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ixiawenxue.org,唐朝那些事儿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接下来,张说开始全面跟宇文融开战,只要宇文融奏报要升迁的官员,张说每次都退回去,宇文融提出的建议,张说总是反对,双方的关系闹得非常僵。这时,张九龄感觉风雨欲来,状况不对,于是提醒张说:
“宇文融现在是皇上最宠爱的官员,他的口才又很好,现在我们跟他结怨这么深,不可不防。”
张说此时已经气昏头了,陷入一种疯狂的状态,就说:“宇文融连科举都上不了,不过是一个狗鼠之辈的小人,能成得了什么大事?”
张九龄的预感没有错,在宇文融方面,因为张说的屡次杯葛,让他所有的提案都无法施行,他也到了忍无可忍的程度。宇文融心想,再这样下去,我想推动的事没有一样做得起来,到时候原来反对我的那一帮人,一定会再回来咬我一口,然后张说趁机再大刀一挥,我宇文融将死无葬身之地。
“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我宇文融要先采取行动!
但宇文融是财政专家,却不是政治斗争专家。而且,宇文融这几年虽然一直挂者御史台的职位,而且一路高歌挺进,但做的却都是本职以外的工作,弹劾人这种事,他从来没做过,也不知道怎样做才会产生效果。
幸好天无绝人之路,刚※▼,好早宇文融的同僚就有这么一位大专家,他就是李林甫,时任御史中丞。
宇文融向李林甫请教说:“我想弹劾一位朝廷重臣,可是我不知道该如何进行比较好,你是这方面的专家。可以指导我一下吗?“
李林甫因为没什么“学问”,虽然他待人颇有手段。在朝廷上下也混得脸熟心热,颇吃得开。但他自己也清楚。没有多少人心里看得起他,特别是以学问自豪的那些科举出身的官员。今天难得有人来请教他,顿时让李林甫觉得通体舒畅,心情开怀,尤其是这个向他请教的人是现在皇帝最宠幸,大家都不敢得罪的宇文融。
“宇文兄何必客气,指导不敢说,交流一下没问题!我可以知道你要弹劾的人是谁么?”
“尚书右丞相兼中书令,张说!”
李林甫吓了一跳。弹劾当朝的首席宰相,这不是找死吗?可是这件事如果办成,我李林甫必然扬名,而且百官必然从此畏我三分。再说张说那个死老头,平时老是以文学大家自诩,瞧不起我们这些非科举出身的官员,如果能好好整他一下,也算是出了一口恶气。
李林甫这样一想后,心中就决定帮宇文融一把。”要弹劾当朝宰相。可不容易啊!宇文兄可以告诉我为什么吗?“
宇文融于是把最近张说屡次阻挡他提案的事情说了一遍,然后说:
“我用这件事来弹劾张说,可行吗?“
李林甫用很鄙视的眼光看了一下宇文融,一个高手看到一个初学者拙劣的举止大概就是这种心情吧!
