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ixiawenxue.org,欢乐土匪闹民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路时的求生之道,同时也接受了苏俄的援助。阎锡山也是在被奉系打败之后,北伐军占领了整个长江流域之后的投机行为。不过这也有很大的隐患,阎锡山和冯玉祥借助北伐战争,都取得了半独立的地位,日后的国民政府难免尾大不掉。”
蒋百里深有同感,在一旁经连连点头。他在孙传芳军中任幕僚的时候,就劝他夹击进攻两湖的北伐军,可惜孙传芳目光短浅,幻想坐收渔翁之利,眼睁睁看着北伐军声势越来越大,最后把他也打败了。
石醉六也露出赞许的目光,说道:“说的不错,接着说。”
“第二个原因在于一鼓作气。北伐军一直采取攻势,不稍停歇,部队士气如虹,连战连胜,只要开始作战,无论是吴佩孚,还是孙传芳,都被彻底打败才告一段落,没有任何喘息的机会。”
肖林顿了一下,接着说道:“第三个原因在于政治工作。以党统军是参考苏俄经验设计的,始于黄埔。黄埔军校中有党代表和政治部,其后的北伐军中继承了这个传统,并于总司令部内设置总政治部,对军中的政治工作统筹管理。以政治约束部队,鼓舞士气,安抚民众,对取得最后的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还有最后一个原因。”肖林终于要结束这番长篇大论,说道:“国民党的建国理想,在现阶段得到了大众的支持,吸引了大批精英分子的加入。人心向背定成败,北伐得到社会各阶层的支持,自然会取得胜利。”
北伐,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国民政府的政治目标虽然最终变形走调,但毕竟完成了统一大业。只此一点,就可谓功在千秋。
北伐结束后,张作霖就会黯然下台,肖林隐约感到,这位乱世枭雄即将谢幕,奉系内部将产生巨变!
奉系内部生变,京津将一片空虚,北伐军正好乘机而入。因为山东局势紧张,津浦路阻断,蒋中正麾下的中央军要监视日军的动向,无力北上,和历史上一样,京津地区将落在阎锡山手中。
机遇,挑战,一起摆在肖林面前……
。。。。。。
绿脚兵攻克渭南之后,韩复榘赶紧向冯玉祥求援。
不得不求教了,西北军被困在西安渭南之间的狭窄地区,里无粮草外无救兵,事关十万大军的生死存亡,现在不是顾面子的时候。冯玉祥在郑州还有几万人马,李宗仁的广西兵也在河南,他们如果能赶到渭南夹击绿脚兵,自然轻松反败为胜。
不过开封以西都没有铁路,援兵赶到还要一段时间。在这之间。只能自救了。
韩复榘将部队继续收缩,以石友三部警戒西安城中的陕军,以自己嫡系的第六军防备北路安*夹击,然后督促庞炳勋部掉头西进,重新进攻渭南。
庞炳勋刚刚入陕。一枪没放。跑来跑去,稀里糊涂就进了包围圈,心头十分不爽。但他也知道渭南事关全军后路。一定要夺回来,因此虽然不满,还是接受命令,带着二十军杀向渭南。
不等庞炳勋赶到渭南,韩复榘又接到斥候的报告,安*魏益三部杀奔潼关,宝鸡的田玉洁、汉中的吴新田等也纷纷起兵,从四面八方向西北军杀来。
墙倒众人推,韩复榘此时感受颇深。
陕西这些地方军阀原来一直在坐山观虎斗。眼看西北军补给线被掐断,十万大军困于汉中平原,这些家伙就如同闻到了血腥味的土狼,一起围了上来。
十万大军,十万支枪,还有数不清的各种装备物资。足以让这些地方军阀宁可得罪冯玉祥,也要拼命分一杯羹。
陕军虽然战斗力不强,但胜在人多势众,大大小小几支加起来,也凑了十多万人马。对韩复榘的压力不小。
以西北军十万人马,虽然被装进了口袋,安*一时也吃不下去。但魏益三跳到外围去打潼关,却令韩复榘赶到了真正的恐惧。
潼关,就是汉中平原的大门,安*进攻这里,看样子是准备把自己长期困在陕西了。
子弹会越来越少,伤兵会越来越多,最麻烦的,还是没有足够的粮食。
无法从后方得到补给,西北军只能就地筹粮,但小麦成熟还得半个月,眼下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粮食已经接不上了。
韩复榘头疼不已,军中的粮食最多还可坚持十天,也就是说,他剩下的时间只有十天,要么重新夺下渭南,打通补给线,要么就得另寻出路。
在他的催促下,无路可走的西北军对渭南发起了猛攻,绿脚兵却坚守不退,一副要把西北军困死的架势……
。。。。。。
渭水河畔,尸横遍野。
战斗的间隙,肖林来到了前沿阵地。
放眼看去,阵地上硝烟滚滚,河水中片片殷虹,一具具尸体姿势古怪,其间还有一只大胆的野狗在觅食。
打了几年的仗,肖林还是头一次见到这么惨烈的战斗。西北军仿佛回到了上个世纪,在战争中一力采用人海战术,阵地前横七竖八足足躺着几千具尸体,也就是绿脚兵火力强大,才能勉强将他们拦住。
韩复榘无疑是在拼命。不用问,他的粮食不多了。
十万大军,听起来很威风,但有时候兵多未必是好事。情急之下,韩复榘顾不上顾惜士卒的伤亡,开始在用人命硬填了。
叫过通信参谋,肖林下令:“给李虎臣发电报,就四个字——火候到了!”
