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ixiawenxue.org,莳花记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自有书院之人开堂授课,这也是鹤望书院唯一向公众开放的日子,平时无论何人都难入鹤望书院一步。经义坪是一宽阔平地,足可容纳数千人,足以满足教学之需。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想去的。
虽然人人都可以去,但想要登上经义坪,首先便得爬上九千九百九十九道台阶,不可借助任何外力,只能自己爬上去。
这九千九百九十九道台阶,便是被称为登天梯的存在。据说登天梯也是谢琰所设,目的是为锻炼求学之人的体力与心智。鹤望书院的学生入学时都要过这么一遭,待得学业合格,每个离开书院的学生也要自登天梯离开,而能自登天梯离开的学生,也是真应了“登天梯”这名字,不说全部飞黄腾达青云直上,但大多都能在朝堂上有一席之地,再不济也不能做个商人富贾。
对于一心求显达的学子来说,这九千九百九十九道台阶就算再难爬,咬咬牙也就忍过去了,反正一辈子也就爬一次,爬过后便是大好前程,至于入了书院之后,离开进入自有捷径可走,而不必再走那累死人的登天梯。
但对于免费开蒙的乡人来说,可就没有捷径可走了。每逢旬日,只要想去经义坪,便必须去爬那登天梯。
普通百姓想要识字,无非是不想当个睁眼瞎,真心想要靠此飞黄腾达的寥寥无几,毕竟这时代可不是你认了字便能去考科举的,再说只凭经义坪的授课,也只是能认个字,顶多再增长点见识,关于科举做官的学问却是一概不讲的。
没有胡萝卜吊着,寻常百姓自然不肯长长去爬那登天梯,虽然几乎每个秀水村的村民都去听过,但数年如一日的坚持下来的,除非那想要走科举路子,甚至想要入书院的学童,便只有襄荷一个了。只要没有出去游医,襄荷每逢旬日便去听课,因此还被村人逗弄,得了个女学生的外号。
襄荷不喜这外号,但也知道村人并无恶意,因此也只将村人议论都当做耳旁风,仍旧雷打不动地旬日便去爬登天梯听课。
鹤望书院天下闻名,刘寄奴也知道书院旬日授课的传统和那道长长的登天梯,听襄荷每次都去听课,心中自然有计较。
不过,虽然他佩服襄荷小小年纪聪慧好学,但……种出这么大一个南瓜又有什么用?
“自然是有妙用。”襄荷嘻嘻笑着回答,刘寄奴这才发现自己竟然将疑问说了出来。
“你看,”襄荷挪开身子,让刘寄奴去看大南瓜朝南的那面。南面的黑布并未揭开,刘寄奴一眼望去便看到四个黄澄澄的大字——“寿比南山”。
刘寄奴不由睁大眼睛。
“嘿嘿,诀窍就在这里了。”襄荷有些小得意地说着,“城中周府这月要为府中老太太庆生,还是六十整寿。周府家风一向好,当家人便是鹤望书院儒院的周山长,周山长为人最重孝悌,说了这次要给老太太大办寿宴,家中子弟自然要挖空心思给老太太送份好礼。我偶然认识了周府一个小少爷,知道他正为寿礼心烦,就想起了这个法子。”
襄荷说着,指了指南瓜上的四个大字,“南瓜本就寓意吉祥,再天生“寿比南山”字样,加上天下独一无二的个儿头,绝对能讨老太太欢心!”
