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ixiawenxue.org,李逵的逆袭之路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br /> “老爷,李直秘走了!”
“以后他来,不需要通报了。”
宫掖。
蹴鞠场边,小皇帝赵煦越来越享受这种奔跑之后的畅快之意,将原本的蹴鞠规则改地面目全非。并且乐此不疲。
见到李逵的那一刻,赵煦挺意外。虽说他早就将李逵当成了自己的亲信,是最能信任的人之一。但李逵这家伙吧,总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经常冒个头,就不见了踪迹。难得这天会特地呆在球场边上,守着他一整天。
越来越像是个合格的直秘阁了。
这时候,赵煦琢磨,是否要升李逵为从六品的起居舍人?
只不过,这个官职需要历练之后才能升任。至于说让六位比李逵官职高的官员做保这种事情,根本就不用担心。唯一的是历练,到地方上担任通判是历练,出使辽国也是历练,但总之有一条,需要离开京城。
皇帝如果一意孤行,那么李逵将来的履历里就会有一条,幸臣。这会让他在文官之中被孤立起来。
不过,李逵做官才几个月,突然间升迁还是连升两级,有点过分了。
李逵等到赵煦尽心了,才对皇帝低声道:“陛下,刑部尚书邢恕想要为陛下排忧解难,此人颇有恒心,陛下是否愿意给他机会?”
“邢恕!哼——”
赵煦听到这个人的名字,脸色顿时难看起来,他们母子要不是这货的阴谋诡计害的一直在后宫之中被压了一头,也不会最后让赵煦和皇祖母的关系紧张成那个样子。在宣仁太后最后的执政时期,赵煦已经有剑拔弩张之势了。
如果朱太妃不是太妃,而是太后。
那么赵煦就不会一个人去抵抗皇祖母的怒火,而且宣仁太后也会更加忌惮赵煦母子的反应。适当的放权,在生前就会让赵煦亲政。从而让他感觉自己真的是大宋皇帝,而不是一个什么事都需要请示的傀儡。
要不是去年宣仁太后薨了,谁也不知道赵煦会在什么时候亲政。他更不清楚,自己的傀儡生涯会在那天突然结束,或是从皇帝的宝座上被人揪下来。
面对邢恕,赵煦难以心平气和的对待。
尤其是他深知自己的能力,比气势,他不如章惇、苏辙;比讲道理,李清臣、杨畏这样的能说到他怀疑人生;比阴谋诡计,他更不是个,更何况是当年和蔡确一起商量佣立新君的邢恕?
赵煦急忙对李逵道:“拒绝他,不要和这个人有任何的来往,他很危险。”
蔡确的倒台,让很多秘密都被泄露了出来。比如说,蔡确和邢恕曾经密谋立泰王。王珪一度有生死之忧,被他们胁迫等等。
不得不说,皇帝赵煦不见得是一个聪明的皇帝,但确实算得上是个有情有义的皇帝。对于身边亲近之人,他忍不住想要保护的念头从来没有断过。即便是像郝随这样做了吃里扒外的事,皇帝也没有打算追究。就算是朝臣和内臣有传递宫中消息的惯例。但真要是被皇帝知晓了,朝臣一点事都不会有,但是宦官往往会小命不保。
可郝随还是保住了小命,只不过这家伙过些天就要被发配去西北了。
突然皇帝因为担心他的安全,让阻止他与虎谋皮,这种心意,让李逵感觉没跟错人。仅凭这一点,李逵就不会认为自己做的事毫无意义。谁也不想在一个喜怒无常的暴君身边当官。
李逵轻声道:“臣给邢恕出了个难题,如果他知难而退,他应该会放弃靠近陛下。但如果她解决了难题,陛下或许能够得到一些好处。”
“好处?”赵煦古怪的看向李逵,实在不愿意承认,自己和李逵竟然也有差距。
似乎他除了生在了帝王家,任何方面都是平庸之人。
李逵笑道:“我认为宣仁太后一定是对陛下爱护有加的长辈,她老人家怎么可能不留下一两份遗诏,将当年对陛下的不公改过来呢?”
遗诏?
怎么可能有。
宣仁太后病死的时候,赵煦可是就在跟前。要是有遗诏他怎么可能不知道?
可见李逵笃定的样子,让他也不免心里嘀咕起来,莫非真的有?
李逵蛊惑的声音再次想起:“陛下,万一有呢?”
赵煦糊涂了,他年纪不大,还不到老糊涂的年纪,怎么可能记错?可见李逵也不是开玩笑的样子,琢磨起来,突然他想到他父皇神宗皇帝,病入膏肓之际,连话都说不会出来了,还不是拟订了‘遗诏’吗?
