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ixiawenxue.org,大宋不怂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科举考完,李申之终于可以稍微喘口气了。
总得来说考的不错,小镇做题家的直觉告诉他,这一把稳了。
临安的学子们还没有离京,他们没有了考试的压力,在放榜之前也没什么心思殿试准备,每天都在强烈的焦虑中吃喝玩乐,依靠酒精来让自己放松。
有信心的人每天趾高气昂,感觉考得不好的人则是垂头丧气,却依然停留在临安不肯走,始终抱着一丝丝的期望。
万一走大运能考中呢?
能靠实力考中举人的,无一不是当地的佼佼者,从小就是学霸。都说科举考试是六分实力四分运气。虽然自己没有发挥好,实力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但万一运气逆天呢?
谁还没个幻想不是。
学子们患得患失,冯益却忙得如火如荼。
冯益前一天与李申之沟通好,第二天便张罗了起来,很快便协调好了各方关系,将人手和原料整备齐全,开始修御街。
御街的整修工作,给临安城的居民带来了诸多不便。
修路最讨厌,这一点李申之深有体会。
不过水泥这种新鲜玩意,让大家好奇胜过了抱怨,闲暇之时纷纷在旁边观看看着禁军施工。
看来看去,有脑筋好的竟然成了行家,胆子大一些的还能指挥禁军施工,施工现场一时之间倒是其乐融融。
李申之趁此机会,抓紧机会进行水泥的配方实验,把农庄里负责水泥生产的工匠也抽调到了城里,协助禁军施工,美其名曰全力支持冯益的工作,实则是为了搜集实验数据。
这种一举两得,皆大欢喜的事情,李申之最擅长了。
按照李申之的规划,他们分别使用了不同的粒度,不同的煅烧温度和时长,不同的原料比例,以及大开脑洞的添加剂,进行不同规格水泥的生产。
这些配方的微调并没有告诉冯益,而是由李氏农庄的工匠们暗中做下记录,等水泥完全干透之后,再收集相关的数据。
有官家出钱帮他们搞实验,这种机会难得。
当然了,不论如何调整配方,至少得保证水泥基本的质量。
要不然御街出了问题,那可是要砍头的。
水泥的铺设不仅吸引了临安居民的注意力,更是让临安城的富户们眼热不已。他们倒不是觉得水泥铺出来的路有多好,而是感觉这种新鲜玩意自己家里必须有,这是彰显身份地位的时候,与美丑无关。
就算是丑,那也是奢华的丑。
于是一时间冯益的官署门庭若市,全都是打招呼递条子,让冯益给匀一些水泥出来。
冯益每天都在巨大的煎熬之中。
他是一个天性贪财,又喜欢在人前显摆的人,手握水泥这种战略资源,如此的发财兼显摆的机会,对他产生了巨大的诱惑。
冯益花费了很大的毅力,才强忍住内心强烈的贪婪之心,没有挪出一分一毫的份额出去。
说明他对官家的忠心永远在第一位,这也是他能力不强,却始终为官家心腹的原因。
岳银瓶的亲戚走了,李申之又回到了白天练功,晚上操练的日子。
好在不用再读书,可以潜心地搞一些小发明创造。
小镇做题家也讨厌读书,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谁愿意每天起早贪黑地刷题。
李申之展开的小实验很多,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还有暂时没有成功的。
比如说香水的发明就失败了。
其实也没有失败,就是制造出来的成品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不论是成本还是香型,全都被临安市面上的香薰吊打。
看来古人的智慧当真不可小觑,在许多领域还是要给古人给予相当的尊重。
宋人的熏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贵有上不封顶的奢侈品,价格比黄金都要贵十倍。
但是百姓们也有自己的办法,他们用梨渣,甘蔗渣等几种寻常物品混合起来,竟然也能有不错的效果,叫作小四合香。
寒门子弟难得狂欢一次,在临安城里肆意放纵,但是官宦的子弟们就不同了,他们开始了新阶段的学习。
宋朝的学子考中进士之后,并不能直接当官,而是还要接受岗前培训,学习的内容主要是朝廷的典章制度和律法。
岗前培训之后还会有一次考试,考过了才能当官。
不过这一次考试并不是选拔性的考试,而是资格性的考试,只要能达到规定的分数,就算合格。
科举是选拔性的考试,不论考了多少分,只有前百分之十才能录取。
那时候资讯还不发达,官宦子弟们利用着这样的信息差,提前进行准备,也好一举通过考试。内卷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
等待放榜的时间很是焦心,过得漫长而又飞快。
不知不觉间,到了张榜的日子。
李申之不能免俗,与临安学子们一同相约去看榜。他倒不是想看自己中了没有,而是考中的举人还有许多手续要办理,比如去贡院验明正身,领取殿试的号牌,重新五人结保等等,一系列手续办完,就算是走后门,大概也要半日光景。
童瑜挺着大肚子在家中修养,张葱儿在茗香苑里面准备着庆功宴,岳银瓶跟着李申之一同去看榜。
当看到榜单排名的时候,李申之的心情一下紧张了起来。
前面几个没有自己的名字。
难不成真的落榜了?
要是真落榜,那玩笑可就开大了。
排名第一的是范成大,第二的是韩平,陆游排第三。
由于李申之改变了历史走向,原本的状元和探花都没能进入前十名,因为他们写的都是些阿谀奉承的文章。
在秦桧主政时期的科举考试中,成绩的好坏与阿谀奉承的程度呈正相关,谁的话说得越不要脸越低贱,就越能拿到好成绩。
朱熹也是在这个时期考中的科举,好在名次很低,低到卷子没有被官府收录的程度,可见朱熹还是很懂得变通,兼顾地守住了内心的底线。
只有如陆游一般的铁憨憨,才会一辈子考不中... -->>
科举考完,李申之终于可以稍微喘口气了。
总得来说考的不错,小镇做题家的直觉告诉他,这一把稳了。
临安的学子们还没有离京,他们没有了考试的压力,在放榜之前也没什么心思殿试准备,每天都在强烈的焦虑中吃喝玩乐,依靠酒精来让自己放松。
有信心的人每天趾高气昂,感觉考得不好的人则是垂头丧气,却依然停留在临安不肯走,始终抱着一丝丝的期望。
万一走大运能考中呢?
