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ixiawenxue.org,归汉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紧随的瘟疫让死亡的人数成倍增加,可以说是大破;而此次灾后,防疫措施得当,瘟疫得到控制,死亡的人数有限。
大破则可大立,而不破则不立。而这才是太子面临的真正难题。
陈牧跟着太子走了好几个重灾县域,很快太子手里可供支配的钱粮就如同雪花入水,顷刻间不见了踪影。
好在魏都郡大尹范眭是个称职的郡守,他任巡河御史多年,对于治水很有一套。
此次洪灾虽说事发地在元城县,但元城却处于魏都中下游,故而郡域内上游未曾遭灾,这给了范眭可供安置泛区灾民的空间。
虽说缺衣少食的情况时有发生,但范眭驱动一干恶吏向郡域内各豪强大户强行摊派,基本上使灾民得到了较好的安置,未曾发生饿死灾民的情况发生。
元城县的决口处至今尚未重筑,受灾最大的却非是魏都郡,而是紧邻魏都郡的河间郡。
河间郡原为河间景王刘章的封地,世袭至刘萌这一代。
此人原本放着太平王爷不当,公然反对当今天子受禅即位,还到处传谣平帝刘衎为陛下所毒害,崩于未央宫中。
陛下一怒之下斩杀了刘萌,撤销了河间国的封地,改为河间郡。
虽然刘萌自作孽不可活,死有余辜,但陛下并未迁怒到刘萌的子孙,仅是将刘萌后人刘恭、刘茂、刘盆子等人贬为庶民了事。
那河间郡沃野千里,一望无际。郡域内几无山川,如有洪水来袭,无险可守。
当临太子携陈牧等人巡至河间郡时,太子想象中的受灾场景算是真正出现了:洪水夹杂着枯枝败叶和泥水从眼前呼啸而过,源源不断的时而冲聚、时而撕裂于波涛汹涌的乱流之中。那轰轰隆隆的声音如同惊雷拍打着脚下的土地,也拍碎了黎民百姓活下去的希望和未来。
少了河堤的约束,倾斜而下的水流肆无忌惮的在河间郡平整的土地上奔流肆虐,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上游奔来,势不可当。
所到处樯倾楫摧、田园尽毁,大地如同被一张巨大的抹布抹平了一样。比恐惧更恐惧的是都没有时间去恐惧,比绝望更绝望的是都没有了生命去绝望。
这是一种被死亡诅咒过的悲凉,时空在这里被凝固,只有无边无际的洪流漫无边际的冲刷着原本属于这里的土地和家园。
在些许高地,太子还是见到了一些幸存者。那是一副无法用词汇去形容的景象:如果有地狱,那地狱就该是那样。
看着这群衣不蔽体、形同野兽的灾民,太子泪如泉涌。凡是能够当卖的物件,太子几乎都让其转化成了灾民的口中食和身上衣。
可灾民数量太多,岂是太子一人所能救助过来的。陈牧见太子如此悲伤,心里大恫。
史书上对王临结局的描写虽有些不堪,但此刻他对黎民的不幸遭遇却是如此的同情和不忍,那种心痛是发自肺腑的,是假装不出来的。足见太子王临是仁慈的、是善良的。
陈牧决定帮王临一把,仁慈和善良的人就应该得到帮助。同时也为了让这些幸存者像人一样的活下去,让那些惨不忍睹的腌臜行径被川流不息的大河冲走。
陈牧向太子做了呈条建议:首要是在河间郡内寻得地势较高处作为灾民安置之地,其次全郡访寻幸存者以安民心,再次以太子名义向周边未遭灾各郡发出募捐文书,最后是向朝廷上表请求治水。
陈牧清楚的记得始建国三年的这次黄河决口,对王莽建立的大新朝带来了多大的后患。
史书记载,公元11年元城黄河决口后,因为王莽认为河水往东可以进入清河,正好不会威胁到他家在元城西面的祖坟,免得黄河水往西泛滥就会把他家祖坟儒王坟淹没。以致于没有堵塞的黄河水一直泛滥,侵入到了汴河和济水,造成了接近60年的水灾。
黄河水泛滥的地方导致当地农业绝收,土地兼并严重,在泛滥区形成了铜马起义军。
后来刘秀成功击败并收编了这支义军,成为刘秀复兴大汉的最重要的主力部队之一,刘秀因此也被称为铜马帝。
在黄河下游由于河水改道,原先下游的黄河水几乎断流,无法灌溉再加上天灾人祸,造成了青州和徐州等地区的赤眉大起义。
在历史上,也正是这几支农民起义军最终要了王莽的老命,使一代人杰最终折戟沉沙,死于商贾人之手,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故而,陈牧力主太子上表天子,将治水作为重中之重。当然,奏呈中也提及了儒王坟的保护,以期得到王莽的首肯。
很多时候,灾难之所以成为灾难是因为鲜有人能提纲挈领的提出克制灾难的办法,导致小灾变大灾,大灾变巨灾,最终无法收拾。
太子爷既已下了教令,河间郡就行动了起来。
河间郡大尹梁苍两个月来尸位其上,误国误民,被太子裁撤了官职,连同都尉曹季、监御史公羊杲一起打入木笼囚车,解往常安听候陛下发落。
主簿功曹、议曹、贼曹掾、决曹掾、贼捕掾、五官掾、门下掾督均降一级使用,郡掾祭酒、郡文学、学经师、宗师、舍人、诸曹史等原级使用。
