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ixiawenxue.org,鬼吹灯之牧野诡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那两个黄衫客见状并不惊讶,当即请施耐庵落座,他们自称其祖辈乃是春秋战国时鬼谷子门下,历代隐居于此山,有许多年不见外人了,而今有人误入山中,也是机缘难得,看来天下大变在即,合该兵家出世定乱,于是取出一捆竹简,告之施耐庵:“此乃兵家秘诀,分为形势、技巧、权谋三篇,内合阴阳术数,蕴涵天地形势变化,暗藏扭转乾坤之机,如能领悟其中一篇奥妙,当有九五之尊。”施耐庵忙说:“我一介布衣,从不敢有非分之想,只求能够辅佐贤明圣主,推翻元人****,以解天下苍生倒悬之苦。”那两个黄衫客闻言怪笑了几声,当场将竹简尽数相授,施耐庵再次拜倒叩谢,随后在灯下翻阅“兵家秘诀”,越看越是入迷,浑然忘却了身外之事。
蓦地里一阵山风将庙门推开,顿时寒意袭人,施耐庵周身打了个寒战,等他抬起头来,却不见了那些人的踪影,此时天色破晓,晨雾只见有一群长臂苍猿,正自穿林越涧而去,为首两头巨猿都是赤瞳黄背,空山沉寂,猿声转瞬间已在数里之外了。
施耐庵心中惊疑不定,站在破庙中茫然若失,还没回过神来,忽然脑后被人狠狠打了一记闷棍,当即昏倒在地,等醒来之后,发现脑袋上满是鲜血,“兵家秘诀”不翼而飞,而那个躲在泥胎中的少年乞丐,也早已不知所终。
施耐庵心知是那乞丐恩将仇报,趁己不备,盗走了竹简兵书,未成想世间竟有如此狼子野心之辈,不由得追悔莫及,却也无可奈何。
好在施耐庵已将“兵家秘诀”尽数记在脑中,当下匆匆忙忙离了荒山野岭,后来他怀抱宏远,投奔到农民起义军张士诚帐下,充为军中幕僚,谋划了许多攻城夺地的奇计妙策。却因张士诚居功自傲,独断专行,亲信佞臣,疏远忠良,施耐庵几次谏劝,张士诚都不予采纳,于是愤然离开平江,此后心灰意冷,浪迹江湖,许多年后他才知道,当初自己在深山里搭救的少年乞丐,正是大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
原来濠州有个出身贫苦的朱元璋,幼时名为朱重八,靠给大户人家放猪放牛为生。元顺帝四年淮北蝗灾,赤地千里,百姓易子而食。十六岁的朱元璋孤苦无依,成了一个流落乡野的乞丐。
有一次朱元璋饿倒于深山,被救后不思报答,反而恩将仇报盗走了“兵家秘诀”,以为从此就能当上皇帝,可竹简上面字迹古朴,难以辨识,就揣在怀中,回到市上请人解读,不过文意深奥,朱元璋大字认不了几个,哪里读得明白?留下来既不当吃也不当穿,还不如换几个钱饱餐一顿,但他想到如今天下动荡,正值英雄豪杰建功立业之秋,大丈夫岂可不动一念,这“兵家秘诀”迟早会有用武之地,于是藏带在身,秘不示人。
此后朱元璋到黄觉寺出家当了和尚,每日带上木鱼、瓦钵,到处游方化缘,终于找机会投奔义军,并以战功连续升迁,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势力,他听闻刘基刘伯温,有文经武纬之才,就想请其出山,共谋大业,为了表示诚意,不惜以部分“兵家秘诀”相授。
刘伯温深感其德,从此充为军师,追随左右,屡次献出奇谋良策,使义军取襄阳,收滁州,平芜湖,克太平,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长江两岸,诛灭张士诚、陈友谅,然后挥师北上,直取大都,将元顺帝逐回漠北,终于建立了不世之功。
朱元璋出身草莽,空以徒手夺取天下,从一介放牛童当上了开国的太祖皇帝,自然对那些用兵如神精通谋略的开国元勋深为忌惮,唯恐朝中有人起兵造反,所以刘伯温虽以大功,只封伯爵。但最使朱元璋感到不安的,还是当年救他的那位恩公,他十分后悔当初行凶时做贼心虚,手底下有些发软,致使留下了隐患。
朱元璋担心竹简兵书落入别人手中,早已将竹简付之一炬,可一想到世间还有某个人掌握着“兵家秘诀”,便寝食难安。但他并不知道施耐庵的身份姓名,时隔多年,也无法再按当年的形貌缉拿此人,于是暗中颁下密旨,命各地严加搜捕“兵家秘诀”的传人。
