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ixiawenxue.org,世家的天下:魏晋豪门与皇帝的争权之路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p; 司马榦径直进了司马冏的寝室,一屁股坐到床上,又大大咧咧地拍了拍司马冏的胳膊:“我得嘱咐你句话,你可别嫌我啰唆。”
司马冏神情尴尬又不得不表示恭敬:“叔爷请讲,晚辈听着呢。”
司马榦突然扯开嗓门喊了句:“你可别学柏女那个儿子!”
“啊!”此言一出,不光司马冏脸色骤变,左右人等尽皆骇然。柏女是司马懿的宠妾柏夫人。柏夫人的儿子即是司马伦。所谓别学柏女的儿子,就是明言告诉司马冏别称帝。如果这话从一个脑子正常的人嘴里说出来,基本等同于把谋反的大帽子实实在在扣到了司马冏脑袋上。无奈,司马榦不属于正常人之列。
老东西真是口无遮拦,哪有这么说话的!
司马冏直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虽说司马肜和司马榦在宗室至亲中辈分最高(司马懿仅存的两个儿子),但这两个位高无权的老头在司马冏眼里根本不值一提。他真正的竞争对手,唯有勤王战争中的另外两路统帅——河间王司马颙和成都王司马颖二人。
先说说墙头草司马颙,在那场战争中,他一开始选择支持司马伦,即便到后来也是首尾两端,但朝廷顾及他关中都督的重要分量,还是决定给他加官晋爵。最终,司马颙捞到了太尉和侍中的官位,虽然谈不上有实权,但毕竟他没出一点力,也算空手套白狼。几天后,司马颙返回长安属地。
再说半傻子司马颖,他在勤王战争中战绩最好(这是相比司马冏和司马颙而言,其实打得也挺丢人),但到头来居然什么都没捞着。论兵力,他没司马冏多;论头脑,他没司马冏灵;论地位,他是司马冏最强大的潜在竞争对手。所有这些因素加在一起,造成了他最冤的待遇。
参与勤王战争的藩王总共有五人,除司马冏、司马颙、司马颖外,还有两位——司马乂官任左军将军,掌握一定数量的皇宫禁军;司马歆升任镇南大将军、荆州都督。
几天后,司马歆准备回荆州去了。临行前,他和司马冏、司马颖、司马乂同去拜谒皇陵。
四位藩王表面上看是一团和气,可就在谒陵的途中,四人却有意无意地分成了两拨。派系划分完全依据他们在勤王战争中南、北两线的归属——同属北线的司马颖和司马乂一拨,同属南线的司马冏和司马歆一拨。走着走着,两拨人渐行渐远。
司马乂朝身后瞟了一眼,已看不见司马冏和司马歆的人影。“哼!”他闷哼一声,抬头仰视天空,似在自言自语,“这天下基业可是先帝(司马炎)创建的。”
司马颖觉得司马乂话里有话:“是、是啊……”六哥什么意思?
“你不明白吗?先帝的天下,还轮不到司马攸的儿子(司马冏)来管!十六弟,你才是辅政的不二人选。”
司马颖耷拉着脑袋,想起连月来的遭遇,心里觉得无比憋屈。自己在勤王战争中功劳最大,又第一个进京,如今却屈居司马冏之下。“唉……”他叹了口气,不想再多说什么。
再看另一拨,这时候,司马歆也若有所思地对司马冏言道:“还是司马颖跟皇室的血缘更近哪……”
所谓跟皇室的血缘更近,显然是拿司马冏(皇帝的堂弟)与司马颖(皇帝的亲弟)相比。司马冏会意:“说得是啊……那堂叔您的意思呢?”
“司马颖声望高,不能把他晾在一边不管,你最好让他跟你一起辅政,如果他跟你不对付,那就先下手为强,趁早夺了他的兵权!”
