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ixiawenxue.org,归自谣(GL)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棠辞一案牵涉之人太多,吏部尚书秦延,豫王府,去年科举会试的主事丁永昌……位极人臣的要员,身份尴尬地位显赫的皇室宗亲,人微言轻却扼住朝野传闻咽喉的小官——皆不能独善其身,自愿与否知情与否都在事败那刻被拖入泥潭,不得脱逃。
风声传得快,鲁王一派也早有趁火打劫的应对之策,无论身居何职在文在武都想方设法地把棠辞的事与东宫扯上关系,更有甚者,还在民间散播谣言——自然,他们也晓得分寸,棠辞乃前朝嫡长公主永嘉的事并不提及,只一条女扮男装即可将她置之死地。
胡来彦将静慈带进刑部大牢后,便知自己这方打的小算盘八成使不上了,忙匆匆忙忙地奔去鲁王府,劝着鲁王与韩儒,煽风点火的弹劾奏折赶紧烧了,遣去街头巷尾各大酒楼闹市散播谣言的人也给调了回来。
果不其然。
翌日,皇帝上早朝时满面红光,春风得意,闭口不谈棠辞的事,只令礼部草拟册封皇后的仪注。
那日在刑部大牢,腰带解到一半,懿慈眼角的泪将他灼醒,冲动的念头止住了,他只问她,要绕她一命可以,你往后还待在碧云寺里么?懿慈自然摇头。
皇帝便将她带回了皇宫,金笼子里关着金丝雀,什么都不做,好似也能令他心满意足。他近来身子不太好了,他不想再苦等下去了,哪怕将她困在眼前每天看着她,也是好的。
话罢,满殿鸦雀无声,文武权臣宽大官服下遮掩的肚子里横七竖八地不知道躺了多少牢骚,却是半个不字也不敢言。
荒唐无度的皇帝史册上见了不少,大晋朝有史以来确实也不缺淳祐帝这么一个,虽则夺兄之妻掠为己室的行径百年后多半要沦为谈资与典例在市井私塾中流传,可皇帝毕竟是皇帝,忍了十三年好不容易遂愿圆梦了,为人臣子的即便要谏也不应急于一时,否则真是黑布蒙着眼睛直往刀口上撞有命不要了。
令人震惊的旨意不止这一道。
下朝后,皇帝召了胡来彦来,问他应当如何处置棠辞。
胡来彦心里想的自然是将她弄死,除之后快了。可若这么简单,皇帝还问他作甚?
于是他思索了半晌,硬着头皮答,棠大人行为不端,言辞乖戾,触怒龙颜,如何处置理应全凭陛下发落。
怎么行为不端,怎么言辞乖戾?胡来彦避重就轻,他很聪明,知道皇帝约莫应着懿慈皇后不便处死棠辞,可经此一事,她的身份已不是秘密,朝中有前朝余孽死灰复燃也未可知,放在京里养在身边如同养虎为患。他心里有层心思许与皇帝不谋而合,他若说了出来,恐为皇帝忌惮,索性将担子全推给皇帝。
皇帝笑了声,道:“大善。”即命胡来彦当场写了奏本。
胡来彦如同热锅上的蚂蚁,颤颤巍巍地拟了一份,跪呈与皇帝,御览后驳了回来。
于是又拟,又驳……五六次后,皇帝提起御笔,蘸饱朱砂,批了奏本,扔给胡来彦,朗声笑道:“胡爱卿素有急智,可解朕之忧愁,朕甚喜之!”
