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ixiawenxue.org,原配嫡女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温宥娘对此也是乐见其成,温余卿以后要进仕途,能借温家多少势未知,少不得需要朋友互帮互助,自□□好的朋友总是要比以后以利相谋的要多出一点情分来。况因温家大房之事京中清贵人家尽知,有个中军禁军统领的仇家,能与温余卿真心交好的少之又少,自然要多珍惜。
温余卿与张昀良因年长,到底不好在内院里多呆,说了会儿话便带着从长信伯府带回来的新奇玩意去了花园寻温长倬玩儿。屋子里便剩下了温宥娘一个小辈。
伯夫人因早逝的女儿,对温宥娘极为喜爱,等着两个哥儿出去了,才问:“你祖母可是想让余卿回去了?可有让你吃亏?”
要说两边也是亲戚,也曾吵吵闹闹不成体统过,因着温宥娘姐弟两边的老夫人才重新交好了起来,到底是曾经做过敌人,彼此十分了解。张老夫人担心温老夫人拿温余卿拿捏温宥娘,温老夫人担心温余卿被张家笼络了去,也常敲打温宥娘。温宥娘夹在了中间当万金油,要说委屈也不见得吃什么亏,也不过是偶尔夹在中间为难罢了。
温宥娘闻言笑了笑,拉着外祖母的手道:“祖母哪能亏了我去,知道咱们姐弟俩的孝心呢。这回想把弟弟接回去几日,怕是想给弟弟相看下人家。”
温余卿的婚事,仇氏不好做主,温老夫人却是一心要给自己嫡长孙儿找个有家世又合自己意的孙媳妇儿。张家这边虽然做不了决定,但也是能提些许建议的。好在张家的意思倒是跟温老夫人一样,都想给温余卿找个温驯且有助力的岳家,两边还吵不起来。
可惜温家大房里的浑水,京中官眷大多皆知,虽温余卿到目前来看有些许才名,但一想到自己的女儿要嫁过来面对着与夫君不和且娘家是天子近臣的继母,心中那点子爱才之心都后退了一射之地,到底是自己生了一场的女儿,如何舍得入这个火坑。倒有想跟温余卿做亲的,却是在身份上跟温余卿不配,总不能二品大员的嫡长孙去娶个小官家的庶出女,要温余卿以后承了家主位,那庶女出身的媳妇儿如何能镇得住下面的人?
当然,文人之家比不得勋贵,孩子生下来几岁大多都定了亲,除却通家之好与指腹为婚之外,文人家的子弟大多还是要看功名嫁娶的。不求对方中个进士什么的,在成亲之前必定要有个秀才功名才好说亲。以往温余卿虽小有才名,过鉴于复杂的生存环境,问亲的虽多,不过大家之秀却是别想。要知道文人大多看不起勋贵,但也不会小看天子近臣,没来往却也没想过得罪。
只这一回,有了小三元做依仗,温老夫人倒是觉得柳暗花明了。文官爱才,才有了榜下捉婿之说。温余卿有了功名,且才华显目,必然要比之前说亲的要强。温宥娘的外祖母自然也作此想,她倒是想让温余卿与勋贵之家结亲,不过在被温宥娘外祖父骂了一通之后也知道文武不相通了,嫁女儿倒是没甚,娶媳妇儿却是万万不能。要想温余卿以后有大出息,媳妇儿的娘家必须得是清贵之家,最好是哪个丞相、尚书的孙女儿,在仕途上对温余卿有助力。
张家与温老夫人这般作想也并非是白日做梦,仇氏之父虽然是天子近臣,简在帝心,不过对于某些文臣而言,那也不过是个守皇宫的,只要自己底子够硬,对于仇家也不用阿谀奉承,横竖武官管不到文臣的事来,指不定还真有可能看中温余卿。毕竟温余卿姐弟俩跟温家的关系,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现在温家老爷与老夫人还在,两兄妹自然没人会苛待。可等两个老的一走,从来没带过姐弟俩出门应酬的温大爷与仇氏会如何对他们?不过真要是有人看中了温余卿,怕也是看中了这一点。
与温家不亲。与温家不亲,自然只能靠着岳家。温余卿娶了一房得势的媳妇儿,稳固了在温家的地位,自然会更亲近岳家,为岳家奔走。人家嫁女儿是得半个儿子,到温余卿这儿说不定是一个儿子了。所以说,温余卿有了这个‘小三元’的名头之后,在婚事上还是很有前途的,只是不知谁来当这个伯乐。
古代人的婚姻都带着算计,不像现代大多是看感情结合。温宥娘对于这种父母之名媒妁之言虽然不怎么满意,却也知道这就是现实,于他们姐弟而言更是救命稻草,因此对于这回温老夫人要温余卿回温府的事情也是赞同的。就算是一时定不下,看看行情也总行。
张老夫人也觉得自己外孙该到了定亲的年纪,就问:“你祖母可有了人选?”
