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ixiawenxue.org,唐朝那些事儿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吃;我的血也不是野马血,不怕人家喝。如今情况危急,这正是我报效朝廷的时候。我意已决,不必再劝!
果然这些部落首领都被张说的勇气感动,原本紧绷的气氛就此缓解下来,免除了一场危机。
开元九年(公元721年),张说又在另外一件事情上证明自己在军事上的能力。
原本在河曲地区(前套及后套。前套在宁夏自治区,后套即内蒙古呼市包头一带)被安置投降的胡人首领康待宾突然起来反叛,而且跟当地英勇善战的党项族(后来西夏人的前身)联合在一起,声势浩大。
朝廷得到消息后,赶快调动附近的几个军区的军队去平乱。张说接到命令后,仔细的分析了一下,发现党项族是其中声势最大,最有战斗力的一支军队。擒贼先擒王,张说于是帅领精锐骑兵一万余人。直冲党项部落的阵地,在出其不意之下,党项军被冲散大败,只好出面表示愿意戴罪立功。协助唐军平乱。这时其它军区的指挥官认为,这些党项人带头作乱,现在情况不好就投降。是反复小人,应该杀掉他们!
张说一听。很生气地说:“我们是王者之师,又不是土匪。怎么可以杀投降的人?”坚持让党项人戴罪立功。这些党项人很感动,于是尽心的协助唐军攻击其它胡人,康待宾被生擒,整个叛乱因而迅速被平定。
张说有这样的功劳,再加上王毛仲在皇帝身边帮他讲好话,所以就顺理成章的回到长安,担任兵部尚书兼宰相。
在这时期,虽然宰相有三头马车,但大致上还是平和的。一方面前面说过,源乾曜的个性比较温和谦让;另一方面张说刚回来,主要负责的是国防(兵部)方面的事,而且在开元十年(公元722年)还兼任朔方军节度使,大家各有所司,比较不容易起冲突。
交待完朝政后,我们再回头来看括户事情的进展:
宇文融被任命为推勾使后,开始要求天下各州县要开始检括户口,并且张贴公告,让逃亡的百姓到所在的州县自首。命令传达之后,天下州县像炸开的锅一样,纷纷动员起来。
由于唐朝的组织中缺乏有效的一级政府(之前曾经设有十道按察使,但此时已经撤掉,而且按察使也没有常设的机关及人员可以办事),对中央政府来说,需要直接面对360个州,所以效率很慢,经过一年的时间后,才有初步的结果。
原本宇文融的估计是,靠近两都及原本人口密度较高的州县,或是陇西陕北等天然条件不好的地方,户口应该会有小幅的下降;而东南一带地广人稀,荒地较多的区域,户口数应该会有比较明显的增加,特别是江南道(现在的苏南/浙江/福建/江西)有广大地域,总共有56个州,户口数应该会大幅增加才对。不料回报后的数字是:该减少的州县没什么减少,而该增加的州县更是几乎纹风不动,这结果出乎宇文融的预料,也让他大为烦恼。
(连载更新)
为了让地方州县能够有意愿实报户口,开元十年(公元722年)皇帝又下令同意州县可以实报因死亡/流亡等减少的户口,不因户口减少而处罚州县官员;另外为了有效安置流亡人口,朝廷下令开始检括天下田土,以宇文融为“括田(地)使“,检括天下田土。
括田的动作,对豪强与地方官员的打击更大,各种反抗也不小。但这次,朝廷似乎铁了心,要求各州县务必执行,各道判官也带着州县官员,直接到田地上去进行丈量。
此时天下不合规定的田土,根据朝廷的法令,大概可以分成以下几类:
第一:私人占有超过规定的田地,这称之为“籍外田“。其中,原来登记有主的田地,但因为各种原因被其它田主占有的,称为“隐田”;如果田地原来是无主的,例如新开垦的荒地,或是原来就没有登记在籍的,称为“剩地”,至于这些田地检括出来后,如何处理,后面会谈到。
第二:原来发给官员,用以补偿官员薪俸不足的田土,称为“职田“。在这一次检括中,职田被官方收回,作为补偿,每亩田每年给栗二斗,全国总共收回了职田十万顷(一顷等于一百亩)。
第三:检括天下寺庙与道观超过规定的田地。这一次,在这方面的力道很大,几乎所有的寺观都被检括,可参阅当时人写的少林寺碑:“日者明敕,令天下寺观田庄,一切括责”,而少林寺因为历史悠久,朝廷才将唐太宗御赐的二十顷田地还与“特还寺众,不令官收”,可见这次检括是非常严格,也很有效的实行。(少林寺因为有十三个和尚帮助李世民打天下,从此闻名到现在)
第四:检括五户长史田。这部分田在陇右,属于政府田地,但发给五户长史耕种,不用纳税,但需服军役,属于兵农合一的体系,这时也查出他们手中有大量的“籍外田”。
第五:山川陂泽,也就是山林地或是河湖,收归国有,百姓不许侵占。
从开元十年起,到开元十二年止,”检括天下田土“取得相当不错的成果,估计检括出来的田土估计共达到八十万顷之多(八千万亩)。
而且在过程中,也抓住了不少官员的小辫子。例如担任东都留守兼工部尚书的卢从愿,原本也是皇帝考虑要提拔为宰相的人选,但因为被宇文融查出其家占田一百余顷,就此被踢出候选人名单。可见此次括田,宇文融不但帮官方取得许多新增的田土,在私人方面,宇文融也掌握了大小官员的田产资料,使得他在往后的政治斗争过程中,有了极为重要的筹码。
括田进展得很顺利,但在括户方面,直到开元十一年底,效果仍然不佳。
为什么?(未完待续。。)
吃;我的血也不是野马血,不怕人家喝。如今情况危急,这正是我报效朝廷的时候。我意已决,不必再劝!
