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ixiawenxue.org,大世争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见王学谦侃侃而谈,神采飞扬的样子。
翁婿二人有些恍惚,仿佛王学谦天生就是一个外交家,反而他们却成了门外汉。尤其是那些庞大的数据,从那些冗杂的数据中,循序渐进的分析,在西方文化中,盐税的尴尬地位。
英国人虽然课税很重,但是英国是海岛国家,盐价非常低廉。
但是在法国,王朝时期,盐税是国王委托贵族征收的税种,往往负担很重。以至于,在法国大革命时期,盐税竟然成了人民对贵族宣泄怒火的主要愿意。
……
王学谦忽然停住了,发现唐绍仪和顾维钧都直勾勾的盯着他,还以为自己脸上长花了,尴尬的问道:“两位,有不妥的地方吗?”
在常人的眼中,最合适王学谦的专业所长的工作,或许就是去天文台,退而求其次,就是大学里当教授。
可明明是一个物理学的学者,却开口闭口,亚当-斯密、李嘉图、马尔萨斯,从人口,产业经济,这些让唐绍仪和顾维钧听起来都非常陌生的经济学知识,反而随口说来,滔滔不绝。
“子高,你在美国学的是物理吗?怎么,我总感觉你好像是学错了学科?”顾维钧首先忍不住纳闷道。
王学谦眼前一亮,惊喜道:“我也这么觉得。”
“行了吧,说你胖你还真喘上了。”顾维钧酸溜溜的撇了一眼王学谦,他虽然涵养极好,可也受不了有人在面前臭显摆不是?再说了,王学谦的这套说辞,说不定是哪儿听来的,要是真的相信了。那就是他傻了。
唐绍仪却从王学谦的话里话外,听出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反而皱起眉头道:“子高。你说的都在理。收回盐税,确实又可能。但是眼下的国际大环境,工业国家以贸易聚集财富,盐税是否会成为削减的趋势?”
“贸易的关键在关税。民国缺乏了可以自主调控贸易的关税,当然是非常被动。同时,对于民国这个拥有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来说,任何一个列强都不会在这个时候让民国获得关税。因为盐税,对列强来说影响不大,但是关税就不同了。”
唐绍仪点头道:“这也在理。看来要另谋蹊径了。可是关税不收回。国内的工厂就始终会在最不利的情况下,和列强的工厂竞争。这对于国内的工业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眼下看,似乎是如此。现在我们能够做的,只能控制更多的原料源头,供给本国工业,希望能够缓解缺乏关税保护而失去的竞争优势。”王学谦点头道:“只是这样一来,国家层面只能在政策上调控,缺乏更多的手段。当然,国家投资的工业,估计就更加难生存了。冗官,冗员,太严重了。”
王学谦倒不是看不起洋务运动中建设工业的热情。为的就是抵制贸易逆差,造成白银外流的情况。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工业化对于国家战争潜力的挖掘。训练新式军队,让国家首先有自保的能力。
最显著的就是日本,在明治维新才短短的二三十年中,接连战争了东方最强大的两个国家。
如果说,清朝的腐朽,已经是烂到了根上去了。
北洋舰队的短暂辉煌,也不过是昙花一现。可是俄国呢?俄国就是再没落,其战争潜力还是让欧洲非常重视的。但是在远东。俄国的远东舰队全军覆灭,陆军的战果虽然还好一些。但最后还是失败了。
介于这种外部的鲜活例子的出现,让很多民国知识界对于研究日本的兴趣越来越强烈。
确实。获得了一些感悟,但都是皮毛。原因多半是出在自己身上,文化。
一个强势的文化,注定是要影响周围,辐射全世界的。
华夏文明,传承了5000年,在十几年前,还是一个强势文化,是高高在上的贵族。怎么可能真的低下头来,认真的学习别人的先进技术和制度?或许学习技术还容易一点,但是学习制度的话,就会受到传统文化和制度的重重阻碍,造成了现在国家四分五裂的局面。
虽然,王学谦对此感受很深,但他为了尊重唐绍仪,顺着对方的思路,问道:“伯父掌管过国家的中枢,要不是图遭变故的话,想必现在已经实现了您的政治理想。那么伯父就不妨给我们开导一下,民国,到底该何去何从?”