“嗯……多谢堂叔提醒。”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但凡听到他们这番各怀鬼胎的对话的人,心里都在发怵:看这架势,想让社稷安定怕是没指望了。
远离是非(齐王vs成都王)
新野公司马歆离开洛阳去了荆州。齐王司马冏和成都王司马颖各自拥兵数十万,齐聚洛阳城中。
司马冏思来想去,自忖没把握夺去司马颖兵权,迫于舆论压力,只好邀请司马颖辅政。司马冏的心计远在司马颖之上,他确信司马颖肯定玩不过自己。
司马颖虽说脑子不好,但到底还有些自知之明,倘若真跟司马冏搅在一块,早晚有一天会被对方搞死。于是,他向卢志求教保全之策。
卢志劝道:“两雄并立朝廷,日后必起争执。臣建议您以照顾母亲病体为由返回邺城,远离京都这个是非之地。您表现得越谦逊,就越能赢得天下士民之心,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司马颖连连点头。
翌日,司马颖连招呼都没打就动身返回邺城。等出了洛阳城,他才给司马冏写了封信,陈明自己避嫌退让的意愿,尽量让对方安心。
司马冏可并不踏实。他内心其实挺纠结,司马颖留在洛阳是个隐患,去了邺城同样是个隐患,但好歹眼不见心不烦。不管怎么说,人已经走了,能做的唯有好生安抚。于是,他授予司马颖大将军官位,同时任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假黄钺,又赐九锡之礼。乍一看,这几个权位都挺唬人,但却是虚名,因为司马颖身在邺城,根本没法染指京畿中央军和尚书台,由此,都督中外诸军事和录尚书自是形同虚设。
接下来,我们要着重讲一下假黄钺这项权力。
前文提到过,魏国名臣辛毗持节帮司马懿遏制求战心切的雍州诸将。魏朝时,假节、持节、使持节、假节钺、假黄钺都是一个意思,但到了晋朝,这些称号开始细分出了三六九等,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是:假节——平时没权力处置人,只有战时可处死犯军令者;持节——平时可处死平民,战时可处死二千石以下官员;使持节——无论平时、战时,皆可处死二千石以下官员。
权力最高的,则非司马颖获得的假黄钺莫属了。假黄钺,也称假节钺——在任何时候,基本是想杀谁就杀谁,甚至连其他假节、持节、使持节的高级官员也是说杀就杀。
假黄钺的权力大到顶天是不假,但在这个智障者充当吉祥物、朝廷政变迭起的乱世中,司马颖本来就是邺城的土皇帝,即便没有假黄钺,一样也是想杀谁就杀谁。总而言之,司马冏给了司马颖诸多虚名,只盼他不要惹是生非。
司马颖回到邺城后,听从卢志的建议,推掉容易惹麻烦的九锡之礼,做了很多收揽人心的事。
他造了一批棺材,将勤王战争中阵亡的士兵,无论敌我全部妥善安葬,又从邺城划拨出十五万斛米运到阳翟赈济灾民。阳翟是勤王战争中的南线,司马冏和张泓曾在这里打了好几个月。当地老百姓被司马冏卷入战乱,却得到司马颖的救助。这的确是个高招,卢志刻意为司马颖树立起与司马冏截然不同的形象。
司马颖的人情也卖给了很多朝臣。譬如,司马冏怀疑陆机(“金谷二十四友”之一)帮司马伦撰写禅位诏书,便想处死陆机,司马颖百般求情,救下陆机的性命。过了些天,他又举荐陆机任平原太守,陆云任清河太守。因为邺城距离平原郡和清河郡相当近,且同属冀州境内,司马颖此举等于是把陆氏兄弟拉到自己伞下。
因为有卢志的辅佐,原本脑子不那么灵光的司马颖,声望与日俱增。
放下邺城的成都王司马颖不提,我们来看看朝廷局势。
司马颖一走,可害苦了留在朝中的政治盟友——六哥司马乂。此时,司马乂官任左军将军,掌握一定数量的皇宫禁军,随着司马颖的离去,他成了司马冏的眼中钉、肉中刺。没两天,司马冏便晋升司马乂为骠骑将军。骠骑将军官位比左军将军高,但不统领皇宫禁军,只有几百侍卫。
至此,参与勤王战争的五位藩王中的三位——河间王司马颙、新野公司马歆、成都王司马颖相继回到自己属地,长沙王司马乂的禁军兵权被剥夺,齐王司马冏完全控制了朝政。
