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ixiawenxue.org,唐朝那些事儿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张守圭因为身体素质好,讲义气,骑射功夫了得(姿干瑰壮。慷慨尚节义,善骑射),所以很快就混出名头来,当上的平乐府别将(平乐府在今天广西自治区)。
(连载更新)
这时候朝廷在招募军队到西域去,张守圭想西域是边疆,常常在打仗,我去那边肯定立功的机会多,于是就自愿参加,跟着军队到了北庭都护府报到。他们的顶头上司。就是右骁卫将军,北庭都护(驻扎地新疆吉木萨尔县)郭虔瓘。
北庭都护府管辖的地方主要就是现在新疆的准格尔盆地(北疆)及哈萨克高原,南疆的部分是由安西都护府管辖,驻扎在龟兹(今库车)。
这时。东突厥汗国第十九任大汗阿史那默啜,派兵攻击唐军的北庭都护府的辖区轮台(今新疆乌鲁木齐附近),郭虔瓘命令张守圭率兵援救。不料中途遇到突厥军队,张守圭身先士卒。奋勇杀敌,斩杀敌人千余名。生擒颉斤(即部落首领)一人,敌人震惊。张守圭又率援军到达轮台,配合守军夹击突厥军队,突厥军队不敌,撤退。郭虔瓘对张守圭首次独立带领军队的表现印象深刻,决定予以重用。
这个阿史那默啜,可以说是一个混世魔王,自从延载元年(公元694年)继承其兄大汗的位置后,一直给唐朝制造麻烦,不断侵扰边疆,而其武装力量最高时,据称士兵达到四十万。
武则天时期,东突厥时时侵扰,女皇帝决定实施和亲策略,而女主当国,出手果然不同,过去和亲,都是派公主,而此次和亲,却是派出帅哥一枚。
这个帅哥是谁呢?他是武承嗣的儿子——武延秀,武则天意想天开,派男人去和亲,也算是创下和亲史上的记录了。
(连载更新)
果然,阿史那默啜不是同志,对基友不感兴趣,但又不能说自己要女人不要男人,于是就找了一个借口,说周朝(南周)看不起他,为何不派李姓皇族的人来,而派姓武的小子。又说要兴兵替唐朝讨伐周朝(武后时的国号),恢复李唐天下,总之,十分闹腾。而我们的女皇帝虽然杀姓李的毫不手软,但遇到这种真枪实刀的也没办法,不得不立李显为太子,阿史那默啜才同意把武延秀释放。
武延秀没有娶上突厥公主,回国后倒是娶了唐朝的公主,即安乐公主李裹儿,不过这时候安乐公主刚死了老公,所以算是二婚,但听说买一送一,岳母“韦皇后”也奉送,针对这个传闻,算是野史,为了传递正能量,不予采信。
不过阿史那默啜并不因此就消停,他不是侵扰大唐边疆,就是攻打周边其它部族。
开元二年(公元714年),阿史那默啜不甘上次征讨失败,决定再来一次。这次,他派出他的儿子阿史那同俄、妹夫火拔颉利发、大将石阿失毕组成大军,直接攻击北庭都护府。
郭虔瓘一方面坚守城池,一方面派张守圭走小路回长安奏报。张守圭辛苦回到长安,向朝廷上书建议召集蒲昌(地名不知)、轮台的驻军夹击突厥大军,朝廷同意。(坦白说,写到这里我觉得有点奇怪,郭虔瓘为何没有权利直接调动此二地的军队,还要向朝廷奏报,存疑?)
