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ixiawenxue.org,名门娇女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新康看她答得爽快,似乎心底无私,可转念一想,又觉得她既然能明白杨荣爱慕凌轩志的事,那就应该也是开窍了的,便道:“活该,谁让你不早与我讲。不过你也大了,确实不好与外男往来太多,该避嫌的时候也要记着避嫌,别让人说出不好听的话来。”
“……哦。”嘉桐虽觉无辜躺枪,还是乖乖应了。
母女二人说了会儿话,去国公府的人回来禀道:“夫人说午后来拜见公主。”
新康便叫人张罗午膳,听说萧漠还在书房跟卫嘉棠一起读书,又叫厨房加了两个菜送到前院,让他们两个一处用膳。
待用过午膳,嘉桐回去栖云楼午歇,睡醒起来就听说大伯母已经来了,她知道母亲和大伯母有话要谈,便没有急着过去,而是慢悠悠梳妆打扮之后,才去了华茂堂相见。
“阿乔这些日子怎么没往公府去?太夫人念了你好几次了。”凌氏一见了嘉桐就笑道。
新康替她回道:“这几日天冷,我拦着她没叫出门。”
嘉桐陪着寒暄了几句,看她们似乎还没谈完,便起身告退,说要去看看嘉棠。
果然新康直接放她走了:“去吧,他若要去校场,你叫他多穿些衣裳。”等嘉桐走了,才跟凌氏叹道,“还是个孩子样,也不知何时才能长大。”
“等她大了,你又该不舍得了。”凌氏叹道,“女儿家,大了就要嫁人,当娘的不想放手,也不得不放手,这心啊,就跟剜了一块那么疼。”
新康听出她弦外之音,便问:“怎么?四娘也要定亲了?”
凌氏点头:“太夫人说了,既然双方都满意,该定就定了吧,真舍不得,就晚两年成亲也使得。”
“是这么个道理。”新康赞同道,“那三娘这边,几时放小定?”
凌氏笑着回道:“正要与公主说,已定了本月二十八,只不知公主要往哪边来。”
两边跟新康都是亲戚,只是一边是娘家的一边是婆家的,新康就笑道:“我自然要去国公府的,若有什么事须得我跟二郎做的,阿嫂只管吩咐。”
“倒没什么事,这些年家里也办过几场婚事,不过按部就班罢了。”凌氏只要新康来自家捧场就够了,哪还会要她做什么,说完便将话题一转,提起嘉桐,“等四娘的事定了,也就该轮到阿乔了。”
新康叹道:“阿嫂刚刚也瞧见了,她还是个孩子呢,慢慢再看吧。”
“孩子长大也就是一转眼的事儿,四娘眼下不也是个孩子脾气么?等定了亲就好了。”凌氏有心帮着兄嫂试探一二,便道,“女儿家的婚事不妨早留意着,也好选个知根知底的。”
新康道:“确实是这个道理,阿嫂若是看见谁家儿郎好,记着与我说,我们一同参详参详。”
凌氏便作玩笑状接道:“真要我说啊,我觉着我们四郎就很好,只怕公主瞧不上。”
“我有什么瞧不上的?”新康并没回避这个话题,“只是阿嫂也知道,我跟二郎好不容易才得了阿乔,娇惯着养到这么大,只想着事事都合她心意最好,这婚姻大事么,总得等她开窍、自己知道好坏了,才能定下来。”
这却是肺腑之言了,凌氏心有戚戚焉的点头:“公主说的很是。咱们做父母的,可不就是一切都为了孩子们好么!”
妯娌二人相对感叹了一回,凌氏便要告辞:“……您说的事我记下了,多劳公主费心,我定源源本本的告诉父亲母亲。”
新康笑道:“又不是外人,客气什么?”
凌氏便不再多说,起身告辞,新康亲自相送到华茂堂院门口,才在凌氏的坚决推辞下停步,目送凌氏远去后,她转身回房,边走边问:“阿乔去哪了?”
“刚奴婢碰见紫藤回栖云楼取东西,说是小娘子去西楼了。”翠扇回道。
听说女儿又去了藏书楼,新康便没有多问,径自去处置杂事了。
嘉桐确实在西楼,可却不是一个人,而是与萧漠和嘉棠一起。嘉棠本要去校场的,嘉桐看外面风大天冷,便坚决不许他去,萧漠也说,这样的天气练不好射箭,不如坐下来读读书。
嘉棠早在屋子里呆烦了,哪里情愿,嘉桐便提议大家一起去西楼,他要是不耐烦在屋子里坐着,可以在院中打一回拳,嘉棠想了想,总比窝在书房好,就同意了。
于是三人便一同去了西楼。嘉桐与萧漠很快就又提起上午的话题:“……按理说,只要育秧插秧得当,以近年的气候来看,在河南道种植水稻,也并不是不可行。”
嘉棠立刻插了一句:“我去打拳了。”说着也不等嘉桐和萧漠答复,便转身出去换衣裳打拳去了。
☆、第56章各自言志
“青萝,你去看着些,当心阿棠出汗吹风。”嘉桐忙叫身边侍女跟着去看。
萧漠便笑道:“难为阿棠了,他今日已比往常耐得住的多。”
嘉桐点头:“这是有你在旁边鼓励他,要不然他未必坐得住。”
萧漠并不居功:“是阿棠自己知道上进。”
“要不是有你和凌四哥在旁比着,他才不会这么勤快。”嘉桐摇摇头,继续说回先前的话题,“萧师兄有去过河南道一带么?”