司马冏搬进他老爸司马攸昔日的故府。按说司马攸的府邸规模已相当庞大,可司马冏还不知足,他霸占北边的集市进一步扩建府邸,占地规模几乎和皇宫等同,又将府邸南边数以百计的民居夷为平地,在那里修建官署,形成了又一个朝廷。接着,他凿穿皇宫西墙,这样,自己的府邸便能直通皇宫西阁。同时,司马冏让亲信何勖(之前曾协助司马冏起兵勤王)任中领军,执掌皇宫内禁军兵权。
转眼过去大半年,到了公元302年5月,皇帝司马衷最后一个后代——皇孙司马尚(司马遹的幼子)夭折。
这下,司马衷所有的子孙都死光了,皇室面临一个严重的问题——没有皇储。虽说当时司马衷正值壮年,又新册立了皇后羊献容,但说实话,谁都不想把希望寄托在司马衷的生育能力上。生不生得出来另当别论,就算生出来,万一再是个傻子呢?社稷已经乱到这步田地,唯有指望有个皇室成员站出来扭转危局。
朝廷里再次响起立皇太弟的呼声。
按说司马冏是帝国的实际掌权人,本应近水楼台先得月。但他是司马衷的堂弟,血缘疏远。再者,他当政期间飞扬跋扈,引起众多公卿不满。因此,司马冏与皇太弟的宝座失之交臂,而公卿的目光则瞄向司马衷的十六弟——在邺城疯狂收买人心的成都王司马颖。
如若司马颖当上皇太弟,司马冏煞费苦心取得的地位将一朝化为乌有。为了避免这种局面,司马冏想出一个办法。立什么皇太弟?干脆找个不懂事的皇室小孩过继给司马衷当皇太子算了。挑来拣去,他选中司马衷十三弟司马遐(曾助司马玮发动政变,致使卫瓘被灭门)的儿子——年仅八岁的司马覃。司马遐刚于一年前病死,司马覃一没成年,二没爸爸,这是他当选的主要原因。事办得相当顺利,司马覃被立为皇太子,司马冏则兼任太子太师,成为储君的监护人。这么一来,朝政就可以继续把持在司马冏手里了。
江东游子
前文说陆机差点被齐王司马冏处死,结果被成都王司马颖保了下来。陆机大难不死,又迎来仕途的第二个春天,自是对司马颖感恩戴德。但他有个朋友却对此大不以为然。
“中原适逢多事之秋,士衡(陆机字士衡)你还不如辞了官,回江东避难去。”
p; 司马榦径直进了司马冏的寝室,一屁股坐到床上,又大大咧咧地拍了拍司马冏的胳膊:“我得嘱咐你句话,你可别嫌我啰唆。”
司马冏神情尴尬又不得不表示恭敬:“叔爷请讲,晚辈听着呢。”
司马榦突然扯开嗓门喊了句:“你可别学柏女那个儿子!”
“啊!”此言一出,不光司马冏脸色骤变,左右人等尽皆骇然。柏女是司马懿的宠妾柏夫人。柏夫人的儿子即是司马伦。所谓别学柏女的儿子,就是明言告诉司马冏别称帝。如果这话从一个脑子正常的人嘴里说出来,基本等同于把谋反的大帽子实实在在扣到了司马冏脑袋上。无奈,司马榦不属于正常人之列。
老东西真是口无遮拦,哪有这么说话的!
司马冏直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虽说司马肜和司马榦在宗室至亲中辈分最高(司马懿仅存的两个儿子),但这两个位高无权的老头在司马冏眼里根本不值一提。他真正的竞争对手,唯有勤王战争中的另外两路统帅——河间王司马颙和成都王司马颖二人。
先说说墙头草司马颙,在那场战争中,他一开始选择支持司马伦,即便到后来也是首尾两端,但朝廷顾及他关中都督的重要分量,还是决定给他加官晋爵。最终,司马颙捞到了太尉和侍中的官位,虽然谈不上有实权,但毕竟他没出一点力,也算空手套白狼。几天后,司马颙返回长安属地。
再说半傻子司马颖,他在勤王战争中战绩最好(这是相比司马冏和司马颙而言,其实打得也挺丢人),但到头来居然什么都没捞着。论兵力,他没司马冏多;论头脑,他没司马冏灵;论地位,他是司马冏最强大的潜在竞争对手。所有这些因素加在一起,造成了他最冤的待遇。
参与勤王战争的藩王总共有五人,除司马冏、司马颙、司马颖外,还有两位——司马乂官任左军将军,掌握一定数量的皇宫禁军;司马歆升任镇南大将军、荆州都督。
几天后,司马歆准备回荆州去了。临行前,他和司马冏、司马颖、司马乂同去拜谒皇陵。
四位藩王表面上看是一团和气,可就在谒陵的途中,四人却有意无意地分成了两拨。派系划分完全依据他们在勤王战争中南、北两线的归属——同属北线的司马颖和司马乂一拨,同属南线的司马冏和司马歆一拨。走着走着,两拨人渐行渐远。
司马乂朝身后瞟了一眼,已看不见司马冏和司马歆的人影。“哼!”他闷哼一声,抬头仰视天空,似在自言自语,“这天下基业可是先帝(司马炎)创建的。”
司马颖觉得司马乂话里有话:“是、是啊……”六哥什么意思?
