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ixiawenxue.org,龙腾1856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中法大战取得胜利之后,曾纪泽没有被一时的胜利冲昏头脑。
曾纪泽明白,法国当时毕竟还是工业强国,经过了一两百年的工业发展,而吴国搞洋务才二十年,底子比较薄。经济的发展,不是一簇而就的,需要财富积累,需要市场和持续的扩大再生产,一夜暴富有可能,一夜暴强那是痴人说梦。中国可以一战打败法国,也可能再战打败法国,但绝不可能三战还打败法国!所以,打赢之后,议和是明智的。曾纪泽深知对法国而言,内阁总理不像中国皇帝,内阁倒台就是屁大点的事,马上就会有新的内阁上台,甚至政府关门都没啥问题,这是很多中国人永远无法理解的事。就像很多中国人永远也理解不了和为贵的外交思想,往往给议和的人贴上“投降”、“卖国”的标签。
曾纪泽决定见好就收。因为这一战,他几乎把淮军的老本都赌上了,最后镇南关大捷还有运气的成分,不能再打了,也没钱再打了。打仗是要烧钱的,劳民伤财,这是清流们永远不会明白的道理。中法开战,中国以广东海防、福建海防、援台规越、滇桂借款等名义向汇丰银行等洋行所借的外债共计七次,总数约为库平银一千二百六十万两。这还是直接用于军费的数目,如果算上淮军伤亡要发的抚恤金和损失的战舰船厂,吴国也耗不起了。
法国当时跟中国开战时,还进行着侵略马达加斯加的战争,吴王曾纪泽提出停战,双方一拍即合,讲和了。
这一战,清廷内部也发生了大地震。李鸿章的声誉日隆,他和慈禧太后这对“黄金搭档”相互配合,把亲光绪皇帝的军机大臣和“清流”大臣全部扳倒。因为光绪皇帝已经快到亲政的年纪,再等两年,慈禧太后就管不住了。
慈禧太后先是以“委靡因循”的罪名,把恭亲王为首的军机大臣全部罢黜,然后硬说恭亲王有病,让他安心在家养病;军机大臣宝鋆原品退休,李鸿藻、景廉降二级调用;翁同龢革职留任,退出军机处,依然去毓庆宫教年幼的光绪皇帝读书。这样一来,实际上解散了整个军机处,太后大权独揽。而清流“牛角”张佩纶,被流放到察哈尔戍边三年。
至此,慈禧太后才算一人独揽朝廷大权,再也没有大臣敢在她的耳边唧唧歪歪。而李鸿章,在朝堂上的对手,也就只剩下左宗棠了。
偏偏左宗棠,年过七十了,还是那臭牛脾气,在朝堂上公开指责李鸿章是“软骨头”,批评李鸿章也同意和法国人议和“有伤国体”,碰到大臣便拉过来也不管人家愿不愿意听,大谈自己的高见:“对中国而言,十个法国将军,也比不上一个李鸿章坏事”,“李鸿章误尽苍生,将落个千古骂名”。
李鸿章才刚过六十岁,他是还要干实事干大事的人,恼怒之余,下决心搬掉左宗棠这块绊脚石。
李鸿章的第一刀,砍向了左宗棠的左膀——老湘军大将王德榜。
李鸿章以王德榜的“定边军”在越南溃逃为由,完全无视他在镇南关大捷中的作用,解除了王德榜的军权。这一事也充分说明,在官僚体制的大环境中,跟对领导有多重要,一旦大老虎要被打,先死伤的,肯定是小老虎和苍蝇。
紧接着,李鸿章把打击的目光投向了“大清首富”胡雪岩。此时的胡雪岩已经年过六十,正躲在金碧辉煌的娇楼里搂着十二位年轻漂亮的姨太太过着皇帝般的生活,他让姬妾分室而居,每晚随手拈牌招姬妾入寝,过着荒淫而奢靡的生活。
当时的胡雪岩有那样生活的资本,他依仗左宗棠的权势,已由当年一个钱庄的伙计,白手起家,一跃成为家产超过两千万两白银的红顶商人,富可敌国。胡雪岩曾协助左宗棠开办企业,主持上海采运局,经手购买外商机器、军火及邀聘外国技术人员,从中收取大量回扣,还在各省设立“阜康”银号二十多余处,并经营中药、丝茶业务,操纵江浙商业。
李鸿章除掉胡雪岩,左宗棠就既无兵权,又无钱了。这对于一生狂傲的左宗棠来说,无疑会要他一半的老命。
李鸿章不仅想要治胡雪岩的罪,还要抄他的家,李鸿章便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了儿子李经方。
李经方是李鸿章的养子,这时在他的身边历练,和曾广孝私下关系密切,受他的影响也较大。
李鸿章还命先前提出过“倒左先倒胡”的盛宣怀协助李经方来办此事,强调“务必周全,让国人无异议”,一场权力绞杀金钱的大戏上演。在中国,这种权和钱的较量,结局无疑会“天注定”,到今天,依然如此!