萧漠回道:“北上途中曾从河南道经过,但并没有停留。其实我以为,种什么米并不最要紧,稻米也并不比粟米产量高,且河南道毕竟不如淮南道、江南道天暖,若真种植稻米,亩产未必会及得上粟米。”
也有道理,但是嘉桐还是很惋惜:“师兄说的也对,可是这样一来,稻米便只能从南边运过来,到了京师难免价高,能吃得起的人太少了。粟米实在是不如稻米好吃啊!”
语气里满是为了别人错失美味而生的遗憾,萧漠实在是忍不住笑:“吃惯了也就不觉得,何况有些人就没吃过稻米,兴许觉得能有粟米吃到饱,已经很好了呢。”
是啊,忘了这旧社会还没解决温饱问题,现在第一要紧的并不是吃什么,而是吃得饱。可惜嘉桐还没看到玉米、土豆传入进来,不然就可以大力推广,好让更多人吃上饱饭了。
“还是萧师兄更知民间疾苦。”嘉桐很是好奇,“我有个问题,一直想问问萧师兄。”
萧漠以为是有关农事的,爽快回道:“师妹请问。”
“萧师兄出身世家,想必也是自小养尊处优;家族教导应也都是早日入仕为公卿之类。萧师兄怎么会对民生之事如此在意,还肯亲自踏上田间土地,去与农人相谈。”
要知道就在本朝立国之前,世庶之间还有着严格的界限,世家子弟正眼都不会多瞧一眼庶民,更别提走近他们、与他们说话了。
萧漠听了嘉桐的问题先是意外,接着便反问道:“那卫师妹呢?论出身富贵、养尊处优,我可不及师妹多矣,师妹为何对农事如此关心?”
嘉桐:“……”好想说我只是关心粮食和蔬菜啊,她把自己无厘头的念头丢在一边,正正经经回道,“我只是觉着种田是件很... -->>
新康看她答得爽快,似乎心底无私,可转念一想,又觉得她既然能明白杨荣爱慕凌轩志的事,那就应该也是开窍了的,便道:“活该,谁让你不早与我讲。不过你也大了,确实不好与外男往来太多,该避嫌的时候也要记着避嫌,别让人说出不好听的话来。”
“……哦。”嘉桐虽觉无辜躺枪,还是乖乖应了。
母女二人说了会儿话,去国公府的人回来禀道:“夫人说午后来拜见公主。”
新康便叫人张罗午膳,听说萧漠还在书房跟卫嘉棠一起读书,又叫厨房加了两个菜送到前院,让他们两个一处用膳。
待用过午膳,嘉桐回去栖云楼午歇,睡醒起来就听说大伯母已经来了,她知道母亲和大伯母有话要谈,便没有急着过去,而是慢悠悠梳妆打扮之后,才去了华茂堂相见。
“阿乔这些日子怎么没往公府去?太夫人念了你好几次了。”凌氏一见了嘉桐就笑道。
新康替她回道:“这几日天冷,我拦着她没叫出门。”
嘉桐陪着寒暄了几句,看她们似乎还没谈完,便起身告退,说要去看看嘉棠。
果然新康直接放她走了:“去吧,他若要去校场,你叫他多穿些衣裳。”等嘉桐走了,才跟凌氏叹道,“还是个孩子样,也不知何时才能长大。”
“等她大了,你又该不舍得了。”凌氏叹道,“女儿家,大了就要嫁人,当娘的不想放手,也不得不放手,这心啊,就跟剜了一块那么疼。”
新康听出她弦外之音,便问:“怎么?四娘也要定亲了?”
凌氏点头:“太夫人说了,既然双方都满意,该定就定了吧,真舍不得,就晚两年成亲也使得。”
“是这么个道理。”新康赞同道,“那三娘这边,几时放小定?”