“你不明白吗?先帝的天下,还轮不到司马攸的儿子(司马冏)来管!十六弟,你才是辅政的不二人选。”
司马颖耷拉着脑袋,想起连月来的遭遇,心里觉得无比憋屈。自己在勤王战争中功劳最大,又第一个进京,如今却屈居司马冏之下。“唉……”他叹了口气,不想再多说什么。
再看另一拨,这时候,司马歆也若有所思地对司马冏言道:“还是司马颖跟皇室的血缘更近哪……”
所谓跟皇室的血缘更近,显然是拿司马冏(皇帝的堂弟)与司马颖(皇帝的亲弟)相比。司马冏会意:“说得是啊……那堂叔您的意思呢?”
“司马颖声望高,不能把他晾在一边不管,你最好让他跟你一起辅政,如果他跟你不对付,那就先下手为强,趁早夺了他的兵权!”
“嗯……多谢堂叔提醒。”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但凡听到他们这番各怀鬼胎的对话的人,心里都在发怵:看这架势,想让社稷安定怕是没指望了。
远离是非(齐王vs成都王)
新野公司马歆离开洛阳去了荆州。齐王司马冏和成都王司马颖各自拥兵数十万,齐聚洛阳城中。
司马冏思来想去,自忖没把握夺去司马颖兵权,迫于舆论压力,只好邀请司马颖辅政。司马冏的心计远在司马颖之上,他确信司马颖肯定玩不过自己。
司马颖虽说脑子不好,但到底还有些自知之明,倘若真跟司马冏搅在一块,早晚有一天会被对方搞死。于是,他向卢志求教保全之策。
卢志劝道:“两雄并立朝廷,日后必起争执。臣建议您以照顾母亲病体为由返回邺城,远离京都这个是非之地。您表现得越谦逊,就越能赢得天下士民之心,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司马颖连连点头。
翌日,司马颖连招呼都没打就动身返回邺城。等出了洛阳城,他才给司马冏写了封信,陈明自己避嫌退让的意愿,尽量让对方安心。
司马冏可并不踏实。他内心其实挺纠结,司马颖留在洛阳是个隐患,去了邺城同样是个隐患,但好歹眼不见心不烦。不管怎么说,人已经走了,能做的唯有好生安抚。于是,他授予司马颖大将军官位,同时任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假黄钺,又赐九锡之礼。乍一看,这几个权位都挺唬人,但却是虚名,因为司马颖身在邺城,根本没法染指京畿中央军和尚书台,由此,都督中外诸军事和录尚书自是形同虚设。
接下来,我们要着重讲一下假黄钺这项权力。
前文提到过,魏国名臣辛毗持节帮司马懿遏制求战心切的雍州诸将。魏朝时,假节、持节、使持节、假节钺、假黄钺都是一个意思,但到了晋朝,这些称号开始细分出了三六九等,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是:假节——平时没权力处置人,只有战时可处死犯军令者;持节——平时可处死平民,战时可处死二千石以下官员;使持节——无论平时、战时,皆可处死二千石以下官员。
权力最高的,则非司马颖获得的假黄钺莫属了。假黄钺,也称假节钺——在任何时候,基本是想杀谁就杀谁,甚至连其他假节、持节、使持节的高级官员也是说杀就杀。
假黄钺的权力大到顶天是不假,但在这个智障者充当吉祥物、朝廷政变迭起的乱世中,司马颖本来就是邺城的土皇帝,即便没有假黄钺,一样也是想杀谁就杀谁。总而言之,司马冏给了司马颖诸多虚名,只盼他不要惹是生非。
司马颖回到邺城后,听从卢志的建议,推掉容易惹麻烦的九锡之礼,做了很多收揽人心的事。