殿内掌管起居注的中书舍人自胡来彦进殿后手上便没闲暇过,此刻更是奋笔疾书。
胡来彦接过奏折,伏地下拜,恭敬告退。
临走时哀怨地瞥了眼那中书舍人,心道自己死后虽则定然在史册上落不下什么好名声,可此事着实被逼无奈为皇帝背锅啊。
奏本写得明白,朱批一下,胡来彦自赶紧去置办了,中途无人知晓,连劝阻都来不及。
黥刑——毁她颜面,胫杖——断她腿脚,发配至凉州参军——绝她念想。
所有后路皆堵得干干净净。
你不是求我绕她一命么,我饶了,这已是我最大的让步。
两朝老人李顺德在御前伺候着,两人的对话听得清清楚楚,心里针扎似的分外不是滋味。想劝几句,却被一旁的张保拽住了衣袖,不使他触了霉头。
冲动转瞬即逝,后怕一丝丝一点点地滚上心头,李顺德忙战战兢兢地缩回半只脚尖,只一个劲儿地感慨在至高无上的权势利益面前,那么些零星半点的血脉牵连算得上什么?
皇帝连与自己一母同胞的兄长都狠心逼死,区区一个侄女儿又有何碍?
只是……可怜了那孩子啊。
二十年前人人捧在手心里怕飞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金枝玉叶,如今命如草芥……活着,竟还不如死了干脆。
鞭伤剑伤被草草医治,棠辞躺在牢房里的石床上,两眼无光地盯着头顶的青黑石墙看。
她已两日两夜未眠,不是不想睡,是睡不着,一闭上眼,两日前的一幕幕场景争先恐后地涌入脑海中,惊惧、绝望、哀恸、凄恻……说不清多少种令人痛彻心扉的情愫纷纷织成一张细细密密的网,她被牢牢地困在里面,每走一步心如蚁噬。
她已两日两夜米水未尽,昨日头脑烧得迷糊,隐隐约约有谁来过,探她的额头,为她带来换洗的衣服与干净厚实的被褥并给她换上。也不说话,坐在硬邦邦石床的边沿,静静守着她,喂水喂饭喂药,一入喉咙一阵恶心,全都吐了出来。那个人,耐心很好,喂了很久,一遍又一遍,甘之若饴——约莫是觉得能喂进去一些是一些,聊胜于无。
没多久,似乎狱卒过来驱赶,那人走了... -->>
棠辞一案牵涉之人太多,吏部尚书秦延,豫王府,去年科举会试的主事丁永昌……位极人臣的要员,身份尴尬地位显赫的皇室宗亲,人微言轻却扼住朝野传闻咽喉的小官——皆不能独善其身,自愿与否知情与否都在事败那刻被拖入泥潭,不得脱逃。
风声传得快,鲁王一派也早有趁火打劫的应对之策,无论身居何职在文在武都想方设法地把棠辞的事与东宫扯上关系,更有甚者,还在民间散播谣言——自然,他们也晓得分寸,棠辞乃前朝嫡长公主永嘉的事并不提及,只一条女扮男装即可将她置之死地。
胡来彦将静慈带进刑部大牢后,便知自己这方打的小算盘八成使不上了,忙匆匆忙忙地奔去鲁王府,劝着鲁王与韩儒,煽风点火的弹劾奏折赶紧烧了,遣去街头巷尾各大酒楼闹市散播谣言的人也给调了回来。
果不其然。
翌日,皇帝上早朝时满面红光,春风得意,闭口不谈棠辞的事,只令礼部草拟册封皇后的仪注。
那日在刑部大牢,腰带解到一半,懿慈眼角的泪将他灼醒,冲动的念头止住了,他只问她,要绕她一命可以,你往后还待在碧云寺里么?懿慈自然摇头。
皇帝便将她带回了皇宫,金笼子里关着金丝雀,什么都不做,好似也能令他心满意足。他近来身子不太好了,他不想再苦等下去了,哪怕将她困在眼前每天看着她,也是好的。
话罢,满殿鸦雀无声,文武权臣宽大官服下遮掩的肚子里横七竖八地不知道躺了多少牢骚,却是半个不字也不敢言。
荒唐无度的皇帝史册上见了不少,大晋朝有史以来确实也不缺淳祐帝这么一个,虽则夺兄之妻掠为己室的行径百年后多半要沦为谈资与典例在市井私塾中流传,可皇帝毕竟是皇帝,忍了十三年好不容易遂愿圆梦了,为人臣子的即便要谏也不应急于一时,否则真是黑布蒙着眼睛直往刀口上撞有命不要了。
令人震惊的旨意不止这一道。
下朝后,皇帝召了胡来彦来,问他应当如何处置棠辞。
胡来彦心里想的自然是将她弄死,除之后快了。可若这么简单,皇帝还问他作甚?
