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ixiawenxue.org,红楼之机关算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宁荣国公两府,本系诗礼簪缨之族,钟鸣鼎食之家,若按寻常之理这定又是个枝叶扶疏,子孙昌盛的仕宦大家。岂料苍天弄人,及至到了贾赦这一辈,贾家凡嫡支正脉各家才只得一个男儿承袭血统,便是论起女儿也是稀罕异常。贾母感念膝下儿孙荒芜,几年下来不知给儿子侄子们赐下了多少娇娥美妾以图生养,奈何数年下来,却一直皆没能盼到期望中的好消息。
及至这一年,荣国府贾赦那一房里,终于有个妾侍生下一女儿,不说这新添的女娃令一直盼望府中子孙昌盛的贾母心内如何大悦,因此得了丰厚赏银的阖府下人如何欢腾雀跃,单说这有幸为贾家添女的有福侍妾却不是别人,而是几年之前那个曾掉过一个男娃的侍妾娇杏。
却说这娇杏那年因故流掉孩子,心中本已是万念俱灰,纵使主母贤德兼之体恤她刚失掉孩儿,并不曾如何责怪,反而还延请了京里的妇科名医为她抓药调理,然那个与她无缘的孩儿却终是因她不小心之故没的,她又不是狠心绝情之辈,如何能不悔之愧之。就因存了这个心病,致使她缠绵病榻数月而不能愈,心神恍惚噩梦连连,若不是太太请来的太医手段了得,她怕早就随着她那没福的孩儿故去了。
太太几次亲至安慰与她,又说她的八字与子嗣上最合,乃是请了皇家寺院里的高僧批示过的,只要她精心调养上数年,不愁以后不能为贾家开枝散叶。娇杏听进了太太的这番安慰,便渐渐去了心结,身子也慢慢将养过来,却足足等了有七八年才重新受孕生子,虽说只是个女儿,然对于只有一个子嗣的大房来说,却也无异于天降甘霖了。
这女娃虽不是正房嫡出,却也是国公府众主子们期盼已久的孩子,贾母更是认为这乃是他们荣国府子孙重新昌盛的开始,遂不过刚刚满月便做主为小孙女定名为迎春。
却不想迎春花开,便引来了百花齐放,桃李结子,石榴挂枝,先是大房太太张氏多年以后再次承孕,贾政之妻王氏同样也老蚌生珠被确诊为有孕,贾母自是喜之不尽,心中更认定迎春这个孙女乃是身有福气之人,虽还比不上得自小就养在身边的元春,却也是爱之逾常。谁知好处还更在后头,日前跟着夫君回老家祭祖的贾家姑奶奶,远从苏州那边传信过来,只说天怜地佑,姑奶奶经过十几年苦心调理终于成功怀上麟儿,只是日前胎儿不稳,只能留待苏州老家待产。
张氏王氏这两位荣国府的当家太太先后同时有孕,自然是不能再管家理事的,为防府中下人因无人辖制便松散懒怠,少不得老太太就要辛苦几月重新出来掌理家事,幸得大姑娘元春今已长至十一二岁,早两年间也初初学了些管家手段,有她从旁协理,老太太倒也没甚劳累,即便此时府中不如张氏管家时那样严谨,大面上却也勉强还能可看。
却说从苏州那边发来的书信中,非但有贾敏写给老太太的请安报福的信件,贾敏单独写给大嫂子的私信,却还有贾琏写给老太太及母亲张氏的信件,只因大公子贾琏此时正在扬州姑奶奶家中做客。贾敏素来就与老大家的私情交好,老太太也并未有什么怀疑揣测,心里又惦记着女儿孙儿的消息,便随意招手唤来一个底下的小丫头吩咐她往东院那边给大太太送信去。
那丫头不敢稍停,立即穿庭越院的出了正院的角门快步朝东院赶去,及至进了东院里的内院早有听着消息的媳妇亲自迎了过来,将那贾母的丫头向张氏会客的大厅引去。
那引路的媳妇边走边说道,“今儿王家的大太太又来上门做客,且还带着小哥儿一起过来,估摸着太太现在正高兴着呢,你若是带来了什么喜讯,我给你通报你直接进去回话可使得?”