太子亲领了大尹之位,任郎中将徐琅暂领都尉,任陈牧为别驾。河间郡顿时一扫前颓,渐呈海晏河清之势。
,紧随的瘟疫让死亡的人数成倍增加,可以说是大破;而此次灾后,防疫措施得当,瘟疫得到控制,死亡的人数有限。
大破则可大立,而不破则不立。而这才是太子面临的真正难题。
陈牧跟着太子走了好几个重灾县域,很快太子手里可供支配的钱粮就如同雪花入水,顷刻间不见了踪影。
好在魏都郡大尹范眭是个称职的郡守,他任巡河御史多年,对于治水很有一套。
此次洪灾虽说事发地在元城县,但元城却处于魏都中下游,故而郡域内上游未曾遭灾,这给了范眭可供安置泛区灾民的空间。
虽说缺衣少食的情况时有发生,但范眭驱动一干恶吏向郡域内各豪强大户强行摊派,基本上使灾民得到了较好的安置,未曾发生饿死灾民的情况发生。
元城县的决口处至今尚未重筑,受灾最大的却非是魏都郡,而是紧邻魏都郡的河间郡。
河间郡原为河间景王刘章的封地,世袭至刘萌这一代。
此人原本放着太平王爷不当,公然反对当今天子受禅即位,还到处传谣平帝刘衎为陛下所毒害,崩于未央宫中。
陛下一怒之下斩杀了刘萌,撤销了河间国的封地,改为河间郡。
虽然刘萌自作孽不可活,死有余辜,但陛下并未迁怒到刘萌的子孙,仅是将刘萌后人刘恭、刘茂、刘盆子等人贬为庶民了事。
那河间郡沃野千里,一望无际。郡域内几无山川,如有洪水来袭,无险可守。
当临太子携陈牧等人巡至河间郡时,太子想象中的受灾场景算是真正出现了:洪水夹杂着枯枝败叶和泥水从眼前呼啸而过,源源不断的时而冲聚、时而撕裂于波涛汹涌的乱流之中。那轰轰隆隆的声音如同惊雷拍打着脚下的土地,也拍碎了黎民百姓活下去的希望和未来。
少了河堤的约束,倾斜而下的水流肆无忌惮的在河间郡平整的土地上奔流肆虐,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上游奔来,势不可当。
所到处樯倾楫摧、田园尽毁,大地如同被一张巨大的抹布抹平了一样。比恐惧更恐惧的是都没有时间去恐惧,比绝望更绝望的是都没有了生命去绝望。
这是一种被死亡诅咒过的悲凉,时空在这里被凝固,只有无边无际的洪流漫无边际的冲刷着原本属于这里的土地和家园。
在些许高地,太子还是见到了一些幸存者。那是一副无法用词汇去形容的景象:如果有地狱,那地狱就该是那样。
看着这群衣不蔽体、形同野兽的灾民,太子泪如泉涌。凡是能够当卖的物件,太子几乎都让其转化成了灾民的口中食和身上衣。
可灾民数量太多,岂是太子一人所能救助过来的。陈牧见太子如此悲伤,心里大恫。
史书上对王临结局的描写虽有些不堪,但此刻他对黎民的不幸遭遇却是如此的同情和不忍,那种心痛是发自肺腑的,是假装不出来的。足见太子王临是仁慈的、是善良的。
陈牧决定帮王临一把,仁慈和善良的人就应该得到帮助。同时也为了让这些幸存者像人一样的活下去,让那些惨不忍睹的腌臜行径被川流不息的大河冲走。
陈牧向太子做了呈条建议:首要是在河间郡内寻得地势较高处作为灾民安置之地,其次全郡访寻幸存者以安民心,再次以太子名义向周边未遭灾各郡发出募捐文书,最后是向朝廷上表请求治水。
陈牧清楚的记得始建国三年的这次黄河决口,对王莽建立的大新朝带来了多大的后患。
史书记载,公元11年元城黄河决口后,因为王莽认为河水往东可以进入清河,正好不会威胁到他家在元城西面的祖坟,免得黄河水往西泛滥就会把他家祖坟儒王坟淹没。以致于没有堵塞的黄河水一直泛滥,侵入到了汴河和济水,造成了接近60年的水灾。
黄河水泛滥的地方导致当地农业绝收,土地兼并严重,在泛滥区形成了铜马起义军。
后来刘秀成功击败并收编了这支义军,成为刘秀复兴大汉的最重要的主力部队之一,刘秀因此也被称为铜马帝。
在黄河下游由于河水改道,原先下游的黄河水几乎断流,无法灌溉再加上天灾人祸,造成了青州和徐州等地区的赤眉大起义。
在历史上,也正是这几支农民起义军最终要了王莽的老命,使一代人杰最终折戟沉沙,死于商贾人之手,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故而,陈牧力主太子上表天子,将治水作为重中之重。当然,奏呈中也提及了儒王坟的保护,以期得到王莽的首肯。
很多时候,灾难之所以成为灾难是因为鲜有人能提纲挈领的提出克制灾难的办法,导致小灾变大灾,大灾变巨灾,最终无法收拾。
太子爷既已下了教令,河间郡就行动了起来。
河间郡大尹梁苍两个月来尸位其上,误国误民,被太子裁撤了官职,连同都尉曹季、监御史公羊杲一起打入木笼囚车,解往常安听候陛下发落。
主簿功曹、议曹、贼曹掾、决曹掾、贼捕掾、五官掾、门下掾督均降一级使用,郡掾祭酒、郡文学、学经师、宗师、舍人、诸曹史等原级使用。
太子亲领了大尹之位,任郎中将徐琅暂领都尉,任陈牧为别驾。河间郡顿时一扫前颓,渐呈海晏河清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