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ixiawenxue.org,边一文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次,赴某乡看望新任职同事。刚进他办公室,寒暄两句,忽然,有人敲门,开门看,是位妇女,这位中年妇女神色紧张,很焦急,她说:“乡长,前年乡里欠的饭费,饭店实在撑不住了,还点钱,进材料用;进货赊账,佘多了,没人敢佘了。”新上任同事忙站起来,面有难色,说着好话:“大姐,前任欠下饭钱,肯定还,刚接手,得给些筹措时间。”好在中年妇女通情达理,说句恳求话就走了。中年妇女走后,同事抱怨,乡里工作,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各路官员都到乡里来,来了就得喝酒、陪着,吃喝后还要设法还账,这不,前任欠的钱,天天来要,得耐心接待他们,与他们说好话,弄得心烦意乱,哪有心思、精力深入村户做工作?
由如今乡镇因招待不堪重负的现实,使我想到七十年代吃派饭的情景。那时,各级干部下乡时兴吃派饭,派到农户去吃,农户吃什么,干部就吃什么,晚饭后,按统一标准,悄悄地将应付粮票、现金放到桌子上,用碗底压上一部分,另一部分露在外面,为的是让主人看得见。我曾吃过派饭,在我的记忆中,吃的派饭都是寻常百姓家
使我没想到的是,我竟吃到了一户官家。一次下乡路上,与某领导分到一组,这位领导按照级别在地方可称是官了。路程很远,就坐在车里说闲话,彼此介绍是哪里人,简单经历。这位领导介绍他所老家的
那个村子,正是我曾吃过派饭的哪个村。我就问他在哪里住?他说,老家就在运河边上,南数第三排,第三排东头第二户。你的父亲在供销社工作,母亲是教师。这位领导说:是呀。你有姐姐。是呀。那当时我怎么就没有见到你呢?这位领导说:那时,他年龄尚小,有客人时,就让其去外面玩,等客人走了,再回来吃饭,农家以这样形式,体现对客人尊重。忽然,就想起三十年前的情景。是那村办公室驼背老者领去他家吃派饭的。去往的路是条泥泞窄巷,两面都是土坯墙,走着走着,见一位老汉和堆泥,准备修补脱落泥坯,土堆中间灌满水,水将围埝撑开,溢了一地,踩在路上的泥泞,很滑,差点崴了脚。在离那堆泥不远处,有个男孩,五六岁样子,前额剃得溜光,脑勺留一小髻,甩来甩去的,灰头土脸正玩一堆土。从长相看,虽经过多年变化,但大模样仍可看出来,眼睛的严峻神态就是明显特征。这个过去的小孩,就是如今眼前的领导,谁小时都幼稚,如今人家是领导,提小时事,有损尊严。想到这,忙说“你小时一定非常可爱。”倒是领导没太在意。“可爱什么?小屁孩,吃屎的孩子。”
领导思忖了一会,说,按此说,您是我的老领导了。不敢,不敢,我忙说。在人家吃了一顿派饭,也不算什么太大资本,不值得那么炫耀。倒是这位领导认真了。那次谈话后,无论是什么场合对我
都以老领导相称。一次,送份文件,刚推门,只见这位领导像见他的上级一样待我,立时站起来,弄得我不好意思,不就是一顿派饭吗,况且当时这位领导还是孩子,并没有很深的交往,但是这位领导不这样看,他以为,称我老领导,在他之上,并没有错。因为我当时虽只是工作队的一员,是他父辈的领导。顺着这个思路,要说当时在他们村吃饭时,他还是个小孩,就说是联系群众,他也并不在工作范围之内,说领导他,那是幼儿园阿姨的事,与我无关。要说我是这个小孩子的领导,却是高抬了他。时过境迁,一切都要面对现实,人家如今已不是孩子,是领导,年轻人进入领导岗位是常有的事,一切就要从现在说起。但是,我就想到吃派饭这种形式,吃过一顿饭,人家就把你打成自家人,就和你亲密起来,不仅是和大人建立了联系,连他们的后代与你都有了某些情结,和你都格外的亲切。我本来是派到平常人家吃饭的,没想到,就是哪家的孩子有了进步,当了级别不低的官,使我与官有了缘分,有了交往。
就在我看望刚上任的同事的时候,讲了吃派饭的经历,他无不感慨地说:这样的老传统应该回来,大吃大喝,浪费钱财,乡里不堪承受,了解不到群众的情况,与群众是油水关系;而吃派饭,谁家怎么样,村里发生了什么事,入户就全了解清楚了,与群众是鱼水关系。
鱼水关系,就是我们的干部像鱼,群众像水,鱼游于水中,水滋润着鱼,彼此分离不开。吃派饭,就与群众的联系看,还真正是成了干群之间的纽带。我离开吃派饭的那个农户已经三十多年了,谁知还因吃过派饭与当时农户的小孩、现在的地方官,建立起忘年交。
一次,赴某乡看望新任职同事。刚进他办公室,寒暄两句,忽然,有人敲门,开门看,是位妇女,这位中年妇女神色紧张,很焦急,她说:“乡长,前年乡里欠的饭费,饭店实在撑不住了,还点钱,进材料用;进货赊账,佘多了,没人敢佘了。”新上任同事忙站起来,面有难色,说着好话:“大姐,前任欠下饭钱,肯定还,刚接手,得给些筹措时间。”好在中年妇女通情达理,说句恳求话就走了。中年妇女走后,同事抱怨,乡里工作,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各路官员都到乡里来,来了就得喝酒、陪着,吃喝后还要设法还账,这不,前任欠的钱,天天来要,得耐心接待他们,与他们说好话,弄得心烦意乱,哪有心思、精力深入村户做工作?
