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二章:有功 (1/2)
笔下文学 www.bixiawenxue.org,公子风流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当郝风楼越是接近这个真实的天子,就越是熟知朱棣的本性。
也正因为如此,郝风楼才铤而走险,做出这个推论。
郝风楼也深知,在宫中,那些个被建文疏远的太监们,对建文有多大的怨恨,这些人,有许多都充当了朱棣的耳目。
基于这两点,郝风楼才冒着极大的风险,确认了一桩无头公案。
朱允文当真还活着么?
绝不可能,所谓靖难,旗帜虽是清君侧,可是真实的意图,就是取而代之,是篡位,靖难大旗所掩盖的,就是叔侄相残那血淋淋的事实。
也就是说,朱棣若是不能进金陵,那么就必定是死无葬身之地。可是一旦进京,除了做天子,他没有任何选择。
一方面,是出自于朱棣的野心,另一方面,假若朱棣依旧拱手称臣,建文天子,还肯放过朱棣么?一个王叔,说靖难就靖难,说带兵入京就带兵入京,说诛杀你的大臣久诛杀你的大臣,建文若是继续为天子,唯一的做法,就是处心积虑,杀死自己的王叔。
所以朱棣没有选择,他不可能做周公,他只能做王莽。
要做王莽,就不能让朱允文活着,可是另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又出现了,朱棣是朱允文的叔叔,朱允文是朱棣的君上,从血脉的关系来说,朱棣不能杀朱允文,从君臣的关系来说,朱棣更不能对朱允文动手。
若如此,则是遗臭万年,则所谓的靖难,就失去了合法性。则千秋之后,朱棣便永远都会钉在耻辱柱上,只要儒家不亡,只要君君臣臣的道理还在,朱棣就只能遭受万人唾弃。
朱棣要做大事。要做的是文治武功的圣贤明主,要开万世基业,要创千秋伟业,就决不能背这个骂名,所以,朱允文不能死在朱棣手里。
朱棣入宫之时。朱允文就决不能活着,也不能去死,死了,就说不清了,你带兵进的宫。天子被杀,你有一千张嘴,说和你无关,别人信么?
所以朱允文必须得死,可也必须活着。
郝风楼几乎可以肯定,在入宫之前,宫中大乱,那些潜藏在宫中的朱棣党羽。必定会第一时间去寻觅建文,朱允文想逃,能逃哪里去?宫中密道?这是笑话。南京的紫禁城,不曾有任何密道,没有密道,外头是数以万计的叛军,而内里,却有无数立功心切的燕王党羽。还有一些,眼看大势已去。巴不得借朱允文来做垫脚石的内侍、近臣,朱允文能逃到哪里去?
他无处可逃。唯一的解释,就是被人杀害,杀害之后,一把火湮灭所有的证据,而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制造朱允文逃跑的假象,因为朱允文不能死,不能死在宫中,更不能死在这个时间点上,死在这里,就不明不白,朱棣便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戮君之名,即便是再如何掩盖,也捂不住盖子。
于是,朱允文‘逃了’,为了证明他确实逃了,不但要骗别人,还要‘骗’自己。于是朱棣‘暗’使人寻访建文的踪迹,于是下西洋,也到处是寻找建文的流言,于是任何州府,但凡有关于朱允文的一丁点消息,宫中都要紧张。
这一切,人前人后,表面上是忌讳莫深,其实,都是给人看的,是在告诉天下人,建文还活着,只要他活着,当今天子,就只是一个奉太祖旨意,在朝廷出了奸臣的时候,奉天靖难,试图匡扶天下。结果却因为建文不知所踪,于是不得不在群臣苦苦相劝的情况之下,登基为帝的永乐皇帝。
郝风楼深信,这就是答案,他抬眸,看着脸色阴沉的朱棣,此时已经豁出去了,道:“所以,微臣既然认为建文已死,那么,这个朱允文,就必定是假冒,而陛下当然也清楚此人乃是冒充,之所以‘误信’了他,恰是有苦难言,明知对方是假,可是一时,又寻不到足以令人信服的证据,戳穿他的身份。而假若贸然揭穿他,那么此前的诸多掩饰,就都白费了功夫,所以在没有铁证之前,陛下明知他是冒充,却还得捏着鼻子认了。不知微臣所言,对还是不对?”
朱棣的眼睛,不曾离开郝风楼半分,他的脸色忽明忽暗,似乎是在思考着什么,最后,他点点头:“不错,朕早知道他是冒充,不过此人虽是冒充,却并无破绽,朕也只能将错就错了……”
说起来,这确实是可笑,若不是郝风楼,只要朱棣找不到一个让人信服的破绽,那么就不得不把这‘皇侄’捏着鼻子认了,朱棣即便再气恼,再如何怫然不悦,再怎样搬石头砸自己的脚,这... -->>
当郝风楼越是接近这个真实的天子,就越是熟知朱棣的本性。
也正因为如此,郝风楼才铤而走险,做出这个推论。
郝风楼也深知,在宫中,那些个被建文疏远的太监们,对建文有多大的怨恨,这些人,有许多都充当了朱棣的耳目。
基于这两点,郝风楼才冒着极大的风险,确认了一桩无头公案。
朱允文当真还活着么?
