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ixiawenxue.org,游风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说:“粮食是贵贱买不到了,也没有人舍得卖了。”
父亲见他这样就骂他是败家子,有多少逃荒的你能解救过来。刘福禄心想,就是想解救也没有粮食了,就凭吃铜钱打饥吧。
到了六月炎夏火红的天气,大地被连日烈日暴烤,眼看着庄稼被日头就这样活活地吞没了。
山里的人也开始逃荒了,人们四处奔走,不知道哪里才是落脚栖身之处,山上的灾民往山下逃,山下的灾民往山上逃,平原的灾民往山地逃,灾民遇到灾民,大家都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都感到绝望了。
刘福禄现在到不惦记那些灾民了,从春到夏,也只不过是过了一个夏天,人们就慌了,树上的树皮被剥光了,能吃的野菜也找尽了。
刘福禄把家里的田产交于父亲和山来就要准备动身去京城找寻他的如意班了,这也走了半年多了,连个音信也没有,在这人心惶惶的时期,什么事情都会发生,他是不能坐在家里等待了,就现在这个光景,乡下的乡民那还有心思听戏,都在为生存奔波跑路了。
住在潞府的下八驮由程班主领着,刘福禄对他放心,他交代下话,就是顺其自然,能把戏班子保住保全就行,收入多少不要计较。
程班主嫌刘福禄一个人到京城不放心,就差跟着他的岳群做个伴,万一有个啥事也有个照应。
岳群领到这样的任务,心里是七上八下的,跟班主去京城找寻戏班他是理所应当的,就看在刘班主慷慨收留他的份上也不能不答应找理由不去。
可是谁也不知道岳群放不下的还是尚风丫,他要一走孤苦伶仃的尚风丫会不会受人欺负呢,生活有没有保障呢,她跟那些没缠脚的女人不一样,她可是三寸金莲的小脚儿。
岳群不敢说他还有个尚风丫,只是说他家里还有个老母去安置安置,刘福禄就让山来给他弄些粮食带给他母亲度荒,这个时候那些银子铜钱都不顶用,最实惠的是粮食。
岳群担心的就是怕尚风丫断了吃喝,班主给了他粮食他就十足地放心了,回去给尚风丫放下粮食,住了一个晚上,道了别,说用不了多时就回来了,让她安心等他回来。
通往京城的路线最近的还是那几条路,究竟如意班是还在京城还是已经从京城出来了,他们这行道总是没有个定数,要在京城还好找,要是出来京城就不好找了。
他跟岳群雇了一辆马车,行李辎重尽量少带点,怕到半路上买不到粮食就将来去一个月的粮食给带够了,只有看到这些粮食他们心里才踏实点。
刘福禄后悔这次真不该让赵英子跟儿女们都去来,当时走的时候就有去年秋冬无雨无雪的迹象,可是谁也不会想到这旱灾能持续这么久,再说他在老家为扎下根忙些土地房产的事,再要不让英子去,那就只能是一个八驮能出场了,缺了他们两个戏班是会受影响的。
儿子刘保金已经满十三岁了,再练一年就能像靳义堂那样什么角儿都能演了,他的底子比他要强几倍,他的先天本领也比他强几倍,真是一块好料子。两个女儿就不用说了,精明伶俐的就像当年她们的母亲那样。
人一生只要开始认准了的行当,半路上再改是会失败的,也会赶不上趟的,兴许新行业还没有精通就人老珠黄了。
行业跟人是有感情的也是有缘分的。他刘福禄从来就没有想到自己到后来能走上演戏的这条路,他是自小就浪荡惯了的一个无拘无束的人,虽然平时爱抖抖嗓子哼答几句,那也只是个爱好,根本没想到这唱戏上面。
这就是他跟戏有缘分,这个缘分就是妻子赵英子给他带来的,他若跟赵英子没那个缘分就没有他跟戏班这个缘分。
直隶河北的一路上也跟潞安府一带一个样子,到处都是逃难的人,还好,每到一处就会有大户救济灾民,虽然大锅里的稀饭没有多少米粒子,喝一碗稀饭最起码能维持生命的延续。
刘福禄跟岳群说好了,一路上万一遇到灾民能舍银子不能暴露粮食,给饥民银子让他们去买点粮食,他们车上的粮食是为了他们找人的急需。
他们怕累赘多了麻烦,出门时他们的马车就没有带车夫,他是跟岳群替换着赶车的,他赶车他睡觉,晚上不住店只是喂喂马,他们自己做点饭吃,客栈里贵贱没有饭。
五日方到了京城,找到冯大人问如意班的情况,冯大人说麦收前就已经走了,听说遍地都在闹旱灾,就没敢再留。
冯大人是他们如意班的联系点,也就是凭借他的关系,他们才在京城落的脚,才能到了老佛爷的皇宫里。现在他们如意班跟冯大人都结上亲了,成了自家人,从潞府来京城,真是来去自如。
麦收前戏班就离开了,又一季了,要回早该回去了,这戏班不是出了差错就是演出忙碌,再没有其他原因了。
他们二人不敢耽搁,拿出些银子在京城添置了点粮食就草草上路,逃荒的难民在京城大街小巷也聚满了,也有大户在义捐灾民,还有教堂在门外设立大锅施粥,说是粥,比上他们在路上看到的不相上下。
出来京城他们也不知道该去哪个方向,天津也是他们熟悉的地方,难道他们改道上了天津?