他造了一批棺材,将勤王战争中阵亡的士兵,无论敌我全部妥善安葬,又从邺城划拨出十五万斛米运到阳翟赈济灾民。阳翟是勤王战争中的南线,司马冏和张泓曾在这里打了好几个月。当地老百姓被司马冏卷入战乱,却得到司马颖的救助。这的确是个高招,卢志刻意为司马颖树立起与司马冏截然不同的形象。
司马颖的人情也卖给了很多朝臣。譬如,司马冏怀疑陆机(“金谷二十四友”之一)帮司马伦撰写禅位诏书,便想处死陆机,司马颖百般求情,救下陆机的性命。过了些天,他又举荐陆机任平原太守,陆云任清河太守。因为邺城距离平原郡和清河郡相当近,且同属冀州境内,司马颖此举等于是把陆氏兄弟拉到自己伞下。
因为有卢志的辅佐,原本脑子不那么灵光的司马颖,声望与日俱增。
放下邺城的成都王司马颖不提,我们来看看朝廷局势。
司马颖一走,可害苦了留在朝中的政治盟友——六哥司马乂。此时,司马乂官任左军将军,掌握一定数量的皇宫禁军,随着司马颖的离去,他成了司马冏的眼中钉、肉中刺。没两天,司马冏便晋升司马乂为骠骑将军。骠骑将军官位比左军将军高,但不统领皇宫禁军,只有几百侍卫。
至此,参与勤王战争的五位藩王中的三位——河间王司马颙、新野公司马歆、成都王司马颖相继回到自己属地,长沙王司马乂的禁军兵权被剥夺,齐王司马冏完全控制了朝政。
司马冏搬进他老爸司马攸昔日的故府。按说司马攸的府邸规模已相当庞大,可司马冏还不知足,他霸占北边的集市进一步扩建府邸,占地规模几乎和皇宫等同,又将府邸南边数以百计的民居夷为平地,在那里修建官署,形成了又一个朝廷。接着,他凿穿皇宫西墙,这样,自己的府邸便能直通皇宫西阁。同时,司马冏让亲信何勖(之前曾协助司马冏起兵勤王)任中领军,执掌皇宫内禁军兵权。
转眼过去大半年,到了公元302年5月,皇帝司马衷最后一个后代——皇孙司马尚(司马遹的幼子)夭折。
这下,司马衷所有的子孙都死光了,皇室面临一个严重的问题——没有皇储。虽说当时司马衷正值壮年,又新册立了皇后羊献容,但说实话,谁都不想把希望寄托在司马衷的生育能力上。生不生得出来另当别论,就算生出来,万一再是个傻子呢?社稷已经乱到这步田地,唯有指望有个皇室成员站出来扭转危局。
朝廷里再次响起立皇太弟的呼声。
按说司马冏是帝国的实际掌权人,本应近水楼台先得月。但他是司马衷的堂弟,血缘疏远。再者,他当政期间飞扬跋扈,引起众多公卿不满。因此,司马冏与皇太弟的宝座失之交臂,而公卿的目光则瞄向司马衷的十六弟——在邺城疯狂收买人心的成都王司马颖。
如若司马颖当上皇太弟,司马冏煞费苦心取得的地位将一朝化为乌有。为了避免这种局面,司马冏想出一个办法。立什么皇太弟?干脆找个不懂事的皇室小孩过继给司马衷当皇太子算了。挑来拣去,他选中司马衷十三弟司马遐(曾助司马玮发动政变,致使卫瓘被灭门)的儿子——年仅八岁的司马覃。司马遐刚于一年前病死,司马覃一没成年,二没爸爸,这是他当选的主要原因。事办得相当顺利,司马覃被立为皇太子,司马冏则兼任太子太师,成为储君的监护人。这么一来,朝政就可以继续把持在司马冏手里了。
江东游子
前文说陆机差点被齐王司马冏处死,结果被成都王司马颖保了下来。陆机大难不死,又迎来仕途的第二个春天,自是对司马颖感恩戴德。但他有个朋友却对此大不以为然。
“中原适逢多事之秋,士衡(陆机字士衡)你还不如辞了官,回江东避难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