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ixiawenxue.org,抗战惊雷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并且形成规模化生产,显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况且,单发步枪是杨天风注定要在几年内淘汰或替换的武器,现在生产制造,以后废置或改装,便有浪费之嫌。
思来想去,杨天风决定还是保持兵工厂目前的生产状况,不增加新品种,而是对霰*弹枪的生产制造进行产能倾斜,进行扩大再生产。
虽然部队中的霰*弹枪装备过多,对中远程作战的火力有所影响,毕竟其射程最好是在百米之内。但这也不是不能解决的困难,杨天风的设想便是通过增加屠倭电锯和捷克轻机枪的数量,来加强作战时的火力。
欧汉涛对军队如何装备是不太懂的,既然杨天风需要,他就去造,反正是用来打鬼子的。
“制造机器设备,包括给民间企业的,也占了兵工厂的部分产能。但这可能只是短期的,等满足了各方的需求,生产还是要集中到军工上。”
杨天风点了点头,支援友军的军工生产,扶持民间企业,这在另外一方面也会减轻军工厂的压力,为军工发展提供更充裕的资金。更令他感到欣慰的是,八路军也开始换购机器设备,无疑是在加强自身的军工建设了。虽然这些机器设备都是手动操作的,功能不多,效率比较低,但自力更生总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抗战不是某个党派,某些部队的事情;胜利也不是某个人、某个集团的功劳。在这场惨烈的民族解放的战争中,只有爱国主义才应该是那个时代的最强音和主旋律: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同仇敌忾、万众一心,不畏***血战到底,自强不息、开拓创新……
“呵呵,嫂夫人送饭来了。”杨天风伸手一指,笑着说道:“老欧真是好福气呀!”
欧汉涛有些不好意思,嗫嚅着解释道:“告诉她不要送了,在食堂吃得挺好,她非要送。”
“别身在福中不知福。”杨天风拍了拍欧汉涛的胳膊,说道:“嗯,工作都交代完了,我就不打扰你和嫂夫人享受二人世界的用餐了。”
欧汉涛的妻子是个老实本分的家庭妇女,见到杨天风便停下脚步,只是在不远处看着。
杨天风礼貌性地招了招手,也不想让这个女人感到局促,和欧汉涛说了一声,便转身离开。
屋外寒风吹面,还夹杂着雪尘,杨天风不禁缩了缩脖子,把大衣紧了紧。似乎是触景生情,见到欧汉涛的妻子送饭,孤单的日子也过得久了,他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女人。有了身子的孟秋兰,若即若离的赵雨柔,他想她们了,想家了。
…………
回家里的感觉真好!杨天风只不过是刚起了念头,而另一个人却已经要享受家的温暖了。
刘大川的伤势稳定后,便从陇海路北被转送回永城根据地继续治疗。眼见着伤势已无大碍,他便申请回家休养。申请很快被批准,拿上路条和一些药品,还有休养金和优抚文书,他归心似箭,马上启程,三天后便看到了村子。
“谢谢您啦,老人家。”刘大川向着搭顺风车的车老板说道。
缰绳一拉,骡子站住了,车老板跳下车,扶了刘大川一把,又顺手递给他背包,“这算啥,你们在前面打鬼子,俺们才该对你说谢谢呢!”说着,车老板重新上车,鞭子一摇,车拐了弯,渐行渐远。
刘大川走进了村里,他对路人或惊讶、或钦佩的目光视而不见,眼里只有村东头的五间房,那便是自家了。
东边三间是正房,苫顶的麦秸都被雪盖住了,还能依稀看见边上压着的几趟瓦。墙是土夯的,不过夯时下了功夫,土也用得好,不知过了多少年了,土墙上除留了一些水渍的条纹,显示着岁月的沧桑外,倒是很结实。
从参军到现在,时间并不长,顶多有半年的时间,但当娘再看到儿子时,却象是离别了太久。
“娘,儿子啥事儿没有,就是让子弹擦破点皮。”刘大川嘴上安慰着,任由娘在他身上这里摸摸那里摸摸,担心着他身上少没少东西。
娘眼里噙着泪花,好半晌才放下心来,赶忙又忙着烧水、收拾住处。
弟、妹三个看着刘大川,象是陌生了似的。直到刘大川冲他们笑着说话,又拿出买的几块点心,他们才冲他笑起来,多少恢复了些亲热。
“俺爹呢?”刘大川坐在热炕上,喝着热水,开口问道。
“他呀,闲不住,划船去收鱼了。”娘捧着一把花生放在炕桌上,笑着说道:“把鲜鱼收拾干净,鱼肉晾干,合作社收购,在冬天也是个进项。今年夏天,你爹往黄泛区运菜,往回拉鱼,可是赚了不少。现在,咱村有很多人家都在干这个呢!”