由如今乡镇因招待不堪重负的现实,使我想到七十年代吃派饭的情景。那时,各级干部下乡时兴吃派饭,派到农户去吃,农户吃什么,干部就吃什么,晚饭后,按统一标准,悄悄地将应付粮票、现金放到桌子上,用碗底压上一部分,另一部分露在外面,为的是让主人看得见。我曾吃过派饭,在我的记忆中,吃的派饭都是寻常百姓家
使我没想到的是,我竟吃到了一户官家。一次下乡路上,与某领导分到一组,这位领导按照级别在地方可称是官了。路程很远,就坐在车里说闲话,彼此介绍是哪里人,简单经历。这位领导介绍他所老家的
那个村子,正是我曾吃过派饭的哪个村。我就问他在哪里住?他说,老家就在运河边上,南数第三排,第三排东头第二户。你的父亲在供销社工作,母亲是教师。这位领导说:是呀。你有姐姐。是呀。那当时我怎么就没有见到你呢?这位领导说:那时,他年龄尚小,有客人时,就让其去外面玩,等客人走了,再回来吃饭,农家以这样形式,体现对客人尊重。忽然,就想起三十年前的情景。是那村办公室驼背老者领去他家吃派饭的。去往的路是条泥泞窄巷,两面都是土坯墙,走着走着,见一位老汉和堆泥,准备修补脱落泥坯,土堆中间灌满水,水将围埝撑开,溢了一地,踩在路上的泥泞,很滑,差点崴了脚。在离那堆泥不远处,有个男孩,五六岁样子,前额剃得溜光,脑勺留一小髻,甩来甩去的,灰头土脸正玩一堆土。从长相看,虽经过多年变化,但大模样仍可看出来,眼睛的严峻神态就是明显特征。这个过去的小孩,就是如今眼前的领导,谁小时都幼稚,如今人家是领导,提小时事,有损尊严。想到这,忙说“你小时一定非常可爱。”倒是领导没太在意。“可爱什么?小屁孩,吃屎的孩子。”
领导思忖了一会,说,按此说,您是我的老领导了。不敢,不敢,我忙说。在人家吃了一顿派饭,也不算什么太大资本,不值得那么炫耀。倒是这位领导认真了。那次谈话后,无论是什么场合对我
都以老领导相称。一次,送份文件,刚推门,只见这位领导像见他的上级一样待我,立时站起来,弄得我不好意思,不就是一顿派饭吗,况且当时这位领导还是孩子,并没有很深的交往,但是这位领导不这样看,他以为,称我老领导,在他之上,并没有错。因为我当时虽只是工作队的一员,是他父辈的领导。顺着这个思路,要说当时在他们村吃饭时,他还是个小孩,就说是联系群众,他也并不在工作范围之内,说领导他,那是幼儿园阿姨的事,与我无关。要说我是这个小孩子的领导,却是高抬了他。时过境迁,一切都要面对现实,人家如今已不是孩子,是领导,年轻人进入领导岗位是常有的事,一切就要从现在说起。但是,我就想到吃派饭这种形式,吃过一顿饭,人家就把你打成自家人,就和你亲密起来,不仅是和大人建立了联系,连他们的后代与你都有了某些情结,和你都格外的亲切。我本来是派到平常人家吃饭的,没想到,就是哪家的孩子有了进步,当了级别不低的官,使我与官有了缘分,有了交往。
就在我看望刚上任的同事的时候,讲了吃派饭的经历,他无不感慨地说:这样的老传统应该回来,大吃大喝,浪费钱财,乡里不堪承受,了解不到群众的情况,与群众是油水关系;而吃派饭,谁家怎么样,村里发生了什么事,入户就全了解清楚了,与群众是鱼水关系。
鱼水关系,就是我们的干部像鱼,群众像水,鱼游于水中,水滋润着鱼,彼此分离不开。吃派饭,就与群众的联系看,还真正是成了干群之间的纽带。我离开吃派饭的那个农户已经三十多年了,谁知还因吃过派饭与当时农户的小孩、现在的地方官,建立起忘年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