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ixiawenxue.org,从战士到将军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凡是有人实干工作,一定会遭到别人的怨恨和嫉妒。本来郭开维这个刑jǐng大队长当的好好的,没想到没过多久,上级以扩大jǐng队实力的借口,为东郊公安分局又派来了一个刑jǐng队的大队长。
新来的队长姓廖,这个人的来历可不简单。不是他的能力有多么高强,而是他的姐姐很是出名。据说是a城建国以来第一个女法官,动乱时期结束后,更是上调京城,还主审过动乱时期的主犯。
姐姐高升,当然弟弟也会多多少少的得到些好处。这位廖队长几乎在从jǐng的二十多年中,经历了a城所有的jǐng种,每一到二年就会换一个工作岗位。这有一个特殊的原因,原因在于他很不“合群”,他的每一位主管领导还不敢得罪这个“高眼通天”的硬骨头,只好托人把他给“请”走了。
廖队长来到东郊分局之后,局里又成立了刑jǐng二大队,把郭开维的手下分走了一半给廖队长,从此郭开维改称为“刑jǐng一大队大队长”,新来的廖队长则叫“刑jǐng二大队大队长”。
常言道;同在一个锅里吃饭,难免锅沿碰马勺的。分到二大队的刑jǐng们,办案的方式,还是依照郭开维当初制定的来办的。可是这让廖队长很是看不惯。他认为自已比郭开维的jǐng龄长,行政级别也比郭开维高,凭啥他是一大队长,而自已则是二大队长呢。他经常在下属们的面前为自已鸣不平,总说郭开维不如他。
当别人私下里说自已的坏话,传到郭开维的耳朵里,郭开维也只是一笑。“人家是老革命,咱们得尊重老同志,你们记着,以后这样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要告诉我了。”手下众人听到郭开维如此大方的话后,更加的钦佩这位年轻的刑jǐng队长了。
由于东郊的社会人员复杂,随着郭开维大刀阔斧的整治后,好多有前科的人员,都让郭开维送进了a城监狱,没有前科的地痞小流氓,只要符合新制定的《劳动教养条例》,也让郭开维送进了马三教养院。
经过这次大的整治后,虽然表面上社会安定了许多,但也有落网之鱼。他们给郭开维写恐吓信,扬言要对付郭开维一家,还让他小心点,他们知道郭开维的老婆在哪里上班,儿子小net在哪里上学一类的话。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着”。郭开维自已是不怕的,可是妻儿他还是要保护好的,必竟要是工作上的事,连累到家人就不值当了。于是他和妻子商量,打算把儿子送到城里上学去,妻子也觉得这个主意很好。
郭父的病一天比一天重了,郭母整天还要去医院照顾他。郭开维思虑再三,决定把儿子送到姑姑家。动乱过后的这几年,姑姑和姑父的关系也有所缓和,加之两人的年纪也大了,姑姑退休在家,姑父也由一线转到了二线工作,业余的时间也多了起来。没事的时候,老两口还会拿着心爱的乐器,到公园里吹拉弹唱一番。
姑父一见郭开维一家三口突然到访,感到意料。“我说猴崽子,你小时候吃老子的,喝老子的,翅膀长硬了马上就飞了,结婚也不通知老子一声,你还算不算我儿子了。”
“儿子?郭子,这不是你姑父吗?”刘云表现得很诧异,平时郭开维好面子,从来不把小时候的那段事讲给刘云听。
“啥?你不知道?这小子,娶了媳妇忘了娘,你问问他是我儿子不?”姑姑也在一旁大怒道。
“是,是,一辈子都是,哪能不是呀,要不是您二老收养我,我哪能以后当上这个jǐng察呀。”郭开维赶忙给妻子解释道。
“算你小子没忘本,要不是老子当年收养你,你现在还是个农业户口呢,你觉得老子不知道呀,你爹和你妈都和我们说了,你能当上jǐng察,凭的就是老子家的公业户口。”
刘云这才明白,姑姑和姑父也是郭开维的大恩人,马上话锋一转,说得全是拜年的话,把两位老人说得脸上都笑开了花。
吃过晚饭后,郭开维把儿子的事,和姑父姑姑说了。姑父感到很是高兴,“有啥不行的,那就放这呗,我最不济还是个名牌大学的大学生,还能帮你教育教育孩子。”
刘云一听姑父的文化程度如此之高,高兴得差点跳起来。她认为郭开维的选择不错,自已文化底子弱,丈夫平时工作又忙,根本没法教育这个大儿子。这下好了,有了两位高级知识分子的老人,儿子的学习成绩一定能上去。
“放在家里没说的,谁让我们是你们的老人呢,不过孩子的生活费还是要交的,咱们一家人,明算账,一个月二十元不多吧。”姑姑则板着个脸,认真的对郭开维两口子讲。
“不多,不多,有您二老照顾孩子,我们一百个放心。”就这样,郭开维以每月二十块钱的标准,把儿子寄养到了姑姑家,这一养就是近十年。
儿子虽然走了,可是郭开维家的报复仍然没有停止。他家原来住在三楼,隔三差五的就有人用石头打碎他家的玻璃。好在同楼住的领居有个区法院的法官,这人也是嫉恶如仇之人,他特地把自家的五楼,换给了郭开维。但是就算搬到了五楼,他家的玻璃还不能得到幸免。郭开维也研究勘察过,石头大多都是通过弹弓子打上来的,要是遇到高手,别说他家住五楼了,就是住到七楼,人家的石块还能照样打上去。
