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ixiawenxue.org,帝国崛起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四百六十九章跪求
一场冷雨之后,江南的寒梅开了。下关码头上的官员们列队整齐,在江风中瑟瑟发抖。
人群中的史可法,一张脸阴沉的吓人。最新的邸报上,陈思华自请辞去剿贼总理一职,陛下准了,任命其为辽东、山东、江南三省总督,革新大明财赋制度,推行咨议局制度,以此三省为试点,冠以特别行政区之名。
邸报上还有一段陈燮和皇帝之间的对话,意思是朱由检挽留陈燮在京师内阁任职,陈燮婉言谢绝。并建议,阁臣总领天下国计民生,在履历上应该有在外官各个级别任职的经验,同时有翰林的经历优先。也就是说,文臣要如内阁,必须满足一个先决条件,就是这个人不管你的履历多漂亮,你得从七品县令做起,然后一步一步的到巡抚。没有这么一段经历,在竞争中就会被优先淘汰。
这个建议引起了轩然大波,朝臣议论纷纷。史可法看了邸报上的消息后,立刻上奏京师,一口咬定陈燮这是“乱政”。攻击陈燮乱政的同时,史可法也不忘记顺带攻击了首辅周延儒,认为他启用待罪之身的马士英为江北巡抚一事,也是乱政。
为岳父丁忧期满之后,史可法没有像历史上那样回到漕运上去,这会的漕运总管是朱大典。而且真正能管的地区也仅限于扬州、淮安等地,进入山东就没他什么事情了。运河上收费的事情,史可法倒没去攻击,朝廷太缺钱了。
陈燮总督三省的消息传来,身为江南御史的史可法,又上了一道奏折,请朱由检收回成命。不要搞什么特区,当前的朝廷大局是维护稳定局面。这份奏折石沉大海,京师里的吕大器来信跟他说。陛下对这个奏折很不满。对一干阁臣说,当前西北还在剿贼。各省灾民需要赈济,朝廷正是用钱的时候。某些人不提解决问题的办法,却专门找能解决问题做事情的麻烦。这样的人,也就是能做个言官了,真让他做点实际的事情,必将一事无成。
这话没有点名,但是指向很明显了。史可法为人怎么说呢?刚直和迂腐的混合体吧。这一点,《南明史》对他评价不高。尤其时在拥立的问题上。史家对他的评价可以说很低。
因为弹劾了陈燮,人人都觉得史可法要倒霉了,所以这个时候他一人站在那里,大家都保持了一段距离。史可法倒是无所谓,这是认死理的人。节操指数很高,但是做事不行的那种。这种人呢,做言官还是很不错的,谁都敢弹劾。不过话说回来了,你得看他弹劾什么。
应天巡抚朱大典,算是陈燮的老熟人了。为什么是算呢?两人之间实际上的交集真不多。朱大典在登莱做巡抚的时候,除了银子没少拿,与陈燮没啥来往。这次陈燮拒绝留在京师。而是来了江南一事,确实让人很不理解。朱大典也不理解,那是入阁啊。之前陈燮顶一个大学士的名头,实际上没有在内阁干过一点事情。
西北剿贼的格局,现在基本上很稳定了。李自成被灭之后,各路大军挥师往西,登州营留在河南和湖广,一方面继续稳定地方,赈济百姓。大量移民。另一方面,登州营在这链各个地方呆着。请张献忠来他都不会来啊。所以张献忠、罗汝才等贼头,现在一直在陕西和四川之间打转转。陕西只能在汉南一带溜达。再往深入,孙传庭和秦军不是吃素的。四川方面也一样,秦良玉和秦翼明,死死堵住了入川的道路。蜀道难,这话不是乱说的。这个时空,张献忠可算是没服气深入四川了,就在两省交界的地区转悠。
以前张献忠的苦手左良玉被砍了,现在换上了贺人龙等四位襄阳整军之后的将领,灭了李自成后,这四位的军队再次整训,冬天来临之前,离开了襄阳,进剿西北流贼。
在这样的大局之下,大明的乱局终于看见了平定的希望。如果是渐渐是剿贼,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难的是有粮食来赈济,这才是最关键的治本。
对于陈燮调集大批粮食赈济的事情,朱由检内心深处感到了这位女婿一颗对朝廷的忠诚之心。这不是十万八万石粮食,这是上百万石粮食。获悉陈燮在河南和湖广赈济之后,朱由检在京师召见陈燮时,提出以山东船舶司三年的收入为抵押,换取粮食一百万石,用于赈济各地的灾民。陈燮答应了,实际上朱由检心里很清楚,按照太监们的汇报,三年的收入,别说百万石粮食了,就算是陈燮替皇帝养的那四支军队的开销,三年的收入都不够啊。
