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ixiawenxue.org,我是校草亲妹妹[穿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满分?我看还是有点悬的。”
宏志班的老师到底带出来的状元多,见识过的高分学生多,心态也更平和一点。
她说,“当然,我不否认咱们学校的学生有考满分的实力。但在高考的环境和状态下,想考到满分真的太不容易了。”
就算是带过这么多届学生,每每到自己带的学生高考的时候,老师们都有心理压力。
更别提坐在考场上的学生了。
十二年的努力和汗水,就看这两天笔杆子怎么动,写什么。
交卷后,大家的人生就被一堵无形的墙分隔开来。
成绩高了,进入好大学。
且不说导师的人脉,仅仅看学校提供给学生的资源,比如带fundg的出国交换、全国各地开学术讨论会议、知名企业的校推等等,这就已经天差地别。
当然,考场上的学生们暂时还不知道这些。
他们只是会被老师灌输“一定要好好考,尽全力考试。不会写也蒙一个上去,万一蒙对了呢”的想法。
可他们终究是寒窗苦读十二年的人,都知道这场考试可能会决定自己未来十年的命运。
能心态平和的情况真的太少了。
但看着屏幕上方云烟和余楠从一模到九模的成绩折线图,还是有老师忍不住说道。
“感觉还是有点希望的,去年最高分739分,今年考740多,甚至满分,好像不算特别难。”
站在最前面跟大家一起讨论的教导主任在心底叹了口气。
他调出了去年高考中发挥不错的学生们,一模到十三模的成绩折线图。
见到最前面的t变了一张,老师们停止讨论,抬头看向大屏幕。
去年的全省理科状元依然出自于一中,只不过那一届老师现在开始带高一的学生了。
不过,教导主任偶尔会安排今年带毕业班学生的老师去跟上一届毕业班老师讨教经验。
不止如此,主任自己也总结学生的成绩做分析。
教导主任说:“上一届高考中,咱们学校全省前十名中占了七个。这是我统计的这七个孩子从一模开始,到十三模的成绩变化折线图。”
说着,他点了一下鼠标。属于去年省状元的成绩折线图变成了红色。
“这是去年状元的成绩变化图标,他就跟余楠和方云烟差不多,从一模开始,成绩就能明显领先其它人一截。”
再加上高考时发挥的也不错,考取状元也是实至名归。
教导主任说:“以后别再提满分的事情了,尤其不能当着学生的面提。一方面,这么说会给孩子们很大压力;另一方面,自我国高考政策执行以来,都没有一个满分出现。”
顿了顿,教导主任补充,“05到16年的理科状元成绩基本上都在700-720分之间。这几年随着大家对高考题型研究的越来越充分,学生的成绩才步入730到740这个区间。”
他没说的是,这还只是针对本省。
很多省份的高考状元成绩依然在720分左右,当然,这已经是全省最高分了。
宏志班的老师接话道,“主任说得没错,高考题目肯定会一直推陈出新。我们学校的模考都是本校老师出题,余楠和云烟肯定已经习惯了我们的出题风格,看到题目就知道我们喜欢在哪里挖坑。这也是他们成绩高的原因之一。”
不然,就算是对这个知识点非常了解。但老师挖坑的地方不一样的话,想要做全对依然得废不少力气。
说到这里,大家暂时都不再纠结高考成绩这件事。
现在就是得依照着教育部那边发过来的试卷,琢磨新年高考出题风格。
好让学生提前熟悉一下题型,考场上也能多一份自信。
即将散会的时候,教导主任还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提醒。
“各位老师,满分固然是一种美好的期待,但更多的是压力,请大家别用成绩给这两个学生加压。每次我路过宏志班和七班,看到余楠和方云烟基本上都在学习。他们两个已经不需要压力,就能自己进步。”
顿了顿,他说出最后一句话,“现在距离高考没多少时间了,给孩子们信心才是最重要的。”
而给同学们信心的方式,就是从十模开始,基本上都出简单又新颖的题目。
这样可以让之前成绩五百多的学生考到六百来分。
当然,全年级排名可能不会变化很多,但至少成绩高了,大家看着也开心。
方云烟和余楠同学都不知道甚至已经有老师开始期待他们高考时能考到满分。
他们俩依然按照自己的节奏。
每天刷题、看阅读,了解时事新闻,万一最后可以用在作文题目中呢。
四月清明一过,天气就逐步转热,操场上的玉兰花开了又败,象征着大家距离高考又近了一步。
一中没有给大家上课上到高考前几天的习惯。
在五月十三号,全校十三模结束,卷子讲完。一中就彻底给学生放了假,让大家自由复习。
七班教室,老刘刚在讲台上宣布了放假的事情,但台下的同学们积极性都不高。
“放假啊?”
老刘说:“这是咱们学校的惯例,老师们已经把该讲的都讲解完了,你们需要时间去咀嚼这些知识,并且融汇成自己的。”
顿了顿,他拿起学校通知的单子,继续念道:“从十五号开始,一直到高考前一天,大家都可以选择在家里、教室复习,或者同学约着一起去自习室。”
“可以不用来学校了?”
“卧槽,老师你们这是全部放养我们啊!”
“在家里学不动怎么办?”
“学不动就来教室呗。”
“可是我看不到云烟就学不动怎么办?”