能靠实力考中举人的,无一不是当地的佼佼者,从小就是学霸。都说科举考试是六分实力四分运气。虽然自己没有发挥好,实力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但万一运气逆天呢?
谁还没个幻想不是。
学子们患得患失,冯益却忙得如火如荼。
冯益前一天与李申之沟通好,第二天便张罗了起来,很快便协调好了各方关系,将人手和原料整备齐全,开始修御街。
御街的整修工作,给临安城的居民带来了诸多不便。
修路最讨厌,这一点李申之深有体会。
不过水泥这种新鲜玩意,让大家好奇胜过了抱怨,闲暇之时纷纷在旁边观看看着禁军施工。
看来看去,有脑筋好的竟然成了行家,胆子大一些的还能指挥禁军施工,施工现场一时之间倒是其乐融融。
李申之趁此机会,抓紧机会进行水泥的配方实验,把农庄里负责水泥生产的工匠也抽调到了城里,协助禁军施工,美其名曰全力支持冯益的工作,实则是为了搜集实验数据。
这种一举两得,皆大欢喜的事情,李申之最擅长了。
按照李申之的规划,他们分别使用了不同的粒度,不同的煅烧温度和时长,不同的原料比例,以及大开脑洞的添加剂,进行不同规格水泥的生产。
这些配方的微调并没有告诉冯益,而是由李氏农庄的工匠们暗中做下记录,等水泥完全干透之后,再收集相关的数据。
有官家出钱帮他们搞实验,这种机会难得。
当然了,不论如何调整配方,至少得保证水泥基本的质量。
要不然御街出了问题,那可是要砍头的。
水泥的铺设不仅吸引了临安居民的注意力,更是让临安城的富户们眼热不已。他们倒不是觉得水泥铺出来的路有多好,而是感觉这种新鲜玩意自己家里必须有,这是彰显身份地位的时候,与美丑无关。
就算是丑,那也是奢华的丑。
于是一时间冯益的官署门庭若市,全都是打招呼递条子,让冯益给匀一些水泥出来。
冯益每天都在巨大的煎熬之中。
他是一个天性贪财,又喜欢在人前显摆的人,手握水泥这种战略资源,如此的发财兼显摆的机会,对他产生了巨大的诱惑。
冯益花费了很大的毅力,才强忍住内心强烈的贪婪之心,没有挪出一分一毫的份额出去。
说明他对官家的忠心永远在第一位,这也是他能力不强,却始终为官家心腹的原因。
岳银瓶的亲戚走了,李申之又回到了白天练功,晚上操练的日子。
好在不用再读书,可以潜心地搞一些小发明创造。
小镇做题家也讨厌读书,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谁愿意每天起早贪黑地刷题。
李申之展开的小实验很多,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还有暂时没有成功的。
比如说香水的发明就失败了。
其实也没有失败,就是制造出来的成品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不论是成本还是香型,全都被临安市面上的香薰吊打。
看来古人的智慧当真不可小觑,在许多领域还是要给古人给予相当的尊重。
宋人的熏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贵有上不封顶的奢侈品,价格比黄金都要贵十倍。
但是百姓们也有自己的办法,他们用梨渣,甘蔗渣等几种寻常物品混合起来,竟然也能有不错的效果,叫作小四合香。
寒门子弟难得狂欢一次,在临安城里肆意放纵,但是官宦的子弟们就不同了,他们开始了新阶段的学习。
宋朝的学子考中进士之后,并不能直接当官,而是还要接受岗前培训,学习的内容主要是朝廷的典章制度和律法。
岗前培训之后还会有一次考试,考过了才能当官。
不过这一次考试并不是选拔性的考试,而是资格性的考试,只要能达到规定的分数,就算合格。
科举是选拔性的考试,不论考了多少分,只有前百分之十才能录取。
那时候资讯还不发达,官宦子弟们利用着这样的信息差,提前进行准备,也好一举通过考试。内卷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
等待放榜的时间很是焦心,过得漫长而又飞快。
不知不觉间,到了张榜的日子。
李申之不能免俗,与临安学子们一同相约去看榜。他倒不是想看自己中了没有,而是考中的举人还有许多手续要办理,比如去贡院验明正身,领取殿试的号牌,重新五人结保等等,一系列手续办完,就算是走后门,大概也要半日光景。
童瑜挺着大肚子在家中修养,张葱儿在茗香苑里面准备着庆功宴,岳银瓶跟着李申之一同去看榜。
当看到榜单排名的时候,李申之的心情一下紧张了起来。
前面几个没有自己的名字。
难不成真的落榜了?
要是真落榜,那玩笑可就开大了。
排名第一的是范成大,第二的是韩平,陆游排第三。
由于李申之改变了历史走向,原本的状元和探花都没能进入前十名,因为他们写的都是些阿谀奉承的文章。
在秦桧主政时期的科举考试中,成绩的好坏与阿谀奉承的程度呈正相关,谁的话说得越不要脸越低贱,就越能拿到好成绩。
朱熹也是在这个时期考中的科举,好在名次很低,低到卷子没有被官府收录的程度,可见朱熹还是很懂得变通,兼顾地守住了内心的底线。
只有如陆游一般的铁憨憨,才会一辈子考不中...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