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ixiawenxue.org,网游之帝国崛起中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赵明松开铁滑梁,于空中一个漂亮地空翻,落在城头上。
随后,张锋和两名御林军依次从绳索上滑行到城头上,不过,他们可不比赵明拥有乱舞技能,又是第一次进行演示,落在城头上地时候都有些站立不稳。相信日后加以训练后,他们就可以像赵明一样稳稳地落在城头上了。
参加演示的兵士们无一伤亡,全部落在了城头上。随后,诸葛亮又提出了第二步演示方案,增加同时在绳索上滑行地兵士数量,以检验锚钩钉入箭楼后有多大的承重强度。因为在实战中,不可能一个一个兵士地向城头滑行,在保证兵士落地后不相互挤压和锚钩不脱出的情况下,绳索上能够同时滑行的兵士自然是越多越好。
第二步演示开始前,工匠们在绳索的下方用鱼网布置了一道安全网,以免锚钩突然脱出,兵士们摔落地面而受伤。同时,王辉又指派一名工匠盯紧钉在箭楼上的锚钩,一旦发现有松动迹象,立即向这边打旗语,停止演示。
很快,第二步演示也圆满结束了。在锚钩松动前,绳索上最多可以同时滑行四名兵士。这些兵士每人相隔十余米,前一人落在城头上后,刚一走开,后面的兵士随即也落在城头上,刚好达到最理想的时间差。
火龙与雷龙的实地演示,为日后加以改进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现场资料。在往城内走的路上,诸葛亮就向李湛提出了雷龙改进的初步设想,主要在替换绳索和加装铁甲这两方面。
按照诸葛亮的想法,锚钩后面接粗麻绳太容易被守城敌军砍断,应该接上铁索才行。而铁索由于重量较大,在锚钩喷射的过程中会使飞出去的力量减弱,直接影响到锚钩钉入箭楼的深度。因此,只适合在接近城头的部分替换成铁索。这样一来,既可以防止绳索被敌军砍断,同时又使绳索的总重量没有太大的增加。
而表面加装铁甲则是为了防止敌军火攻,这一点对于近战的火龙更为迫切。伏龙的结构完全由木材组装,对火极为敏感,如果敌军使用火箭攻击,很容易就会将伏龙烧毁。在伏龙的正面加装铁甲后,可以有效地防止敌军的火箭袭击,只是这样一来对于伏龙的重量影响较大,更加不利于长途行军。
诸葛亮的这个顾虑不无道理。加装铁甲,可以使伏龙的生存机率大为提高,可却难在平时的行军上。没有加装铁甲的伏龙尚需要牲畜和人力共同推进,一旦加装了铁甲,其笨重程度可想而知。
一直凝眉深思的刘这时接道:
“我有一个设想,早在伏龙刚刚完工时就已经在构画,也许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李湛连忙问道:
“哦?刘师傅有什么设想,快说出来听听。”
刘道:
“我的想法就是将伏龙分成三个部分。行军的时候,由于三个部分都安装有滚轮,只需要三五名兵士就可以推动。攻城的时候,再将三个部分组装到一起,成为此时的攻击状态。”
李湛想了想,道:
“这个想法确实很好。不过,对于装配精度的要求会非常高,伏龙是一种非常高大的攻城武器,组装时稍有偏差,就有可能造成倒塌等意外事故。”
刘点头道:
“确实是这样的。正因为如此,我才会一直将这个设想埋在心底,而没有急着说出来。既然诸葛兄弟已经提出了加装铁甲的建议,我想下一步我们就应该合力将组装的设计思路尽快完善,以便伏龙能够更好地满足日后使用需要。”
诸葛亮笑道:
“刘兄的设想如此绝妙,我等岂能不合力将它实现?只是不知城主大人何时会用到伏龙,我们也好做到心中有数。”
现在摆在炎黄城眼前的,就是对日韩两国玩家的国战。伏龙第一次出现的战场,自然也就是这两个国家中任一国家的领地上。李湛在心中综合考量了一下自己目前所掌握的各方面情报,对二人回道:“最迟也要在七天之内。”