“那真是多谢大娘提携,只我素来就是个笨嘴拙舌,若是我待会在里面应对失当,岂不也带累了大娘你吗?”那小丫头心有忐忑地说道。
“你有这个心,便证明我没有看错你,可见是个知恩图报的好孩子了。”那媳妇安慰她说道,“你只进去放心大胆地回话,咱们太太素来就是个菩萨心肠,轻易不会难为咱们这些底下之人,况你又是老太太那边的,太太只有以礼相待的。”
那丫头本就有几分伶俐之心,不然也不会被遴选到老太太屋里伺候,奈何老太太屋里能人太多,压制的她们这些底下的丫鬟轻易不能出头,又听大娘话中似有提携之意,焉能错过此等上位的好时机?那丫头遂一路上对那领路的大娘百般地奉承讨好。
彼时张氏正在内堂会客厅里招待亲家太太李氏,话说这李氏自从听了史姨妈的建议停用了原来惯用的汤药,且又经过了半年的细心调理,终于在五年之前为王熙凤成功添了一个弟弟,自此之后李氏更是真心实意地亲近贾琏之母张氏以及张氏的堂姐史姨妈,虽不像初时交往时那般三五日的频繁登门,一月之间总也能互相来往几次。
且说几个月前贾琏为参加童子试的考试,提前半年坐船南下去了金陵老家,张氏身边一时没了儿子淘气闹腾,心理便日渐感到有些空虚寂寞,思念儿子之际,便只能时常登临李氏的家门去看望自家的小儿媳妇儿以慰寂寥,亏得李氏也时常带着她那双小儿女登门叨扰,一时张李二人的交情愈发亲厚无间起来,倒也稍解了张氏素日无儿相伴的苦闷。
前几日张氏刚被太医确诊出孕脉,李氏今日就专门带着小儿子前来登门道喜,也有顺便寻问他家那个小女婿在南边的情况到底如何的意思。
张氏怀里抱着虎头虎脑的仁哥儿,正与李氏家长叙话,就有外面的婆子带进一个眼熟的小丫头进来,婆子们回禀说这丫头乃是代贾母过来递送从南边发来的信函的,张氏连忙将人唤至眼前,且不急着问话,只用闲聊地语气问道,“这丫头瞧着眼生,似乎不是素日惯来传信的那几位,你原是干什么,又叫作什么,今儿个怎么让你来送东西了?”
那小丫头见问话,便强压下内心的激动恭敬着回话道,“回大太太的话,奴婢名唤赵小娥,原只在老太太外房中做个端茶递水的差事,老太太今刚会完南边回来的妈妈,想着打发人过来送信,不想平日常来这边跑腿的几位姐姐都在里面帮着大姑娘管家,一时就唤了我过来充数。”
听了这一席话,张氏只暗暗点头,也喜这丫头口齿爽利,便向李氏赞道,“真真不亏是我们老太太那边出来的人,便是一个干杂活的粗使丫头,也有这般本事。”
“所谓的仕宦诗礼之家,难道只要求咱们做主子的行为有度不成?端看身边跟着的这些个奴才到底是什么素养。待客要知礼大方,回话要言语清晰,行动要恭谨小心,哪一样少了能行了?”李氏笑着言道,“若是想要得了这样的奴才,还不知要费心调养几年才行,难为你家的老太太竟有这等本事,一个只在外围伺候的小丫头也有这样的体面。”
张氏闻言又笑问,“老太太叫你送信过来,可还有别的吩咐不曾?”