绝不可能,所谓靖难,旗帜虽是清君侧,可是真实的意图,就是取而代之,是篡位,靖难大旗所掩盖的,就是叔侄相残那血淋淋的事实。
也就是说,朱棣若是不能进金陵,那么就必定是死无葬身之地。可是一旦进京,除了做天子,他没有任何选择。
一方面,是出自于朱棣的野心,另一方面,假若朱棣依旧拱手称臣,建文天子,还肯放过朱棣么?一个王叔,说靖难就靖难,说带兵入京就带兵入京,说诛杀你的大臣久诛杀你的大臣,建文若是继续为天子,唯一的做法,就是处心积虑,杀死自己的王叔。
所以朱棣没有选择,他不可能做周公,他只能做王莽。
要做王莽,就不能让朱允文活着,可是另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又出现了,朱棣是朱允文的叔叔,朱允文是朱棣的君上,从血脉的关系来说,朱棣不能杀朱允文,从君臣的关系来说,朱棣更不能对朱允文动手。
若如此,则是遗臭万年,则所谓的靖难,就失去了合法性。则千秋之后,朱棣便永远都会钉在耻辱柱上,只要儒家不亡,只要君君臣臣的道理还在,朱棣就只能遭受万人唾弃。
朱棣要做大事。要做的是文治武功的圣贤明主,要开万世基业,要创千秋伟业,就决不能背这个骂名,所以,朱允文不能死在朱棣手里。
朱棣入宫之时。朱允文就决不能活着,也不能去死,死了,就说不清了,你带兵进的宫。天子被杀,你有一千张嘴,说和你无关,别人信么?
所以朱允文必须得死,可也必须活着。
郝风楼几乎可以肯定,在入宫之前,宫中大乱,那些潜藏在宫中的朱棣党羽。必定会第一时间去寻觅建文,朱允文想逃,能逃哪里去?宫中密道?这是笑话。南京的紫禁城,不曾有任何密道,没有密道,外头是数以万计的叛军,而内里,却有无数立功心切的燕王党羽。还有一些,眼看大势已去。巴不得借朱允文来做垫脚石的内侍、近臣,朱允文能逃到哪里去?
他无处可逃。唯一的解释,就是被人杀害,杀害之后,一把火湮灭所有的证据,而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制造朱允文逃跑的假象,因为朱允文不能死,不能死在宫中,更不能死在这个时间点上,死在这里,就不明不白,朱棣便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戮君之名,即便是再如何掩盖,也捂不住盖子。
于是,朱允文‘逃了’,为了证明他确实逃了,不但要骗别人,还要‘骗’自己。于是朱棣‘暗’使人寻访建文的踪迹,于是下西洋,也到处是寻找建文的流言,于是任何州府,但凡有关于朱允文的一丁点消息,宫中都要紧张。
这一切,人前人后,表面上是忌讳莫深,其实,都是给人看的,是在告诉天下人,建文还活着,只要他活着,当今天子,就只是一个奉太祖旨意,在朝廷出了奸臣的时候,奉天靖难,试图匡扶天下。结果却因为建文不知所踪,于是不得不在群臣苦苦相劝的情况之下,登基为帝的永乐皇帝。
郝风楼深信,这就是答案,他抬眸,看着脸色阴沉的朱棣,此时已经豁出去了,道:“所以,微臣既然认为建文已死,那么,这个朱允文,就必定是假冒,而陛下当然也清楚此人乃是冒充,之所以‘误信’了他,恰是有苦难言,明知对方是假,可是一时,又寻不到足以令人信服的证据,戳穿他的身份。而假若贸然揭穿他,那么此前的诸多掩饰,就都白费了功夫,所以在没有铁证之前,陛下明知他是冒充,却还得捏着鼻子认了。不知微臣所言,对还是不对?”
朱棣的眼睛,不曾离开郝风楼半分,他的脸色忽明忽暗,似乎是在思考着什么,最后,他点点头:“不错,朕早知道他是冒充,不过此人虽是冒充,却并无破绽,朕也只能将错就错了……”
说起来,这确实是可笑,若不是郝风楼,只要朱棣找不到一个让人信服的破绽,那么就不得不把这‘皇侄’捏着鼻子认了,朱棣即便再气恼,再如何怫然不悦,再怎样搬石头砸自己的脚,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