郭开维当上刑jǐng队长后,仍然是两天一值... -->>
凡是有人实干工作,一定会遭到别人的怨恨和嫉妒。本来郭开维这个刑jǐng大队长当的好好的,没想到没过多久,上级以扩大jǐng队实力的借口,为东郊公安分局又派来了一个刑jǐng队的大队长。
新来的队长姓廖,这个人的来历可不简单。不是他的能力有多么高强,而是他的姐姐很是出名。据说是a城建国以来第一个女法官,动乱时期结束后,更是上调京城,还主审过动乱时期的主犯。
姐姐高升,当然弟弟也会多多少少的得到些好处。这位廖队长几乎在从jǐng的二十多年中,经历了a城所有的jǐng种,每一到二年就会换一个工作岗位。这有一个特殊的原因,原因在于他很不“合群”,他的每一位主管领导还不敢得罪这个“高眼通天”的硬骨头,只好托人把他给“请”走了。
廖队长来到东郊分局之后,局里又成立了刑jǐng二大队,把郭开维的手下分走了一半给廖队长,从此郭开维改称为“刑jǐng一大队大队长”,新来的廖队长则叫“刑jǐng二大队大队长”。
常言道;同在一个锅里吃饭,难免锅沿碰马勺的。分到二大队的刑jǐng们,办案的方式,还是依照郭开维当初制定的来办的。可是这让廖队长很是看不惯。他认为自已比郭开维的jǐng龄长,行政级别也比郭开维高,凭啥他是一大队长,而自已则是二大队长呢。他经常在下属们的面前为自已鸣不平,总说郭开维不如他。
当别人私下里说自已的坏话,传到郭开维的耳朵里,郭开维也只是一笑。“人家是老革命,咱们得尊重老同志,你们记着,以后这样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要告诉我了。”手下众人听到郭开维如此大方的话后,更加的钦佩这位年轻的刑jǐng队长了。
由于东郊的社会人员复杂,随着郭开维大刀阔斧的整治后,好多有前科的人员,都让郭开维送进了a城监狱,没有前科的地痞小流氓,只要符合新制定的《劳动教养条例》,也让郭开维送进了马三教养院。
经过这次大的整治后,虽然表面上社会安定了许多,但也有落网之鱼。他们给郭开维写恐吓信,扬言要对付郭开维一家,还让他小心点,他们知道郭开维的老婆在哪里上班,儿子小net在哪里上学一类的话。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着”。郭开维自已是不怕的,可是妻儿他还是要保护好的,必竟要是工作上的事,连累到家人就不值当了。于是他和妻子商量,打算把儿子送到城里上学去,妻子也觉得这个主意很好。
郭父的病一天比一天重了,郭母整天还要去医院照顾他。郭开维思虑再三,决定把儿子送到姑姑家。动乱过后的这几年,姑姑和姑父的关系也有所缓和,加之两人的年纪也大了,姑姑退休在家,姑父也由一线转到了二线工作,业余的时间也多了起来。没事的时候,老两口还会拿着心爱的乐器,到公园里吹拉弹唱一番。
姑父一见郭开维一家三口突然到访,感到意料。“我说猴崽子,你小时候吃老子的,喝老子的,翅膀长硬了马上就飞了,结婚也不通知老子一声,你还算不算我儿子了。”
“儿子?郭子,这不是你姑父吗?”刘云表现得很诧异,平时郭开维好面子,从来不把小时候的那段事讲给刘云听。
“啥?你不知道?这小子,娶了媳妇忘了娘,你问问他是我儿子不?”姑姑也在一旁大怒道。
“是,是,一辈子都是,哪能不是呀,要不是您二老收养我,我哪能以后当上这个jǐng察呀。”郭开维赶忙给妻子解释道。
“算你小子没忘本,要不是老子当年收养你,你现在还是个农业户口呢,你觉得老子不知道呀,你爹和你妈都和我们说了,你能当上jǐng察,凭的就是老子家的公业户口。”
刘云这才明白,姑姑和姑父也是郭开维的大恩人,马上话锋一转,说得全是拜年的话,把两位老人说得脸上都笑开了花。
吃过晚饭后,郭开维把儿子的事,和姑父姑姑说了。姑父感到很是高兴,“有啥不行的,那就放这呗,我最不济还是个名牌大学的大学生,还能帮你教育教育孩子。”
刘云一听姑父的文化程度如此之高,高兴得差点跳起来。她认为郭开维的选择不错,自已文化底子弱,丈夫平时工作又忙,根本没法教育这个大儿子。这下好了,有了两位高级知识分子的老人,儿子的学习成绩一定能上去。
“放在家里没说的,谁让我们是你们的老人呢,不过孩子的生活费还是要交的,咱们一家人,明算账,一个月二十元不多吧。”姑姑则板着个脸,认真的对郭开维两口子讲。
“不多,不多,有您二老照顾孩子,我们一百个放心。”就这样,郭开维以每月二十块钱的标准,把儿子寄养到了姑姑家,这一养就是近十年。
儿子虽然走了,可是郭开维家的报复仍然没有停止。他家原来住在三楼,隔三差五的就有人用石头打碎他家的玻璃。好在同楼住的领居有个区法院的法官,这人也是嫉恶如仇之人,他特地把自家的五楼,换给了郭开维。但是就算搬到了五楼,他家的玻璃还不能得到幸免。郭开维也研究勘察过,石头大多都是通过弹弓子打上来的,要是遇到高手,别说他家住五楼了,就是住到七楼,人家的石块还能照样打上去。
郭开维当上刑jǐng队长后,仍然是两天一值...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