岳群接腔道:“就看我们的缘分吧,没个定向就随意找吧。我只管赶好车就是。”
说:“粮食是贵贱买不到了,也没有人舍得卖了。”
父亲见他这样就骂他是败家子,有多少逃荒的你能解救过来。刘福禄心想,就是想解救也没有粮食了,就凭吃铜钱打饥吧。
到了六月炎夏火红的天气,大地被连日烈日暴烤,眼看着庄稼被日头就这样活活地吞没了。
山里的人也开始逃荒了,人们四处奔走,不知道哪里才是落脚栖身之处,山上的灾民往山下逃,山下的灾民往山上逃,平原的灾民往山地逃,灾民遇到灾民,大家都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都感到绝望了。
刘福禄现在到不惦记那些灾民了,从春到夏,也只不过是过了一个夏天,人们就慌了,树上的树皮被剥光了,能吃的野菜也找尽了。
刘福禄把家里的田产交于父亲和山来就要准备动身去京城找寻他的如意班了,这也走了半年多了,连个音信也没有,在这人心惶惶的时期,什么事情都会发生,他是不能坐在家里等待了,就现在这个光景,乡下的乡民那还有心思听戏,都在为生存奔波跑路了。
住在潞府的下八驮由程班主领着,刘福禄对他放心,他交代下话,就是顺其自然,能把戏班子保住保全就行,收入多少不要计较。
程班主嫌刘福禄一个人到京城不放心,就差跟着他的岳群做个伴,万一有个啥事也有个照应。
岳群领到这样的任务,心里是七上八下的,跟班主去京城找寻戏班他是理所应当的,就看在刘班主慷慨收留他的份上也不能不答应找理由不去。
可是谁也不知道岳群放不下的还是尚风丫,他要一走孤苦伶仃的尚风丫会不会受人欺负呢,生活有没有保障呢,她跟那些没缠脚的女人不一样,她可是三寸金莲的小脚儿。
岳群不敢说他还有个尚风丫,只是说他家里还有个老母去安置安置,刘福禄就让山来给他弄些粮食带给他母亲度荒,这个时候那些银子铜钱都不顶用,最实惠的是粮食。
岳群担心的就是怕尚风丫断了吃喝,班主给了他粮食他就十足地放心了,回去给尚风丫放下粮食,住了一个晚上,道了别,说用不了多时就回来了,让她安心等他回来。
通往京城的路线最近的还是那几条路,究竟如意班是还在京城还是已经从京城出来了,他们这行道总是没有个定数,要在京城还好找,要是出来京城就不好找了。
他跟岳群雇了一辆马车,行李辎重尽量少带点,怕到半路上买不到粮食就将来去一个月的粮食给带够了,只有看到这些粮食他们心里才踏实点。
刘福禄后悔这次真不该让赵英子跟儿女们都去来,当时走的时候就有去年秋冬无雨无雪的迹象,可是谁也不会想到这旱灾能持续这么久,再说他在老家为扎下根忙些土地房产的事,再要不让英子去,那就只能是一个八驮能出场了,缺了他们两个戏班是会受影响的。
儿子刘保金已经满十三岁了,再练一年就能像靳义堂那样什么角儿都能演了,他的底子比他要强几倍,他的先天本领也比他强几倍,真是一块好料子。两个女儿就不用说了,精明伶俐的就像当年她们的母亲那样。
人一生只要开始认准了的行当,半路上再改是会失败的,也会赶不上趟的,兴许新行业还没有精通就人老珠黄了。
行业跟人是有感情的也是有缘分的。他刘福禄从来就没有想到自己到后来能走上演戏的这条路,他是自小就浪荡惯了的一个无拘无束的人,虽然平时爱抖抖嗓子哼答几句,那也只是个爱好,根本没想到这唱戏上面。
这就是他跟戏有缘分,这个缘分就是妻子赵英子给他带来的,他若跟赵英子没那个缘分就没有他跟戏班这个缘分。
直隶河北的一路上也跟潞安府一带一个样子,到处都是逃难的人,还好,每到一处就会有大户救济灾民,虽然大锅里的稀饭没有多少米粒子,喝一碗稀饭最起码能维持生命的延续。
刘福禄跟岳群说好了,一路上万一遇到灾民能舍银子不能暴露粮食,给饥民银子让他们去买点粮食,他们车上的粮食是为了他们找人的急需。
他们怕累赘多了麻烦,出门时他们的马车就没有带车夫,他是跟岳群替换着赶车的,他赶车他睡觉,晚上不住店只是喂喂马,他们自己做点饭吃,客栈里贵贱没有饭。
五日方到了京城,找到冯大人问如意班的情况,冯大人说麦收前就已经走了,听说遍地都在闹旱灾,就没敢再留。
冯大人是他们如意班的联系点,也就是凭借他的关系,他们才在京城落的脚,才能到了老佛爷的皇宫里。现在他们如意班跟冯大人都结上亲了,成了自家人,从潞府来京城,真是来去自如。
麦收前戏班就离开了,又一季了,要回早该回去了,这戏班不是出了差错就是演出忙碌,再没有其他原因了。
他们二人不敢耽搁,拿出些银子在京城添置了点粮食就草草上路,逃荒的难民在京城大街小巷也聚满了,也有大户在义捐灾民,还有教堂在门外设立大锅施粥,说是粥,比上他们在路上看到的不相上下。
出来京城他们也不知道该去哪个方向,天津也是他们熟悉的地方,难道他们改道上了天津?
岳群接腔道:“就看我们的缘分吧,没个定向就随意找吧。我只管赶好车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