却说施耐庵浪迹天涯,多年隐居不出,因感时政衰败,作《江湖豪客传》寄托心意。不料此书被洪武皇帝看到,惹得龙颜大怒,认定是宣讲谋逆做乱之道,就勒令地方官员,将施耐庵问罪下狱。
施耐庵的门生罗贯中,早年间有志图王,也曾投奔张士诚及刘福通参加起义军,但未遇明主,都没能得到重用,只得遁隐江南,以撰写戏曲平话为生。在施耐庵下狱后,罗贯中求到刘伯温府上,望他念在旧日相识的份儿上设法相救。刘伯温当即上书请命,又劝施耐庵在狱中将《江湖豪客传》改为《忠义水浒传》,在八十回本之后另加四十回,专讲以宋江为首的草莽豪杰受了招安,报效朝廷,为国尽忠,才使得施耐庵免于一死。
施耐庵此时已经知道了朱元璋的身份,料想那洪武皇帝为人阴狠,又惯于猜忌,不愿像唐太宗一般与功臣同始同终,就算那些开过元勋们想要急流勇退,恐怕也难得善终,今后朝廷中必然还有一场血腥浩劫,但大局已定,他身为一介草民,终无回天之力,只把“兵家秘诀”转授给罗贯中,嘱咐他妥善收藏,万误失落,时移则事易,事易则备变,随后郁郁而终。
不出施耐庵所料,洪武皇帝果然开始大肆杀戮功臣,前后有四万多文臣武将遇害,军中为之一空,更不允许“兵家秘诀”留在世间。罗贯中暗恨朱元璋残暴狠毒,立誓让“兵家秘诀”流传后世,但朝廷上法度森严,明写兵书无异于自寻死路,况且也没有书商胆敢出版印制。
罗贯中心生一计,穷其毕生精力,将神妙无比的“兵家秘诀”分解开来,以明朝开国战例为素材,全部写入《三国志通俗演义》,全书借用三国时期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为背景,起自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书中褒刘贬曹,寄托了罗贯中师徒对仁君的向往,以及对奸雄的切齿痛恨。
这部暗藏“兵家秘诀”的《三国志通俗演义》,终于在嘉靖元年刊印出版,自此脍炙人口,广为传播,改编成评书戏曲的段落不计其数,却一直没有任何人察觉到被罗贯中隐匿在书中的“军事密码”,也正是由于这篇密码的存在,彻底颠覆了大明王朝的江山社稷。
转眼间时移物换,到了明朝末年,已是朝纲败坏,各地流寇蜂起,冲州撞府,势如席... -->>
那两个黄衫客见状并不惊讶,当即请施耐庵落座,他们自称其祖辈乃是春秋战国时鬼谷子门下,历代隐居于此山,有许多年不见外人了,而今有人误入山中,也是机缘难得,看来天下大变在即,合该兵家出世定乱,于是取出一捆竹简,告之施耐庵:“此乃兵家秘诀,分为形势、技巧、权谋三篇,内合阴阳术数,蕴涵天地形势变化,暗藏扭转乾坤之机,如能领悟其中一篇奥妙,当有九五之尊。”施耐庵忙说:“我一介布衣,从不敢有非分之想,只求能够辅佐贤明圣主,推翻元人****,以解天下苍生倒悬之苦。”那两个黄衫客闻言怪笑了几声,当场将竹简尽数相授,施耐庵再次拜倒叩谢,随后在灯下翻阅“兵家秘诀”,越看越是入迷,浑然忘却了身外之事。
蓦地里一阵山风将庙门推开,顿时寒意袭人,施耐庵周身打了个寒战,等他抬起头来,却不见了那些人的踪影,此时天色破晓,晨雾只见有一群长臂苍猿,正自穿林越涧而去,为首两头巨猿都是赤瞳黄背,空山沉寂,猿声转瞬间已在数里之外了。
施耐庵心中惊疑不定,站在破庙中茫然若失,还没回过神来,忽然脑后被人狠狠打了一记闷棍,当即昏倒在地,等醒来之后,发现脑袋上满是鲜血,“兵家秘诀”不翼而飞,而那个躲在泥胎中的少年乞丐,也早已不知所终。
施耐庵心知是那乞丐恩将仇报,趁己不备,盗走了竹简兵书,未成想世间竟有如此狼子野心之辈,不由得追悔莫及,却也无可奈何。
好在施耐庵已将“兵家秘诀”尽数记在脑中,当下匆匆忙忙离了荒山野岭,后来他怀抱宏远,投奔到农民起义军张士诚帐下,充为军中幕僚,谋划了许多攻城夺地的奇计妙策。却因张士诚居功自傲,独断专行,亲信佞臣,疏远忠良,施耐庵几次谏劝,张士诚都不予采纳,于是愤然离开平江,此后心灰意冷,浪迹江湖,许多年后他才知道,当初自己在深山里搭救的少年乞丐,正是大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
原来濠州有个出身贫苦的朱元璋,幼时名为朱重八,靠给大户人家放猪放牛为生。元顺帝四年淮北蝗灾,赤地千里,百姓易子而食。十六岁的朱元璋孤苦无依,成了一个流落乡野的乞丐。