黄泛区缺菜、缺粮,但鱼却很多,很便宜。为了改善军队的膳食,象猪肉、羊肉什么的虽然也有购买,但价高量少。杨天风便建议收购鱼肉干,在营养上与畜禽肉差不多,还耐储存,可以作为随军干粮的一种。
刘大川立刻明白了,原来部队上配发干粮里的鱼肉干,都是从老百姓手里收购的,没准他吃的就有自己家里做的呢!
“娘,俺得去村上管事儿的那走一趟。”刘大川觉得暖和过来了,跳下炕,说道:“把优抚文书给他看一下,俺在家休养这半个月,每天要发二斤米面呢!对了,这还有休养金,您拿着。”
“现在村上可不叫管事儿的了,叫个啥村委会。”娘接过钱,一边吩咐弟妹去买肉打酒,一边笑着说道:“是个顶年轻的后生当头儿,娘领你去吧!”
“这村里俺哪家不认识,还要娘跑一趟?”刘大川笑着按住娘,说道:“您说在哪家就行。”
知道了确切地点,刘大川便自己出了家门,走在村中的街道上。(未完待续。)
并且形成规模化生产,显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况且,单发步枪是杨天风注定要在几年内淘汰或替换的武器,现在生产制造,以后废置或改装,便有浪费之嫌。
思来想去,杨天风决定还是保持兵工厂目前的生产状况,不增加新品种,而是对霰*弹枪的生产制造进行产能倾斜,进行扩大再生产。
虽然部队中的霰*弹枪装备过多,对中远程作战的火力有所影响,毕竟其射程最好是在百米之内。但这也不是不能解决的困难,杨天风的设想便是通过增加屠倭电锯和捷克轻机枪的数量,来加强作战时的火力。
欧汉涛对军队如何装备是不太懂的,既然杨天风需要,他就去造,反正是用来打鬼子的。
“制造机器设备,包括给民间企业的,也占了兵工厂的部分产能。但这可能只是短期的,等满足了各方的需求,生产还是要集中到军工上。”
杨天风点了点头,支援友军的军工生产,扶持民间企业,这在另外一方面也会减轻军工厂的压力,为军工发展提供更充裕的资金。更令他感到欣慰的是,八路军也开始换购机器设备,无疑是在加强自身的军工建设了。虽然这些机器设备都是手动操作的,功能不多,效率比较低,但自力更生总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抗战不是某个党派,某些部队的事情;胜利也不是某个人、某个集团的功劳。在这场惨烈的民族解放的战争中,只有爱国主义才应该是那个时代的最强音和主旋律: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同仇敌忾、万众一心,不畏***血战到底,自强不息、开拓创新……
“呵呵,嫂夫人送饭来了。”杨天风伸手一指,笑着说道:“老欧真是好福气呀!”