果然这些部落首领都被张说的勇气感动,原本紧绷的气氛就此缓解下来,免除了一场危机。
开元九年(公元721年),张说又在另外一件事情上证明自己在军事上的能力。
原本在河曲地区(前套及后套。前套在宁夏自治区,后套即内蒙古呼市包头一带)被安置投降的胡人首领康待宾突然起来反叛,而且跟当地英勇善战的党项族(后来西夏人的前身)联合在一起,声势浩大。
朝廷得到消息后,赶快调动附近的几个军区的军队去平乱。张说接到命令后,仔细的分析了一下,发现党项族是其中声势最大,最有战斗力的一支军队。擒贼先擒王,张说于是帅领精锐骑兵一万余人。直冲党项部落的阵地,在出其不意之下,党项军被冲散大败,只好出面表示愿意戴罪立功。协助唐军平乱。这时其它军区的指挥官认为,这些党项人带头作乱,现在情况不好就投降。是反复小人,应该杀掉他们!
张说一听。很生气地说:“我们是王者之师,又不是土匪。怎么可以杀投降的人?”坚持让党项人戴罪立功。这些党项人很感动,于是尽心的协助唐军攻击其它胡人,康待宾被生擒,整个叛乱因而迅速被平定。
张说有这样的功劳,再加上王毛仲在皇帝身边帮他讲好话,所以就顺理成章的回到长安,担任兵部尚书兼宰相。
在这时期,虽然宰相有三头马车,但大致上还是平和的。一方面前面说过,源乾曜的个性比较温和谦让;另一方面张说刚回来,主要负责的是国防(兵部)方面的事,而且在开元十年(公元722年)还兼任朔方军节度使,大家各有所司,比较不容易起冲突。
交待完朝政后,我们再回头来看括户事情的进展:
宇文融被任命为推勾使后,开始要求天下各州县要开始检括户口,并且张贴公告,让逃亡的百姓到所在的州县自首。命令传达之后,天下州县像炸开的锅一样,纷纷动员起来。
由于唐朝的组织中缺乏有效的一级政府(之前曾经设有十道按察使,但此时已经撤掉,而且按察使也没有常设的机关及人员可以办事),对中央政府来说,需要直接面对360个州,所以效率很慢,经过一年的时间后,才有初步的结果。
原本宇文融的估计是,靠近两都及原本人口密度较高的州县,或是陇西陕北等天然条件不好的地方,户口应该会有小幅的下降;而东南一带地广人稀,荒地较多的区域,户口数应该会有比较明显的增加,特别是江南道(现在的苏南/浙江/福建/江西)有广大地域,总共有56个州,户口数应该会大幅增加才对。不料回报后的数字是:该减少的州县没什么减少,而该增加的州县更是几乎纹风不动,这结果出乎宇文融的预料,也让他大为烦恼。
(连载更新)
为了让地方州县能够有意愿实报户口,开元十年(公元722年)皇帝又下令同意州县可以实报因死亡/流亡等减少的户口,不因户口减少而处罚州县官员;另外为了有效安置流亡人口,朝廷下令开始检括天下田土,以宇文融为“括田(地)使“,检括天下田土。
括田的动作,对豪强与地方官员的打击更大,各种反抗也不小。但这次,朝廷似乎铁了心,要求各州县务必执行,各道判官也带着州县官员,直接到田地上去进行丈量。
此时天下不合规定的田土,根据朝廷的法令,大概可以分成以下几类:
第一:私人占有超过规定的田地,这称之为“籍外田“。其中,原来登记有主的田地,但因为各种原因被其它田主占有的,称为“隐田”;如果田地原来是无主的,例如新开垦的荒地,或是原来就没有登记在籍的,称为“剩地”,至于这些田地检括出来后,如何处理,后面会谈到。
第二:原来发给官员,用以补偿官员薪俸不足的田土,称为“职田“。在这一次检括中,职田被官方收回,作为补偿,每亩田每年给栗二斗,全国总共收回了职田十万顷(一顷等于一百亩)。
第三:检括天下寺庙与道观超过规定的田地。这一次,在这方面的力道很大,几乎所有的寺观都被检括,可参阅当时人写的少林寺碑:“日者明敕,令天下寺观田庄,一切括责”,而少林寺因为历史悠久,朝廷才将唐太宗御赐的二十顷田地还与“特还寺众,不令官收”,可见这次检括是非常严格,也很有效的实行。(少林寺因为有十三个和尚帮助李世民打天下,从此闻名到现在)
第四:检括五户长史田。这部分田在陇右,属于政府田地,但发给五户长史耕种,不用纳税,但需服军役,属于兵农合一的体系,这时也查出他们手中有大量的“籍外田”。
第五:山川陂泽,也就是山林地或是河湖,收归国有,百姓不许侵占。
从开元十年起,到开元十二年止,”检括天下田土“取得相当不错的成果,估计检括出来的田土估计共达到八十万顷之多(八千万亩)。
而且在过程中,也抓住了不少官员的小辫子。例如担任东都留守兼工部尚书的卢从愿,原本也是皇帝考虑要提拔为宰相的人选,但因为被宇文融查出其家占田一百余顷,就此被踢出候选人名单。可见此次括田,宇文融不但帮官方取得许多新增的田土,在私人方面,宇文融也掌握了大小官员的田产资料,使得他在往后的政治斗争过程中,有了极为重要的筹码。
括田进展得很顺利,但在括户方面,直到开元十一年底,效果仍然不佳。
为什么?(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