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ixiawenxue.org,巨浪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在某些国家,快速战列舰又被称为“超级战列巡洋舰。”
一般情况下,只有速度达到或者超过二十七节,并且能够防御自身主炮发射的穿甲弹的主力舰才被称为快速战列舰。按照这一标准来看,快速战列舰与战列巡洋舰的最大区别就是防护能力。
实际上,防护能力一直就是战列巡洋舰的致命缺陷。
相对于传统战列舰,快速战列舰在火力与防护方面的进步并不大,主要的优势就是速度。这也成为了快速战列舰在战场上克敌制胜的主要“法宝。”
相对而言“大东海战”还不足以证明快速战列舰的真正价值。
按照帝国海军的标准,日本海军的四艘“金刚”级只算得上是改进后的战列巡洋舰,其防护能力根本达不到战列舰的标准。
也就是说“大东海战”只证明了快速战列舰对战列巡洋舰的优势。
在整场海战中,特别是在“果敢”号退出战斗之后,三艘快速战列舰凭借着不输于对手的速度,始终掌握着主动权,并且数次迫使敌舰队采取“弃车保帅”的战术,最终击沉了敌三艘主力舰,而三艘“皇帝”级战列舰自身的损失则微乎其微。
虽然战列巡洋舰并没有在“大东海战”后完全退出历史舞台,但正是“大东海战”让各个海军强国都认识到,随着快速战列舰的出现。战列巡洋舰已经没有存在地价值了。可以说,此时快速战列舰扮演的是战列巡洋舰“终结者”的角色。
后来,英国海军正是根据“大东海战”中战列巡洋舰被快速战列舰肆意“屠宰”的结果,放弃了对“胡德”号。以及两艘“声望”级战列巡洋舰地全面改进计划,将精力全部投入到了快速战列舰的设计与建造之中。
也正是如此“大东海战”之后,帝国高层仍然没有完全认清快速战列舰的真正价值。
当时,甚至包括陈锦宽在内的众多老一辈海军将领仍然认为,火力与速度是战列舰的两项首要指标,速度慢一点没有什么。当然,他们也没有完全否认快速战列舰的价值。只是将快速战列舰放在了次要的位置上,认为快速战列舰的任务就是顶替战列巡洋舰,对付敌人地战列巡洋舰与快速战列舰。海上决战,仍然得靠皮坚肉厚。剑利刀快的(老式)战列舰。
结果,拿到特别经费之后,陈锦宽只批准了四艘快速战列舰的建造计划,而不是最初确定的六艘。当时,陈锦宽倾向于采购一级速度在二十七节以下,装备至少十二门主炮,防护能力比“皇帝”级至少提高百分之四十地战列舰,而不是江南造船厂提交的那种速度达到三十节,只装备九门主炮,防护仅比“皇帝”级有限提高的快速战列舰。
“萨兰加尼海战”彻底的改变了快速战列舰在帝国海军的命运。
以当时的情况。任何一级老式战列舰都不可能在十天之内从开普敦返回达沃湾。并且在到达的时候仍然具备强悍的战斗力。
显然,速度在这个时候,已经不仅仅是战术性能,而是“战略性能。”
设想,如果不是拥有四艘快速战列舰的快速战斗群及时返回,主力战斗群很有可能被联合舰队击溃,到时候不但战沉的不止四艘战列舰,连攻打达沃港地作战行动都将彻底失败。最终,帝国海军不但无法重创联合舰队。还将失去东南亚地区地制海权。从而难以截断日本到澳洲的海上航线。
最终,即便帝国海军最终击败了联合舰队。也在战略上输给了敌人。
可想而知,快速战斗群,快速战列舰在这场必键海战中发挥了多大的作用。
紧接着“巴西兰海战”再次证明了快速战列舰的价值。
以当时的情况,如果前往巴西兰海峡拦截日本联合舰队的是四艘老式战列舰,在经过“萨兰加尼海战”之后,恐怕都难以及时包抄到了日本联合舰队的前面去,更不可能及时堵住联合舰队西逃的通道,也就不可能有“巴西兰海战”的重大胜利。
虽然从战略上来讲“巴西兰海战”只算得上是锦上添花。经过“萨兰加尼海战”之后,日本联合舰队只剩下了四艘可用地战列舰,就算“雾岛”号在近期修复,日本海军也只有五艘战列舰。翻年之后,帝国海军则拥有至少八艘能够投入战斗地战列舰,如果受损的几艘战列舰快速修复,战列舰地数量将达到十三艘。如此一来,日本海军仍然处于战略劣势,而且差距更加明显。但是“巴西兰海战”证明了快速战列舰在战役行动中的价值,说白了,就是其速度对战役产生的重大影响。