凌氏笑着回道:“正要与公主说,已定了本月二十八,只不知公主要往哪边来。”
两边跟新康都是亲戚,只是一边是娘家的一边是婆家的,新康就笑道:“我自然要去国公府的,若有什么事须得我跟二郎做的,阿嫂只管吩咐。”
“倒没什么事,这些年家里也办过几场婚事,不过按部就班罢了。”凌氏只要新康来自家捧场就够了,哪还会要她做什么,说完便将话题一转,提起嘉桐,“等四娘的事定了,也就该轮到阿乔了。”
新康叹道:“阿嫂刚刚也瞧见了,她还是个孩子呢,慢慢再看吧。”
“孩子长大也就是一转眼的事儿,四娘眼下不也是个孩子脾气么?等定了亲就好了。”凌氏有心帮着兄嫂试探一二,便道,“女儿家的婚事不妨早留意着,也好选个知根知底的。”
新康道:“确实是这个道理,阿嫂若是看见谁家儿郎好,记着与我说,我们一同参详参详。”
凌氏便作玩笑状接道:“真要我说啊,我觉着我们四郎就很好,只怕公主瞧不上。”
“我有什么瞧不上的?”新康并没回避这个话题,“只是阿嫂也知道,我跟二郎好不容易才得了阿乔,娇惯着养到这么大,只想着事事都合她心意最好,这婚姻大事么,总得等她开窍、自己知道好坏了,才能定下来。”
这却是肺腑之言了,凌氏心有戚戚焉的点头:“公主说的很是。咱们做父母的,可不就是一切都为了孩子们好么!”
妯娌二人相对感叹了一回,凌氏便要告辞:“……您说的事我记下了,多劳公主费心,我定源源本本的告诉父亲母亲。”
新康笑道:“又不是外人,客气什么?”
凌氏便不再多说,起身告辞,新康亲自相送到华茂堂院门口,才在凌氏的坚决推辞下停步,目送凌氏远去后,她转身回房,边走边问:“阿乔去哪了?”
“刚奴婢碰见紫藤回栖云楼取东西,说是小娘子去西楼了。”翠扇回道。
听说女儿又去了藏书楼,新康便没有多问,径自去处置杂事了。
嘉桐确实在西楼,可却不是一个人,而是与萧漠和嘉棠一起。嘉棠本要去校场的,嘉桐看外面风大天冷,便坚决不许他去,萧漠也说,这样的天气练不好射箭,不如坐下来读读书。
嘉棠早在屋子里呆烦了,哪里情愿,嘉桐便提议大家一起去西楼,他要是不耐烦在屋子里坐着,可以在院中打一回拳,嘉棠想了想,总比窝在书房好,就同意了。
于是三人便一同去了西楼。嘉桐与萧漠很快就又提起上午的话题:“……按理说,只要育秧插秧得当,以近年的气候来看,在河南道种植水稻,也并不是不可行。”
嘉棠立刻插了一句:“我去打拳了。”说着也不等嘉桐和萧漠答复,便转身出去换衣裳打拳去了。
☆、第56章各自言志
“青萝,你去看着些,当心阿棠出汗吹风。”嘉桐忙叫身边侍女跟着去看。
萧漠便笑道:“难为阿棠了,他今日已比往常耐得住的多。”
嘉桐点头:“这是有你在旁边鼓励他,要不然他未必坐得住。”
萧漠并不居功:“是阿棠自己知道上进。”
“要不是有你和凌四哥在旁比着,他才不会这么勤快。”嘉桐摇摇头,继续说回先前的话题,“萧师兄有去过河南道一带么?”
萧漠回道:“北上途中曾从河南道经过,但并没有停留。其实我以为,种什么米并不最要紧,稻米也并不比粟米产量高,且河南道毕竟不如淮南道、江南道天暖,若真种植稻米,亩产未必会及得上粟米。”
也有道理,但是嘉桐还是很惋惜:“师兄说的也对,可是这样一来,稻米便只能从南边运过来,到了京师难免价高,能吃得起的人太少了。粟米实在是不如稻米好吃啊!”
语气里满是为了别人错失美味而生的遗憾,萧漠实在是忍不住笑:“吃惯了也就不觉得,何况有些人就没吃过稻米,兴许觉得能有粟米吃到饱,已经很好了呢。”
是啊,忘了这旧社会还没解决温饱问题,现在第一要紧的并不是吃什么,而是吃得饱。可惜嘉桐还没看到玉米、土豆传入进来,不然就可以大力推广,好让更多人吃上饱饭了。
“还是萧师兄更知民间疾苦。”嘉桐很是好奇,“我有个问题,一直想问问萧师兄。”
萧漠以为是有关农事的,爽快回道:“师妹请问。”
“萧师兄出身世家,想必也是自小养尊处优;家族教导应也都是早日入仕为公卿之类。萧师兄怎么会对民生之事如此在意,还肯亲自踏上田间土地,去与农人相谈。”
要知道就在本朝立国之前,世庶之间还有着严格的界限,世家子弟正眼都不会多瞧一眼庶民,更别提走近他们、与他们说话了。
萧漠听了嘉桐的问题先是意外,接着便反问道:“那卫师妹呢?论出身富贵、养尊处优,我可不及师妹多矣,师妹为何对农事如此关心?”
嘉桐:“……”好想说我只是关心粮食和蔬菜啊,她把自己无厘头的念头丢在一边,正正经经回道,“我只是觉着种田是件很...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