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ixiawenxue.org,非典型民国日常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十一章
这个时期,报业和出版业已经完全市场化运作,到了现在,沪上出版界已是人才济济,精英荟萃。这个是法国留学归来的编辑,那个是日本留学回来的校对……
福州路之望平街,从前人们都称它“报馆街”。因为这一条街道虽然不长,然而报馆却很多。沪上的各大报馆差不多尽在于此。不过到了现在,关的关,迁的迁,所存在者只有《申报》、《晨报》、《民报》几家。《时报》和《时事新报》早已将编辑印刷部分迁到小花园及江西路去,望平街上仅设一发行机关和编辑部分。
《申报》的报馆就设立在沪上,除了主报《申报》,还有一些副刊。编辑部每天都能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稿件,当然,要以海派居多,京派的大多都投稿去往了北平。当然,海派与京派之争我们容后再议。
这天副刊《自由谈》的于编辑照往常一样地上班,开始审阅稿件。这件事情他做的挺熟的了,不合格的稿件就退回去,合格的就暂留,然后再开始进一步的筛选。实在难以取舍的就附上自己的意见交给主编。
他照例打开一封稿件,漫不经心地看了下去。
大致说来就是一个书生在野外被毒蛇咬伤之后,晕倒在河边,被一个清丽的陌生女子救了的故事。那名女子在书生醒来之后,仓惶逃离,只遗落了一只珍珠耳坠。
“那是一颗浑圆的珍珠做成的耳坠子,极其漂亮,在阳光的照射下,隐隐泛着莹润的光辉……”
这个作者肯定是个女人,把一个耳坠子描写得这么详细做什么?男人才不会在意这些东西,男人甚至连耳环和耳坠的区别都说不上来……于编辑漫不经心地想着,不过字写得不错,文笔也还通顺流畅,看得出还是练过的……然后果断跳过这一段如果是女人绝对不会跳过的描写,再继续往下看去。
然后是一见钟情的戏码,书生爱上了那个救了他的女子,日日到河边去期望再见到她一面,然而佳人在水一方无从寻觅,书生只能对着那一只珍珠耳坠,睹物思人。相思入骨,书生理所当然地病了。
马马虎虎,老套的剧情,但胜在字写得赏心悦目,文笔也流畅舒服,让人顺顺当当地看了下去,没有任何不适。于编辑打了个哈欠,接下来就该是重逢的剧情了吧?那女子肯定是什么山精鬼魅,野外突然出现的漂亮女子……没有什么问题谁信呢?让他猜猜,是深夜潜入书生房间内找回遗落的耳环,还是在河边偶遇呢?不管怎么样,主编绝对是不会喜欢这样才子佳人相爱相恋的故事的。
书生的母亲见自家儿子病了,忧心忡忡。那一日,母亲端来了一碗河蚌汤:“今日村里的渔夫新打上来的一只河蚌,听说你病了,送与你熬了汤补补身子。你是没有看见,那河蚌那么大,怕要成了精了……”
书生心不在焉地听着,一心想着那个女子。为了赶快打发掉母亲的啰嗦,他接过那碗汤,一口饮尽。然而碗里还有些什么东西,碰着碗壁,发出一声“叮咚”的响声。
“书生放下碗,只见碗里有一只耳坠,那是一颗浑圆的珍珠做成的耳坠子,极其漂亮,在阳光的照射下,隐隐泛着莹润的光辉……”
于编辑:“……”
明明是午后,阳光透过百叶窗照入了编辑办公室,洒在他身上。明明该察觉到这冬日里难得的暖意的,可是于编辑却绝得周身发凉。
正好是要下班的时候,隔壁办公室的那些同事们呼朋唤友地说:“下班下班!下馆子去喽!”
于编辑浑身一震,回过神来,高声喊道,“等等我!”然后匆匆收拾好东西,和他们一起去了。
………………
沪上的新闻事业当时十分发达,报社的职员收入是“与年俱增”的,以《申报》待遇最高,但大体上差不多:一般的编辑、记者月薪80至100银圆,像徐铸成和顾执中这样的“名记”170银圆左右。高级职员的月薪在200至300银圆之间,年底同样发一个月双薪和奖金。1
于编辑其实挺年轻的,年轻人总爱和年轻人玩在一块。这一起去下馆子的都是些年轻人,那些年长的人才看不上年轻人这样“铺张浪费”的行为的,一个个下班后都老老实实回家去了,家里有老婆给他们做了饭。但是年轻人觉得“下馆子”的意义也不仅仅是“下馆子”,还有着联络感情这一层面的意思。
闹哄哄地坐下之后,开始点菜,饭馆的老板推荐说:“今天我们这里新进里一批河蚌,那个头可大了!绝对足够新鲜!”
于编辑闻言一个激灵:“不要!”