王珪和蔡确,还有章惇,加上记录的李清臣,将皇帝的意志记录下来,并公布于朝堂之上。
可实际上,如果没有宣仁太后的点头,当时还是延安郡王赵煦根本就没有机会当皇帝,有没有遗诏作用不大。但有时候却很有用了,比如说赐封朱太妃为太后,这个旨意皇帝很难下,向太后根本就不会愿意让皇帝如愿。要是死去的宣仁太后能留下一封遗诏,那么朱太妃,变朱太后,就变得顺理成章起来了。
心里活泛起来的皇帝,觉得李逵意有所指,问:“这遗诏需要多少人经手?”
“高氏兄弟,最为近亲,来做这个见证最好不过;陛下,能不出面最好不出面;但当时宰相范纯仁必须要点头,苏颂老爷子应该能说通,两个顾命大臣,应该够了;另外加一个拟订旨意的翰林学士李清臣,只要他们说是真的,这份遗诏就是真的。”
“哈……”
赵煦惊呆了,他没想到一直是心头压着的心病,要解决起来如此简单?赵煦开始琢磨起来,搞定高氏兄弟很容易,节度使加衔允诺富贵,不怕高氏兄弟反水。
只是范纯仁老爷子,别看他是个老好人,但赵煦觉得反而是最难办的人。至于李清臣?这位如今焦头烂额,深怕因为西北军备让皇帝记恨,正想要表现一番。
所以算起来,成功的概率非常大。
赵煦对李逵的态度立刻发生了变化,原本他觉得李逵不过是个亲信培养,足够了。没想到,李逵竟然在不声不响之间,竟然替他谋划如此大事。
只是,李逵说完之后,突然加了一句:“不过陛下,向太后恐怕会很不满。必然会为此事大发雷霆,任何人递诏书,都会被她老人家记恨。臣以为,邢恕也不会递这份遗诏。”
当然会不满,朱太妃原先不过是宫女,神宗皇帝竟然和宫女生了俩儿子,没和她生。说出来,当皇后的心里能舒坦?
面对向太后,赵煦也有点惊慌,毕竟他和母亲朱太妃一直生活在向太后的阴影之下,不敢抗拒。
李逵见赵煦竟然开始意志松动起来,他可不希望赵煦半途而废,走上一步,躬身道:“臣愿意做那个递诏书之人!”
“李卿,这如何使得?”
皇帝赵煦动容了,眼眶里闪着感动的光芒,递送诏书虽没有性命之忧,但李逵想要继续留在京城就难了。而且在向太后有生之年,都不可能回京。这个代价,太大了。
br /> “老爷,李直秘走了!”
“以后他来,不需要通报了。”
宫掖。
蹴鞠场边,小皇帝赵煦越来越享受这种奔跑之后的畅快之意,将原本的蹴鞠规则改地面目全非。并且乐此不疲。
见到李逵的那一刻,赵煦挺意外。虽说他早就将李逵当成了自己的亲信,是最能信任的人之一。但李逵这家伙吧,总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经常冒个头,就不见了踪迹。难得这天会特地呆在球场边上,守着他一整天。
越来越像是个合格的直秘阁了。
这时候,赵煦琢磨,是否要升李逵为从六品的起居舍人?
只不过,这个官职需要历练之后才能升任。至于说让六位比李逵官职高的官员做保这种事情,根本就不用担心。唯一的是历练,到地方上担任通判是历练,出使辽国也是历练,但总之有一条,需要离开京城。
皇帝如果一意孤行,那么李逵将来的履历里就会有一条,幸臣。这会让他在文官之中被孤立起来。
不过,李逵做官才几个月,突然间升迁还是连升两级,有点过分了。
李逵等到赵煦尽心了,才对皇帝低声道:“陛下,刑部尚书邢恕想要为陛下排忧解难,此人颇有恒心,陛下是否愿意给他机会?”
“邢恕!哼——”
赵煦听到这个人的名字,脸色顿时难看起来,他们母子要不是这货的阴谋诡计害的一直在后宫之中被压了一头,也不会最后让赵煦和皇祖母的关系紧张成那个样子。在宣仁太后最后的执政时期,赵煦已经有剑拔弩张之势了。
如果朱太妃不是太妃,而是太后。
那么赵煦就不会一个人去抵抗皇祖母的怒火,而且宣仁太后也会更加忌惮赵煦母子的反应。适当的放权,在生前就会让赵煦亲政。从而让他感觉自己真的是大宋皇帝,而不是一个什么事都需要请示的傀儡。
要不是去年宣仁太后薨了,谁也不知道赵煦会在什么时候亲政。他更不清楚,自己的傀儡生涯会在那天突然结束,或是从皇帝的宝座上被人揪下来。
面对邢恕,赵煦难以心平气和的对待。
尤其是他深知自己的能力,比气势,他不如章惇、苏辙;比讲道理,李清臣、杨畏这样的能说到他怀疑人生;比阴谋诡计,他更不是个,更何况是当年和蔡确一起商量佣立新君的邢恕?