随着机枪的大规模使用,人海战术已经在现代战争中绝迹,西北军的攻势虽猛,自身的伤亡却太大,最多再发起两次进攻,西北军就会停止攻势。
河南赶来的援军还未到潼关,半路上还有魏益三阻击,韩复榘现在停止进攻,基本就等于放弃了渭南。这支部队如果不投降的话,只有另寻道路突围。
韩复榘可选的路线不多,只有三个地方可去。
一,走陕北,经过黄河渡口进入山西,寻求阎锡山的庇护。这条路线可能性不大,关键是有荣臻挡道,陕北现在又是安*的地盘,韩复榘未必敢自蹈死境,冒险渡河。
二、走秦岭,进四川。这条路线可能性最小,四川各家军阀都和西北军没什么交情,韩复榘如果进川,川军当然要守住自己的地盘,非得和西北军打起来。
三、走宝鸡,西进甘肃。这条路线的可能性最大,甘肃在名义上也是西北军的地盘,彼此之间总有些香火之情,韩复榘逃到那里,马家军起码会给他们提供些军粮救急。
不过从渭南到甘肃,中间要经过西安和宝鸡,有李虎臣和田玉洁层层拦阻,再加上安*从后追击,韩复榘就算能够逃到甘肃,又能剩下几成人马?
陕西之战艰苦异常,现在总算到了收获的季节,分赃的时刻,痛打落水狗的*,该通知各位亲朋好友入席,准备分享大餐了。
“通知郝梦龄做好动身准备,西北军一旦撤退,就去潼关接替魏益三。”
李虎臣通知过了,魏益三也不能落下,宁愿自己吃点亏,也不能失信于人。
不出肖林所料,韩复榘连攻渭南不克,就开始向甘肃撤退。
粮食不足,自行筹集,换句话说,也就是从老百姓手里抢。西北军一路边走边打,边打边逃,在各方追兵的分割下迅速瘦身,部队越打越少,枪支弹药也丢了个七七八八,成了标准的运输大队长……
路时的求生之道,同时也接受了苏俄的援助。阎锡山也是在被奉系打败之后,北伐军占领了整个长江流域之后的投机行为。不过这也有很大的隐患,阎锡山和冯玉祥借助北伐战争,都取得了半独立的地位,日后的国民政府难免尾大不掉。”
蒋百里深有同感,在一旁经连连点头。他在孙传芳军中任幕僚的时候,就劝他夹击进攻两湖的北伐军,可惜孙传芳目光短浅,幻想坐收渔翁之利,眼睁睁看着北伐军声势越来越大,最后把他也打败了。
石醉六也露出赞许的目光,说道:“说的不错,接着说。”
“第二个原因在于一鼓作气。北伐军一直采取攻势,不稍停歇,部队士气如虹,连战连胜,只要开始作战,无论是吴佩孚,还是孙传芳,都被彻底打败才告一段落,没有任何喘息的机会。”
肖林顿了一下,接着说道:“第三个原因在于政治工作。以党统军是参考苏俄经验设计的,始于黄埔。黄埔军校中有党代表和政治部,其后的北伐军中继承了这个传统,并于总司令部内设置总政治部,对军中的政治工作统筹管理。以政治约束部队,鼓舞士气,安抚民众,对取得最后的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还有最后一个原因。”肖林终于要结束这番长篇大论,说道:“国民党的建国理想,在现阶段得到了大众的支持,吸引了大批精英分子的加入。人心向背定成败,北伐得到社会各阶层的支持,自然会取得胜利。”
北伐,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国民政府的政治目标虽然最终变形走调,但毕竟完成了统一大业。只此一点,就可谓功在千秋。
北伐结束后,张作霖就会黯然下台,肖林隐约感到,这位乱世枭雄即将谢幕,奉系内部将产生巨变!