“嗯!除非宇文兄想要等着被张说反咬一口。这样做当然可以的。如果宇文兄想一击成功,那我们还得另谋良策。“
“李兄有何建议?“
“宇文兄,在财政方面。你是专家,人皆知晓。我也是很佩服的。但说到弹劾官员,那可是一门大学问。你说是吧!“
宇文融怕再被鄙视,不敢多话,只能点头称是。
(今日两更,第一更)
“要弹劾,首先要先想好,我们找谁来出面弹劾,才能让这个弹劾看起来名正言顺,不会只是私人恩怨或是人身攻击,这些人如果跟张说有过节最好,他们会全力进行到底,但又不能太明显,以免被说是夹怨报复。“
“其次,就是弹劾的罪状是什么?……“
宇文融忍不住插话说:“我们只要把张说或是他亲信的罪状找出来就可以弹劾他了,不是吗?“
李林甫忍不住又用鄙视的眼光看了一下宇文融,然后说:
“也不完全是,重点是我们要想清楚哪些事是皇上最在意最忌讳的,如果能够弄清楚这一点,就算证据有些薄弱,也可达到很好的效果……“
李林甫话还没讲完,宇文融兴奋的喊道:
“李兄,我知道了,我们针对皇上最在意的事,栽赃给张说,然后上书弹劾……“
李林甫这下连鄙视的力气都不想花了,为了节省力气,他打断宇文融。
“只是栽赃,刚开始皇上会很生气没错。可一旦水落石出,不但张说没事,我们弹劾的人还会吃不完兜着走。宇文兄,须知弹劾的最高境界就是“虚虚实实,实实虚虚,虚实合一”,什么是虚呢?就是我们要找到皇上很不满很忌讳的事来弹劾他,但是不用实打实的,只要若有其事,或是有些蛛丝马迹,就足够了。什么是实呢?就是我们要找到一些罪证确凿的事,这些事,不一定要张说本人所犯,只要是其亲朋好友,亲信门人所为即可。皇上看到虚的事情,心里已经先动怒,然后我们再给他看实的事,罪证确凿,皇上必然认为虚的部分也确有其事,然后就会进行处置,这样一来,张说就在劫难逃,就算没有入狱,大概也免不了被贬出京城或是免职,这样一来,宇文兄你的心愿就达成了,不是吗?哈哈!哈哈!“
宇文融听完,只感到毛骨悚然,一点兴奋之情也没有。他心想,还好我不是他的敌手,否则,我大概也在劫难逃了。
在李林甫这个大师级斗争高手的规划下,一个完美的弹劾计划很快的就成形了。
首先,在提出弹劾的人选上,由崔隐甫/宇文融/李林甫三人联名上奏。
后面两人我们很清楚,那崔隐甫又是谁呢?
崔隐甫此时正是宇文融跟李林甫名义上的上司。也就是御史台的正长官:御史大夫。而他为什么要参加这个计划,因为他跟张说结有梁子;多久以前呢?不久。就两个月前。
原来在开元十四年二月的时候(也... -->>
接下来,张说开始全面跟宇文融开战,只要宇文融奏报要升迁的官员,张说每次都退回去,宇文融提出的建议,张说总是反对,双方的关系闹得非常僵。这时,张九龄感觉风雨欲来,状况不对,于是提醒张说:
“宇文融现在是皇上最宠爱的官员,他的口才又很好,现在我们跟他结怨这么深,不可不防。”
张说此时已经气昏头了,陷入一种疯狂的状态,就说:“宇文融连科举都上不了,不过是一个狗鼠之辈的小人,能成得了什么大事?”
张九龄的预感没有错,在宇文融方面,因为张说的屡次杯葛,让他所有的提案都无法施行,他也到了忍无可忍的程度。宇文融心想,再这样下去,我想推动的事没有一样做得起来,到时候原来反对我的那一帮人,一定会再回来咬我一口,然后张说趁机再大刀一挥,我宇文融将死无葬身之地。
“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我宇文融要先采取行动!
但宇文融是财政专家,却不是政治斗争专家。而且,宇文融这几年虽然一直挂者御史台的职位,而且一路高歌挺进,但做的却都是本职以外的工作,弹劾人这种事,他从来没做过,也不知道怎样做才会产生效果。
幸好天无绝人之路,刚※▼,好早宇文融的同僚就有这么一位大专家,他就是李林甫,时任御史中丞。
宇文融向李林甫请教说:“我想弹劾一位朝廷重臣,可是我不知道该如何进行比较好,你是这方面的专家。可以指导我一下吗?“
李林甫因为没什么“学问”,虽然他待人颇有手段。在朝廷上下也混得脸熟心热,颇吃得开。但他自己也清楚。没有多少人心里看得起他,特别是以学问自豪的那些科举出身的官员。今天难得有人来请教他,顿时让李林甫觉得通体舒畅,心情开怀,尤其是这个向他请教的人是现在皇帝最宠幸,大家都不敢得罪的宇文融。
“宇文兄何必客气,指导不敢说,交流一下没问题!我可以知道你要弹劾的人是谁么?”