赵煦急忙对李逵道:“拒绝他,不要和这个人有任何的来往,他很危险。”
蔡确的倒台,让很多秘密都被泄露了出来。比如说,蔡确和邢恕曾经密谋立泰王。王珪一度有生死之忧,被他们胁迫等等。
不得不说,皇帝赵煦不见得是一个聪明的皇帝,但确实算得上是个有情有义的皇帝。对于身边亲近之人,他忍不住想要保护的念头从来没有断过。即便是像郝随这样做了吃里扒外的事,皇帝也没有打算追究。就算是朝臣和内臣有传递宫中消息的惯例。但真要是被皇帝知晓了,朝臣一点事都不会有,但是宦官往往会小命不保。
可郝随还是保住了小命,只不过这家伙过些天就要被发配去西北了。
突然皇帝因为担心他的安全,让阻止他与虎谋皮,这种心意,让李逵感觉没跟错人。仅凭这一点,李逵就不会认为自己做的事毫无意义。谁也不想在一个喜怒无常的暴君身边当官。
李逵轻声道:“臣给邢恕出了个难题,如果他知难而退,他应该会放弃靠近陛下。但如果她解决了难题,陛下或许能够得到一些好处。”
“好处?”赵煦古怪的看向李逵,实在不愿意承认,自己和李逵竟然也有差距。
似乎他除了生在了帝王家,任何方面都是平庸之人。
李逵笑道:“我认为宣仁太后一定是对陛下爱护有加的长辈,她老人家怎么可能不留下一两份遗诏,将当年对陛下的不公改过来呢?”
遗诏?
怎么可能有。
宣仁太后病死的时候,赵煦可是就在跟前。要是有遗诏他怎么可能不知道?
可见李逵笃定的样子,让他也不免心里嘀咕起来,莫非真的有?
李逵蛊惑的声音再次想起:“陛下,万一有呢?”
赵煦糊涂了,他年纪不大,还不到老糊涂的年纪,怎么可能记错?可见李逵也不是开玩笑的样子,琢磨起来,突然他想到他父皇神宗皇帝,病入膏肓之际,连话都说不会出来了,还不是拟订了‘遗诏’吗?
王珪和蔡确,还有章惇,加上记录的李清臣,将皇帝的意志记录下来,并公布于朝堂之上。
可实际上,如果没有宣仁太后的点头,当时还是延安郡王赵煦根本就没有机会当皇帝,有没有遗诏作用不大。但有时候却很有用了,比如说赐封朱太妃为太后,这个旨意皇帝很难下,向太后根本就不会愿意让皇帝如愿。要是死去的宣仁太后能留下一封遗诏,那么朱太妃,变朱太后,就变得顺理成章起来了。
心里活泛起来的皇帝,觉得李逵意有所指,问:“这遗诏需要多少人经手?”
“高氏兄弟,最为近亲,来做这个见证最好不过;陛下,能不出面最好不出面;但当时宰相范纯仁必须要点头,苏颂老爷子应该能说通,两个顾命大臣,应该够了;另外加一个拟订旨意的翰林学士李清臣,只要他们说是真的,这份遗诏就是真的。”
“哈……”
赵煦惊呆了,他没想到一直是心头压着的心病,要解决起来如此简单?赵煦开始琢磨起来,搞定高氏兄弟很容易,节度使加衔允诺富贵,不怕高氏兄弟反水。
只是范纯仁老爷子,别看他是个老好人,但赵煦觉得反而是最难办的人。至于李清臣?这位如今焦头烂额,深怕因为西北军备让皇帝记恨,正想要表现一番。
所以算起来,成功的概率非常大。
赵煦对李逵的态度立刻发生了变化,原本他觉得李逵不过是个亲信培养,足够了。没想到,李逵竟然在不声不响之间,竟然替他谋划如此大事。
只是,李逵说完之后,突然加了一句:“不过陛下,向太后恐怕会很不满。必然会为此事大发雷霆,任何人递诏书,都会被她老人家记恨。臣以为,邢恕也不会递这份遗诏。”
当然会不满,朱太妃原先不过是宫女,神宗皇帝竟然和宫女生了俩儿子,没和她生。说出来,当皇后的心里能舒坦?
面对向太后,赵煦也有点惊慌,毕竟他和母亲朱太妃一直生活在向太后的阴影之下,不敢抗拒。
李逵见赵煦竟然开始意志松动起来,他可不希望赵煦半途而废,走上一步,躬身道:“臣愿意做那个递诏书之人!”
“李卿,这如何使得?”
皇帝赵煦动容了,眼眶里闪着感动的光芒,递送诏书虽没有性命之忧,但李逵想要继续留在京城就难了。而且在向太后有生之年,都不可能回京。这个代价,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