&nb... -->>
第四百六十九章跪求
一场冷雨之后,江南的寒梅开了。下关码头上的官员们列队整齐,在江风中瑟瑟发抖。
人群中的史可法,一张脸阴沉的吓人。最新的邸报上,陈思华自请辞去剿贼总理一职,陛下准了,任命其为辽东、山东、江南三省总督,革新大明财赋制度,推行咨议局制度,以此三省为试点,冠以特别行政区之名。
邸报上还有一段陈燮和皇帝之间的对话,意思是朱由检挽留陈燮在京师内阁任职,陈燮婉言谢绝。并建议,阁臣总领天下国计民生,在履历上应该有在外官各个级别任职的经验,同时有翰林的经历优先。也就是说,文臣要如内阁,必须满足一个先决条件,就是这个人不管你的履历多漂亮,你得从七品县令做起,然后一步一步的到巡抚。没有这么一段经历,在竞争中就会被优先淘汰。
这个建议引起了轩然大波,朝臣议论纷纷。史可法看了邸报上的消息后,立刻上奏京师,一口咬定陈燮这是“乱政”。攻击陈燮乱政的同时,史可法也不忘记顺带攻击了首辅周延儒,认为他启用待罪之身的马士英为江北巡抚一事,也是乱政。
为岳父丁忧期满之后,史可法没有像历史上那样回到漕运上去,这会的漕运总管是朱大典。而且真正能管的地区也仅限于扬州、淮安等地,进入山东就没他什么事情了。运河上收费的事情,史可法倒没去攻击,朝廷太缺钱了。
陈燮总督三省的消息传来,身为江南御史的史可法,又上了一道奏折,请朱由检收回成命。不要搞什么特区,当前的朝廷大局是维护稳定局面。这份奏折石沉大海,京师里的吕大器来信跟他说。陛下对这个奏折很不满。对一干阁臣说,当前西北还在剿贼。各省灾民需要赈济,朝廷正是用钱的时候。某些人不提解决问题的办法,却专门找能解决问题做事情的麻烦。这样的人,也就是能做个言官了,真让他做点实际的事情,必将一事无成。
这话没有点名,但是指向很明显了。史可法为人怎么说呢?刚直和迂腐的混合体吧。这一点,《南明史》对他评价不高。尤其时在拥立的问题上。史家对他的评价可以说很低。
因为弹劾了陈燮,人人都觉得史可法要倒霉了,所以这个时候他一人站在那里,大家都保持了一段距离。史可法倒是无所谓,这是认死理的人。节操指数很高,但是做事不行的那种。这种人呢,做言官还是很不错的,谁都敢弹劾。不过话说回来了,你得看他弹劾什么。
应天巡抚朱大典,算是陈燮的老熟人了。为什么是算呢?两人之间实际上的交集真不多。朱大典在登莱做巡抚的时候,除了银子没少拿,与陈燮没啥来往。这次陈燮拒绝留在京师。而是来了江南一事,确实让人很不理解。朱大典也不理解,那是入阁啊。之前陈燮顶一个大学士的名头,实际上没有在内阁干过一点事情。
西北剿贼的格局,现在基本上很稳定了。李自成被灭之后,各路大军挥师往西,登州营留在河南和湖广,一方面继续稳定地方,赈济百姓。大量移民。另一方面,登州营在这链各个地方呆着。请张献忠来他都不会来啊。所以张献忠、罗汝才等贼头,现在一直在陕西和四川之间打转转。陕西只能在汉南一带溜达。再往深入,孙传庭和秦军不是吃素的。四川方面也一样,秦良玉和秦翼明,死死堵住了入川的道路。蜀道难,这话不是乱说的。这个时空,张献忠可算是没服气深入四川了,就在两省交界的地区转悠。
以前张献忠的苦手左良玉被砍了,现在换上了贺人龙等四位襄阳整军之后的将领,灭了李自成后,这四位的军队再次整训,冬天来临之前,离开了襄阳,进剿西北流贼。
在这样的大局之下,大明的乱局终于看见了平定的希望。如果是渐渐是剿贼,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难的是有粮食来赈济,这才是最关键的治本。
对于陈燮调集大批粮食赈济的事情,朱由检内心深处感到了这位女婿一颗对朝廷的忠诚之心。这不是十万八万石粮食,这是上百万石粮食。获悉陈燮在河南和湖广赈济之后,朱由检在京师召见陈燮时,提出以山东船舶司三年的收入为抵押,换取粮食一百万石,用于赈济各地的灾民。陈燮答应了,实际上朱由检心里很清楚,按照太监们的汇报,三年的收入,别说百万石粮食了,就算是陈燮替皇帝养的那四支军队的开销,三年的收入都不够啊。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