“尚书右丞相兼中书令,张说!”
李林甫吓了一跳。弹劾当朝的首席宰相,这不是找死吗?可是这件事如果办成,我李林甫必然扬名,而且百官必然从此畏我三分。再说张说那个死老头,平时老是以文学大家自诩,瞧不起我们这些非科举出身的官员,如果能好好整他一下,也算是出了一口恶气。
李林甫这样一想后,心中就决定帮宇文融一把。”要弹劾当朝宰相。可不容易啊!宇文兄可以告诉我为什么吗?“
宇文融于是把最近张说屡次阻挡他提案的事情说了一遍,然后说:
“我用这件事来弹劾张说,可行吗?“
李林甫用很鄙视的眼光看了一下宇文融,一个高手看到一个初学者拙劣的举止大概就是这种心情吧!
“嗯!除非宇文兄想要等着被张说反咬一口。这样做当然可以的。如果宇文兄想一击成功,那我们还得另谋良策。“
“李兄有何建议?“
“宇文兄,在财政方面。你是专家,人皆知晓。我也是很佩服的。但说到弹劾官员,那可是一门大学问。你说是吧!“
宇文融怕再被鄙视,不敢多话,只能点头称是。
(今日两更,第一更)
“要弹劾,首先要先想好,我们找谁来出面弹劾,才能让这个弹劾看起来名正言顺,不会只是私人恩怨或是人身攻击,这些人如果跟张说有过节最好,他们会全力进行到底,但又不能太明显,以免被说是夹怨报复。“
“其次,就是弹劾的罪状是什么?……“
宇文融忍不住插话说:“我们只要把张说或是他亲信的罪状找出来就可以弹劾他了,不是吗?“
李林甫忍不住又用鄙视的眼光看了一下宇文融,然后说:
“也不完全是,重点是我们要想清楚哪些事是皇上最在意最忌讳的,如果能够弄清楚这一点,就算证据有些薄弱,也可达到很好的效果……“
李林甫话还没讲完,宇文融兴奋的喊道:
“李兄,我知道了,我们针对皇上最在意的事,栽赃给张说,然后上书弹劾……“
李林甫这下连鄙视的力气都不想花了,为了节省力气,他打断宇文融。
“只是栽赃,刚开始皇上会很生气没错。可一旦水落石出,不但张说没事,我们弹劾的人还会吃不完兜着走。宇文兄,须知弹劾的最高境界就是“虚虚实实,实实虚虚,虚实合一”,什么是虚呢?就是我们要找到皇上很不满很忌讳的事来弹劾他,但是不用实打实的,只要若有其事,或是有些蛛丝马迹,就足够了。什么是实呢?就是我们要找到一些罪证确凿的事,这些事,不一定要张说本人所犯,只要是其亲朋好友,亲信门人所为即可。皇上看到虚的事情,心里已经先动怒,然后我们再给他看实的事,罪证确凿,皇上必然认为虚的部分也确有其事,然后就会进行处置,这样一来,张说就在劫难逃,就算没有入狱,大概也免不了被贬出京城或是免职,这样一来,宇文兄你的心愿就达成了,不是吗?哈哈!哈哈!“
宇文融听完,只感到毛骨悚然,一点兴奋之情也没有。他心想,还好我不是他的敌手,否则,我大概也在劫难逃了。
在李林甫这个大师级斗争高手的规划下,一个完美的弹劾计划很快的就成形了。
首先,在提出弹劾的人选上,由崔隐甫/宇文融/李林甫三人联名上奏。
后面两人我们很清楚,那崔隐甫又是谁呢?
崔隐甫此时正是宇文融跟李林甫名义上的上司。也就是御史台的正长官:御史大夫。而他为什么要参加这个计划,因为他跟张说结有梁子;多久以前呢?不久。就两个月前。
原来在开元十四年二月的时候(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