“近日里来探话的不少,不过祖母都没个看中的。还是想着让那些夫人们看看哥儿了再说。”温宥娘回道。
古人寻婿,一看家世,二看才华,三还要看长相。温余卿长得唇红齿白,又一身书卷之气,在外貌上也算得上是上等的。现下来问亲的都家世不显,若是能得见温余卿一回,那些大家出身的未必不会心动。
张老夫人点了点头,转而问到温宥娘的亲事,“你跟兴国侯世子也换了庚帖,嫁妆那些可是备好了?”
温宥娘与兴国侯世子的婚事是温老夫人订的,看中的是家中爵位还能传两代。老夫人深觉仇氏是个恶毒的女人,不会真心为温宥娘好,早早订了亲事就怕以后有个什么变故。两人的吉日定在了第二年的十月,算起来还有一年多的时间。嫁衣什么的,因温宥娘不善女红,也只象征性的在上面绣了几朵金花儿,剩下的全交给了身边的绣娘。其他的嫁妆,便是温宥娘母亲的嫁妆和中公的三千两银子了。那三千两银子自是划给了温老夫人由老人家来筹备,而温宥娘母亲的嫁妆却还在仇氏的手中,在两边吉日定下之后才拿了这十来年的账本子过来,离真正的交割却还是远着,怕是要到年底才行。这其中又有一桩官司,关于温宥娘母亲的嫁妆为何留给仇氏保管的原因。
那也是太夫人的意思,自然是看不中温老夫人贪财的毛病,怕把温宥娘母亲留下的嫁妆给贪墨了,所以留给了仇氏来保管。如今太夫人过逝了多年,却不知道自己做的这个决定却是让自己的儿媳妇儿更加看孙媳妇儿不过眼,有点成仇的意思了。温宥娘对此自然是不屑,但凡大家族里,对于死去媳妇儿嫁妆的管理都有着自己的一套管理办法,但其中绝对没有让后来者保管这一条。最普遍的做法就是以有名望的中人做保,在族中或者自己家中找一个管理人,女方也出一个核账的,每到年底双方共同查账。这个自己家中的人却是不包括继室,毕竟要避嫌,古代继室的嫁妆大多不如原配,起贪欲之心的可能极大。太夫人打着儿媳妇儿贪财的旗子让继孙媳妇儿来管前头夫人的嫁妆是个什么意思,多少也是值得人探究的。温家人丁再不旺,在老家却还是有族人的,再不济温家的下人里也是有善经营的,不一定需要仇氏的插手。
“还在看账本呢,怕是要翻年了才看得完。”温宥娘不甚关心的道。
不是她不关心嫁妆,而是对这桩婚事压根儿都没什么想法。这亲事是在她十二岁时定的,她一直忙着温余卿的身体和学业,连人都没见过两回,除了觉得对方五官端正之外也没别的什么想法。等她嫁人了,就再也不好对温家的事情插手,温余卿才十二岁,连定亲的对象都没有,更别说有岳家的帮扶,她都为此愁死个人了,对于成亲的事情便没什么欢喜的心思。
张老夫人看温宥娘的神色,如何不知道她心里在想什么,只道:“你且安安心心的成婚去,等你嫁了人家,咱们就把余卿接到府里来,逢年过节回去一趟就行。”
这话并没让温宥娘宽心多少,当年他们两姐弟得了痘疹,他们外祖父跟温家撕扯了大半年才商定了让两姐弟一边住半年,现在要想温余卿一直住在张府何其难?到底是温家的嫡长子,要长期住在舅家,那温家在京中也要不到脸了。这事儿是必然不成的,但自己出嫁之后,有新的环境来熟悉,该怎么办?