,赵明松开铁滑梁,于空中一个漂亮地空翻,落在城头上。
随后,张锋和两名御林军依次从绳索上滑行到城头上,不过,他们可不比赵明拥有乱舞技能,又是第一次进行演示,落在城头上地时候都有些站立不稳。相信日后加以训练后,他们就可以像赵明一样稳稳地落在城头上了。
参加演示的兵士们无一伤亡,全部落在了城头上。随后,诸葛亮又提出了第二步演示方案,增加同时在绳索上滑行地兵士数量,以检验锚钩钉入箭楼后有多大的承重强度。因为在实战中,不可能一个一个兵士地向城头滑行,在保证兵士落地后不相互挤压和锚钩不脱出的情况下,绳索上能够同时滑行的兵士自然是越多越好。
第二步演示开始前,工匠们在绳索的下方用鱼网布置了一道安全网,以免锚钩突然脱出,兵士们摔落地面而受伤。同时,王辉又指派一名工匠盯紧钉在箭楼上的锚钩,一旦发现有松动迹象,立即向这边打旗语,停止演示。
很快,第二步演示也圆满结束了。在锚钩松动前,绳索上最多可以同时滑行四名兵士。这些兵士每人相隔十余米,前一人落在城头上后,刚一走开,后面的兵士随即也落在城头上,刚好达到最理想的时间差。
火龙与雷龙的实地演示,为日后加以改进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现场资料。在往城内走的路上,诸葛亮就向李湛提出了雷龙改进的初步设想,主要在替换绳索和加装铁甲这两方面。
按照诸葛亮的想法,锚钩后面接粗麻绳太容易被守城敌军砍断,应该接上铁索才行。而铁索由于重量较大,在锚钩喷射的过程中会使飞出去的力量减弱,直接影响到锚钩钉入箭楼的深度。因此,只适合在接近城头的部分替换成铁索。这样一来,既可以防止绳索被敌军砍断,同时又使绳索的总重量没有太大的增加。
而表面加装铁甲则是为了防止敌军火攻,这一点对于近战的火龙更为迫切。伏龙的结构完全由木材组装,对火极为敏感,如果敌军使用火箭攻击,很容易就会将伏龙烧毁。在伏龙的正面加装铁甲后,可以有效地防止敌军的火箭袭击,只是这样一来对于伏龙的重量影响较大,更加不利于长途行军。
诸葛亮的这个顾虑不无道理。加装铁甲,可以使伏龙的生存机率大为提高,可却难在平时的行军上。没有加装铁甲的伏龙尚需要牲畜和人力共同推进,一旦加装了铁甲,其笨重程度可想而知。
一直凝眉深思的刘这时接道:
“我有一个设想,早在伏龙刚刚完工时就已经在构画,也许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李湛连忙问道:
“哦?刘师傅有什么设想,快说出来听听。”
刘道:
“我的想法就是将伏龙分成三个部分。行军的时候,由于三个部分都安装有滚轮,只需要三五名兵士就可以推动。攻城的时候,再将三个部分组装到一起,成为此时的攻击状态。”
李湛想了想,道:
“这个想法确实很好。不过,对于装配精度的要求会非常高,伏龙是一种非常高大的攻城武器,组装时稍有偏差,就有可能造成倒塌等意外事故。”
刘点头道:
“确实是这样的。正因为如此,我才会一直将这个设想埋在心底,而没有急着说出来。既然诸葛兄弟已经提出了加装铁甲的建议,我想下一步我们就应该合力将组装的设计思路尽快完善,以便伏龙能够更好地满足日后使用需要。”
诸葛亮笑道:
“刘兄的设想如此绝妙,我等岂能不合力将它实现?只是不知城主大人何时会用到伏龙,我们也好做到心中有数。”
现在摆在炎黄城眼前的,就是对日韩两国玩家的国战。伏龙第一次出现的战场,自然也就是这两个国家中任一国家的领地上。李湛在心中综合考量了一下自己目前所掌握的各方面情报,对二人回道:“最迟也要在七天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