李经方知道,要在朝夕间搞掉胡雪岩耗费三十年苦心积累的商业帝国,还要让“国人无异议”,这需要大量前期工作,于是李经方请求曾广孝帮忙。曾广孝表示全力配合,让张謇火速赶去上海,和盛宣怀接头,摸清胡雪岩的家底,看他到底有多少钱,并搜集胡雪岩贪污国家公款、倒卖军事物资的罪证,这两条罪名,足够胡雪岩杀头。
李鸿章之所以让李经方和盛宣怀去上海,是因胡雪岩当时常以亦官亦商的身份往来于宁波、上海等洋人聚集的通商口岸间做生丝生意,而且旧上海在吴王曾纪泽的经营下,成为东方的金融中心,各种洋行林立,还修建了铁路和电报线,当时一年的贸易额都达到一亿美元,大约价值八千万两白银,名副其实的商贸之都,繁华程度远超过日本的东京,在这样的地方,生意人多如过江之卿,能让人一夜暴富,也能让人两三天就“血本无归”。
早晨,“瓦尔良”号从扬子江驶进黄埔江,李经方到甲板上观光,湿润的江风迎面吹来,金色的阳光铺满了江面,吴淞口一带千帆云集,密密的桅杆像树林一样高耸向天空,附近还修建了一个炮台,一些吃水不深的货船在炮台附近卸货。轮船再往前开了二十分钟,他就看到了上海这座繁华的城市,静卧在黄埔江的河弯处,蜿蜒的河岸停泊着十来艘国外的蒸汽轮船、驳船,很多从伦敦和纽约来的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兴致勃勃地上... -->>
中法大战取得胜利之后,曾纪泽没有被一时的胜利冲昏头脑。
曾纪泽明白,法国当时毕竟还是工业强国,经过了一两百年的工业发展,而吴国搞洋务才二十年,底子比较薄。经济的发展,不是一簇而就的,需要财富积累,需要市场和持续的扩大再生产,一夜暴富有可能,一夜暴强那是痴人说梦。中国可以一战打败法国,也可能再战打败法国,但绝不可能三战还打败法国!所以,打赢之后,议和是明智的。曾纪泽深知对法国而言,内阁总理不像中国皇帝,内阁倒台就是屁大点的事,马上就会有新的内阁上台,甚至政府关门都没啥问题,这是很多中国人永远无法理解的事。就像很多中国人永远也理解不了和为贵的外交思想,往往给议和的人贴上“投降”、“卖国”的标签。
曾纪泽决定见好就收。因为这一战,他几乎把淮军的老本都赌上了,最后镇南关大捷还有运气的成分,不能再打了,也没钱再打了。打仗是要烧钱的,劳民伤财,这是清流们永远不会明白的道理。中法开战,中国以广东海防、福建海防、援台规越、滇桂借款等名义向汇丰银行等洋行所借的外债共计七次,总数约为库平银一千二百六十万两。这还是直接用于军费的数目,如果算上淮军伤亡要发的抚恤金和损失的战舰船厂,吴国也耗不起了。
法国当时跟中国开战时,还进行着侵略马达加斯加的战争,吴王曾纪泽提出停战,双方一拍即合,讲和了。
这一战,清廷内部也发生了大地震。李鸿章的声誉日隆,他和慈禧太后这对“黄金搭档”相互配合,把亲光绪皇帝的军机大臣和“清流”大臣全部扳倒。因为光绪皇帝已经快到亲政的年纪,再等两年,慈禧太后就管不住了。
慈禧太后先是以“委靡因循”的罪名,把恭亲王为首的军机大臣全部罢黜,然后硬说恭亲王有病,让他安心在家养病;军机大臣宝鋆原品退休,李鸿藻、景廉降二级调用;翁同龢革职留任,退出军机处,依然去毓庆宫教年幼的光绪皇帝读书。这样一来,实际上解散了整个军机处,太后大权独揽。而清流“牛角”张佩纶,被流放到察哈尔戍边三年。
至此,慈禧太后才算一人独揽朝廷大权,再也没有大臣敢在她的耳边唧唧歪歪。而李鸿章,在朝堂上的对手,也就只剩下左宗棠了。
