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ixiawenxue.org,鱼跃龙门(重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想通此节之后,文章的思路也就出来了,李鸿过立即奋笔疾书,在白纸上打草稿。
首先在文中肯定了一下韩愈韩大家此学说的正确性,提出老师并不仅仅是要教人书本的知识,而是还要传道授业解惑。但是他的观点也不完全对,的确,我们可以有一字之师、一日之师,向不同的人求教,甚至要不耻下问。但是,师生关系是一种纯洁的关系,主要是学习各种知识的,而不是借此形成一个小圈子。特别是联系我朝现状,很多人都会拜根本没有教过自己一天的某大官为师,探讨的也不是学问,而是形成了一个攻守同盟,甚至有党争的端倪!日后应当对此进行限制,让师生间的关系继续回复以前,还原到那种纯洁的关系中,让师者就“传道授业解惑”,而不经营别的,不变成政治投机。
草稿写完之后,李鸿过长吁一口气,然后开始小心谨慎地用笔将自己的文章誊写在试卷上,心无旁骛,也不知道新帝就在他身后看着他。
他不知道,新帝的眼睛很亮,早就在他的稿纸上看全了他的文章,心中惊叹不已,没有想到这个十五岁的小进士给了自己这么大的震撼,完全都说到自己的心坎里了!
因为先帝驾崩耽误了去年最后一科的进士考试,所以新帝上位之后就想给广大学子一些补偿,不让大家失望,因此加开了恩科。
本来的想法只是加考进士科一门的,好对去年的科考年份有一个很好的收尾工作。可是后来皇帝心中一动——新帝自然应该有个新的气象,何不如让每一科的人才都能有机会再考一次呢?
于是这个密集不已的考试制度就这么出台了。其实大秦这么大,很多学子要么是体力不支,要么是因为路程太远,要么是因为放弃今科应考,像李鸿过这样从秀才试一直拼杀到进士科考试的人全大秦也就他一个!
他能考中的确是一个奇迹,可是他能有时间应考本身也很不容易了,要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到郡学里面参加举人考试,然后又赶赴京城参加进士考试,只能说幸好他弄到了京城之中赵氏族学的学籍,要不然光是路上就把大把的时间花掉了,还不一定能进入考场。
所以,皇帝心中对李鸿过这个小子早就挂了号,觉得他不仅仅是学识好,运气也特别的好!因此今次殿试的时候,老早就从人群之中瞄准了他,想要看看他的文章写得怎么样。
一开始的时候,李鸿过都在闭目沉思,皇帝也没有去看他,等到李鸿过开始动笔多时以后,皇帝就忍不住走进去看看他的文章了。结果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他小小年纪竟然这么有想法,而且这些想法都甚合朕心!
皇帝默默地离开了李鸿过身边,去看别的人考试了,今天见到了这么一份卷子,他就已经龙心甚阅了!
其实皇帝对此届进士还是很上心的,因为这是自己在位后的第一届进士考试,日后这些人出来以后就是自己的“天子门生”了,自己想要很好地推行自己的政策,那么自然少不了人手,这一批人就是自己笼络的目标。
皇帝对学子们做了很多功课,对自己重点关注的几个人的排名都做了了解,然后圈注了出来,在殿试之中重点关注,从一个人应考时候的表现其实可以看出来很多东西的,也是时候草创自己的班底了,想要将权力从沈宗青那里夺回来,需要走的路程还很漫长啊。
第45章考中探花
第四十五章考中探花
在早上的时候就已经有人开始交卷了,在他们开始安静的举手示意以后,自有两个太监会走过去,交卷的学子们朝圣上所在的方向一鞠躬,然后静悄悄的跟在其中一个太监们的身后离开大殿。
然后另外一个收卷子的太监会小心翼翼地将卷纸放到一边的案几上按照交卷的顺序晾干,防止因为人为因素捻卷了(意思是弄脏了卷纸)。不多时,已经有前面几份提早交的卷纸晾干了,于是太监们小心翼翼滴讲这些卷纸放到皇上龙椅前特意放上的案桌前面。
一般上朝的时候,皇上的龙椅面前都是没有这个案桌的,只有在今天这样的场合才会有案桌摆放在这里。
皇上见已经有几份试卷放上去了,便结束了他四处游荡的作风,转而去干正事了——开始批改卷纸。
看到很好的卷纸,他就会用朱笔在上面做一个标记,每次殿试的时候卷纸都不会糊名,反而会让考生们把自己的名字、籍贯、考号等都写在上面,最后评名次的时候也常常会根据一些文章以外的其余因素来评。
比如说,老成持重的人点为状元,年轻英俊的则点为探花,这些都是古来就有的传统。要不然,选一个糟老头子做探花,天下的人也不答应啊!
因为学子们交卷的时间不一致,所以也给了皇帝分批改卷的时间,相当于他们一边交,皇帝这里一边批改,倒也用不着皇帝再等着夜里加好长时间的班了。
中午的时候太监们轻手轻脚地往大殿之上送上饭盒,学子们如果有需要可以吃饭,但是大家都尽量少喝汤水,少吃稀粥,免得想要出恭。这里可不像在号间里面考试的时候一样,可以想出恭就去,如果你想要出恭,那么考试资格就没有了!请在之前交卷!
所以在参加殿试的这一天,学子们一大早起来都只敢吃少量的干食,不敢喝水,如果几年以后回想起来——我没有考上状元是因为拉肚子了!那还不抱憾终身!