“……”这话没人敢回答,没看到铮哥的死亡凝视么。
老刘等大家讨论完了,才开口解释——
“如果在教室学习的话,好处是大家可以随时去老师办公室问题。这段时间每个老师都全天待命,给大家不断讲题。
但如果有的学生喜欢独立思考的空间,那家里固然是他最好的学习环境。
当然,如果在家里自习有不会的题目,也可以第二天选择去教室里询... -->>
“满分?我看还是有点悬的。”
宏志班的老师到底带出来的状元多,见识过的高分学生多,心态也更平和一点。
她说,“当然,我不否认咱们学校的学生有考满分的实力。但在高考的环境和状态下,想考到满分真的太不容易了。”
就算是带过这么多届学生,每每到自己带的学生高考的时候,老师们都有心理压力。
更别提坐在考场上的学生了。
十二年的努力和汗水,就看这两天笔杆子怎么动,写什么。
交卷后,大家的人生就被一堵无形的墙分隔开来。
成绩高了,进入好大学。
且不说导师的人脉,仅仅看学校提供给学生的资源,比如带fundg的出国交换、全国各地开学术讨论会议、知名企业的校推等等,这就已经天差地别。
当然,考场上的学生们暂时还不知道这些。
他们只是会被老师灌输“一定要好好考,尽全力考试。不会写也蒙一个上去,万一蒙对了呢”的想法。
可他们终究是寒窗苦读十二年的人,都知道这场考试可能会决定自己未来十年的命运。
能心态平和的情况真的太少了。
但看着屏幕上方云烟和余楠从一模到九模的成绩折线图,还是有老师忍不住说道。
“感觉还是有点希望的,去年最高分739分,今年考740多,甚至满分,好像不算特别难。”
站在最前面跟大家一起讨论的教导主任在心底叹了口气。
他调出了去年高考中发挥不错的学生们,一模到十三模的成绩折线图。
见到最前面的t变了一张,老师们停止讨论,抬头看向大屏幕。
去年的全省理科状元依然出自于一中,只不过那一届老师现在开始带高一的学生了。
不过,教导主任偶尔会安排今年带毕业班学生的老师去跟上一届毕业班老师讨教经验。
不止如此,主任自己也总结学生的成绩做分析。
教导主任说:“上一届高考中,咱们学校全省前十名中占了七个。这是我统计的这七个孩子从一模开始,到十三模的成绩变化折线图。”
说着,他点了一下鼠标。属于去年省状元的成绩折线图变成了红色。
“这是去年状元的成绩变化图标,他就跟余楠和方云烟差不多,从一模开始,成绩就能明显领先其它人一截。”
再加上高考时发挥的也不错,考取状元也是实至名归。
教导主任说:“以后别再提满分的事情了,尤其不能当着学生的面提。一方面,这么说会给孩子们很大压力;另一方面,自我国高考政策执行以来,都没有一个满分出现。”
顿了顿,教导主任补充,“05到16年的理科状元成绩基本上都在700-720分之间。这几年随着大家对高考题型研究的越来越充分,学生的成绩才步入730到740这个区间。”
他没说的是,这还只是针对本省。
很多省份的高考状元成绩依然在720分左右,当然,这已经是全省最高分了。
宏志班的老师接话道,“主任说得没错,高考题目肯定会一直推陈出新。我们学校的模考都是本校老师出题,余楠和云烟肯定已经习惯了我们的出题风格,看到题目就知道我们喜欢在哪里挖坑。这也是他们成绩高的原因之一。”
不然,就算是对这个知识点非常了解。但老师挖坑的地方不一样的话,想要做全对依然得废不少力气。
说到这里,大家暂时都不再纠结高考成绩这件事。
现在就是得依照着教育部那边发过来的试卷,琢磨新年高考出题风格。
好让学生提前熟悉一下题型,考场上也能多一份自信。
即将散会的时候,教导主任还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提醒。
“各位老师,满分固然是一种美好的期待,但更多的是压力,请大家别用成绩给这两个学生加压。每次我路过宏志班和七班,看到余楠和方云烟基本上都在学习。他们两个已经不需要压力,就能自己进步。”
顿了顿,他说出最后一句话,“现在距离高考没多少时间了,给孩子们信心才是最重要的。”
而给同学们信心的方式,就是从十模开始,基本上都出简单又新颖的题目。
这样可以让之前成绩五百多的学生考到六百来分。
当然,全年级排名可能不会变化很多,但至少成绩高了,大家看着也开心。
方云烟和余楠同学都不知道甚至已经有老师开始期待他们高考时能考到满分。
他们俩依然按照自己的节奏。
每天刷题、看阅读,了解时事新闻,万一最后可以用在作文题目中呢。
四月清明一过,天气就逐步转热,操场上的玉兰花开了又败,象征着大家距离高考又近了一步。
一中没有给大家上课上到高考前几天的习惯。
在五月十三号,全校十三模结束,卷子讲完。一中就彻底给学生放了假,让大家自由复习。
七班教室,老刘刚在讲台上宣布了放假的事情,但台下的同学们积极性都不高。
“放假啊?”
老刘说:“这是咱们学校的惯例,老师们已经把该讲的都讲解完了,你们需要时间去咀嚼这些知识,并且融汇成自己的。”
顿了顿,他拿起学校通知的单子,继续念道:“从十五号开始,一直到高考前一天,大家都可以选择在家里、教室复习,或者同学约着一起去自习室。”
“可以不用来学校了?”
“卧槽,老师你们这是全部放养我们啊!”
“在家里学不动怎么办?”
“学不动就来教室呗。”
“可是我看不到云烟就学不动怎么办?”
“……”这话没人敢回答,没看到铮哥的死亡凝视么。
老刘等大家讨论完了,才开口解释——
“如果在教室学习的话,好处是大家可以随时去老师办公室问题。这段时间每个老师都全天待命,给大家不断讲题。
但如果有的学生喜欢独立思考的空间,那家里固然是他最好的学习环境。
当然,如果在家里自习有不会的题目,也可以第二天选择去教室里询...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