欧汉涛有些不好意思,嗫嚅着解释道:“告诉她不要送了,在食堂吃得挺好,她非要送。”
“别身在福中不知福。”杨天风拍了拍欧汉涛的胳膊,说道:“嗯,工作都交代完了,我就不打扰你和嫂夫人享受二人世界的用餐了。”
欧汉涛的妻子是个老实本分的家庭妇女,见到杨天风便停下脚步,只是在不远处看着。
杨天风礼貌性地招了招手,也不想让这个女人感到局促,和欧汉涛说了一声,便转身离开。
屋外寒风吹面,还夹杂着雪尘,杨天风不禁缩了缩脖子,把大衣紧了紧。似乎是触景生情,见到欧汉涛的妻子送饭,孤单的日子也过得久了,他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女人。有了身子的孟秋兰,若即若离的赵雨柔,他想她们了,想家了。
…………
回家里的感觉真好!杨天风只不过是刚起了念头,而另一个人却已经要享受家的温暖了。
刘大川的伤势稳定后,便从陇海路北被转送回永城根据地继续治疗。眼见着伤势已无大碍,他便申请回家休养。申请很快被批准,拿上路条和一些药品,还有休养金和优抚文书,他归心似箭,马上启程,三天后便看到了村子。
“谢谢您啦,老人家。”刘大川向着搭顺风车的车老板说道。
缰绳一拉,骡子站住了,车老板跳下车,扶了刘大川一把,又顺手递给他背包,“这算啥,你们在前面打鬼子,俺们才该对你说谢谢呢!”说着,车老板重新上车,鞭子一摇,车拐了弯,渐行渐远。
刘大川走进了村里,他对路人或惊讶、或钦佩的目光视而不见,眼里只有村东头的五间房,那便是自家了。
东边三间是正房,苫顶的麦秸都被雪盖住了,还能依稀看见边上压着的几趟瓦。墙是土夯的,不过夯时下了功夫,土也用得好,不知过了多少年了,土墙上除留了一些水渍的条纹,显示着岁月的沧桑外,倒是很结实。
从参军到现在,时间并不长,顶多有半年的时间,但当娘再看到儿子时,却象是离别了太久。
“娘,儿子啥事儿没有,就是让子弹擦破点皮。”刘大川嘴上安慰着,任由娘在他身上这里摸摸那里摸摸,担心着他身上少没少东西。
娘眼里噙着泪花,好半晌才放下心来,赶忙又忙着烧水、收拾住处。
弟、妹三个看着刘大川,象是陌生了似的。直到刘大川冲他们笑着说话,又拿出买的几块点心,他们才冲他笑起来,多少恢复了些亲热。
“俺爹呢?”刘大川坐在热炕上,喝着热水,开口问道。
“他呀,闲不住,划船去收鱼了。”娘捧着一把花生放在炕桌上,笑着说道:“把鲜鱼收拾干净,鱼肉晾干,合作社收购,在冬天也是个进项。今年夏天,你爹往黄泛区运菜,往回拉鱼,可是赚了不少。现在,咱村有很多人家都在干这个呢!”
黄泛区缺菜、缺粮,但鱼却很多,很便宜。为了改善军队的膳食,象猪肉、羊肉什么的虽然也有购买,但价高量少。杨天风便建议收购鱼肉干,在营养上与畜禽肉差不多,还耐储存,可以作为随军干粮的一种。
刘大川立刻明白了,原来部队上配发干粮里的鱼肉干,都是从老百姓手里收购的,没准他吃的就有自己家里做的呢!
“娘,俺得去村上管事儿的那走一趟。”刘大川觉得暖和过来了,跳下炕,说道:“把优抚文书给他看一下,俺在家休养这半个月,每天要发二斤米面呢!对了,这还有休养金,您拿着。”
“现在村上可不叫管事儿的了,叫个啥村委会。”娘接过钱,一边吩咐弟妹去买肉打酒,一边笑着说道:“是个顶年轻的后生当头儿,娘领你去吧!”
“这村里俺哪家不认识,还要娘跑一趟?”刘大川笑着按住娘,说道:“您说在哪家就行。”
知道了确切地点,刘大川便自己出了家门,走在村中的街道上。(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