襄荷认识的那个周府小少爷如今不过六岁,比她还小一岁,本就不适合送些贵重之物,再说周家家大业大,老太太什么东西没见过,自然不会对寻常礼物动心。而这个“寿比南山”的大南瓜则颇有巧思,既彰显孝心,又不铺张浪费,又符合小少爷的年纪,最合周家门风,因此襄荷便笃定这份礼物能讨了周老太太欢心。
至于培育出这个大南瓜的方法,她倒的确没有对刘寄奴扯谎,的确是从农书上看来,而不是凭着前世的经验搞出来的。
说来真让人沮丧,襄荷满以为可以凭着穿越混个风生水起,谁知道,冷酷无情无理取闹的现实却总是一次又一次打她的脸。
歂岳帝虽然将几乎所有致富路都给襄荷堵死了,但也只是堵死了寻常穿越文常见的那几条致富路,而不常见的,譬如草木嫁接之术,或许是术业有专攻,歂岳帝居然没碰这个。
按理说襄荷应该为此欢呼雀跃,并马上大干一场,随便嫁接个果树就赚得盆满钵满。毕竟她前世因为喜欢莳花弄草而对嫁接也并不陌生,各种嫁接方法都比较熟悉,只要给她工具,成功率不说百分之百,百分之七八十还是有的。
但是,当爬了几次登天梯,听过几堂课,又亲眼看着秀水村的村民们手法熟练地嫁接良种果树后,襄荷只觉的,贼老天真爱玩儿她。
嫁接之术古已有之,不论是在这个年代还是襄荷前世的那个年代。《汜胜之书》上“总聚十茎一处”的瓠子种植法便是最早的靠接法,襄荷弄出的大南瓜的确是依葫芦画瓢,只把瓠子换成了南瓜。还有各种传说中的连理枝,就是由于自然原因而巧合形成的嫁接,这种记载则更早。而《汜胜之书》之后,更有无数农书对嫁接现象做出了研究。
不说前世,只说这个世界,由于诸子百家的不同走向,百家之中的农家便不像前世那般逐渐式微,而是作为一个流派单独流传下来,千百年来,自神农到黄帝,再到春秋时的农家先贤许行,农家自成一派,各种典籍虽不如儒墨道法等大家,但也蔚为壮观。
而在这些典籍之中,关于嫁接的记载就数不胜数,到了如今,这个世界的嫁接技术已经远远超过前世同时代的唐宋,几乎与现代没什么差别。
这样的环境下,襄荷想要靠嫁接赚个盆满钵满,只能说——
呵呵,做梦呢。
自有书院之人开堂授课,这也是鹤望书院唯一向公众开放的日子,平时无论何人都难入鹤望书院一步。经义坪是一宽阔平地,足可容纳数千人,足以满足教学之需。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想去的。
虽然人人都可以去,但想要登上经义坪,首先便得爬上九千九百九十九道台阶,不可借助任何外力,只能自己爬上去。
这九千九百九十九道台阶,便是被称为登天梯的存在。据说登天梯也是谢琰所设,目的是为锻炼求学之人的体力与心智。鹤望书院的学生入学时都要过这么一遭,待得学业合格,每个离开书院的学生也要自登天梯离开,而能自登天梯离开的学生,也是真应了“登天梯”这名字,不说全部飞黄腾达青云直上,但大多都能在朝堂上有一席之地,再不济也不能做个商人富贾。
对于一心求显达的学子来说,这九千九百九十九道台阶就算再难爬,咬咬牙也就忍过去了,反正一辈子也就爬一次,爬过后便是大好前程,至于入了书院之后,离开进入自有捷径可走,而不必再走那累死人的登天梯。
但对于免费开蒙的乡人来说,可就没有捷径可走了。每逢旬日,只要想去经义坪,便必须去爬那登天梯。
普通百姓想要识字,无非是不想当个睁眼瞎,真心想要靠此飞黄腾达的寥寥无几,毕竟这时代可不是你认了字便能去考科举的,再说只凭经义坪的授课,也只是能认个字,顶多再增长点见识,关于科举做官的学问却是一概不讲的。
没有胡萝卜吊着,寻常百姓自然不肯长长去爬那登天梯,虽然几乎每个秀水村的村民都去听过,但数年如一日的坚持下来的,除非那想要走科举路子,甚至想要入书院的学童,便只有襄荷一个了。只要没有出去游医,襄荷每逢旬日便去听课,因此还被村人逗弄,得了个女学生的外号。
襄荷不喜这外号,但也知道村人并无恶意,因此也只将村人议论都当做耳旁风,仍旧雷打不动地旬日便去爬登天梯听课。
鹤望书院天下闻名,刘寄奴也知道书院旬日授课的传统和那道长长的登天梯,听襄荷每次都去听课,心中自然有计较。
不过,虽然他佩服襄荷小小年纪聪慧好学,但……种出这么大一个南瓜又有什么用?