&n... -->>
想通此节之后,文章的思路也就出来了,李鸿过立即奋笔疾书,在白纸上打草稿。
首先在文中肯定了一下韩愈韩大家此学说的正确性,提出老师并不仅仅是要教人书本的知识,而是还要传道授业解惑。但是他的观点也不完全对,的确,我们可以有一字之师、一日之师,向不同的人求教,甚至要不耻下问。但是,师生关系是一种纯洁的关系,主要是学习各种知识的,而不是借此形成一个小圈子。特别是联系我朝现状,很多人都会拜根本没有教过自己一天的某大官为师,探讨的也不是学问,而是形成了一个攻守同盟,甚至有党争的端倪!日后应当对此进行限制,让师生间的关系继续回复以前,还原到那种纯洁的关系中,让师者就“传道授业解惑”,而不经营别的,不变成政治投机。
草稿写完之后,李鸿过长吁一口气,然后开始小心谨慎地用笔将自己的文章誊写在试卷上,心无旁骛,也不知道新帝就在他身后看着他。
他不知道,新帝的眼睛很亮,早就在他的稿纸上看全了他的文章,心中惊叹不已,没有想到这个十五岁的小进士给了自己这么大的震撼,完全都说到自己的心坎里了!
因为先帝驾崩耽误了去年最后一科的进士考试,所以新帝上位之后就想给广大学子一些补偿,不让大家失望,因此加开了恩科。
本来的想法只是加考进士科一门的,好对去年的科考年份有一个很好的收尾工作。可是后来皇帝心中一动——新帝自然应该有个新的气象,何不如让每一科的人才都能有机会再考一次呢?
于是这个密集不已的考试制度就这么出台了。其实大秦这么大,很多学子要么是体力不支,要么是因为路程太远,要么是因为放弃今科应考,像李鸿过这样从秀才试一直拼杀到进士科考试的人全大秦也就他一个!
他能考中的确是一个奇迹,可是他能有时间应考本身也很不容易了,要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到郡学里面参加举人考试,然后又赶赴京城参加进士考试,只能说幸好他弄到了京城之中赵氏族学的学籍,要不然光是路上就把大把的时间花掉了,还不一定能进入考场。
所以,皇帝心中对李鸿过这个小子早就挂了号,觉得他不仅仅是学识好,运气也特别的好!因此今次殿试的时候,老早就从人群之中瞄准了他,想要看看他的文章写得怎么样。
一开始的时候,李鸿过都在闭目沉思,皇帝也没有去看他,等到李鸿过开始动笔多时以后,皇帝就忍不住走进去看看他的文章了。结果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他小小年纪竟然这么有想法,而且这些想法都甚合朕心!
皇帝默默地离开了李鸿过身边,去看别的人考试了,今天见到了这么一份卷子,他就已经龙心甚阅了!
其实皇帝对此届进士还是很上心的,因为这是自己在位后的第一届进士考试,日后这些人出来以后就是自己的“天子门生”了,自己想要很好地推行自己的政策,那么自然少不了人手,这一批人就是自己笼络的目标。
皇帝对学子们做了很多功课,对自己重点关注的几个人的排名都做了了解,然后圈注了出来,在殿试之中重点关注,从一个人应考时候的表现其实可以看出来很多东西的,也是时候草创自己的班底了,想要将权力从沈宗青那里夺回来,需要走的路程还很漫长啊。
第45章考中探花
第四十五章考中探花
在早上的时候就已经有人开始交卷了,在他们开始安静的举手示意以后,自有两个太监会走过去,交卷的学子们朝圣上所在的方向一鞠躬,然后静悄悄的跟在其中一个太监们的身后离开大殿。
然后另外一个收卷子的太监会小心翼翼地将卷纸放到一边的案几上按照交卷的顺序晾干,防止因为人为因素捻卷了(意思是弄脏了卷纸)。不多时,已经有前面几份提早交的卷纸晾干了,于是太监们小心翼翼滴讲这些卷纸放到皇上龙椅前特意放上的案桌前面。
一般上朝的时候,皇上的龙椅面前都是没有这个案桌的,只有在今天这样的场合才会有案桌摆放在这里。
皇上见已经有几份试卷放上去了,便结束了他四处游荡的作风,转而去干正事了——开始批改卷纸。
看到很好的卷纸,他就会用朱笔在上面做一个标记,每次殿试的时候卷纸都不会糊名,反而会让考生们把自己的名字、籍贯、考号等都写在上面,最后评名次的时候也常常会根据一些文章以外的其余因素来评。
比如说,老成持重的人点为状元,年轻英俊的则点为探花,这些都是古来就有的传统。要不然,选一个糟老头子做探花,天下的人也不答应啊!
因为学子们交卷的时间不一致,所以也给了皇帝分批改卷的时间,相当于他们一边交,皇帝这里一边批改,倒也用不着皇帝再等着夜里加好长时间的班了。
中午的时候太监们轻手轻脚地往大殿之上送上饭盒,学子们如果有需要可以吃饭,但是大家都尽量少喝汤水,少吃稀粥,免得想要出恭。这里可不像在号间里面考试的时候一样,可以想出恭就去,如果你想要出恭,那么考试资格就没有了!请在之前交卷!
所以在参加殿试的这一天,学子们一大早起来都只敢吃少量的干食,不敢喝水,如果几年以后回想起来——我没有考上状元是因为拉肚子了!那还不抱憾终身!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