有一次朱元璋饿倒于深山,被救后不思报答,反而恩将仇报盗走了“兵家秘诀”,以为从此就能当上皇帝,可竹简上面字迹古朴,难以辨识,就揣在怀中,回到市上请人解读,不过文意深奥,朱元璋大字认不了几个,哪里读得明白?留下来既不当吃也不当穿,还不如换几个钱饱餐一顿,但他想到如今天下动荡,正值英雄豪杰建功立业之秋,大丈夫岂可不动一念,这“兵家秘诀”迟早会有用武之地,于是藏带在身,秘不示人。
此后朱元璋到黄觉寺出家当了和尚,每日带上木鱼、瓦钵,到处游方化缘,终于找机会投奔义军,并以战功连续升迁,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势力,他听闻刘基刘伯温,有文经武纬之才,就想请其出山,共谋大业,为了表示诚意,不惜以部分“兵家秘诀”相授。
刘伯温深感其德,从此充为军师,追随左右,屡次献出奇谋良策,使义军取襄阳,收滁州,平芜湖,克太平,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长江两岸,诛灭张士诚、陈友谅,然后挥师北上,直取大都,将元顺帝逐回漠北,终于建立了不世之功。
朱元璋出身草莽,空以徒手夺取天下,从一介放牛童当上了开国的太祖皇帝,自然对那些用兵如神精通谋略的开国元勋深为忌惮,唯恐朝中有人起兵造反,所以刘伯温虽以大功,只封伯爵。但最使朱元璋感到不安的,还是当年救他的那位恩公,他十分后悔当初行凶时做贼心虚,手底下有些发软,致使留下了隐患。
朱元璋担心竹简兵书落入别人手中,早已将竹简付之一炬,可一想到世间还有某个人掌握着“兵家秘诀”,便寝食难安。但他并不知道施耐庵的身份姓名,时隔多年,也无法再按当年的形貌缉拿此人,于是暗中颁下密旨,命各地严加搜捕“兵家秘诀”的传人。
却说施耐庵浪迹天涯,多年隐居不出,因感时政衰败,作《江湖豪客传》寄托心意。不料此书被洪武皇帝看到,惹得龙颜大怒,认定是宣讲谋逆做乱之道,就勒令地方官员,将施耐庵问罪下狱。
施耐庵的门生罗贯中,早年间有志图王,也曾投奔张士诚及刘福通参加起义军,但未遇明主,都没能得到重用,只得遁隐江南,以撰写戏曲平话为生。在施耐庵下狱后,罗贯中求到刘伯温府上,望他念在旧日相识的份儿上设法相救。刘伯温当即上书请命,又劝施耐庵在狱中将《江湖豪客传》改为《忠义水浒传》,在八十回本之后另加四十回,专讲以宋江为首的草莽豪杰受了招安,报效朝廷,为国尽忠,才使得施耐庵免于一死。
施耐庵此时已经知道了朱元璋的身份,料想那洪武皇帝为人阴狠,又惯于猜忌,不愿像唐太宗一般与功臣同始同终,就算那些开过元勋们想要急流勇退,恐怕也难得善终,今后朝廷中必然还有一场血腥浩劫,但大局已定,他身为一介草民,终无回天之力,只把“兵家秘诀”转授给罗贯中,嘱咐他妥善收藏,万误失落,时移则事易,事易则备变,随后郁郁而终。
不出施耐庵所料,洪武皇帝果然开始大肆杀戮功臣,前后有四万多文臣武将遇害,军中为之一空,更不允许“兵家秘诀”留在世间。罗贯中暗恨朱元璋残暴狠毒,立誓让“兵家秘诀”流传后世,但朝廷上法度森严,明写兵书无异于自寻死路,况且也没有书商胆敢出版印制。
罗贯中心生一计,穷其毕生精力,将神妙无比的“兵家秘诀”分解开来,以明朝开国战例为素材,全部写入《三国志通俗演义》,全书借用三国时期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为背景,起自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书中褒刘贬曹,寄托了罗贯中师徒对仁君的向往,以及对奸雄的切齿痛恨。
这部暗藏“兵家秘诀”的《三国志通俗演义》,终于在嘉靖元年刊印出版,自此脍炙人口,广为传播,改编成评书戏曲的段落不计其数,却一直没有任何人察觉到被罗贯中隐匿在书中的“军事密码”,也正是由于这篇密码的存在,彻底颠覆了大明王朝的江山社稷。
转眼间时移物换,到了明朝末年,已是朝纲败坏,各地流寇蜂起,冲州撞府,势如席...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