>
温宥娘对此也是乐见其成,温余卿以后要进仕途,能借温家多少势未知,少不得需要朋友互帮互助,自□□好的朋友总是要比以后以利相谋的要多出一点情分来。况因温家大房之事京中清贵人家尽知,有个中军禁军统领的仇家,能与温余卿真心交好的少之又少,自然要多珍惜。
温余卿与张昀良因年长,到底不好在内院里多呆,说了会儿话便带着从长信伯府带回来的新奇玩意去了花园寻温长倬玩儿。屋子里便剩下了温宥娘一个小辈。
伯夫人因早逝的女儿,对温宥娘极为喜爱,等着两个哥儿出去了,才问:“你祖母可是想让余卿回去了?可有让你吃亏?”
要说两边也是亲戚,也曾吵吵闹闹不成体统过,因着温宥娘姐弟两边的老夫人才重新交好了起来,到底是曾经做过敌人,彼此十分了解。张老夫人担心温老夫人拿温余卿拿捏温宥娘,温老夫人担心温余卿被张家笼络了去,也常敲打温宥娘。温宥娘夹在了中间当万金油,要说委屈也不见得吃什么亏,也不过是偶尔夹在中间为难罢了。
温宥娘闻言笑了笑,拉着外祖母的手道:“祖母哪能亏了我去,知道咱们姐弟俩的孝心呢。这回想把弟弟接回去几日,怕是想给弟弟相看下人家。”
温余卿的婚事,仇氏不好做主,温老夫人却是一心要给自己嫡长孙儿找个有家世又合自己意的孙媳妇儿。张家这边虽然做不了决定,但也是能提些许建议的。好在张家的意思倒是跟温老夫人一样,都想给温余卿找个温驯且有助力的岳家,两边还吵不起来。
可惜温家大房里的浑水,京中官眷大多皆知,虽温余卿到目前来看有些许才名,但一想到自己的女儿要嫁过来面对着与夫君不和且娘家是天子近臣的继母,心中那点子爱才之心都后退了一射之地,到底是自己生了一场的女儿,如何舍得入这个火坑。倒有想跟温余卿做亲的,却是在身份上跟温余卿不配,总不能二品大员的嫡长孙去娶个小官家的庶出女,要温余卿以后承了家主位,那庶女出身的媳妇儿如何能镇得住下面的人?
当然,文人之家比不得勋贵,孩子生下来几岁大多都定了亲,除却通家之好与指腹为婚之外,文人家的子弟大多还是要看功名嫁娶的。不求对方中个进士什么的,在成亲之前必定要有个秀才功名才好说亲。以往温余卿虽小有才名,过鉴于复杂的生存环境,问亲的虽多,不过大家之秀却是别想。要知道文人大多看不起勋贵,但也不会小看天子近臣,没来往却也没想过得罪。
只这一回,有了小三元做依仗,温老夫人倒是觉得柳暗花明了。文官爱才,才有了榜下捉婿之说。温余卿有了功名,且才华显目,必然要比之前说亲的要强。温宥娘的外祖母自然也作此想,她倒是想让温余卿与勋贵之家结亲,不过在被温宥娘外祖父骂了一通之后也知道文武不相通了,嫁女儿倒是没甚,娶媳妇儿却是万万不能。要想温余卿以后有大出息,媳妇儿的娘家必须得是清贵之家,最好是哪个丞相、尚书的孙女儿,在仕途上对温余卿有助力。
张家与温老夫人这般作想也并非是白日做梦,仇氏之父虽然是天子近臣,简在帝心,不过对于某些文臣而言,那也不过是个守皇宫的,只要自己底子够硬,对于仇家也不用阿谀奉承,横竖武官管不到文臣的事来,指不定还真有可能看中温余卿。毕竟温余卿姐弟俩跟温家的关系,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现在温家老爷与老夫人还在,两兄妹自然没人会苛待。可等两个老的一走,从来没带过姐弟俩出门应酬的温大爷与仇氏会如何对他们?不过真要是有人看中了温余卿,怕也是看中了这一点。
与温家不亲。与温家不亲,自然只能靠着岳家。温余卿娶了一房得势的媳妇儿,稳固了在温家的地位,自然会更亲近岳家,为岳家奔走。人家嫁女儿是得半个儿子,到温余卿这儿说不定是一个儿子了。所以说,温余卿有了这个‘小三元’的名头之后,在婚事上还是很有前途的,只是不知谁来当这个伯乐。
古代人的婚姻都带着算计,不像现代大多是看感情结合。温宥娘对于这种父母之名媒妁之言虽然不怎么满意,却也知道这就是现实,于他们姐弟而言更是救命稻草,因此对于这回温老夫人要温余卿回温府的事情也是赞同的。就算是一时定不下,看看行情也总行。
张老夫人也觉得自己外孙该到了定亲的年纪,就问:“你祖母可有了人选?”