那丫头刚刚得了赞赏,行事上便越发地卖力起来,明知老太太并没另说什么,却还是捡着素日所闻所知回话道,“老太太并未特意吩咐别的,我私底下斗胆揣测老太太怕是心里有些想念大公子了,嘴里向我们抱怨着说,算着月份大公子明明就该启程回家了,如今却偏又懒在扬州他姑父家不走了,一点子也不体谅家里还有长辈们为他挂念。”
&n... -->>
宁荣国公两府,本系诗礼簪缨之族,钟鸣鼎食之家,若按寻常之理这定又是个枝叶扶疏,子孙昌盛的仕宦大家。岂料苍天弄人,及至到了贾赦这一辈,贾家凡嫡支正脉各家才只得一个男儿承袭血统,便是论起女儿也是稀罕异常。贾母感念膝下儿孙荒芜,几年下来不知给儿子侄子们赐下了多少娇娥美妾以图生养,奈何数年下来,却一直皆没能盼到期望中的好消息。
及至这一年,荣国府贾赦那一房里,终于有个妾侍生下一女儿,不说这新添的女娃令一直盼望府中子孙昌盛的贾母心内如何大悦,因此得了丰厚赏银的阖府下人如何欢腾雀跃,单说这有幸为贾家添女的有福侍妾却不是别人,而是几年之前那个曾掉过一个男娃的侍妾娇杏。
却说这娇杏那年因故流掉孩子,心中本已是万念俱灰,纵使主母贤德兼之体恤她刚失掉孩儿,并不曾如何责怪,反而还延请了京里的妇科名医为她抓药调理,然那个与她无缘的孩儿却终是因她不小心之故没的,她又不是狠心绝情之辈,如何能不悔之愧之。就因存了这个心病,致使她缠绵病榻数月而不能愈,心神恍惚噩梦连连,若不是太太请来的太医手段了得,她怕早就随着她那没福的孩儿故去了。
太太几次亲至安慰与她,又说她的八字与子嗣上最合,乃是请了皇家寺院里的高僧批示过的,只要她精心调养上数年,不愁以后不能为贾家开枝散叶。娇杏听进了太太的这番安慰,便渐渐去了心结,身子也慢慢将养过来,却足足等了有七八年才重新受孕生子,虽说只是个女儿,然对于只有一个子嗣的大房来说,却也无异于天降甘霖了。
这女娃虽不是正房嫡出,却也是国公府众主子们期盼已久的孩子,贾母更是认为这乃是他们荣国府子孙重新昌盛的开始,遂不过刚刚满月便做主为小孙女定名为迎春。
却不想迎春花开,便引来了百花齐放,桃李结子,石榴挂枝,先是大房太太张氏多年以后再次承孕,贾政之妻王氏同样也老蚌生珠被确诊为有孕,贾母自是喜之不尽,心中更认定迎春这个孙女乃是身有福气之人,虽还比不上得自小就养在身边的元春,却也是爱之逾常。谁知好处还更在后头,日前跟着夫君回老家祭祖的贾家姑奶奶,远从苏州那边传信过来,只说天怜地佑,姑奶奶经过十几年苦心调理终于成功怀上麟儿,只是日前胎儿不稳,只能留待苏州老家待产。
张氏王氏这两位荣国府的当家太太先后同时有孕,自然是不能再管家理事的,为防府中下人因无人辖制便松散懒怠,少不得老太太就要辛苦几月重新出来掌理家事,幸得大姑娘元春今已长至十一二岁,早两年间也初初学了些管家手段,有她从旁协理,老太太倒也没甚劳累,即便此时府中不如张氏管家时那样严谨,大面上却也勉强还能可看。
却说从苏州那边发来的书信中,非但有贾敏写给老太太的请安报福的信件,贾敏单独写给大嫂子的私信,却还有贾琏写给老太太及母亲张氏的信件,只因大公子贾琏此时正在扬州姑奶奶家中做客。贾敏素来就与老大家的私情交好,老太太也并未有什么怀疑揣测,心里又惦记着女儿孙儿的消息,便随意招手唤来一个底下的小丫头吩咐她往东院那边给大太太送信去。
那丫头不敢稍停,立即穿庭越院的出了正院的角门快步朝东院赶去,及至进了东院里的内院早有听着消息的媳妇亲自迎了过来,将那贾母的丫头向张氏会客的大厅引去。
那引路的媳妇边走边说道,“今儿王家的大太太又来上门做客,且还带着小哥儿一起过来,估摸着太太现在正高兴着呢,你若是带来了什么喜讯,我给你通报你直接进去回话可使得?”