也就是说“萨兰加尼和巴西兰海战”充分的证明了... -->>
在某些国家,快速战列舰又被称为“超级战列巡洋舰。”
一般情况下,只有速度达到或者超过二十七节,并且能够防御自身主炮发射的穿甲弹的主力舰才被称为快速战列舰。按照这一标准来看,快速战列舰与战列巡洋舰的最大区别就是防护能力。
实际上,防护能力一直就是战列巡洋舰的致命缺陷。
相对于传统战列舰,快速战列舰在火力与防护方面的进步并不大,主要的优势就是速度。这也成为了快速战列舰在战场上克敌制胜的主要“法宝。”
相对而言“大东海战”还不足以证明快速战列舰的真正价值。
按照帝国海军的标准,日本海军的四艘“金刚”级只算得上是改进后的战列巡洋舰,其防护能力根本达不到战列舰的标准。
也就是说“大东海战”只证明了快速战列舰对战列巡洋舰的优势。
在整场海战中,特别是在“果敢”号退出战斗之后,三艘快速战列舰凭借着不输于对手的速度,始终掌握着主动权,并且数次迫使敌舰队采取“弃车保帅”的战术,最终击沉了敌三艘主力舰,而三艘“皇帝”级战列舰自身的损失则微乎其微。
虽然战列巡洋舰并没有在“大东海战”后完全退出历史舞台,但正是“大东海战”让各个海军强国都认识到,随着快速战列舰的出现。战列巡洋舰已经没有存在地价值了。可以说,此时快速战列舰扮演的是战列巡洋舰“终结者”的角色。
后来,英国海军正是根据“大东海战”中战列巡洋舰被快速战列舰肆意“屠宰”的结果,放弃了对“胡德”号。以及两艘“声望”级战列巡洋舰地全面改进计划,将精力全部投入到了快速战列舰的设计与建造之中。
也正是如此“大东海战”之后,帝国高层仍然没有完全认清快速战列舰的真正价值。
当时,甚至包括陈锦宽在内的众多老一辈海军将领仍然认为,火力与速度是战列舰的两项首要指标,速度慢一点没有什么。当然,他们也没有完全否认快速战列舰的价值。只是将快速战列舰放在了次要的位置上,认为快速战列舰的任务就是顶替战列巡洋舰,对付敌人地战列巡洋舰与快速战列舰。海上决战,仍然得靠皮坚肉厚。剑利刀快的(老式)战列舰。
结果,拿到特别经费之后,陈锦宽只批准了四艘快速战列舰的建造计划,而不是最初确定的六艘。当时,陈锦宽倾向于采购一级速度在二十七节以下,装备至少十二门主炮,防护能力比“皇帝”级至少提高百分之四十地战列舰,而不是江南造船厂提交的那种速度达到三十节,只装备九门主炮,防护仅比“皇帝”级有限提高的快速战列舰。
“萨兰加尼海战”彻底的改变了快速战列舰在帝国海军的命运。
以当时的情况。任何一级老式战列舰都不可能在十天之内从开普敦返回达沃湾。并且在到达的时候仍然具备强悍的战斗力。
显然,速度在这个时候,已经不仅仅是战术性能,而是“战略性能。”
设想,如果不是拥有四艘快速战列舰的快速战斗群及时返回,主力战斗群很有可能被联合舰队击溃,到时候不但战沉的不止四艘战列舰,连攻打达沃港地作战行动都将彻底失败。最终,帝国海军不但无法重创联合舰队。还将失去东南亚地区地制海权。从而难以截断日本到澳洲的海上航线。
最终,即便帝国海军最终击败了联合舰队。也在战略上输给了敌人。
可想而知,快速战斗群,快速战列舰在这场必键海战中发挥了多大的作用。
紧接着“巴西兰海战”再次证明了快速战列舰的价值。
以当时的情况,如果前往巴西兰海峡拦截日本联合舰队的是四艘老式战列舰,在经过“萨兰加尼海战”之后,恐怕都难以及时包抄到了日本联合舰队的前面去,更不可能及时堵住联合舰队西逃的通道,也就不可能有“巴西兰海战”的重大胜利。
虽然从战略上来讲“巴西兰海战”只算得上是锦上添花。经过“萨兰加尼海战”之后,日本联合舰队只剩下了四艘可用地战列舰,就算“雾岛”号在近期修复,日本海军也只有五艘战列舰。翻年之后,帝国海军则拥有至少八艘能够投入战斗地战列舰,如果受损的几艘战列舰快速修复,战列舰地数量将达到十三艘。如此一来,日本海军仍然处于战略劣势,而且差距更加明显。但是“巴西兰海战”证明了快速战列舰在战役行动中的价值,说白了,就是其速度对战役产生的重大影响。
也就是说“萨兰加尼和巴西兰海战”充分的证明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