于是他思索了半晌,硬着头皮答,棠大人行为不端,言辞乖戾,触怒龙颜,如何处置理应全凭陛下发落。
怎么行为不端,怎么言辞乖戾?胡来彦避重就轻,他很聪明,知道皇帝约莫应着懿慈皇后不便处死棠辞,可经此一事,她的身份已不是秘密,朝中有前朝余孽死灰复燃也未可知,放在京里养在身边如同养虎为患。他心里有层心思许与皇帝不谋而合,他若说了出来,恐为皇帝忌惮,索性将担子全推给皇帝。
皇帝笑了声,道:“大善。”即命胡来彦当场写了奏本。
胡来彦如同热锅上的蚂蚁,颤颤巍巍地拟了一份,跪呈与皇帝,御览后驳了回来。
于是又拟,又驳……五六次后,皇帝提起御笔,蘸饱朱砂,批了奏本,扔给胡来彦,朗声笑道:“胡爱卿素有急智,可解朕之忧愁,朕甚喜之!”
殿内掌管起居注的中书舍人自胡来彦进殿后手上便没闲暇过,此刻更是奋笔疾书。
胡来彦接过奏折,伏地下拜,恭敬告退。
临走时哀怨地瞥了眼那中书舍人,心道自己死后虽则定然在史册上落不下什么好名声,可此事着实被逼无奈为皇帝背锅啊。
奏本写得明白,朱批一下,胡来彦自赶紧去置办了,中途无人知晓,连劝阻都来不及。
黥刑——毁她颜面,胫杖——断她腿脚,发配至凉州参军——绝她念想。
所有后路皆堵得干干净净。
你不是求我绕她一命么,我饶了,这已是我最大的让步。
两朝老人李顺德在御前伺候着,两人的对话听得清清楚楚,心里针扎似的分外不是滋味。想劝几句,却被一旁的张保拽住了衣袖,不使他触了霉头。
冲动转瞬即逝,后怕一丝丝一点点地滚上心头,李顺德忙战战兢兢地缩回半只脚尖,只一个劲儿地感慨在至高无上的权势利益面前,那么些零星半点的血脉牵连算得上什么?
皇帝连与自己一母同胞的兄长都狠心逼死,区区一个侄女儿又有何碍?
只是……可怜了那孩子啊。
二十年前人人捧在手心里怕飞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金枝玉叶,如今命如草芥……活着,竟还不如死了干脆。
鞭伤剑伤被草草医治,棠辞躺在牢房里的石床上,两眼无光地盯着头顶的青黑石墙看。
她已两日两夜未眠,不是不想睡,是睡不着,一闭上眼,两日前的一幕幕场景争先恐后地涌入脑海中,惊惧、绝望、哀恸、凄恻……说不清多少种令人痛彻心扉的情愫纷纷织成一张细细密密的网,她被牢牢地困在里面,每走一步心如蚁噬。
她已两日两夜米水未尽,昨日头脑烧得迷糊,隐隐约约有谁来过,探她的额头,为她带来换洗的衣服与干净厚实的被褥并给她换上。也不说话,坐在硬邦邦石床的边沿,静静守着她,喂水喂饭喂药,一入喉咙一阵恶心,全都吐了出来。那个人,耐心很好,喂了很久,一遍又一遍,甘之若饴——约莫是觉得能喂进去一些是一些,聊胜于无。
没多久,似乎狱卒过来驱赶,那人走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