这个问题,却把唐绍仪给难住了。
从袁世凯在朝鲜的时候,他就是袁世凯身边最得力的助手之一。作为亲眼经历过甲午战争,庚子事变,看着一个庞大的帝国渐渐走向末路……
对于唐绍仪来说,感慨万千。
之后民国的政局,简直就像是拉洋片一样,变幻。从来没有一个稳定的时候。和孙逸仙政见不同,从最初的争执,最后被打压。唐绍仪不得不说,甚至有些怀念起清朝的时候。至少在甲午战争之前,清朝作为一个主权国家,还是能够挖掘一些战争潜力的。
要不是清朝末期,慈禧一直是得过且过的混日子。也不见得在甲午的时候,大清政府也不会一败涂地,甚至连最后一点元气都消耗干净。
想着该如何回答王学谦的问题,唐绍仪陷入了沉思,洋务运动、组建新军、制定西方制度……似乎一切都围绕着钱。国家积弱成这样,已经拿不出任何一点钱,就是有,也被当权者给糟蹋了。
现在还要一些,地方军阀有点钱就去购买军火。
只有枪杆子硬了,腰杆子才会挺起来。
于是乎,现代陆队,各省组建的越来越多,虽然良莠不齐,但不得不说,眼下的民国,已经成了一个刺猬。虽然弱小。但是背上长满了刺。
军阀割据,虽然让中央集权形同虚设,但同时。如果要是碰上了八国联军侵略的战争发生。就是一个地方军阀,比方说卢永祥。就能把当时的八国联军那么几万人,‘灭’个七七八八。
唐绍仪和顾维钧是翁婿,就是女儿不幸病故,但这层关系还在,他们就是一家人,关起门来,说什么话都可以。
可王学谦不一样了,就是和顾维钧这段日子走的比较近。都是互相利用的关系。真要说校友的层面,还真没有那么深的交情。唐绍仪虽然在家里骂孙某人,好大喜功,眼高手低;陈某人固步自封,鼠目寸光……但是真要让他说出来,对于国家来说,也不过是癣疥之疾,民国的庞大,可不是一个广东就能囊括。
列强,军阀。还有各种各样的政党,乡党,商团……
一股股势力。过山车般的在唐绍仪的眼前,飞速而过,似乎都是问题,可都不是大问题。
想了很久,唐绍仪竟然发现,他根本回答不了王学谦的问题,可是他还想着自己两次当选国务总理,数次担任总长。最让他汗颜的是,他竟然不知道国家该何去何从?
真要是国家在他手里。那不是祸国殃民么?
一个人发些牢骚话,也就算了。可要是四亿五千万国人因为自己的无知,而陷入更大的困顿中。他就感觉置身于冰窟之中,从脚底冒出寒气。可是他的脑袋上,竟然还在冒虚汗。
顾维钧其实也和唐绍仪差不多,只不过他在政府中的职位,没有唐绍仪那么高。看待的问题,也不会那么遥远。
“治国之道,古来有之,吏治清明,百姓明理,已然是德政。但是眼下的局势,内有狼,外有虎,显然沿用老祖宗的那套办法,行不通了。可是西方的民主,在国内推行举步维艰,不仅无法自上而下的实行,就是民众也不认可这些……哎……难啊!”唐绍仪长叹一口气,想着宦海三十年,竟然一事无成。倒是跟着袁世凯的时候,反而做的事最多一些。但那些腌臜事,不仅让他脸上无光,甚至暗暗痛恨,国家想要富强,如此之艰难。
眼下,关税、盐税都成了洋人手中牵住民国的一根缰绳,什么时候,列强只要手中轻轻的一拉,民国这个庞然大物,就只能乖乖地跟着去。
国事家事,一事无成啊!