“近日里来探话的不少,不过祖母都没个看中的。还是想着让那些夫人们看看哥儿了再说。”温宥娘回道。
古人寻婿,一看家世,二看才华,三还要看长相。温余卿长得唇红齿白,又一身书卷之气,在外貌上也算得上是上等的。现下来问亲的都家世不显,若是能得见温余卿一回,那些大家出身的未必不会心动。
张老夫人点了点头,转而问到温宥娘的亲事,“你跟兴国侯世子也换了庚帖,嫁妆那些可是备好了?”
温宥娘与兴国侯世子的婚事是温老夫人订的,看中的是家中爵位还能传两代。老夫人深觉仇氏是个恶毒的女人,不会真心为温宥娘好,早早订了亲事就怕以后有个什么变故。两人的吉日定在了第二年的十月,算起来还有一年多的时间。嫁衣什么的,因温宥娘不善女红,也只象征性的在上面绣了几朵金花儿,剩下的全交给了身边的绣娘。其他的嫁妆,便是温宥娘母亲的嫁妆和中公的三千两银子了。那三千两银子自是划给了温老夫人由老人家来筹备,而温宥娘母亲的嫁妆却还在仇氏的手中,在两边吉日定下之后才拿了这十来年的账本子过来,离真正的交割却还是远着,怕是要到年底才行。这其中又有一桩官司,关于温宥娘母亲的嫁妆为何留给仇氏保管的原因。
那也是太夫人的意思,自然是看不中温老夫人贪财的毛病,怕把温宥娘母亲留下的嫁妆给贪墨了,所以留给了仇氏来保管。如今太夫人过逝了多年,却不知道自己做的这个决定却是让自己的儿媳妇儿更加看孙媳妇儿不过眼,有点成仇的意思了。温宥娘对此自然是不屑,但凡大家族里,对于死去媳妇儿嫁妆的管理都有着自己的一套管理办法,但其中绝对没有让后来者保管这一条。最普遍的做法就是以有名望的中人做保,在族中或者自己家中找一个管理人,女方也出一个核账的,每到年底双方共同查账。这个自己家中的人却是不包括继室,毕竟要避嫌,古代继室的嫁妆大多不如原配,起贪欲之心的可能极大。太夫人打着儿媳妇儿贪财的旗子让继孙媳妇儿来管前头夫人的嫁妆是个什么意思,多少也是值得人探究的。温家人丁再不旺,在老家却还是有族人的,再不济温家的下人里也是有善经营的,不一定需要仇氏的插手。
“还在看账本呢,怕是要翻年了才看得完。”温宥娘不甚关心的道。
不是她不关心嫁妆,而是对这桩婚事压根儿都没什么想法。这亲事是在她十二岁时定的,她一直忙着温余卿的身体和学业,连人都没见过两回,除了觉得对方五官端正之外也没别的什么想法。等她嫁人了,就再也不好对温家的事情插手,温余卿才十二岁,连定亲的对象都没有,更别说有岳家的帮扶,她都为此愁死个人了,对于成亲的事情便没什么欢喜的心思。
张老夫人看温宥娘的神色,如何不知道她心里在想什么,只道:“你且安安心心的成婚去,等你嫁了人家,咱们就把余卿接到府里来,逢年过节回去一趟就行。”
这话并没让温宥娘宽心多少,当年他们两姐弟得了痘疹,他们外祖父跟温家撕扯了大半年才商定了让两姐弟一边住半年,现在要想温余卿一直住在张府何其难?到底是温家的嫡长子,要长期住在舅家,那温家在京中也要不到脸了。这事儿是必然不成的,但自己出嫁之后,有新的环境来熟悉,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