶。
喜欢元曲
喜欢元曲,喜欢它那种接近百姓的风格,喜欢它的纯真自然。
元曲没有宋词那种过于雅致的感觉,元曲更接近于生活,唱出了百姓的喜怒哀乐,而又朗朗上口,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其实元曲本就是在唐诗宋词的基础上创建出来的。它承继了押韵的风气,只是平仄方面没有像宋词那么计较,而且除个别调子有固定格式,一般加字减字是随意的,就不像唐诗宋词没一种都有固定句式。只是元曲对押韵要求更高,有的作品甚至一韵到底。
简单地说,元曲,只是简单的一句还是两三句,却通篇连韵,读来朗朗上口。有的甚至很直白,很口语化,这就是元曲。
我喜欢创作元曲多于宋词,真的,我讨厌宋词那种死按平仄,更多时候缚住了思路的发展。而元曲,我可以一下子就写得出来了,因为我本身就连新诗也极喜欢押韵,对于这元曲的一般要求通篇押韵,对于我是小菜一碟。
应该来说,只要你写下来的调子很顺,让人读起来像唱歌一样,那么你写元曲就有根底了,这是我的个人理解。
很多元曲是从元剧中选出来的,一句元曲就能让你了解作者的一种心情,如著名的关汉卿、卢致、马致远,都是元曲大家。
关汉卿的《窦娥冤》是元剧中的极品,里面许多经典句,抽出来,就是一首极妙的元曲。
如这一首《碧玉萧》--
席上尊前,衾枕奈无缘。柳底花边,诗曲已多年。向人前敢言,自心中祷告天。情意坚,每日空相见。天!甚时节成姻眷。
完全是一个深受相思之苦的女子口吻,然而读来却感情真意切,感同身受。
而张可久的这一首更妙,完全是闺中乐趣。《山坡羊·闺思》--
云松螺髻,香温鸳被,掩春闺一觉伤春睡。柳花飞,少琼姬,一声"雪下呈祥瑞",团圆梦儿生唤起。"谁?不做美!呸!却是你!"
完全是一个熟睡中的美少妇,刚被惊醒后的娇态,她正在做惷梦,却想不到被小丫鬟吵醒了,于是这个场景,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