“自然是有妙用。”襄荷嘻嘻笑着回答,刘寄奴这才发现自己竟然将疑问说了出来。
“你看,”襄荷挪开身子,让刘寄奴去看大南瓜朝南的那面。南面的黑布并未揭开,刘寄奴一眼望去便看到四个黄澄澄的大字——“寿比南山”。
刘寄奴不由睁大眼睛。
“嘿嘿,诀窍就在这里了。”襄荷有些小得意地说着,“城中周府这月要为府中老太太庆生,还是六十整寿。周府家风一向好,当家人便是鹤望书院儒院的周山长,周山长为人最重孝悌,说了这次要给老太太大办寿宴,家中子弟自然要挖空心思给老太太送份好礼。我偶然认识了周府一个小少爷,知道他正为寿礼心烦,就想起了这个法子。”
襄荷说着,指了指南瓜上的四个大字,“南瓜本就寓意吉祥,再天生“寿比南山”字样,加上天下独一无二的个儿头,绝对能讨老太太欢心!”
襄荷认识的那个周府小少爷如今不过六岁,比她还小一岁,本就不适合送些贵重之物,再说周家家大业大,老太太什么东西没见过,自然不会对寻常礼物动心。而这个“寿比南山”的大南瓜则颇有巧思,既彰显孝心,又不铺张浪费,又符合小少爷的年纪,最合周家门风,因此襄荷便笃定这份礼物能讨了周老太太欢心。
至于培育出这个大南瓜的方法,她倒的确没有对刘寄奴扯谎,的确是从农书上看来,而不是凭着前世的经验搞出来的。
说来真让人沮丧,襄荷满以为可以凭着穿越混个风生水起,谁知道,冷酷无情无理取闹的现实却总是一次又一次打她的脸。
歂岳帝虽然将几乎所有致富路都给襄荷堵死了,但也只是堵死了寻常穿越文常见的那几条致富路,而不常见的,譬如草木嫁接之术,或许是术业有专攻,歂岳帝居然没碰这个。
按理说襄荷应该为此欢呼雀跃,并马上大干一场,随便嫁接个果树就赚得盆满钵满。毕竟她前世因为喜欢莳花弄草而对嫁接也并不陌生,各种嫁接方法都比较熟悉,只要给她工具,成功率不说百分之百,百分之七八十还是有的。
但是,当爬了几次登天梯,听过几堂课,又亲眼看着秀水村的村民们手法熟练地嫁接良种果树后,襄荷只觉的,贼老天真爱玩儿她。
嫁接之术古已有之,不论是在这个年代还是襄荷前世的那个年代。《汜胜之书》上“总聚十茎一处”的瓠子种植法便是最早的靠接法,襄荷弄出的大南瓜的确是依葫芦画瓢,只把瓠子换成了南瓜。还有各种传说中的连理枝,就是由于自然原因而巧合形成的嫁接,这种记载则更早。而《汜胜之书》之后,更有无数农书对嫁接现象做出了研究。
不说前世,只说这个世界,由于诸子百家的不同走向,百家之中的农家便不像前世那般逐渐式微,而是作为一个流派单独流传下来,千百年来,自神农到黄帝,再到春秋时的农家先贤许行,农家自成一派,各种典籍虽不如儒墨道法等大家,但也蔚为壮观。
而在这些典籍之中,关于嫁接的记载就数不胜数,到了如今,这个世界的嫁接技术已经远远超过前世同时代的唐宋,几乎与现代没什么差别。
这样的环境下,襄荷想要靠嫁接赚个盆满钵满,只能说——
呵呵,做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