不能怪唐绍仪如此悲观,自从和孙逸仙闹僵之后,他处境一直非常不妙。对于政治自然悲观了不少,可是他又是一个不甘寂寞的人,想着满腔的抱负,最后只能是一场空,只能悲叹生不逢时。
顾维钧看到唐绍仪如此失落的样子,简直无法形容。在他的印象中,唐绍仪一直是一个自信满满,从来不服输的人,哪里会看到眼前的这一幕,仿佛丧家之犬一般,锐利的眼神不见了,反而是浑浊的眼眶中... -->>
见王学谦侃侃而谈,神采飞扬的样子。
翁婿二人有些恍惚,仿佛王学谦天生就是一个外交家,反而他们却成了门外汉。尤其是那些庞大的数据,从那些冗杂的数据中,循序渐进的分析,在西方文化中,盐税的尴尬地位。
英国人虽然课税很重,但是英国是海岛国家,盐价非常低廉。
但是在法国,王朝时期,盐税是国王委托贵族征收的税种,往往负担很重。以至于,在法国大革命时期,盐税竟然成了人民对贵族宣泄怒火的主要愿意。
……
王学谦忽然停住了,发现唐绍仪和顾维钧都直勾勾的盯着他,还以为自己脸上长花了,尴尬的问道:“两位,有不妥的地方吗?”
在常人的眼中,最合适王学谦的专业所长的工作,或许就是去天文台,退而求其次,就是大学里当教授。
可明明是一个物理学的学者,却开口闭口,亚当-斯密、李嘉图、马尔萨斯,从人口,产业经济,这些让唐绍仪和顾维钧听起来都非常陌生的经济学知识,反而随口说来,滔滔不绝。
“子高,你在美国学的是物理吗?怎么,我总感觉你好像是学错了学科?”顾维钧首先忍不住纳闷道。
王学谦眼前一亮,惊喜道:“我也这么觉得。”
“行了吧,说你胖你还真喘上了。”顾维钧酸溜溜的撇了一眼王学谦,他虽然涵养极好,可也受不了有人在面前臭显摆不是?再说了,王学谦的这套说辞,说不定是哪儿听来的,要是真的相信了。那就是他傻了。
唐绍仪却从王学谦的话里话外,听出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反而皱起眉头道:“子高。你说的都在理。收回盐税,确实又可能。但是眼下的国际大环境,工业国家以贸易聚集财富,盐税是否会成为削减的趋势?”
“贸易的关键在关税。民国缺乏了可以自主调控贸易的关税,当然是非常被动。同时,对于民国这个拥有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来说,任何一个列强都不会在这个时候让民国获得关税。因为盐税,对列强来说影响不大,但是关税就不同了。”
唐绍仪点头道:“这也在理。看来要另谋蹊径了。可是关税不收回。国内的工厂就始终会在最不利的情况下,和列强的工厂竞争。这对于国内的工业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眼下看,似乎是如此。现在我们能够做的,只能控制更多的原料源头,供给本国工业,希望能够缓解缺乏关税保护而失去的竞争优势。”王学谦点头道:“只是这样一来,国家层面只能在政策上调控,缺乏更多的手段。当然,国家投资的工业,估计就更加难生存了。冗官,冗员,太严重了。”
王学谦倒不是看不起洋务运动中建设工业的热情。为的就是抵制贸易逆差,造成白银外流的情况。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工业化对于国家战争潜力的挖掘。训练新式军队,让国家首先有自保的能力。
最显著的就是日本,在明治维新才短短的二三十年中,接连战争了东方最强大的两个国家。
如果说,清朝的腐朽,已经是烂到了根上去了。
北洋舰队的短暂辉煌,也不过是昙花一现。可是俄国呢?俄国就是再没落,其战争潜力还是让欧洲非常重视的。但是在远东。俄国的远东舰队全军覆灭,陆军的战果虽然还好一些。但最后还是失败了。
介于这种外部的鲜活例子的出现,让很多民国知识界对于研究日本的兴趣越来越强烈。
确实。获得了一些感悟,但都是皮毛。原因多半是出在自己身上,文化。
一个强势的文化,注定是要影响周围,辐射全世界的。
华夏文明,传承了5000年,在十几年前,还是一个强势文化,是高高在上的贵族。怎么可能真的低下头来,认真的学习别人的先进技术和制度?或许学习技术还容易一点,但是学习制度的话,就会受到传统文化和制度的重重阻碍,造成了现在国家四分五裂的局面。
虽然,王学谦对此感受很深,但他为了尊重唐绍仪,顺着对方的思路,问道:“伯父掌管过国家的中枢,要不是图遭变故的话,想必现在已经实现了您的政治理想。那么伯父就不妨给我们开导一下,民国,到底该何去何从?”