奉系内部生变,京津将一片空虚,北伐军正好乘机而入。因为山东局势紧张,津浦路阻断,蒋中正麾下的中央军要监视日军的动向,无力北上,和历史上一样,京津地区将落在阎锡山手中。
机遇,挑战,一起摆在肖林面前……
。。。。。。
绿脚兵攻克渭南之后,韩复榘赶紧向冯玉祥求援。
不得不求教了,西北军被困在西安渭南之间的狭窄地区,里无粮草外无救兵,事关十万大军的生死存亡,现在不是顾面子的时候。冯玉祥在郑州还有几万人马,李宗仁的广西兵也在河南,他们如果能赶到渭南夹击绿脚兵,自然轻松反败为胜。
不过开封以西都没有铁路,援兵赶到还要一段时间。在这之间。只能自救了。
韩复榘将部队继续收缩,以石友三部警戒西安城中的陕军,以自己嫡系的第六军防备北路安*夹击,然后督促庞炳勋部掉头西进,重新进攻渭南。
庞炳勋刚刚入陕。一枪没放。跑来跑去,稀里糊涂就进了包围圈,心头十分不爽。但他也知道渭南事关全军后路。一定要夺回来,因此虽然不满,还是接受命令,带着二十军杀向渭南。
不等庞炳勋赶到渭南,韩复榘又接到斥候的报告,安*魏益三部杀奔潼关,宝鸡的田玉洁、汉中的吴新田等也纷纷起兵,从四面八方向西北军杀来。
墙倒众人推,韩复榘此时感受颇深。
陕西这些地方军阀原来一直在坐山观虎斗。眼看西北军补给线被掐断,十万大军困于汉中平原,这些家伙就如同闻到了血腥味的土狼,一起围了上来。
十万大军,十万支枪,还有数不清的各种装备物资。足以让这些地方军阀宁可得罪冯玉祥,也要拼命分一杯羹。
陕军虽然战斗力不强,但胜在人多势众,大大小小几支加起来,也凑了十多万人马。对韩复榘的压力不小。
以西北军十万人马,虽然被装进了口袋,安*一时也吃不下去。但魏益三跳到外围去打潼关,却令韩复榘赶到了真正的恐惧。
潼关,就是汉中平原的大门,安*进攻这里,看样子是准备把自己长期困在陕西了。
子弹会越来越少,伤兵会越来越多,最麻烦的,还是没有足够的粮食。
无法从后方得到补给,西北军只能就地筹粮,但小麦成熟还得半个月,眼下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粮食已经接不上了。
韩复榘头疼不已,军中的粮食最多还可坚持十天,也就是说,他剩下的时间只有十天,要么重新夺下渭南,打通补给线,要么就得另寻出路。
在他的催促下,无路可走的西北军对渭南发起了猛攻,绿脚兵却坚守不退,一副要把西北军困死的架势……
。。。。。。
渭水河畔,尸横遍野。
战斗的间隙,肖林来到了前沿阵地。
放眼看去,阵地上硝烟滚滚,河水中片片殷虹,一具具尸体姿势古怪,其间还有一只大胆的野狗在觅食。
打了几年的仗,肖林还是头一次见到这么惨烈的战斗。西北军仿佛回到了上个世纪,在战争中一力采用人海战术,阵地前横七竖八足足躺着几千具尸体,也就是绿脚兵火力强大,才能勉强将他们拦住。
韩复榘无疑是在拼命。不用问,他的粮食不多了。
十万大军,听起来很威风,但有时候兵多未必是好事。情急之下,韩复榘顾不上顾惜士卒的伤亡,开始在用人命硬填了。
叫过通信参谋,肖林下令:“给李虎臣发电报,就四个字——火候到了!”
随着机枪的大规模使用,人海战术已经在现代战争中绝迹,西北军的攻势虽猛,自身的伤亡却太大,最多再发起两次进攻,西北军就会停止攻势。
河南赶来的援军还未到潼关,半路上还有魏益三阻击,韩复榘现在停止进攻,基本就等于放弃了渭南。这支部队如果不投降的话,只有另寻道路突围。
韩复榘可选的路线不多,只有三个地方可去。
一,走陕北,经过黄河渡口进入山西,寻求阎锡山的庇护。这条路线可能性不大,关键是有荣臻挡道,陕北现在又是安*的地盘,韩复榘未必敢自蹈死境,冒险渡河。
二、走秦岭,进四川。这条路线可能性最小,四川各家军阀都和西北军没什么交情,韩复榘如果进川,川军当然要守住自己的地盘,非得和西北军打起来。
三、走宝鸡,西进甘肃。这条路线的可能性最大,甘肃在名义上也是西北军的地盘,彼此之间总有些香火之情,韩复榘逃到那里,马家军起码会给他们提供些军粮救急。
不过从渭南到甘肃,中间要经过西安和宝鸡,有李虎臣和田玉洁层层拦阻,再加上安*从后追击,韩复榘就算能够逃到甘肃,又能剩下几成人马?
陕西之战艰苦异常,现在总算到了收获的季节,分赃的时刻,痛打落水狗的*,该通知各位亲朋好友入席,准备分享大餐了。
“通知郝梦龄做好动身准备,西北军一旦撤退,就去潼关接替魏益三。”
李虎臣通知过了,魏益三也不能落下,宁愿自己吃点亏,也不能失信于人。
不出肖林所料,韩复榘连攻渭南不克,就开始向甘肃撤退。
粮食不足,自行筹集,换句话说,也就是从老百姓手里抢。西北军一路边走边打,边打边逃,在各方追兵的分割下迅速瘦身,部队越打越少,枪支弹药也丢了个七七八八,成了标准的运输大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