偏偏左宗棠,年过七十了,还是那臭牛脾气,在朝堂上公开指责李鸿章是“软骨头”,批评李鸿章也同意和法国人议和“有伤国体”,碰到大臣便拉过来也不管人家愿不愿意听,大谈自己的高见:“对中国而言,十个法国将军,也比不上一个李鸿章坏事”,“李鸿章误尽苍生,将落个千古骂名”。
李鸿章才刚过六十岁,他是还要干实事干大事的人,恼怒之余,下决心搬掉左宗棠这块绊脚石。
李鸿章的第一刀,砍向了左宗棠的左膀——老湘军大将王德榜。
李鸿章以王德榜的“定边军”在越南溃逃为由,完全无视他在镇南关大捷中的作用,解除了王德榜的军权。这一事也充分说明,在官僚体制的大环境中,跟对领导有多重要,一旦大老虎要被打,先死伤的,肯定是小老虎和苍蝇。
紧接着,李鸿章把打击的目光投向了“大清首富”胡雪岩。此时的胡雪岩已经年过六十,正躲在金碧辉煌的娇楼里搂着十二位年轻漂亮的姨太太过着皇帝般的生活,他让姬妾分室而居,每晚随手拈牌招姬妾入寝,过着荒淫而奢靡的生活。
当时的胡雪岩有那样生活的资本,他依仗左宗棠的权势,已由当年一个钱庄的伙计,白手起家,一跃成为家产超过两千万两白银的红顶商人,富可敌国。胡雪岩曾协助左宗棠开办企业,主持上海采运局,经手购买外商机器、军火及邀聘外国技术人员,从中收取大量回扣,还在各省设立“阜康”银号二十多余处,并经营中药、丝茶业务,操纵江浙商业。
李鸿章除掉胡雪岩,左宗棠就既无兵权,又无钱了。这对于一生狂傲的左宗棠来说,无疑会要他一半的老命。
李鸿章不仅想要治胡雪岩的罪,还要抄他的家,李鸿章便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了儿子李经方。
李经方是李鸿章的养子,这时在他的身边历练,和曾广孝私下关系密切,受他的影响也较大。
李鸿章还命先前提出过“倒左先倒胡”的盛宣怀协助李经方来办此事,强调“务必周全,让国人无异议”,一场权力绞杀金钱的大戏上演。在中国,这种权和钱的较量,结局无疑会“天注定”,到今天,依然如此!
李经方知道,要在朝夕间搞掉胡雪岩耗费三十年苦心积累的商业帝国,还要让“国人无异议”,这需要大量前期工作,于是李经方请求曾广孝帮忙。曾广孝表示全力配合,让张謇火速赶去上海,和盛宣怀接头,摸清胡雪岩的家底,看他到底有多少钱,并搜集胡雪岩贪污国家公款、倒卖军事物资的罪证,这两条罪名,足够胡雪岩杀头。
李鸿章之所以让李经方和盛宣怀去上海,是因胡雪岩当时常以亦官亦商的身份往来于宁波、上海等洋人聚集的通商口岸间做生丝生意,而且旧上海在吴王曾纪泽的经营下,成为东方的金融中心,各种洋行林立,还修建了铁路和电报线,当时一年的贸易额都达到一亿美元,大约价值八千万两白银,名副其实的商贸之都,繁华程度远超过日本的东京,在这样的地方,生意人多如过江之卿,能让人一夜暴富,也能让人两三天就“血本无归”。
早晨,“瓦尔良”号从扬子江驶进黄埔江,李经方到甲板上观光,湿润的江风迎面吹来,金色的阳光铺满了江面,吴淞口一带千帆云集,密密的桅杆像树林一样高耸向天空,附近还修建了一个炮台,一些吃水不深的货船在炮台附近卸货。轮船再往前开了二十分钟,他就看到了上海这座繁华的城市,静卧在黄埔江的河弯处,蜿蜒的河岸停泊着十来艘国外的蒸汽轮船、驳船,很多从伦敦和纽约来的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兴致勃勃地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