“那真是多谢大娘提携,只我素来就是个笨嘴拙舌,若是我待会在里面应对失当,岂不也带累了大娘你吗?”那小丫头心有忐忑地说道。
“你有这个心,便证明我没有看错你,可见是个知恩图报的好孩子了。”那媳妇安慰她说道,“你只进去放心大胆地回话,咱们太太素来就是个菩萨心肠,轻易不会难为咱们这些底下之人,况你又是老太太那边的,太太只有以礼相待的。”
那丫头本就有几分伶俐之心,不然也不会被遴选到老太太屋里伺候,奈何老太太屋里能人太多,压制的她们这些底下的丫鬟轻易不能出头,又听大娘话中似有提携之意,焉能错过此等上位的好时机?那丫头遂一路上对那领路的大娘百般地奉承讨好。
彼时张氏正在内堂会客厅里招待亲家太太李氏,话说这李氏自从听了史姨妈的建议停用了原来惯用的汤药,且又经过了半年的细心调理,终于在五年之前为王熙凤成功添了一个弟弟,自此之后李氏更是真心实意地亲近贾琏之母张氏以及张氏的堂姐史姨妈,虽不像初时交往时那般三五日的频繁登门,一月之间总也能互相来往几次。
且说几个月前贾琏为参加童子试的考试,提前半年坐船南下去了金陵老家,张氏身边一时没了儿子淘气闹腾,心理便日渐感到有些空虚寂寞,思念儿子之际,便只能时常登临李氏的家门去看望自家的小儿媳妇儿以慰寂寥,亏得李氏也时常带着她那双小儿女登门叨扰,一时张李二人的交情愈发亲厚无间起来,倒也稍解了张氏素日无儿相伴的苦闷。
前几日张氏刚被太医确诊出孕脉,李氏今日就专门带着小儿子前来登门道喜,也有顺便寻问他家那个小女婿在南边的情况到底如何的意思。
张氏怀里抱着虎头虎脑的仁哥儿,正与李氏家长叙话,就有外面的婆子带进一个眼熟的小丫头进来,婆子们回禀说这丫头乃是代贾母过来递送从南边发来的信函的,张氏连忙将人唤至眼前,且不急着问话,只用闲聊地语气问道,“这丫头瞧着眼生,似乎不是素日惯来传信的那几位,你原是干什么,又叫作什么,今儿个怎么让你来送东西了?”
那小丫头见问话,便强压下内心的激动恭敬着回话道,“回大太太的话,奴婢名唤赵小娥,原只在老太太外房中做个端茶递水的差事,老太太今刚会完南边回来的妈妈,想着打发人过来送信,不想平日常来这边跑腿的几位姐姐都在里面帮着大姑娘管家,一时就唤了我过来充数。”
听了这一席话,张氏只暗暗点头,也喜这丫头口齿爽利,便向李氏赞道,“真真不亏是我们老太太那边出来的人,便是一个干杂活的粗使丫头,也有这般本事。”
“所谓的仕宦诗礼之家,难道只要求咱们做主子的行为有度不成?端看身边跟着的这些个奴才到底是什么素养。待客要知礼大方,回话要言语清晰,行动要恭谨小心,哪一样少了能行了?”李氏笑着言道,“若是想要得了这样的奴才,还不知要费心调养几年才行,难为你家的老太太竟有这等本事,一个只在外围伺候的小丫头也有这样的体面。”
张氏闻言又笑问,“老太太叫你送信过来,可还有别的吩咐不曾?”
那丫头刚刚得了赞赏,行事上便越发地卖力起来,明知老太太并没另说什么,却还是捡着素日所闻所知回话道,“老太太并未特意吩咐别的,我私底下斗胆揣测老太太怕是心里有些想念大公子了,嘴里向我们抱怨着说,算着月份大公子明明就该启程回家了,如今却偏又懒在扬州他姑父家不走了,一点子也不体谅家里还有长辈们为他挂念。”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