张守圭到达轮台后,呈上朝廷的命令,于是两地派出援兵,跟随张守圭回救北庭。
张守圭心想,敌人军队不少,即使援军投入,都不见得会有必胜的把握,必须在适当的机会出击,才能发挥援军的最大作用。张守圭于是率军埋伏在突厥军队的两翼,先按兵不动。
大汗军队紧急过来增援时,拔古野的武士早就撤退了,只看到地下一个无头的尸首仍然在流血,一代枭雄,横行大漠十数年的大汗,就这样送了命。
东突厥帝国失去可汗后,全国恐慌,原本归附的附近五个部落,又转而归附唐朝。
至此,东突厥汗国的国力不振,继任的大汗决定暂时修养生息,不再轻易对唐朝及周边部落动武。
张守圭在这时来到幽州,虽然处于前线,但没有太多仗可打,日子也过得挺逍遥的。特别是这一次,可能是要平反他年轻时的遭遇吧,他遇到的上司,幽州刺史卢齐卿非常赏识他,而且认为张守圭未来前途不可限量,所以常常邀请他在同一个席子上平坐,而且对他说:
“你在几年之后一定会当上幽州或凉州节度使,成为国家大力倚仗的将领,我才要把子孙托付给你,哪敢用对待下属的礼仪来相处呢?“
张守圭在幽州几年,终究耐不住寂寞,他是闲不下来的人,没仗打就好像没事做,所以一找到机会就离开幽州,此后稳步上升,到开元十五年时,他已经是金吾员外将军,任健康军(驻扎今甘肃省高台县附近)使。
宝剑终会出鞘,等待中,张守圭迎来了他人生中大爆发的机会。
前面提到过,吐蕃自从松干赞布去世后,跟唐朝一直处于对峙的状态,双方在河陇(甘肃、青海一线)一带持续拉锯战。在李隆基即位后,吐蕃仗恃自己强大,跟唐朝的往来书信,都是用平等的礼节,措辞傲慢无礼,李隆基心里一直愤愤不平(大***心态也!)。
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封禅大典结束后,宰相张说知道皇帝有讨伐吐蕃的意思,为了提早一步避免皇帝说出要征讨吐蕃,于是先向皇帝进言说:
“吐蕃傲慢无礼,屠灭三族都不为过。但我们跟吐蕃之间,兵连祸结已经有十余年,甘州(甘肃省张掖市)、凉州(甘肃省武威市)、河州(甘肃省临夏市)、鄯州(青海省乐都县)都残破不堪,人民纷纷逃亡,就算打胜仗,所得也不会比失去的更多。最近听说他们有悔改之意,有心和解。但愿皇上能接受他们的归顺,使边疆人民解除痛苦的生活。“
李隆基说:“吐蕃向来反复不定,难保这次是真心想和解,这件事,等我跟王君奂商量一下,再作定夺。“(未完待续。。)
,张守圭因为身体素质好,讲义气,骑射功夫了得(姿干瑰壮。慷慨尚节义,善骑射),所以很快就混出名头来,当上的平乐府别将(平乐府在今天广西自治区)。
(连载更新)
这时候朝廷在招募军队到西域去,张守圭想西域是边疆,常常在打仗,我去那边肯定立功的机会多,于是就自愿参加,跟着军队到了北庭都护府报到。他们的顶头上司。就是右骁卫将军,北庭都护(驻扎地新疆吉木萨尔县)郭虔瓘。
北庭都护府管辖的地方主要就是现在新疆的准格尔盆地(北疆)及哈萨克高原,南疆的部分是由安西都护府管辖,驻扎在龟兹(今库车)。
这时。东突厥汗国第十九任大汗阿史那默啜,派兵攻击唐军的北庭都护府的辖区轮台(今新疆乌鲁木齐附近),郭虔瓘命令张守圭率兵援救。不料中途遇到突厥军队,张守圭身先士卒。奋勇杀敌,斩杀敌人千余名。生擒颉斤(即部落首领)一人,敌人震惊。张守圭又率援军到达轮台,配合守军夹击突厥军队,突厥军队不敌,撤退。郭虔瓘对张守圭首次独立带领军队的表现印象深刻,决定予以重用。
这个阿史那默啜,可以说是一个混世魔王,自从延载元年(公元694年)继承其兄大汗的位置后,一直给唐朝制造麻烦,不断侵扰边疆,而其武装力量最高时,据称士兵达到四十万。
武则天时期,东突厥时时侵扰,女皇帝决定实施和亲策略,而女主当国,出手果然不同,过去和亲,都是派公主,而此次和亲,却是派出帅哥一枚。