这个问题,却把唐绍仪给难住了。
从袁世凯在朝鲜的时候,他就是袁世凯身边最得力的助手之一。作为亲眼经历过甲午战争,庚子事变,看着一个庞大的帝国渐渐走向末路……
对于唐绍仪来说,感慨万千。
之后民国的政局,简直就像是拉洋片一样,变幻。从来没有一个稳定的时候。和孙逸仙政见不同,从最初的争执,最后被打压。唐绍仪不得不说,甚至有些怀念起清朝的时候。至少在甲午战争之前,清朝作为一个主权国家,还是能够挖掘一些战争潜力的。
要不是清朝末期,慈禧一直是得过且过的混日子。也不见得在甲午的时候,大清政府也不会一败涂地,甚至连最后一点元气都消耗干净。
想着该如何回答王学谦的问题,唐绍仪陷入了沉思,洋务运动、组建新军、制定西方制度……似乎一切都围绕着钱。国家积弱成这样,已经拿不出任何一点钱,就是有,也被当权者给糟蹋了。
现在还要一些,地方军阀有点钱就去购买军火。
只有枪杆子硬了,腰杆子才会挺起来。
于是乎,现代陆队,各省组建的越来越多,虽然良莠不齐,但不得不说,眼下的民国,已经成了一个刺猬。虽然弱小。但是背上长满了刺。
军阀割据,虽然让中央集权形同虚设,但同时。如果要是碰上了八国联军侵略的战争发生。就是一个地方军阀,比方说卢永祥。就能把当时的八国联军那么几万人,‘灭’个七七八八。
唐绍仪和顾维钧是翁婿,就是女儿不幸病故,但这层关系还在,他们就是一家人,关起门来,说什么话都可以。
可王学谦不一样了,就是和顾维钧这段日子走的比较近。都是互相利用的关系。真要说校友的层面,还真没有那么深的交情。唐绍仪虽然在家里骂孙某人,好大喜功,眼高手低;陈某人固步自封,鼠目寸光……但是真要让他说出来,对于国家来说,也不过是癣疥之疾,民国的庞大,可不是一个广东就能囊括。
列强,军阀。还有各种各样的政党,乡党,商团……
一股股势力。过山车般的在唐绍仪的眼前,飞速而过,似乎都是问题,可都不是大问题。
想了很久,唐绍仪竟然发现,他根本回答不了王学谦的问题,可是他还想着自己两次当选国务总理,数次担任总长。最让他汗颜的是,他竟然不知道国家该何去何从?
真要是国家在他手里。那不是祸国殃民么?
一个人发些牢骚话,也就算了。可要是四亿五千万国人因为自己的无知,而陷入更大的困顿中。他就感觉置身于冰窟之中,从脚底冒出寒气。可是他的脑袋上,竟然还在冒虚汗。
顾维钧其实也和唐绍仪差不多,只不过他在政府中的职位,没有唐绍仪那么高。看待的问题,也不会那么遥远。
“治国之道,古来有之,吏治清明,百姓明理,已然是德政。但是眼下的局势,内有狼,外有虎,显然沿用老祖宗的那套办法,行不通了。可是西方的民主,在国内推行举步维艰,不仅无法自上而下的实行,就是民众也不认可这些……哎……难啊!”唐绍仪长叹一口气,想着宦海三十年,竟然一事无成。倒是跟着袁世凯的时候,反而做的事最多一些。但那些腌臜事,不仅让他脸上无光,甚至暗暗痛恨,国家想要富强,如此之艰难。
眼下,关税、盐税都成了洋人手中牵住民国的一根缰绳,什么时候,列强只要手中轻轻的一拉,民国这个庞然大物,就只能乖乖地跟着去。
国事家事,一事无成啊!
不能怪唐绍仪如此悲观,自从和孙逸仙闹僵之后,他处境一直非常不妙。对于政治自然悲观了不少,可是他又是一个不甘寂寞的人,想着满腔的抱负,最后只能是一场空,只能悲叹生不逢时。
顾维钧看到唐绍仪如此失落的样子,简直无法形容。在他的印象中,唐绍仪一直是一个自信满满,从来不服输的人,哪里会看到眼前的这一幕,仿佛丧家之犬一般,锐利的眼神不见了,反而是浑浊的眼眶中...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