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ixiawenxue.org,天行有常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之前他和曹丕互不相认,为到底选择帮助哪方争得太厉害了,结果最后王朗干脆站出来和稀泥,弄了个作壁上观、两不相帮出来,刘晔其实是很崩溃的。
正所谓退而求其次,刘晔这回认了。
而且这样一来,之前议论纷纷的要不要给孙权加封吴王也不用再讨论了,曹二丕可以很自豪地告诉孙二谋,为了表示他们两家的亲密关系,他准备派兵相助,至于敕封什么的,哈哈哈,都已经派兵了,还要什么敕封?
曹子桓:二谋,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开不开心?
孙仲谋:MDZZ。
曹魏最终出兵,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让曹丕改主意的事情也被人挖了出来,司马师一时名声大震。
支持他的观点的士人纷纷称赞他:社会我师哥,人帅主意多。【大雾】
但是不支持这么做的人,阴暗地希望最后这个做法被证明是错误的。
开了历史先知挂的司马师:呵呵,有本事你们就来打我啊!
因为曹丕都已经写了《报荆州牧孙权书》以资鼓励,还派兵相助了,所以在刘备大军压境的时候,孙权没有乞和。
就算孙权想求和,估计曹丕也不希望看到他能成功吧。
当然了,就算他求和了,刘备的反应应该还是会和历史上一样,拒之不理的。
刘备几乎是倾国而出,所用人力巨大,若是像历史上的夷陵之战之时一样,曹魏只是在一边作壁上观。
在此期间,曹丕对刘备的统兵能力做出了一个评价“备不晓兵”,根据是“树栅连营七百余里”。
不过从老爹那里知道真实情况的司马师觉得自己已经不能继续吹曹二丕同学允文允武,在幼年即随军征战的生涯中积累了丰厚的军事知识了。
事实上,所谓的连营七百余里并不是说刘备把兵力大规模分散到了七百余里,这句话的断句应该是“树栅连营,七百余里”,虽然刘备因为江东势力的大都督陆议——是的,陆逊本名是陆议,后来改名是因缘际会兼之孙权赐名,原名是议,可以从他的字“伯言”看出来,现在这位还用着他的本名呢——坚守不出而不得不分散部分兵力,保证后备以及寻找突破口,但是他大部分的主力不对都是在最前线放着的,也就是说,从正常情况来看,刘备在军事方面并没有犯什么常识性的错误。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知兵这方面来看,司马师有些崩溃地下了结论:这届老板不行啊!
好在曹老板人才培养得好,曹魏派出去的大将还是很有能力的。
再加上陆议很靠谱,所以说,魏军只要不随便作死,那基本上就能躺赢了。
然而,在司马师看来,孙权应该不会让魏军那么舒服,孙权需要盟友,让曹魏把刘备灭了,那他就真的只能在日后俯首称臣了。
所以曹魏的军队很是被用来当了几回木仓。
但是,南方是会进行水战的,要不是蜀国的水军比起江东势力的水军来太弱了不够看,屡次挑衅那边也没反应,刘备也不会在夷陵之战里犯下让陆军压上、水军没啥存在感的错误。
感谢当年的赤壁之战给曹魏的军队和大将们都留下了深刻的阴影,魏军对那些纯拼战力的送死活动表示“不约,我们不约”。
战死不可怕,但是没有丝毫反抗能力地被淹死就很痛苦了。
夷陵之战当然是东吴和曹魏这边大胜,刘备虽然没有惨到历史上... -->>
之前他和曹丕互不相认,为到底选择帮助哪方争得太厉害了,结果最后王朗干脆站出来和稀泥,弄了个作壁上观、两不相帮出来,刘晔其实是很崩溃的。
正所谓退而求其次,刘晔这回认了。
而且这样一来,之前议论纷纷的要不要给孙权加封吴王也不用再讨论了,曹二丕可以很自豪地告诉孙二谋,为了表示他们两家的亲密关系,他准备派兵相助,至于敕封什么的,哈哈哈,都已经派兵了,还要什么敕封?
曹子桓:二谋,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开不开心?
孙仲谋:MDZZ。
曹魏最终出兵,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让曹丕改主意的事情也被人挖了出来,司马师一时名声大震。
支持他的观点的士人纷纷称赞他:社会我师哥,人帅主意多。【大雾】
但是不支持这么做的人,阴暗地希望最后这个做法被证明是错误的。
开了历史先知挂的司马师:呵呵,有本事你们就来打我啊!
因为曹丕都已经写了《报荆州牧孙权书》以资鼓励,还派兵相助了,所以在刘备大军压境的时候,孙权没有乞和。
就算孙权想求和,估计曹丕也不希望看到他能成功吧。
当然了,就算他求和了,刘备的反应应该还是会和历史上一样,拒之不理的。
刘备几乎是倾国而出,所用人力巨大,若是像历史上的夷陵之战之时一样,曹魏只是在一边作壁上观。
在此期间,曹丕对刘备的统兵能力做出了一个评价“备不晓兵”,根据是“树栅连营七百余里”。
不过从老爹那里知道真实情况的司马师觉得自己已经不能继续吹曹二丕同学允文允武,在幼年即随军征战的生涯中积累了丰厚的军事知识了。
事实上,所谓的连营七百余里并不是说刘备把兵力大规模分散到了七百余里,这句话的断句应该是“树栅连营,七百余里”,虽然刘备因为江东势力的大都督陆议——是的,陆逊本名是陆议,后来改名是因缘际会兼之孙权赐名,原名是议,可以从他的字“伯言”看出来,现在这位还用着他的本名呢——坚守不出而不得不分散部分兵力,保证后备以及寻找突破口,但是他大部分的主力不对都是在最前线放着的,也就是说,从正常情况来看,刘备在军事方面并没有犯什么常识性的错误。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知兵这方面来看,司马师有些崩溃地下了结论:这届老板不行啊!
好在曹老板人才培养得好,曹魏派出去的大将还是很有能力的。
再加上陆议很靠谱,所以说,魏军只要不随便作死,那基本上就能躺赢了。
然而,在司马师看来,孙权应该不会让魏军那么舒服,孙权需要盟友,让曹魏把刘备灭了,那他就真的只能在日后俯首称臣了。
所以曹魏的军队很是被用来当了几回木仓。
但是,南方是会进行水战的,要不是蜀国的水军比起江东势力的水军来太弱了不够看,屡次挑衅那边也没反应,刘备也不会在夷陵之战里犯下让陆军压上、水军没啥存在感的错误。
感谢当年的赤壁之战给曹魏的军队和大将们都留下了深刻的阴影,魏军对那些纯拼战力的送死活动表示“不约,我们不约”。
战死不可怕,但是没有丝毫反抗能力地被淹死就很痛苦了。
夷陵之战当然是东吴和曹魏这边大胜,刘备虽然没有惨到历史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