这个帅哥是谁呢?他是武承嗣的儿子——武延秀,武则天意想天开,派男人去和亲,也算是创下和亲史上的记录了。
(连载更新)
果然,阿史那默啜不是同志,对基友不感兴趣,但又不能说自己要女人不要男人,于是就找了一个借口,说周朝(南周)看不起他,为何不派李姓皇族的人来,而派姓武的小子。又说要兴兵替唐朝讨伐周朝(武后时的国号),恢复李唐天下,总之,十分闹腾。而我们的女皇帝虽然杀姓李的毫不手软,但遇到这种真枪实刀的也没办法,不得不立李显为太子,阿史那默啜才同意把武延秀释放。
武延秀没有娶上突厥公主,回国后倒是娶了唐朝的公主,即安乐公主李裹儿,不过这时候安乐公主刚死了老公,所以算是二婚,但听说买一送一,岳母“韦皇后”也奉送,针对这个传闻,算是野史,为了传递正能量,不予采信。
不过阿史那默啜并不因此就消停,他不是侵扰大唐边疆,就是攻打周边其它部族。
开元二年(公元714年),阿史那默啜不甘上次征讨失败,决定再来一次。这次,他派出他的儿子阿史那同俄、妹夫火拔颉利发、大将石阿失毕组成大军,直接攻击北庭都护府。
郭虔瓘一方面坚守城池,一方面派张守圭走小路回长安奏报。张守圭辛苦回到长安,向朝廷上书建议召集蒲昌(地名不知)、轮台的驻军夹击突厥大军,朝廷同意。(坦白说,写到这里我觉得有点奇怪,郭虔瓘为何没有权利直接调动此二地的军队,还要向朝廷奏报,存疑?)
张守圭到达轮台后,呈上朝廷的命令,于是两地派出援兵,跟随张守圭回救北庭。
张守圭心想,敌人军队不少,即使援军投入,都不见得会有必胜的把握,必须在适当的机会出击,才能发挥援军的最大作用。张守圭于是率军埋伏在突厥军队的两翼,先按兵不动。
大汗军队紧急过来增援时,拔古野的武士早就撤退了,只看到地下一个无头的尸首仍然在流血,一代枭雄,横行大漠十数年的大汗,就这样送了命。
东突厥帝国失去可汗后,全国恐慌,原本归附的附近五个部落,又转而归附唐朝。
至此,东突厥汗国的国力不振,继任的大汗决定暂时修养生息,不再轻易对唐朝及周边部落动武。
张守圭在这时来到幽州,虽然处于前线,但没有太多仗可打,日子也过得挺逍遥的。特别是这一次,可能是要平反他年轻时的遭遇吧,他遇到的上司,幽州刺史卢齐卿非常赏识他,而且认为张守圭未来前途不可限量,所以常常邀请他在同一个席子上平坐,而且对他说:
“你在几年之后一定会当上幽州或凉州节度使,成为国家大力倚仗的将领,我才要把子孙托付给你,哪敢用对待下属的礼仪来相处呢?“
张守圭在幽州几年,终究耐不住寂寞,他是闲不下来的人,没仗打就好像没事做,所以一找到机会就离开幽州,此后稳步上升,到开元十五年时,他已经是金吾员外将军,任健康军(驻扎今甘肃省高台县附近)使。
宝剑终会出鞘,等待中,张守圭迎来了他人生中大爆发的机会。
前面提到过,吐蕃自从松干赞布去世后,跟唐朝一直处于对峙的状态,双方在河陇(甘肃、青海一线)一带持续拉锯战。在李隆基即位后,吐蕃仗恃自己强大,跟唐朝的往来书信,都是用平等的礼节,措辞傲慢无礼,李隆基心里一直愤愤不平(大***心态也!)。
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封禅大典结束后,宰相张说知道皇帝有讨伐吐蕃的意思,为了提早一步避免皇帝说出要征讨吐蕃,于是先向皇帝进言说:
“吐蕃傲慢无礼,屠灭三族都不为过。但我们跟吐蕃之间,兵连祸结已经有十余年,甘州(甘肃省张掖市)、凉州(甘肃省武威市)、河州(甘肃省临夏市)、鄯州(青海省乐都县)都残破不堪,人民纷纷逃亡,就算打胜仗,所得也不会比失去的更多。最近听说他们有悔改之意,有心和解。但愿皇上能接受他们的归顺,使边疆人民解除痛苦的生活。“
李隆基说:“吐蕃向来反复不定,难保这次是真心想和解,这件事,等我跟王君奂商量一下,再作定夺。“(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