“怎么了?你平时不是最喜欢这些河鲜海鲜之类的了吗?”有人问道。
“我今天审稿的时候看了个故事,我完全没能料到这个故事的结局居然会是这样!”于编辑无奈道,“那故事是这样的,一开始是一个书生被毒蛇咬伤,倒在河边……”
&nbs... -->>
第十一章
这个时期,报业和出版业已经完全市场化运作,到了现在,沪上出版界已是人才济济,精英荟萃。这个是法国留学归来的编辑,那个是日本留学回来的校对……
福州路之望平街,从前人们都称它“报馆街”。因为这一条街道虽然不长,然而报馆却很多。沪上的各大报馆差不多尽在于此。不过到了现在,关的关,迁的迁,所存在者只有《申报》、《晨报》、《民报》几家。《时报》和《时事新报》早已将编辑印刷部分迁到小花园及江西路去,望平街上仅设一发行机关和编辑部分。
《申报》的报馆就设立在沪上,除了主报《申报》,还有一些副刊。编辑部每天都能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稿件,当然,要以海派居多,京派的大多都投稿去往了北平。当然,海派与京派之争我们容后再议。
这天副刊《自由谈》的于编辑照往常一样地上班,开始审阅稿件。这件事情他做的挺熟的了,不合格的稿件就退回去,合格的就暂留,然后再开始进一步的筛选。实在难以取舍的就附上自己的意见交给主编。
他照例打开一封稿件,漫不经心地看了下去。
大致说来就是一个书生在野外被毒蛇咬伤之后,晕倒在河边,被一个清丽的陌生女子救了的故事。那名女子在书生醒来之后,仓惶逃离,只遗落了一只珍珠耳坠。
“那是一颗浑圆的珍珠做成的耳坠子,极其漂亮,在阳光的照射下,隐隐泛着莹润的光辉……”
这个作者肯定是个女人,把一个耳坠子描写得这么详细做什么?男人才不会在意这些东西,男人甚至连耳环和耳坠的区别都说不上来……于编辑漫不经心地想着,不过字写得不错,文笔也还通顺流畅,看得出还是练过的……然后果断跳过这一段如果是女人绝对不会跳过的描写,再继续往下看去。
然后是一见钟情的戏码,书生爱上了那个救了他的女子,日日到河边去期望再见到她一面,然而佳人在水一方无从寻觅,书生只能对着那一只珍珠耳坠,睹物思人。相思入骨,书生理所当然地病了。
马马虎虎,老套的剧情,但胜在字写得赏心悦目,文笔也流畅舒服,让人顺顺当当地看了下去,没有任何不适。于编辑打了个哈欠,接下来就该是重逢的剧情了吧?那女子肯定是什么山精鬼魅,野外突然出现的漂亮女子……没有什么问题谁信呢?让他猜猜,是深夜潜入书生房间内找回遗落的耳环,还是在河边偶遇呢?不管怎么样,主编绝对是不会喜欢这样才子佳人相爱相恋的故事的。
书生的母亲见自家儿子病了,忧心忡忡。那一日,母亲端来了一碗河蚌汤:“今日村里的渔夫新打上来的一只河蚌,听说你病了,送与你熬了汤补补身子。你是没有看见,那河蚌那么大,怕要成了精了……”
书生心不在焉地听着,一心想着那个女子。为了赶快打发掉母亲的啰嗦,他接过那碗汤,一口饮尽。然而碗里还有些什么东西,碰着碗壁,发出一声“叮咚”的响声。
“书生放下碗,只见碗里有一只耳坠,那是一颗浑圆的珍珠做成的耳坠子,极其漂亮,在阳光的照射下,隐隐泛着莹润的光辉……”
于编辑:“……”
明明是午后,阳光透过百叶窗照入了编辑办公室,洒在他身上。明明该察觉到这冬日里难得的暖意的,可是于编辑却绝得周身发凉。
正好是要下班的时候,隔壁办公室的那些同事们呼朋唤友地说:“下班下班!下馆子去喽!”
于编辑浑身一震,回过神来,高声喊道,“等等我!”然后匆匆收拾好东西,和他们一起去了。
………………
沪上的新闻事业当时十分发达,报社的职员收入是“与年俱增”的,以《申报》待遇最高,但大体上差不多:一般的编辑、记者月薪80至100银圆,像徐铸成和顾执中这样的“名记”170银圆左右。高级职员的月薪在200至300银圆之间,年底同样发一个月双薪和奖金。1
于编辑其实挺年轻的,年轻人总爱和年轻人玩在一块。这一起去下馆子的都是些年轻人,那些年长的人才看不上年轻人这样“铺张浪费”的行为的,一个个下班后都老老实实回家去了,家里有老婆给他们做了饭。但是年轻人觉得“下馆子”的意义也不仅仅是“下馆子”,还有着联络感情这一层面的意思。
闹哄哄地坐下之后,开始点菜,饭馆的老板推荐说:“今天我们这里新进里一批河蚌,那个头可大了!绝对足够新鲜!”
于编辑闻言一个激灵:“不要!”
“怎么了?你平时不是最喜欢这些河鲜海鲜之类的了吗?”有人问道。
“我今天审稿的时候看了个故事,我完全没能料到这个故事的结局居然会是这样!”于编辑无奈道,“那故事是这样的,一开始是一个书生被毒蛇咬伤,倒在河边……”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